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5361

查看

27

回复
123下一页
返回列表

go

广州大剧院Anne sophie mutter 2011小提琴独奏音乐会听音记

6#
发表于 2011-4-29 12:41:15 | 只看该作者 | 正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Anne sophie mutter 2011小提琴独奏音乐会听音记
早在3月就知道有这场演出了,去年由于时间不凑巧没赶上穆特在上海的演出留下了不小的遗憾!虽然柯岗、拉宾、施耐德汉、海菲兹、谢林、米尔斯坦是我最喜欢的小提琴家但是放眼当代穆特的成就还是有目共睹的,当年那张4D版的《卡门幻想曲》红到什么程度相信音乐爱好者一定记忆犹新吧。这次早早的守候拿到了2张位置极佳的票1排1座和3座!哈哈,这下终于有机会近距离领略穆姐得风采了。由于头天晚上在EBAY上奋斗才睡了几个小时闹钟就响了赶紧的洗漱完毕也顾不上吃早点了打车直奔机场而去。如今油价节节攀升的哥的日子很不好过,瞧这位在车流中左冲右突的就想着多拉快跑啊。都快把我弄得晕车了。在机上美美的睡了一觉到广州了,这天正好碰上33度高温好热啊!下午和朋友短暂的聚会后晚上早早的来到了广州大剧院先参观一下,这地方还是头一次来呢,很现代的建筑里外都很漂亮,灯光也是非常的柔和。
按照演出次序上半场是
1,Debussy: violin sonata in g minor, L140
2,Mendelssohn: violin sonata in f major(1838)
灯光徐徐暗下,穆特姐一袭湖蓝色的鱼尾裙款款走向我们,在聚光灯的照耀下浑身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近距离的观察穆姐老了,脸上的皱纹多了好多。一同登场的还有老搭档钢琴家蓝伯特 欧尔吉斯。乐声响起虽然我在第一排还是感觉这个剧场混响时间蛮长的,听起来小提琴和钢琴都有些微微的延时似的。由于距离近小提琴每一根弦和弓摩擦发出的声音听得清清楚楚,嚓弦声也很明显但也不是家里音响放出来那种比较夸张的效果。第一曲慢板小提琴的声音好温暖啊,尤其是那几下E弦上细细的长音更是让人体会到女性演奏家独特的细腻和温柔。现场的好处就是哪怕这样轻轻的细长音其质感还是极佳的。上半场2首曲子的演绎二位大师完全是驾轻就熟、随手拈来,配合默契。看穆特姐的演绎感觉就是轻松!那是相当的轻松。如果说霍洛维茨在演奏时是在玩钢琴的话此刻的穆特就是在玩小提琴了,每一个动作都似闲庭信步一般,在连贯的曲声中一招一式又清清楚楚。我忽然想到了小说倚天屠龙记里峨眉掌门灭绝师太教弟子练剑时的描写:在快如闪电的动作中每一招每一式每一个变化都清清楚楚。小说是虚拟的,此刻看到的听到的确是真实的。今晚观众也非常配合没有在乐章之间鼓掌顺利的结束了上半场的演绎。
下半场曲目是
1,Mozart: violin sonata No.32 in B-flat Minor, K.454
2,Sarasate: “Carmen Fantasy”on Theme from the Opera”Carmen”by Georges Bizet, Op.25(1883)
下半场二位艺术家完全进入了100%的状态,Mozart这曲是全场配合度最佳的,钢琴家蓝伯特 欧尔吉斯频频的微微回头使钢琴声和小提琴声的节奏一致,琴声之间的对话非常精彩,似轻轻细语又似温柔委婉相互倾述,钢琴声中穆特姐或是闭目随着节奏微微轻摇身躯或是拿着提琴高歌一曲,如此高水准的演绎和配合感染了现场的每一位观众,第二乐章的停顿中右后方传来了情不自禁的掌声。引得穆特姐朝那个方向意味深长的莞尔一笑。用心的演绎也使得穆特姐一直在擦汗,有几次在琴下还垫着一块白色的小方巾放在肩上,这虽然看起来有些滑稽却是艺术家对于完美演绎的追求!高手对于手中的乐器是容不得有半点闪失的。这曲结束时现场响起了长时间的热烈掌声和叫好声,观众的气氛完全被调动起来了,我自然也是疯狂的狂拍。。。实在是太精彩了。
整理一下情绪后全场最佳曲目《卡门幻想曲》开始了,大概受到了观众情绪的感染一开始那几下G弦上的长音显得更加有力如果说Mozart这曲是全场配合度最佳的那么这曲就是穆特姐个人技艺得完美展现!是真正的小提琴独奏,此刻的小提琴声完全盖过了钢琴声!看着那把弓上下翻飞在G弦和E弦的对拉和弦面的跳弓那种感觉实在是没法形容,大S版开过一个你被音乐震撼的帖子此刻的我就是完全被如此精彩的演绎震住了!试想一下在3--4米的距离内看如此高水准和精彩的演绎能不震撼吗?奇怪的是哪怕就是如此快节奏的演绎穆特姐看起来还是那样的优雅和从容,大师,这就是大师!这就是大师的气质!伴随着穆特完美的结束动作音乐厅被彻底引爆了,观众的掌声和欢呼声要把屋顶掀翻似得。我们都站着疯狂的叫好和拍手,太完美了!100分!这场音乐会能得满分。
在观众疯狂的呼喊声中加演开始了,穆特报乐曲名字欧尔吉斯报第几乐章。加演的曲子是一首比一首精彩,在观众一浪高过一浪的掌声和欢呼声中一共加演了4首,完美的结束了整场音乐会。
深夜,享受广州美食的时候又开始了,在沙面南路的兰桂坊里生啤、咖喱蟹、龙虾、生蚝。。。一道一道的上来继续着感官和味蕾上的刺激。等到摇摇晃晃的走回白天鹅时眼前尽是那把上下翻飞的小提琴影子。哎!人生如果每一晚都是如此完美该有多好。

使用道具 TOP

28#
发表于 2011-5-6 11:21:33 | 只看该作者
“ 有人玩振动模式,就有人玩隐藏模式,不交流不等于无话可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不是有无比巨大的表达冲动。穆特带着她的罩子来到了国家大,将自己限制到最小,并一直用这顶罩子扣住自己,到最后难得冲破阻隔一见天日,却发现姿态不够美丽,动作不够从容。 穆特还是那个穆特,严肃认真,规矩扎实、矜持高贵,却很难感人。她右手用力压弓的声音问题一直没有解决,音色时常不够理想,左手的迟缓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她的音准,当然这一情况只是更多地出现在萨拉萨蒂中而已。



    有时候事情真是很奇怪,论技术,穆特的下限当然很扎实,但上限似乎早就,或者说从来没有明显优于过与她同时代的小提琴家;要论声音,传承了德国学派的一贯的传统,她的声音有着无比坚硬的轮廓(比如她的低音总是以雄浑而刚毅的印象出现,这在萨拉萨蒂中显得特别好玩),让人很难从中洞悉她情感的微妙变化,也没有老派的德国选手那般较劲和缺少变通,但如果真在类似于德彪西或者萨拉萨蒂中,就发现她的百变并未因此而美丽。



    其实穆特的优势不言自明,她对音乐宏观的把握,以及强大的内心解读,对于贝多芬、布拉姆斯来说,她的演奏具有强大信服力,因为其中确有诸多需要她精心运作的音乐内容,她不会过度阐释,也从不浅尝辄止。过去,她可以把巴赫某部作品的行板搞得很浪漫,现在却不会把门德尔松拉得情意盎然,该什么样,就什么样,很多小提琴家在矫情的领域里都能无比精彩,但穆特很难从她认为没有那么多的情感依据的作品中牵强附会。



    而恰好无论是德彪西,还是门德尔松,都是那种浑然天成而无须过多经营的作品,然而一旦进入贝多芬、布拉姆斯的世界中,穆特的诸多优势将有所显现,她的脑、心、手才能形成有效的共振。幸好在莫扎特的K454中,人们收获到了另一种美感,体会到一种平衡的语言,包括她也奥基斯的精妙对话,但几乎所有能够入耳得莫扎特概不如此,只是对于之前过分内敛而平淡的演奏。



    她的清高与自持,渗透进了卡门主题幻想,多少显得有点拧巴。结果便是拯救了观众,毁灭了穆特。说实在的,如果要拉这曲子,李传韵这样的同学不知道比穆特适合多少倍,流光溢彩,痛痛快快,而今天的穆姐姐,基本上挑战了我对技术瑕疵的底线。不过还好,音乐会在莫扎特那里就结束了,萨拉萨蒂基本是端出来搞气氛的,于是一首拉得最差的曲子,获得了最多的掌声。



ZZ

使用道具 TOP

27#
发表于 2011-5-6 11:37:1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邀星 的帖子


    这也是不锈钢老许的文章

使用道具 TOP

26#
发表于 2011-5-6 12:41: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尘客 于 2011-5-6 12:46 编辑

回复 邀星 的帖子
......内行听的是门道。

   

使用道具 TOP

25#
发表于 2011-5-6 12:08:3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尘客 的帖子
呵呵,终于要投资现场了?!
以老兄的听感,看来黄蒙拉那把琴确实不咋地,也许力度本身也有欠缺。。。。


   

使用道具 TOP

24#
发表于 2011-5-6 12:06:55 | 只看该作者
对  注明了是ZZ(转载)

使用道具 TOP

23#
发表于 2011-5-5 23:52: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尘客 于 2011-5-5 23:57 编辑

穆特上海行后未见沪上DX有听感评论?
回头借地儿说说我在广州听时的感受:
那晚琴音一起,我的第一反应是:穆特这把琴真太好了!坐在楼厢一排(已相当堂座的20排)几乎可以用“洪亮”来形容,完全能够“镇住堂子”,偌大空间熙熙人众一片鸦雀无声。又或者,是不是之前听到对广院音效的微词颇多,心理预期不高产生的感觉?不知道。也许,那空间对室内乐反而更容易出彩?总之,是值回票价(包括来回机票喔)的意外之喜。
接下来就是享受音乐了,从舒服到惬意再到感动激动,八缸兄已然绘述,现场气氛大体如此。总的说来,后半段好于刚开始,安可曲更是挥洒自如尽显性情,穆姐也需要进入。
没有给到99或100分,还是有两点小感觉,第一,旅途劳顿使然吧,听上去开头似乎有些疲态;第二,拉得太熟太熟,激越婉转、游刃有余之余,觉得穆姐自身情感还是有些冷峻疏离不够投入:“好吧,拉给你们听听......”。当然,返场曲兴致已高除外。
还有,钢琴伴奏也多少有些“油滑”。
菜鸟这些感觉并非准确,但当场观众的素质比成都高这是真实的,没有令人怕怕的窃窃私语等等。总之,不枉此行,增加了今后继续投资现场的兴趣。
联想到去年下半年与念经兄等一道听的一场,最后有个感觉,大剧场听室内乐一般想象不佳,其实未必如此?

使用道具 TOP

22#
发表于 2011-5-5 23:57:16 | 只看该作者
穆特上海行后未见沪上DX有听感评论?
回头借地儿说说我在广州听时的感受:
那晚琴音一起,我的第一反映是 ...
尘客 发表于 2011-5-5 23:52


穆特没来上海,而是擦边去了苏州。沪上多数票友早已买好同晚的上交卡普松弗洛的票,改为去苏州看穆特的估计寥寥无几。


使用道具 TOP

21#
发表于 2011-4-30 14:28:02 | 只看该作者
穆特广州演出前受访中的一段话:其实,我觉得音乐界不是奥林匹克比赛或者世界纪录大全,没有谁是最好的。我更愿意讲述我是如何成为一个比较完善的全面的音乐家的。我觉得一个音乐家应该为作曲家服务。我们要面对一个现实,那就是不管过多少年,被人们和历史纪住的永远都是作曲家。作为音乐家,重要的不是技巧,或者每天练习的时间多长。重要的是,和作曲家达成心灵上的契约,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作曲家服务,去表达他所要表达的音乐内涵。

使用道具 TOP

20#
发表于 2011-4-30 23:34:22 | 只看该作者
尘客老哥此番任重道远...呵呵...我建议升级卡码大肥婆算了...地方稍小,但容易折腾.
rock 发表于 2011-4-30 09:02

谢谢R版帮选的性价之位,这场穆特有点喜出望外。

这次严格来说还不是升级之旅,算是开拓耳界的发现与探索之旅吧。说不定结果也有些意外。



使用道具 TOP

19#
发表于 2011-4-30 23:22:42 | 只看该作者
尘客兄此番考察哪些箱子?等待听感!
scfan 发表于 2011-4-30 08:45

啊啊,原来约了三对,结果听了六对,回家整理后小报。

使用道具 TOP

18#
发表于 2011-5-1 08:41:31 | 只看该作者
德国人都比较低调务实,这么多年也没见穆特拉小无什么的新闻,就是这段话的写实。
八缸 发表于 2011-4-30 20:26
拉小无是今天比较时髦的事情,一些刚出道的小提琴家都去拉小无,我认为无非是想一炮而红。我觉得穆特没有跟风去拉小无是值得称道的。这也是穆特这位艺术家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历史上,连柯岗和大卫都没有完整的小无全集的录音,可见小无这部作品是多么的难。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9 16:59, Processed in 0.029786 second(s), 15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