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51202

查看

934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石南根

253#
发表于 2016-8-6 08:18:17 | 只看该作者
       大剧院上演《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和《费加罗的婚礼》,妻兴高采烈地买了票。用所有的托辞推掉出差或加班,陪LP大人看戏。

       十多年前曾认真地对照着歌词听录音,差不多主要推荐的剧目都听了一遍,包括用大约一星期的业余时间听完指环。后来就不再有耐心,每次只是放着录音,由着他们去唱,自己则读其他的书或做其他的事。

       此前到剧场“看”歌剧,也愿意选有绵长曲调的悲剧,认为这比喜剧音乐性强,听起来更加“过瘾”。还有就是抓住一切机会听瓦格纳。那次看《帕西法尔》,据身边的老外讲水平一般,但剧场效果依然震撼。音乐是一方面,老外搞出来的现代舞美也十分惊艳。

       两部费加罗创作时间相差30年,音乐侧重点也不一样。罗西尼着力以音乐夸张情节冲突,戏剧趣味性强,而莫扎特更注重发挥曲调和唱腔的魅力,构织一个个美妙的音乐片段。

       两次都坐在第一排,能够比较清晰地捕捉到歌者的声线,但乐池就沉在脚下,乐队与歌唱的融合度就差了一些,厅堂的回响也无法体会。

       现场的戏剧效果是录音无法比拟的。尤其是喜剧,有一个个“包袱”抛出来,引发一阵阵堂笑。演员的肢体动作能够配合表达情绪,灯光和布景的变化也很新鲜有趣。那真是看一出戏,配带音乐的戏。

       又不仅如此。歌剧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情节发展会在某个时间点上停滞,由音乐完全占据舞台,或是一段咏叹调,以诗乐加重情感抒发,或是一段重唱、合唱,以复调形式表达当时各个角色的内心思考。那时听众会从戏剧中暂时跳出来,将精神集中于聆听音乐和歌唱。但是歌剧的形式不断发展,后来的歌剧情节陈述更加流畅,咏叹调的音乐和歌词都能够有助于保持戏剧故事的线性发展,重唱、合唱也能更加有机地融合到情节中。

       然而,现场的另一个妙处是对音乐部分的再发现。因为情节在舞台上展现得更加清晰,因此对宣叙调,包括咏叹调的理解会更加直接,听录音时听不明白的很多音乐处理和细节,一下子就理会了。由此发现莫扎特果然是大大的天才,其音乐的丰富性无以言尽,对戏剧的配合精妙之极,尽管乐池里的乐队只是双管配置。

使用道具 TOP

254#
发表于 2016-8-6 14:56:31 | 只看该作者
石兄真幸福。

点评

唉,施兄,幸福都有代价啊  发表于 2016-8-6 19:01

使用道具 TOP

255#
发表于 2016-8-6 21:31:51 | 只看该作者




看到网上介绍村上春树书房的图文。他对爵士乐十分着迷,同时也很懂古典音乐,不然不可能同小泽征尔对话。他有很多的黑胶唱片。都知道他用JBL大音箱听音乐。图上看,是那种有百叶中音单元的,低音音元像是LE15或是更早的D130。两只JBL之间还夹着一对老天朗,要么是BERKERLEY,要么是LANCASTER。

使用道具 TOP

256#
发表于 2016-8-7 15:08: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257#
发表于 2016-8-7 21:07:50 | 只看该作者
      看完由村上春树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挪威的森林》。呼吸不畅。

      听完克伦培勒指挥爱乐乐团演奏的布鲁克纳第七交响曲。缓过来了。

使用道具 TOP

258#
发表于 2016-8-8 12:54: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0353 于 2016-8-8 13:01 编辑

       很久之前看过村上的《JAZZ群像》,当然一贯的村上文风,但是大多如流水账的记述。音乐对村上来说是一种情怀,但又不止情怀那么简单,穿插在小说中是一道迷人风景,抽取出来却不可观。我的理解是,音乐是他孤独状态的补给,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思想。如此痴迷音乐、痴迷黑胶的文学家,确实很少见。黑胶可以完成这种补给,而其他不行。他早年收到的日本版黑胶唱片,在后来周游列国时,找到原版就把日本版淘汰掉了,这跟我们发烧友何其相似!

使用道具 TOP

259#
发表于 2016-8-12 22:51:55 | 只看该作者

   

      Janis Joplin died a few days before I was born. She was only 27 years old. But I didn't know her or her songs until I was about 40 years old, being attracted and confused at the same time of American pop music history.  Janis' coarse voice was quite a shock at first hearing after buying "Pearl" with 5 euros at a flea market, the last and posthumous album of this iconic star in 1960s. It was almost 5 years which has eclipsed without a noticeable mark on, eh, say everything.

      It is good to pick up some old rhythms and tunes that still make toes wagging and heart beating quicker. Particularly when the playback system present a more touchable vocal image and involving instrumental timbre.   

使用道具 TOP

260#
发表于 2016-8-13 07:01:20 | 只看该作者
       昨天白天接连开会,晚上早早就困得不行,又不甘心就此去见周公,所以找了一张“刺激”点儿的唱片,提振一下精神。

       几年没听,对这位摇滚界极为推崇的歌手有些淡忘。她一共才出了四张唱片,每张对乐迷来说都是宝贝。虽然不迷摇滚,但对这种音乐形式有充分的尊重。因为不大懂,也很好奇。

       Joplin因过量吸毒27岁就撒手尘寰。在她暴亡前不久,Jimmy Hendrix也因吸毒暴毙,年龄也是27岁。可以想见当年美国乐坛之震惊。

       可能是工作习惯,碰到一件事总要调研一下,有好处。摇滚歌手之放纵,似乎已成为招牌,其行为举止也受到传统观念的质疑,甚至法律的约束。听到Joplin的死因,第一印象是怀疑她的品性。滥情从未长久,高水平的艺人应该懂得这个道理。在WIKI上简略读一下,发现她当时可能是按照常规剂量服食,但那一批毒品是新货,“质量”极好,药效倍增,加上酒精助力,一下子夺了她的命。1970年,现在被称作“毒品”(其实英文只不过是drug,亦药亦毒)的几类物质尚未如今日般被视作社会罪恶,价格也不像今天这般因查禁而贵重,吸食毒品的社会压力并没有今天想象的那样大。再看她的生平,几次戒毒,几次因生活变故再度拾毒,也是环境使然,无可奈何。

"I'm not really thinking much, just sort of, trying to feel" 。这是她创作、歌唱的思路,属于典型的天才歌手风格。依效果论,十分成功。这次重听,她那粗砺的声线之下,蕴含着很多美丽的旋律线,支撑着整个作品。不像今天的一些歌曲,完全放弃了旋律的作用。配器和结构实际上非常齐整,并没有“先锋”或“实验”的味道。但她的唱法和情感诠释实在是无法复制,虽然被很多后辈借鉴,但无人能够照搬或贴近。可能也正因如此,半个世纪后Joplin的唱片仍在不停地发售。

使用道具 TOP

261#
发表于 2016-8-13 12:15:48 | 只看该作者
       奇妙的感觉。以前听大无,用ROGERS LS35A、RUARK CRUSADER或者TANNOY BERKERLEY,两个音箱都是忙不迭地把声音送到你耳朵里。现在这两只GRF大家伙兴高采烈地自吟自唱,才不管你怎么想呢。想听就把耳朵送过来吧。第一天GRF开声时,就有种说不出来的感受。与此前感受有很大的差别。今天才找到合适的语言描述之。

使用道具 TOP

262#
发表于 2016-8-13 15:22:59 | 只看该作者
石兄升级用GRF?

点评

图片在165楼。烦兄下楼一观:)  发表于 2016-8-13 16:32

使用道具 TOP

263#
发表于 2016-8-13 17:44:44 | 只看该作者
       再次对小音量学说提出辩诡之需。主要是什么程度的音量算“小音量”。

       姑且枉断一下。听交响乐、合唱,以1500座规模音乐厅满座情况下现场8排1号听到的音量为标准音量。听室内乐、独奏、独唱,以500座规模小音乐厅6排1号为准。听歌剧,以1000座左右规模歌剧院8排1号为准。听爵士乐(Big Band除外,10件乐器以下,除人声外不插电),以200座(包括咖啡桌)规模酒吧中间位置为准。听流行歌曲、慢摇滚等(录音室混音制作,现场除外),以歌手在音箱一线正常发声为准。听摇滚、电子音乐,缺乏经验,不知道以何为准。

       因为上述位置通常票卖得最贵,所以假设这些位置声响效果最好。实际上,感受现场音乐表演之魅力,可并不限于这些位置。

       以经验论,这些位置的音压实际上是蛮大的,注意力也高度集中。因为声音真切,所以并不刺耳。但长时间聆听亦会疲劳,需要中场休息,放松一下神经和耳膜。

       以经验论,通常在家庭环境下听唱片,在听音座位处是达不到上述所谓标准位置上听到的响度的。注意力也很难如在现场,始终如一保持高度集中。以现场音量为10的话,普通状态下听唱片,大概会在6到8的程度。这样,在播放强音段落时,室内两米以上的交谈已无法听清,需要喊了。如果响度小于6,只能算作放背景音乐了。认真听一张唱片,并且需要模仿现场感受的话,大约需要将音量增强到8或9,甚至10。一个好的听客应该会满足于10,不会要求超过12,会死人的。

       那么多少算是“小音量”呢?

       音量“小”,是有助于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欣赏呢,还是相反?

       如果一套回放设备,假设自身调校到位,并与听音环境实现了最大程度融合,在9以上水平表现很好,在9以下水平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这还算不算一套优质设备?对于声音细节的挖掘,音量调整会起到多大的作用?在8以下的水平“听不清楚”,是正常现象,还是算设备存在问题?

       提出这些问题,一是因为GRF进场后,不自觉地总在调大音量。如上贴所述,这两个大家伙自说自话,吸引听客,即使声音大的也不刺耳,反而感受更加强烈。当然一般也就在8或9的水平。但总还是感觉与“小音量”学说走了相反的方向。老关的MA1是关氏“小音量美学”的扛鼎之作,却有力地支撑着GRF红头天朗走向相反的方向。二是因为最近出差期间路过几家音响店,匆匆听一耳朵,包括一对由金嗓子推动的天朗斯大林落地箱,在响度感受增强到8后光环尽失。不禁怀疑起来,对于回放设备而言,小音量究竟算是个考验,还是个保护?

使用道具 TOP

264#
发表于 2016-8-13 19:44:36 | 只看该作者
功放如果是全平衡设计的话,音量的大小只有响度上的区别,在音质上区别不大。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7-8 19:00, Processed in 0.051267 second(s), 18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