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51070

查看

934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石南根

97#
发表于 2016-6-1 22:58:56 | 只看该作者




It's a real pleasure to encounter a top quality performance on top quality recording. Like the first record above. Piano concertos can be more faintly convincing when presented by electronic audio playback, as compared to violin concertos. It is very demanding to portray a grand piano by enforcing a proper but imagined sense of the broadness of its resonant body, the grandeur of its voice at full power, and diametrically varied tones at two extreme ends. More demanding is to give it a good proportion against the accompanying orchestra, which is essential to putting up the  picture of a music-making occasion that all our playback effort is supposed to achieve.  With the second Hubermann record, attention is drawn away from all the peripheral details that seem to be constructing a music venue rather than music presentation. Violin solo becomes the centre of playing, which in many cases are not what happens on the ground, or what was heard in a concert hall.

点评

第二张好!!!  发表于 2016-6-6 09:32
当年水星公司如何说服俄当局让他们的录音团队进入莫斯科的?  发表于 2016-6-2 01:20

使用道具 TOP

98#
发表于 2016-6-2 05:41:56 | 只看该作者
COPY AND PASTE from AMAZON:

This is in my opinion the best version of the Prokofiev's third piano concerto available and is alone the reason to purchase this disc.

Both the Rachmaninoff and Prokofiev concertos were recorded in Bolshoi Hall of the Tchaikovsky Conservatory in Moscow on June of 1962. The recording was made 3-4 weeks after the historical concert on May 13, 1962 in which after being invited by the soviet government, Janis agreed to play with the Moscow Philharmonic under the great Kyril Kondrashin in a special concert in which he would play three "different" piano concertos back to back.

That night, Byron Janis played the Rachmaninoff's first piano concerto, the Schumann concerto and closed with a spectacular account of Prokofiev's third. The story tells that the audience went absolutely crazy and clapped, shouted and praised Janis for over 20 minutes without stopping. After such a response, Janis and Kondrashin decided to play as an encore the third movement of Tchaikovsky's first piano concerto (this is not included in the disc). That night was an unforgettable musical event.

Madame Lina Prokofiev, Prokofiev's widow, who was present in the concert hall that nigh was moved to tears after listening Janis play her late husband's third piano concerto and stated that she was deeply moved by the inspired interpretation.

The recorded sound is pretty good and the interpretation is unparalleled.
The Rachmaninoff first is on the same league with excellent piano playing and phenomenal orchestral support. The disc is generously filled with an excellent recital with piano pieces by Robert Schumann, Felix Mendelssohn, Octavio Pinto and Prokofiev's Toccata.

Altogether this is a fantastic disc and no music collector should be without it.

使用道具 TOP

99#
发表于 2016-6-4 23:22:02 | 只看该作者
淘了一台瑞士LENCO L70惰轮唱机,初听非常不错,把我原来那多能士抛了,马上来石兄的贴子里吸收点黑胶营养。嘿嘿

使用道具 TOP

100#
发表于 2016-6-5 15:18:39 | 只看该作者
请问寻芳兄:多能士是不是以前也生产线材的?有一个朋友借了一对信号线给我,上面写着:多能士,德国制造。

点评

以前有几款的。  发表于 2016-6-5 18:55

使用道具 TOP

101#
发表于 2016-6-12 11:26:12 | 只看该作者
       端午节三天公假,全部用来出差了。9日凌晨离京,12日清晨返京。没有工资或假期上的补偿。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回到阔别三年许的布鲁塞尔。据说大雨8日才停,11日离开时又云量大增,而中间这两日均是晴空万里、阳光普照,是受到这个地区人民普遍喜爱的天气情况。

       工作之余,沿着几年前常走的小溪做一段短行。一切都未变,这个季节植被茂盛,阳光下树影婆娑,芦苇摇曳,水流平缓处还有从旁边湖泊中游过来的天鹅。

       钱包里一直装着欧洲驾照,于是开着同事的车钻到森林里。那是比利时王室创办的树园,从世界各地引进各类能够在此地生长的树种。尤其是各类高大的乔木,遮天蔽日,葱茏一片。以前在这里跑完步,会在入口处的一条木凳上小坐片刻,仰身抬高腿让血液回流。这次抬头望去,依旧是蓝天背景下大片大片暗红色的树叶,只是叶片似乎比以前长大了些。

       回到布鲁塞尔,是不能错过啤酒和薯条的,而且必须是在阳光下来一杯新鲜的tap啤酒。那么多牌子,LEFFE总是个不错的选择,不算esoteric,但普适性强。佐以奶酪和SALAMI。年轻的服务员是典型的弗拉芒姑娘,高大,金发,小脸,秀气,粗腿,大屁股。

       还有无法忘却的TARTAR,生牛肉馅。Mr. BEAN曾有一集以此作为调侃主题。但布鲁塞尔人很会调味,加上一些植物屑末,自己再洒上些TABASCO辣酱,入口便很有意思了。

       没有时间去音乐厅了,只匆匆经过曾经许多次晚间穿行的皇家花园,那是从停车位到音乐厅的必经之路。城里的歌剧院似乎也没有演出,门前那家开业百多年的La Lunette啤酒馆宾客寥落,也许是因为年前的那场恐袭余威尚在。酒馆的招牌是个一升装的大啤酒杯,以前常带短期访布的朋友到此过把瘾,喝个一升装的鲜啤酒。

       好在有两个小时的空隙,跑到也有百多年历史的球艺广场Place du jeu de Balle逛一把跳市。阿拉伯小贩似乎比以前更客气了,但货品质量看上去有所下降。二手唱片没有什么上品,但就算大路货,也还是十分便宜。每个国家都注重本国的音乐家,20世纪末期比利时出了一位只活了24岁的Lekeu,受法国文化影响,作口充满浪漫的感伤气息。第一次捡到他的唱片,两部小型乐队作品,1980年录制,ERATO晚期标签,但声音好极了。

       另一个小收获是1905年出生在西班牙,长期在比利时伊利莎白音乐厅工作并于1986年在比国乡间小镇终老的钢琴家Eduardo del Pueyo。他拿手的演奏是西班牙乐曲和贝多芬作品。他在比利时一间小型唱片公司PAVANE录制了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跳市上在一堆无聊唱片中发现一些这个录音的不完整散片。阿拉伯同志不懂行,于是以其没有包装为由狠狠杀价,5欧元购得9张。回到家一听,音效意想不到地好,有点接近PHILIPS的风格,清爽明洁。钢琴家的演奏也是如此,不夸张激情,也不沉重厚实,结构清晰,节奏稳当,线条明确,音色亮丽。初听可能不那么过瘾,但作为平常人的贝多芬,十分耐听。

点评

楼主的散文写得巴适  发表于 2016-6-15 10:16
没有假期补差,音乐的奉献!  发表于 2016-6-12 20:40
好差事!  发表于 2016-6-12 17:19

使用道具 TOP

102#
发表于 2016-6-12 15:07:18 | 只看该作者
《雅典学院》

周国平说:人类的精神世界分为三部分,就是哲学、宗教以及艺术。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但是这个问题范围太广了,就从一幅画开始谈起吧。

下面这幅壁画,我估计大家很可能都知道,这幅画叫《雅典学院》。但是大家是否还知道?这幅画另外还有一个名字,对了!这幅画也叫《哲学》。

《雅典学院》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拉斐尔最著名的作品,因为这幅画实在太NB了,因此后人都把拉斐尔称为与达芬奇、米开朗基罗齐名的文艺复兴三杰之一。《雅典学院》是以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建的雅典学院为中心,以古代七种自由艺术:即语法、修辞、逻辑、数学、几何、音乐、天文为 基础,以表彰人类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这幅巨作崇尚古代希腊精神,赞美人类的智慧,表达人类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1508年拉斐尔经一位正在监造圣彼得教堂的建筑家的推荐,来到罗马为教皇朱理二世工作。在那里工作10年,为教皇宫殿绘制壁画,其中以梵蒂冈教皇宫内的四组壁画为最优秀且美名远扬,壁画分列四室:第一室的画题是《神学》、《诗学》、《哲学》和《法学》四幅。这幅《哲学》就是《雅典学院》,当时拉斐尔26岁,风华正茂、才华横溢。《雅典学院》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中心,画了五十多个著名学者。这幅画的影响,只有米开朗基罗的天顶画才可与它媲美。

这幅壁画是以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为中心的,柏拉图的原型是达芬奇,亚里士多德的原型是米开朗基罗,因为拉斐尔非常推崇达芬奇与米开朗基罗(尽管拉斐尔与米开朗基罗私交并不好)。亚里士多德伸出右手,手掌向下;柏拉图则右手手指向上,这两个对立的手势,表达了他们哲学上的原则分歧。

在人类的文化和艺术中,希腊文明和希伯来文明交相呼应。希腊文明代表着理性和科学,而希伯来文明代表着道德和信仰。这两种文化相互激荡和促进,形成了今天西方的文明。希伯来思想和古希腊精神本来是对立的,但在文艺复兴,它们又走在一起了,说明了什么呢?当然就是教会、社会的开明以及民风的和谐以及亲切。

这篇文章,我想探讨的是:宗教、哲学以及艺术的关系吧,其实就是很简单、很肤浅的这种思想的萌芽吧。我知道有些朋友知道我对基督教感兴趣,他们也很担心我“走火入魔”,不过我个人认为自己还是非常理性的。对基督教的认识,我是建立在对托马斯.阿奎那的经院哲学,乔托、波提切利、拉斐尔以及米开朗基罗的绘画,当然还有巴赫的音乐这些人类的文明和艺术的基础之上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03#
发表于 2016-6-12 15:30:40 | 只看该作者
喜欢哲学,就一定要看科幻电影,特别是《普罗米修斯》,而且推荐去探究《普1》的前世今生和花紫,《普2》的剧透,网上天涯论坛有个帖子是关于《普罗米修斯》的哲学、古希腊神话、佛、人类神话等串烧文章,貌似很有深度。谁创造了人类,谁又是谁创造。0=1

使用道具 TOP

104#
发表于 2016-6-12 16:16:19 | 只看该作者
寻芳不觉醉 发表于 2016-6-12 15:30
喜欢哲学,就一定要看科幻电影,特别是《普罗米修斯》,而且推荐去探究《普1》的前世今生和花紫,《普2》的 ...

这片子看懂了极佳!个人一直认为斯科特的片子宗教性极强,虽然其本人表示自己是无神论者,不过实际他是用更具前卫性的思考解读神性!

点评

与其说更具“前卫性”,不如说更具“人性”。《法老与众神》里对摩西与上帝的对话处理,我以为是对圣人历史的真实还原。  发表于 2016-6-12 16:43

使用道具 TOP

105#
发表于 2016-6-15 10:57:16 | 只看该作者
康德与艾米莉•狄金森

为什么将这两个人放在一起谈,其实也没有太特别的原因。一定要说的话,就是这两个人生平都被认为是“怪人”,他们终生都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家乡,他们都生活在自己构建的世界里。另外一点就是:哲学和诗歌也有某种内在联系吧。

蒙田和尼采都不事体系,他们写的东西都类似散文和散文诗。我以前认识一位朋友,是个古典音乐专家,他当时办讲座。他原来写了非常系统、非常细致的讲稿,但在讲课过程中,他发现他那种教学方式其实效果并不好。他就做了改变,就是对什么有感觉,对什么理解最深就谈什么,效果竟然非常有效。

不过我这里要谈的一个人却是极度追求哲学体系化的大师,这个人当然就是康德了。即使是没有读过哲学的人,可能也知道这段话:“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中唤起的赞叹和敬畏就愈发历久弥新,一是我们头顶浩瀚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康德这段话说出了哲学要研究和包括的内容。文学家、美学家王尔德后来也说过一句类似的话:“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有些人却仰望苍穹”。古典哲学,也就是用理性探索世界的真理,到康德那里达到巅峰。康德哲学追求庞大复杂的体系化,这与德国的交响乐非常类似,象贝多芬和勃拉姆斯写的交响乐结构雄伟、庞大,乐思严密,乐曲的行进追求逻辑性。我第一次看到康德的哲学原著三大批判的时候,当时内心非常震撼,这种感觉跟我第一次听贝多芬的交响曲,内心受到的冲击是一样巨大的。

康德生平被人认为是怪人,他过着非常刻板的生活。教书、写哲学和散步就是他一天活动的主要内容,他几乎天天如此。康德终生未婚,他一生也没有离开过他自己的故乡哥尼斯堡,他生活在自己构建的哲学世界里。

美国最出名的诗人有两位,就是惠特曼与艾米莉•狄金森。狄金森是美国传奇女诗人,出生于律师家庭。从二十五岁开始弃绝社交闭门不出,在孤独中埋头写诗三十年。狄金森的诗主要写自然、生命、信仰、友谊、爱情。诗风凝练婉约、意向清新,极富独创性。她被视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诗歌的先驱之一。在她有生之年,她的作品未能获得青睐,周围的人也认为她是个怪人,但文学史却最终肯定了她丰富的创作天分。

“根据统计,艾米莉惊人的创作力为世人留下1800多首诗,包括了定本的1775首与新近发现的25首。”1950年,哈佛大学买下了她诗歌的全部版权。1955年,狄金森全集出版。狄金森的名声在文学界如日中天。

艾米莉也是终身未婚,她也几乎一生都没有离开过她的家乡,好象只离开过一次。她一生追寻自己的诗歌梦想,特立独行,无怨无悔。艾米莉和康德一样,他们都是对人类的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天才。他们在寂静的生活里,却表现了巨大的热情以及创造力。他们都在这个现实世界之外又构建了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精神世界。大师的内心世界有时真是何其类似!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06#
发表于 2016-6-17 08:38:14 | 只看该作者
安格尔与德拉克洛瓦的帕格尼尼肖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07#
发表于 2016-6-17 11:06:59 | 只看该作者
帕格尼尼肖像

当年,当帕格尼尼在巴黎歌剧院举办小提琴音乐会的时候,观众席里有两位绘画大师,就是安格尔与德拉克洛瓦,他们非常欣赏帕格尼尼,同时都不约而同地决定为帕格尼尼创作一幅肖像画。因此,美术史上就留下了这两幅佳作。

安格尔是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出身于1780年。安格尔在艺术上追随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拉斐尔,他也崇拜提香,安格尔曾经专门去意大利学习过。拉斐尔终生都坚持新古典主义的原则。新古典主义一直被视为一种正统,也被称为学院派。以扎实的石膏素描为基础,在作品构图上强调均衡和稳定,追求客观的解剖学知识以及科学、合理的空间透视,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安格尔向往古希腊以及文艺复兴的艺术精神,,他善于把握古典艺术的造型美,他从古典美中提炼出一种纯粹的风格,始终以温克尔曼的“静穆的伟大,崇高的单纯”作为自己的原则。

安格尔是个艺术上的多面手,他的艺术修养以及艺术天赋极高。他热爱古典文学、神话、史诗以及悲剧,同时也会拉小提琴这种乐器。他的美术作品,象大家都知道的《泉》、《大宫女》、《土耳其浴室》都表现出“优美和崇高”的审美内涵。作为19世纪新古典主义的代表,安格尔代表着保守的学院派,与当时新兴的咄咄逼人的浪漫主义画派相对立,形成尖锐的学派斗争。这也是美术史上的重大事件。安格尔的黄金时期,也正是古典主义面临没落,浪漫主义蓬勃崛起的年代,他和新兴的浪漫主义画派代表人物德拉克罗瓦之间发生许多次辩论和唇枪舌战,浪漫主义强调色彩的运用,追求感情的自由奔放,而古典主义则强调轮廓的完整和构图的严谨,色彩单纯、形象典雅高贵,捍卫古典的艺术法则。

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法国画坛兴起一个对后来艺术产生巨大影响的艺术流派——浪漫主义画派。先驱者是席里柯以及德拉克洛瓦。当时,席里柯创作了一幅名作《梅杜萨之筏》,这幅画是根据当时真实的海难事件而创作的。不过后来席里柯因为事故而过早去世。浪漫主义的大旗就交给德拉克洛瓦了。德拉克洛瓦的作品主要有《希亚岛的屠杀》以及《自由引导人民》。

浪漫主义追求思想的解放,崇尚激情,追求个人冒险以及个人主义,寻找艺术的自我。浪漫主义的兴起,是西方美学的一次思想狂潮。如果说新古典主义因为古典的艺术形式得到和谐和宁静,那么浪漫主义则以对比和冲突形成悲壮的艺术之美。

欣赏安格尔和德拉克洛瓦所作的帕格尼尼的肖像,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这两种艺术风格是如此的不同。安格尔所创作的帕格尼尼的肖像,这是一幅精心创作的素描,他根据古典的法则,将帕格尼尼表现为一个高雅的绅士,衣领笔挺,彬彬有礼。画面平稳,构图均衡。小提琴家的目光深邃而安详,流露出一种贵族般的优雅气质。安格尔这幅作品流露出对古希腊风格的热爱,体现在铅笔每一笔的描绘之中。安格尔的这幅素描,也依稀可以看出拉斐尔的素描对他的影响。安格尔这幅素描现藏于卢浮宫。而德拉克洛瓦的这幅帕格尼尼肖像与安格尔完全不同,德拉克洛瓦更追求神似,他强调了帕格尼尼的艺术的富于激情和狂放不羁,他强调了艺术自由奔放的魅力。安格尔与德拉克洛瓦在艺术上的分歧,类似于尼采所说的艺术上的二元对立。安格尔的艺术风格类似于阿波罗精神,而德拉克洛瓦的艺术类似于狄奥尼索斯精神。

正是因为这种艺术上的二元对立,艺术才所以精彩!

点评

感谢施兄的点拨。最近连续出差,精疲力竭,慢慢恢复中。  发表于 2016-6-17 18:42

使用道具 TOP

108#
发表于 2016-6-19 09:06:29 | 只看该作者
shinelb 发表于 2016-6-17 11:06
帕格尼尼肖像

当年,当帕格尼尼在巴黎歌剧院举办小提琴音乐会的时候,观众席里有两位绘画大师,就是安格 ...

事实上,安格尔的帕氏肖像绘于1819年,地点是罗马。他二人当时结为挚友,甚至还同台一起演奏过(安格尔小提琴拉得极好)。此时帕格尼尼正值37岁盛年,尽管常常赌债高筑,但总得贵人相助,生活一直还算比较体面。我们从他绝大部分作品不难看出,帕格尼尼其实并不是那种具有巨大变革精神的创作伟人,优雅的诗情画意仍是其主体思想情趣,其浪漫主义的个性张扬以后世眼光看还是相当节制的。

德拉克洛瓦的帕氏肖像的确是画于1831年3月9日帕格尼尼那场著名的巴黎首演之后。此时帕格尼尼已界五十了,他身体健康一直不大好,多种疾病缠身,生活上还各种“作”;四十岁后严重的牙疾又使他不得不拔掉了半嘴的牙,因此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他脸颊深陷,看上去瘦得似乎真跟个鬼似的。

关于这场演出有一篇来自画家阿莫里-迪瓦尔的报道(迪瓦尔是由他的老师--新古典学派的领袖安格尔邀请而来的)。幕布打开时,舞台上是空的,没有布景和道具。然后一个高瘦、身穿黑色服装,简直像魔鬼一样的人走上了舞台。大厅里鸦雀无声,令人有些毛骨悚然。然而从他演奏第一个音起,就把听众给抓住了。安格尔表现出颇为佩服的神态。但是当帕格尼尼突然尽情地施展所谓的“产生这样奇怪的演奏学派的绝技”的时候,安格尔脸上露出了愤怒的表情。听众越来越高兴,他却变得更加愤怒了。最后他终于站起来高声喊道:“他不是帕格尼尼!他是个异教徒,是个叛徒!”,忠于古典传统的安格尔感觉自己受到了表现主义的亵渎。这位深深扎根于艺术纯净血统之中,主张在艺术中运用理智的安格尔,在帕格尼尼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理想的对立面。但是在听众席中还有另外一位反应完全不同的画家,那就是安格尔最大的敌人,浪漫主义的德拉克洛瓦。德拉克洛瓦完全被帕格尼尼征服了。在他的《回忆录》中他这样写道:“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位创造家!是位真正的艺术家!”。

两位大画家笔下记录的都是真实的帕格尼尼,一个是曾经的才华横溢、意气风发,一个是后来的恣意狂放(多少还带点儿哗众取宠)。

我个人认为,安格尔那幅可能更接近于帕格尼尼自己理想中希望保持住的健康平和状态;德拉那幅则更接近于帕氏中年后理想幻灭后不得不做出的某种虚张声势的人生“变态”。他毕竟不是舒曼,舒曼人家是真的精神分裂。帕格尼尼这两种人生面相又恰好迎合上了两位十九世纪大画家相互对立的艺术观念,于是更增添了传奇色彩。

点评

精彩的历史陈述!今天何尝不是左右大战!  发表于 2016-6-19 22:01
这个补白很重要,还原了事实的原貌。  发表于 2016-6-19 11:23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7 01:47, Processed in 0.028311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