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151769

查看

564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阿明

121#
发表于 2013-3-28 18:56:2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汪颺 的帖子

漂亮
   

使用道具 TOP

122#
发表于 2013-3-29 10:09:08 | 只看该作者
太不容易,学习了。

使用道具 TOP

123#
发表于 2013-3-29 14:07:37 | 只看该作者
单拿高音为何不用单拿低音呢,单拿低音这么棒怎么也不会比AT差吧

使用道具 TOP

124#
发表于 2013-3-29 16:22:15 | 只看该作者
AT喇叭在某个单项参数上不是最拔尖的,但是在听觉上、综合素质上我觉得还是顶级的,声音耐听度极高。这方面单拿喇叭比不了。

点评

设计理念不同而已  发表于 2013-3-31 13:27
AT 低音大喇叭确实素质非凡...  发表于 2013-3-29 16:46

使用道具 TOP

125#
发表于 2013-3-31 23:16: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明 于 2013-4-30 22:19 编辑

周六得闲,在家就着新到的V-CAP4.7U和12U油浸电容,搭出一个高音分频器,由于V-cap没有5.6U的电容,在4.7U上并了一个M-cap 1U的银油电容,仍是三阶电路,各元件的数值仍和原有M-cap银油电容版的相同,只是电阻换为M-cap 10W绿皮电阻。焊好后,发现声音和M-cap银油电容截然不同,V-cap版的声音爽朗、开扬、热情而有活力,有如美国妞一般,但音场前倾,略有点冲。这时把衰减电阻从M-CAP电阻换成杜兰电阻要更合适些,增加一些感性,降低一些剌激性。
M—cap银油版声音沉稳、斯文、细腻,量感略少,人声和乐器的分离度更好,音场靠后,但有如欧州贵族,更有内涵 ,耐听。这两种声音既说明材料不同所产生的声音差异(分别是银箔和锡箔,有着银和锡的特点),也因为它们来自不同的国家,代表着欧州和美国这两种不同的文化和价值取向。
因为M-cap银油电容已听了一年多,而V-cap电容和M-cap电阻都是新开声,先煲上一段时间再做对比。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26#
发表于 2013-4-30 22:28: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明 于 2013-5-1 10:03 编辑

节前,V-CAP 6.8U油浸电容到货,终于可以将M-cap和V-cap作一公平的对比。虽然高音都是同样的三阶电路,M-cap银油和V-cap油浸的容量相同,其余的电阻和电感也一样数值,但听感上还是相差较大的。V-cap油浸电容出来的能量感更强,声音好象更响亮些,音场也前倾些,声音也冲一些。为了获得相同的听感,当将旁路电感从0.68mh降为0.52mh时,V-cap油浸版分频器的音场才退后到和M-cap银油版相似的深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10欧电阻应在5.6欧之后吧?  发表于 2013-6-28 12:12
还是煲透再下定论吧  发表于 2013-5-2 23:28

使用道具 TOP

127#
发表于 2013-4-30 22:36: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明 于 2013-4-30 22:37 编辑

最近从佳讯订了几对7芯电感,以用作高音的旁路电感,昨晚将高音旁路电感(单芯电感和7芯电感)的区别做了对比,数值为0.52MH,单芯电感线径是1.2mm,7芯电感是1.6mm(实际上7芯的1.6mm内阻接近1.2mm单芯的内阻,都是0.2欧)。经测试,单芯电感听起来要噪、吵一些,7芯电感听起来则更自然、细腻些,看来旁路电感的用料对声音影响也颇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28#
发表于 2013-5-2 19:47: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明 于 2013-5-2 20:19 编辑

书架箱中的巨人————ATC20     “五一”无所事事,要说最大的收获,便是见识了ATC 20书架箱的巨大实力。印象中这是一对灵敏度极低,非常难推,但推好了很有气势的好箱子,但也知道它的高频有点弱,解晰力不是它的强项。都说”真人轻易不露真相“,下午朋友带着他的ATC20到咱家时,刚开声也差点让我对它不屑一顾。
   因我家里用的是火山岩双线分音喇叭线,ATC20只有一对接线柱,无法双线分音,我直接用喇叭线的低音组连接上ATC 20,然后开声!喔,声音确实厚、暖、大气,听BACH的管风琴、铜管乐,很有气势,声场很开,富有包围感。但声音非常、非常的不通透!很蒙,声音非常的不平衡,感觉箱子的高音失灵了。朋友听了半天,虽然他的ATC 20表现和在家时不一样,他也不好表态,毕竟我前端的器材貌似比他的要好些(音源wadia 20+27,功放ARC ref 1+精神T400)。只是自嘲说”别人都说ATC象是没装高音的箱子“。
   这时候,我想如果ATC 20竟是这么闷、蒙的声音,似乎和它的名头不相称,会不会是我这条双线分音喇 叭线的?于是接上一对备用的AQ喇叭线(兰德尔峰) ,哇!声音真的涣然一新,那厚厚的面纱一下子消失了。这才是正常、健康、均衡的声音啊。这时的ATC才开始展现它的真正实力。
    好的音响可以让时间不知不觉流逝,下午3个小时,我们试听了交响、小提琴、人声、钢琴等不同曲目。ATC最大的优势是它巨大的气势和流畅的乐感。听交响乐,它的场面极为宽大,动态极为惊人,富有包围感,把听众完全融入它营造的音场之中,特别是到音乐高潮、大动态时,它仍然稳如泰山。ATC20的解晰力不是强项,但交响乐中每一段音乐起伏,每一种乐器的参与,它都交待得清清楚楚,听它演译音乐,可以让人更多的去欣赏音乐本身的美,在整体上去把握旋律,而不会刻意去辩别乐器那细微的擦弦音之类的区别,避免让人过于关注细节,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它的声音厚实、温暖、耐听,乐器琴腔的共鸣声非常丰富,声音的质感十分强烈,乐器实体感非常好,小提琴即使拉到高把位的高音区,也不会如同拉钢丝般让人耳杂紧张。一般箱子播起来觉得吵的铜管乐,也是它的强项,声音辉煌、有力,带有明显的金黄色暖调,也非常好听。以我的木耳,我觉得ATC20在其2万多的价位,是听古典音乐,特别是听交响乐的一对好书架箱,它巨大的规模感、气势和动态,不会比一般的落地箱逊色(如我那对没发挥出应有水平的B&W M801S3)。

     初听下来,ATC主要的缺点是听女声时,因中频过于饱满,容易造成有鼻音,有点不爽,人声会过于成熟、厚实,空灵、飘逸感不够。
   下午3个小时的ATC 20听音经历,让我对DIY音箱产生深刻的反思,也对我后期的调音取向有重要的影响。



点评

慢慢折腾路何日是尽头。。。  发表于 2013-5-2 23:19
多谢兄台介绍。  发表于 2013-5-2 21:09

使用道具 TOP

129#
发表于 2013-5-2 21:27: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明 于 2013-5-2 21:36 编辑

回复 阿明 的帖子


    ATC 20让我一见钟情,我真的非常喜欢它的声音。因为它的特色鲜明:沉稳、大气、厚实,质感强烈,如同稳重的中年人,咱那对采用T330和AT 6.5单元的DIY箱子和20比起来,风格完全不同,声场小了好几圈,感觉声音能量集中于中高频,如果把20比成稳重的中年人,那我那DIY箱子就象是十来岁的小女孩。连素来以沉稳大气著称的801S3和它相比,声音都显得偏年轻了。我朋友就因为喜欢ATC20的表现,买了两对ATC 20,一对日常使用,另一对作为备用。呵呵。

使用道具 TOP

130#
发表于 2013-5-2 21:42:24 | 只看该作者
好制作,学习

使用道具 TOP

131#
发表于 2013-5-2 23:21:58 | 只看该作者
千万千万不要把AT6.5+T330D调教成ATC,何苦啊。。。

使用道具 TOP

132#
发表于 2013-6-14 13:28: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明 于 2014-6-24 13:22 编辑

在众网友的强烈呼吁下,咱也从善如流,一手抓理论建设,另一手抓音频测试。买了几本扬声器制作的大部头来啃着,同时又购买了声卡,制作了音箱测量套件,下载了lspcad 6.3专业版软件,通过实测,发现高频量感确实多了一点(听觉上感觉也是),同时发现高音网络分频器的元件参数也需要微调(软件模拟和实测都发现高音在斜坡处不是流畅的18DB下降,高中低频合成后影响了曲线平直)。经过几天的调整,音场的深度、乐器定位和实体感都有明显的提升,小提琴的声音也不仅仅是幼细光滑了,现在小提琴的木头味和厚度也让人满意,耐听性增加不少。原先的音场深度、定位和乐器实体感(或中高频的厚度)三个方面的表现,只能打70分,感觉没有发挥出T330、AT6.5这样顶级单元的应有水平。现在的表现终于让人满意了。

推荐二本书,很不错。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7 02:15, Processed in 0.047550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