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91830

查看

1068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石南根

805#
发表于 2015-12-16 06:41:23 | 只看该作者
第五确实令人失望。

使用道具 TOP

806#
发表于 2015-12-18 13:56:03 | 只看该作者
lin12,很好了,还有3/5A.学习了.还碟重要。

使用道具 TOP

807#
发表于 2015-12-25 22:03:52 | 只看该作者

点评

这个系列是否是比较晚期的版本?  发表于 2015-12-26 02:02
有点过了,8倍于132的正价,这张碟存量很大,绝不至于这个价。不过,确实是一等一的好唱片。HMV Treasury系列中弦乐大师的唱片,超越这张的还有海菲茨和克莱斯勒那两张。  发表于 2015-12-25 22:38

使用道具 TOP

808#
发表于 2015-12-25 22:28:05 | 只看该作者
前不久购得小提琴神童哈西德的录音,TESTAMENT出口的CD,因为短命的神童不少,但仅留下一张录音并因此成名的神童,只此一位。

听惯黑胶的声音后,总嫌CD不过瘾,最后不得不重复投资,下狠心标得上贴这张盘。价格是CD的8倍多。

原本是反对沉溺在弦乐小品中的。即使是克莱斯勒的优美小曲,格局还是不如四重奏等多乐器形式来得大,音乐语言的丰富性也受限制。但哈西德这十来首曲子就如同帕里斯执着李尔琴在歌唱,美好的感受已经超越了听觉的界限。

当年第一次听到梅纽因拉埃尔加,也是同样的惊艳。主要是演奏者的成熟度与其实际年龄大大地不符。16岁的梅纽因何以了解大千世界的愁肠百转,而哈西德录制这张唱片上大部分曲目时也只有17岁。

10年后,哈西德死于精神病治疗过程中。

使用道具 TOP

809#
发表于 2015-12-26 00:24:28 | 只看该作者
石南根 发表于 2015-12-25 22:28
前不久购得小提琴神童哈西德的录音,TESTAMENT出口的CD,因为短命的神童不少,但仅留下一张录音并因此成名 ...

哈西德的这张可能是仅存的一个录音吧,“神童”的称谓可能是吸引买下的一个主要因素。几遍听下来,美妙且甜美下的眼花缭乱的技巧,感觉不错,但没能带来惊喜。反而重温克莱斯勒自己的那张小品,感到克莱斯勒的器宇轩昂,着眼于大处又不过分张扬“克莱斯勒式甜蜜”,让人叹服。
浅见以和石楠兄。

使用道具 TOP

810#
发表于 2015-12-26 00:55:30 | 只看该作者
石南根 发表于 2015-12-25 22:28
前不久购得小提琴神童哈西德的录音,TESTAMENT出口的CD,因为短命的神童不少,但仅留下一张录音并因此成名 ...

这张哈西德(CD)也是我极喜欢的一张唱片。后来我才知道哈西德死得到底有多惨。录完这不到十面唱片以后他就因为精神分裂离开了音乐舞台。25岁时他做了前脑叶白质切除术(lobotomy),就是用手术刀伸到脑袋里去切断一些神经。术后得了脑膜炎,一年后去世……

点评

这类手术是否都是以前人们对大脑的认识有限的时候做的?现在不做了吧?  发表于 2015-12-26 02:01

使用道具 TOP

811#
发表于 2015-12-26 02:11:45 | 只看该作者
回mrbighead兄:这种手术在七十年代以后基本上不做了,现在对它的评价似乎大都是负面的——我也只是在维基百科上查到的资料。

点评

当时这种手术作为医治精神分裂症的尖端手术之一,哈西德的命运并不在自己手上所能操纵。  发表于 2015-12-26 02:47

使用道具 TOP

812#
发表于 2015-12-26 19:59:58 | 只看该作者
回一下诸兄,特别是两位M兄。

首先,那张CD只有110元,所以总价加运费接近8倍。EBAY上拍了3次才拍到,前两次别人出价都高过这次。兄们了解,一旦惦记上哪张唱片,出价时难以完全理智。

再者,听哈西德、听克莱斯勒,心境是很不同的。虽然应该以声论乐,但音乐家和唱片制作的背景多多少少会影响到听者的感受。哈西德是典型的天妒英才,比拉宾、内芙还惨,而且只留下这么9段曲子,难免令人唏嘘。尤其是作为犹太人拉的那段《希伯莱小调》,似乎所有命运的创伤都汇聚于此。

而克莱斯勒是一生平安荣耀,功德圆满,虽然生平经历两次大战,但他始终保持着高雅、沉稳、朴实、平衡的音乐特色,作品富有生活情趣,颇具“小康”之气。

这张唱片背面的少年里奇意气风发,生龙活虎,这个聆听印象可能也受其生平背景的影响。

想起纪录片The Art of Violin中有一段梅纽因和奥伊斯特拉赫合奏巴赫双小提琴协奏曲的片段。两位大师的特点真是鲜明啊。梅氏一副英国绅士“LA-DI-DA"的腔调,略带犹豫和生涩,而奥胖则是老毛子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的气势,但并不是愚勇之夫,而是条理清晰,韵味十足。这些名演奏家的琴声里能够反映他们的民族、文化、精神状态,是不是也能反映他们的命运呢?

使用道具 TOP

813#
发表于 2015-12-26 20:36: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etamophore 于 2015-12-26 20:51 编辑

天论英才禀赋异人必受超越常人之发肤心智困顿,此也曰天妒英才吧。但纵观当今艺坛,哪一个英苁周遭不乏弄势运财的催云压境。哈西德只不过是其间特别出挑一个,拉宾、梅纽因都是如此,但诚如埃尔曼、海菲茨、米尔斯坦能不断抗压处惊云不变、老而弥坚的才更显英雄本色。
此说每一个上升之初的演艺明星,除了技术出格化自苦寒之外,还要有品格超伦的心智心气,能抵住来自金钱、美誉的诱惑,才能处惊不变,梅花之香恒绵持久。
哈西德此碟在华语语境中夺嫡,也有当年香港乐评大鳄郑古董的鼎力吹捧造势。哈西德聊聊九曲录音,每一曲拿来细细与前辈演绎相对比,都每每有亮眼之处,实是天才;但这聊聊九曲也只能仅限于此,方外化境无法臆得。
当年,大T此碟着实属于高价正价碟,132大洋一硃不能少啊!

点评

何处能找到郑老的文章?请兄赐教。  发表于 2015-12-26 21:44

使用道具 TOP

814#
发表于 2015-12-26 23:52:57 | 只看该作者
何处能找到郑老的文章?请兄赐教。  发表于 2 小时前

郑延益先生文集《春风风人》里有。

点评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707/13/7074446_222782439.shtml  发表于 2015-12-27 00:32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707/13/7074446_222782439.shtml  发表于 2015-12-27 00:3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707/13/7074446_222782439.shtml  发表于 2015-12-27 00:30

使用道具 TOP

815#
发表于 2015-12-27 00:05:29 | 只看该作者
哈西德 ─ 小提琴史上曇花一現的一朵奇葩
作者:郑延益


被克萊斯勒譽為兩百年來才得一見的哈西德(Hassid),是小提琴歷史上絕無僅有的一位奇才,他所遺留下來的唱片僅有8首小曲子,但這8首小曲子所顯示出來的驚人才華已足以證明克萊斯勒所言不虛。而且除克氏之外另外還有一位有力的證明者─穆爾(Gerald  Moore),一位被公認的"鋼琴伴奏之王",找他合奏過的名家不知有多少,幾乎世界上所有著名的聲學家、器樂家都包括在內,但他卻被哈西德的琴音所迷倒,穆爾說:"在肯定克萊斯勒及海菲茨的同時,我個人認為哈西德的琴音是最迷人的。" 使他在為哈西德彈伴奏時,兩次沉醉在他的琴音裡而忘記進入伴奏。如果不是穆爾黑字白紙親口這樣說,簡直無法令人置信哈西德的琴音能迷倒這樣一位"老行尊";同時,能僅僅依靠8首小曲子,就能使自己在樂壇上名垂不朽,也只有哈西德一個人了!
約瑟夫 哈西德,原名Joseph Chasyd,後來改為Hassid,出生於1923年12月28日,波蘭邊境的一個城市蘇畦而基(Suwalki),卒於1950年4月7日,終年27歲。曾誤傳他於20歲逝世,這是因為他於1943年7月舊疾突然復發,被送進精神病院治療達7年之久,就此就沒出過醫院,並於1950年經腦部開刀後患腦膜炎不幸早逝。
由於EMI公司出版的哈西德唱片引起了人們極大的注意,關於他的身世己有一位佛萊特 (Artur Vered)在作調查研究,不久可詳細知道。根據目前所知,他9歲喪母,由父親撫養成長,姊妹兩人,一個兄弟,至今都下落不明,他的父親又在他進醫院期間去世,造物弄人,這樣一位稀世英才,命運何其淒慘?
哈西德於10歲進華沙的肖邦音樂學院學習,翌年參加第一屆維尼亞斯夫基比賽,比賽時曾一度失憶,此後不久大師胡伯曼(Huberman) 保送他跟弗萊什 (Flesch)學琴,由於他技術已臻完整,弗氏把重點放在音樂的演繹與修養上,在此期間,很多名家西蓋蒂、蒂博等、包括克萊斯勒都被邀請去聽過弗萊什的這位天才門徒的演奏。1940年春哈西德在倫敦開了兩場音樂會,在演奏柴科夫斯基協奏曲時再度失憶,醫生斷定他患了精神分裂症,他的8首小曲子是這個時期錄的,時年僅17歲。
1941年他患病期間經英國前首相邱吉爾 (Churchill)的醫生霍爾德診治後介紹進人北安普頓療養院治療,出院後病情有所好轉,恢復練琴,1943年7月病情突然復發惡化,直至1950年屢經各種治療不果,最後動腦部手術後逝世,一代英才曇花一現,就此夭折。
EMI公司於1940年灌錄哈西德唱片時,對曲目的選擇相信是費煞苦心的,經手人是鼎鼎大名的萊格 (Walter Legge),這幾首曲子,也的確發揮了它們應有的作用,現在分述如下:
第一首艾爾加 (Elgar) 的《任性的女子》(La Capricieuse)
小提琴有一項人人所嚮往的絕技,連頓弓 (Staccato),這項技巧並不很重要,沒有它並不妨害你成為大師 (奧依斯特拉赫(Oistrakh) 就沒有這個本事),可是自從海菲茨在電影 “They Shall Have Music”裡用它顯露了這一手,並將它錄成唱片後,它就風靡一時,成為每個提琴家所追求的絕技,這首樂曲是表演這項絕技的一首曲子,如果把17歲的海菲茨和17歲的海西德演奏這首曲子相比較,就頓弓本身而言,後者並不遜色多少,只不過前者更靈巧些、自然些。至於速度,後者只快不慢,不過痙攣性稍多些。本來小提琴技術最忌痙攣性的動作,唯一的例外是"連頓弓",因為它似乎是天生的,教不會的,只能通過模仿自學,哈西德也說他是學了好久不會,有一天才突然抓到的。在風格上哈西德似乎較老練,但曲子的最後一句他沒有用連頓弓拉,海菲茨則是用更快的連頓弓演奏的。
要比較兩位提琴家技巧的高低,並不需要聽他們拉帕格尼尼。聽年輕時的海菲茨唱片,你如果是一位小提琴家就可能像愛爾曼成 (Elman)那祥,聽得滿頭大汗,因為最難的技巧,在海菲茨手裡,都變成太容易了,輕描淡寫,不費吹灰之力,可是在同時,也可能在感覺上少了一份刺激,因為他太鋼澆鐵鑄了。例如,在這首曲子裡,17歲的海菲茨的八度和雙音,聽起來好像是順手拈來,是如此之容易,兩個音是如此渾成一體,使人無法不感到海菲茨究竟是海菲茨,相比之下。哈西德還是稍遜一籌,不過請注意,這是和17歲的海菲茨相比。(連海菲茨本人在40歲時也比不上),但如果哈西德與任何其他人比,他都佔優勢。例如,同一張唱片的反面,被譽為帕格尼尼專家的20歲的Ricci,不論是音色、音准、或乾淨清楚,就都及不上哈西德,EMI之所以會把他們兩個人放在同一張唱片上,恐怕也含有這個意思,特別是把哈西德的《Playera》和Ricci的《哈巴涅拉》(Habanera)琴一比 (兩首都是薩拉沙特的西班牙舞曲),那就高低立判。
第二首,柴科夫斯基的《旋律》(Melodie) 和第三首馬斯涅 (Massenet)的《沉思》(Meditation) 。
前面說過,選擇這8首曲子,可能是費煞苦心的,因為他們都是克萊斯勒或海菲茨的拿手好戲,這兩首都是燴炙人口的熱門曲子;要把這種曲子拉得出色,既有與眾不同的獨特風格,但又不做作,動聽,而不流於庸俗,這就需要真功夫,這些哈西德做到了,的確功夫到家。
首先講音色 ﹔每一個真正傑出的提琴家,都有他獨特的標幟 ─與眾不同的琴音(Tone),這等於是每一個大師的招牌,Kreisler、Heifetz、Elman、Oistrakh、年輕的Menuhin、Szigeti、Huberman,等等都有。年青的一代,沒有一個能趕得上大師級,缺乏這種招牌是主要因素之一,帕爾曼(Perlman)等雖然音色漂亮,但是沒有特色,不能使人一聽到就知過這是帕爾曼。哈西德的琴音卻是突出的,不同於我所聽過的任阿提琴家的發音,有力、但不硬不壓、不帶絲毫金屬聲、即使E弦也如此,聽起來極甜美,但樸素健康,生氣勃勃,好似絲毫不施脂粉的少女。但是即使在高檔久 (Hi End) 器材上,也不容易重現他的音色,這是一個大問題。僅就琴音 (Tone)這一點,就極其難得,相信錄音已打了折扣,聽他本人演奏一定還要好,所以才能迷倒穆爾 (Gerald Moore)。在音樂的處理上,他的造句,有時很特別,乾脆利落,從不拖泥帶水,卻又柔和而富於情意,不落俗套,這是一種獨樹一幟,真摯樸素,青春的,卻又是完全成熟的風格,我聽到現在仍然無法相信,這是一個17歲孩子的演奏,的確是一朵異葩。1
第四首德沃夏克 (Dvorak) 的《幽默曲》(Humoresque)
就更說明問題。這首由克萊斯勒改編過來的鋼琴曲子,幾乎已成了克氏的專有品,其他人的演奏錄音不多,因為到了別人手裡,它就不登大雅之堂,成了真正的"小"曲子,不值得錄唱片。唯一可以與克氏相比的,只有愛爾曼,但是他的處理脫胎於克氏。可是哈西德的處理卻截然不同,速度快很多,而且中段不用雙音。開始聽,有些不習慣,聽多幾次,卻完全別有風味,完全可以接受。克氏是哈西德的支持者,不但給予上述的評價,而且還再借給他自己用來開音樂會的一隻維奧姆拉(J.B.Vuillaume)的一隻德?吉蘇 (Guarnerius de Gesu) 的仿製品(copy),相信這就是錄音時用的琴,克氏還為哈西德彈過鋼琴伴奏,由此可見他們關係的密切。那麼以一個 17歲的青年而對著65歲的大師,小提琴之王,既在其羽翼的庇護下,卻又夠膽以嶄新的風格演繹這位權威的專有品,不受其影響,無怪乎克氏稱之為200年才得一見的天才,只有天才能如此大膽地創新!而
第五首《普萊耶拉舞》(Playera),第六首《木屐舞》(Zapateado)
兩首西班牙舞曲,和第七首的《希伯萊旋律》(Hebrew Melody),是本張唱片的頂峰高潮。這首《Playera》,聽起來並不難,我不知聽過多少人演奏過,自己在年輕時也學過,是我最喜歡的舞曲之一、 (其實說舞曲,毋寧說是一首民歌或情歌),可是我從來沒有聽見過如此西班牙節奏風味十足,熱情似火,卻又恰如其分的精采的演奏。哈西德用強烈的力度,色彩的對比,表現出了情緒上極強的起伏,既強烈卻又婉轉抑鬱,全曲的情調都被發揮得淋漓盡致!這應該是一個歷經世故而成熟的感情,16歲時的梅紐因雖然成熟,但聽起來究竟還嫩,可是哈西德不僅是感情上的成熟,而且是理智但又青春的成熟,實在令人不信他只有17歲。至於講到他的無懈可擊的技巧、最驚奇的應該是他的換弓,不著痕跡,天衣無縫的弓根換弓(弓尖較易,弓根難),是小提琴最難的一項技術,很多名提琴家的所謂天衣無縫的換弓,其實是在"出貓",例如奧依斯特拉赫,即用微小的手指手腕動作,在換弓時,"扭"一下,把換弓掩蓋過去,但聽起來明顯地在換弓時音量稍弱。真正天衣無縫的弓根換弓,極其少見,克氏及年輕的海菲茨可以做到,第三個我所聽到的就是哈西德,這也就是為什麼他的演奏如此神化動聽的因素之一。
我把17歲的海菲茨和哈西德的《木屐舞》進行了反覆多次的比較,得出的結論是,演繹各有千秋,技巧二者都無懈可擊,但聽起來哈西德較清楚,佔了優勢,這是錄音的關係,1917年和1940年的錄音,究竟有很大的區別。這首曲子要求堅實的技術,唱片不多,現場表演更少,哈西德的錄音,如果是未經剪接修補,那麼他的技巧可以說是除海菲茨外,就無敵手了。
第七首的《希伯萊旋律》是海菲茨的絕活,我沒聽見過第二個人演奏過,原因可能是沒人敢捋虎鬚,可是哈西德敢﹗除開中段狂風暴雨式的結尾,比海菲茨的氣勢略遜之外,完全可以與之對抗,恐怕舉世除哈西德外,沒有第二個人能做到了。
第八首克萊斯勒的《維也納隨想》(Caprice Vennois) 幾乎是每一個小提琴家必拉的作品,妙的是海菲茨似乎是唯一例外,理由我個人認為很簡單,海菲茨不想在克氏的範疇內和其鬥﹗這是一件鮮有人注意的事﹗但可有誰聽到過海菲茨拉《愛之憂傷》(Liebeslied),《美麗羅絲瑪林》(Schon Rosmarin) 等等的唱片? 哈西德的演繹可以說是克氏本人外全無敵手。自從16歲的海菲茨在卡內基 (Carnegie Hall)登台以來,他已成為小提琴學者的樣板,至少是技術樣板,這塊樣板整整屹立了70年,儘管出了多少帕格尼尼的專家,始終無人與之爭,聽了哈西德後,感到的確可惜,他極有可能繼承﹗可是我又突然想到,一個17歲的青年,如此熱情、早熟,卻又抑鬱,從揉音顫指,連頓弓又顯示出一定的神經性的抽攣性,二者結合起來看,那麼他所以會患精神分裂症而夭折,就不是偶然的了。

                                【曲目】
  01. Elgar: La Capricieuse, Op. 17 - 《任性的女子》
  02. Tchaikovsky: Melodie - 《旋律》
  03. Massenet: Meditation - 《沉思》
  04. Dvorak arr. Kreisler: Humoreske, op.101 No.7  - 《幽默曲》
  05. Sarasate: Playera, Op.23 No.1(Danzas  espanolas No.5) - 《普萊耶拉舞》
  06. Sarasate: Zapateado, Op.23 No.2(Danzas  espanolas No.6) - 《木屐舞》
  07. Joseph Achron: Hebrew Melody, Op.33 - 《希伯萊旋律》
  08. Kreisler: Caprice viennois, Op.2 - 《維也納隨想》
                                          (节录自香港《文汇报》郑古董讲乐评专栏)

使用道具 TOP

816#
发表于 2015-12-27 00:09:09 | 只看该作者
当然,最早读这些乐评是在音响杂志《音响论坛》之上,那里,郑延益外号“郑古董”,发表了大量卓有见地的乐评文章。此外,他也定期在香港《文汇报》和《大公报》上发表乐评。《春风风人》里辑录的仅仅是他林林总总乐评的一部分。

点评

学音乐的多,并不见得爱音乐的多。 就算香港那些乐评,也是似是而非的居多,显摆自己知道的所谓典故而已。  发表于 2015-12-27 11:31
现在学音乐的人那么多,为什么少见有人像郑先生那样从专业角度进行乐评?  发表于 2015-12-27 08:33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7-6 19:54, Processed in 0.048119 second(s), 2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