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12140

查看

369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Rozinante

37#
发表于 2012-11-8 22:30:05 | 只看该作者
古尔德的勃拉姆斯晚期小品

我可能要算一个古尔德迷。二十世纪出生的钢琴家里头,论音乐才华,我觉得只有里赫特可以和他相比。

古尔德弹勃拉姆斯不像他弹莫扎特那么怪,没有死命拿手术刀解剖。但是仍和别人不大一样,有明显的古尔德特点。如果说勃拉姆斯“闷骚”,那古尔德就是侧重“闷”而不大“骚”,内省的味道更浓,老光棍偶尔吼一嗓子的那种悲哀则淡化了。

116第4首、119第1首纯净高洁,像雪后的早晨。

76第6首和118第1首“古尔德风格”特别明显,声部清晰,让人耳目一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38#
发表于 2012-11-9 09:07:19 | 只看该作者

古尔德独特的断奏和跳音弹法,加之对作品对位的深入开发,用在巴赫上非常爽,而在贝多芬和莫扎特上则是一场灾难。

点评

我觉得古尔德晚期的贝奏还是挺好的。莫扎特就不说了,反正能弹好的也没几个...  发表于 2012-11-10 11:13

使用道具 TOP

39#
发表于 2012-11-9 09:59:19 | 只看该作者
刚刚听了跟40同一张里面的39:桂猪兄用这个“明亮灿烂”描述托斯卡尼尼的风格真是准确。
Rozinante 发表于 2012-11-6 09:16

窃以为将莫扎特演绎的过份忧郁是片面的,小莫整体还是乐观开朗的


点评

V师傅说的是至理名言。  发表于 2012-11-9 10:25
莫扎特比贝多芬更难弹好。  发表于 2012-11-9 10:16

使用道具 TOP

40#
发表于 2012-11-9 10:27:04 | 只看该作者
还有古尔德的坐姿很低,手腕下沉,手指上翘,对于巴赫那种快速颗粒感的句子更容易弹好。但是这种坐姿对于弹奏贝多芬、浪漫派以及德彪西这些音乐是不利的,左手和弦、琶音,八度需要力度的时候,这种坐姿是没有优势的。

点评

古尔德他自己专门带一张椅子的,他不用别人的椅子的,可能和他的演奏有关。  发表于 2012-11-9 10:29

使用道具 TOP

41#
发表于 2012-11-9 10:42:32 | 只看该作者
我上第一堂课的时候老师就明确说明手腕和键盘基本成一条水平线。我自己试过手腕高一点和低一点的区别,低一点的确是手指发力更加灵活。但是手腕和手臂的运用就少了很多。巴赫,最基本的就是要把每条旋律都弹得清清楚楚,互相影响但又不互相干扰。即使到了莫扎特那个年代,限于钢琴的发展,钢琴技术也是讲究那种高抬指的颗粒性和快速性。那个时代更多的是用手指弹琴,而不是现代那种运用所有人体机能来弹琴的,所谓的重量弹奏法。所以也可以这样说,古尔德可能是按照了巴赫那个时代的演奏技术来弹巴赫的。

使用道具 TOP

42#
发表于 2012-11-9 10:48:12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我一直不认为古尔德“擅长”巴赫,更不相信他是“巴赫权威”。他的巴赫跟他的贝多芬莫扎特一样灾难。巴赫很多钢琴作品里有宗教的感情、和管风琴似的音色,这些在古尔德手下荡然无存。巴赫的大海变成古尔德的迷宫。

他吸引我的地方就是他对作品结构的挖掘。听他弹琴,就像跟他一起揣摩作曲家的心思、复原作曲的过程……

点评

“他吸引我的地方就是他对作品结构的挖掘。听他弹琴,就像跟他一起揣摩作曲家的心思、复原作曲的过程……” 鼓掌!我是这样“练耳”的。  发表于 2012-11-9 10:56
我认为古尔德的巴赫是一种个性,十分难能可贵的。巴赫包容性太强,各种方式都无妨,关键是要弹出一种统一的个性,难度极高。  发表于 2012-11-9 10:52

使用道具 TOP

43#
发表于 2012-11-9 10:53:55 | 只看该作者
古尔德刚出道的时候并不是靠弹巴赫“一招鲜”。他年轻时弹了好多贝多芬,而且弹得很不错。记得他第一次重要演出是贝四钢协,而他当时心中的范本是施纳贝尔。CBC有一些他年轻时的贝多芬录音。当然,他弹贝多芬从来不是“力量型”。

使用道具 TOP

44#
发表于 2012-11-9 10:57:54 | 只看该作者
vincentlyl  发表于 2 分钟前
我认为古尔德的巴赫是一种个性,十分难能可贵的。巴赫包容性太强,各种方式都无妨,关键是要弹出一种统一的个性,难度极高。
---------------------------
其实我有时候想:所谓巴赫包容性强,是不是因为他离我们太久远,以致正确的演奏方式已经不可考了呢?不过即使在今天,巴赫的很多作品我们还是很容易看出他的原意大概应该是怎么演奏,而古尔德往往离这原意甚远……

使用道具 TOP

45#
发表于 2012-11-9 11:03:21 | 只看该作者
670707  发表于 5 分钟前
“他吸引我的地方就是他对作品结构的挖掘。听他弹琴,就像跟他一起揣摩作曲家的心思、复原作曲的过程……” 鼓掌!我是这样“练耳”的。
-----------------------------
握个手。 不过我觉得多数时候感觉是古尔德老师在那儿复原,我听不懂,傻乐傻乐地在旁边看个热闹。

使用道具 TOP

46#
发表于 2012-11-9 11:22:30 | 只看该作者
巴赫的包容性有很多层面。最基本的就是乐谱中没有划分小结线,没有表情,速度等标记。那么对于乐句的划分,虽然后来的乐谱编订者已经部分标记了,但每个大师都有自己的划分方法。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就有无数种演奏方法。更何况巴赫的曲目如此之多,甚至不写明用什么乐器进行演奏的,包容性可想而知。

对于演奏,即使是巴赫,我相信他自己演奏自己的作品,也不会有两次是相同的,大师的灵感是随时在变化的,当然他的风格会不同。

如果靠聆听就能理解巴赫的话,我觉得那有点是自我安慰了。我觉得顶多是听到了所谓的赋格,就是模仿复调,就是在不同声部听到了不同的开始声部主题。对位,那是听的出,理解不了的

使用道具 TOP

47#
发表于 2012-11-9 16:18:17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我一直不认为古尔德“擅长”巴赫,更不相信他是“巴赫权威”。他的巴赫跟他的贝多芬莫扎特一样灾难。巴 ...
Rozinante 发表于 2012-11-9 10:48
其实我觉得听巴赫的键盘作品,最终还是要听大键琴和管风琴的,相对来说比较本真。一般人听大键琴会觉得乏味,习惯了就其乐无穷的。但是听大键琴要找好的版本。


使用道具 TOP

48#
发表于 2012-11-9 22:01:37 | 只看该作者
巴赫的包容性有很多层面。最基本的就是乐谱中没有划分小结线,没有表情,速度等标记。那么对于乐句的划分, ...
vincentlyl 发表于 2012-11-9 11:22


没有划分小节线?您开什么玩笑………………

点评

我为什么要开玩笑呢?  发表于 2012-11-9 22:05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 08:15, Processed in 0.053073 second(s), 21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