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91410

查看

1017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石南根

937#
发表于 2016-3-23 23:37:03 | 只看该作者
好文 好碟

使用道具 TOP

hbo

938#
发表于 2016-3-24 13:06:42 | 只看该作者
对天朗不熟悉(自己在用的是JBL的C45.030,075高音加D130低音),参照石兄的帖子,在音响发烧站看到两个天朗链接发过来给石兄参考一下。

http://hifi.gxcnc.net/hifidb/vie ... e=0&indextype=1

http://hifi.gxcnc.net/hifidb/vie ... e=0&indextype=1

使用道具 TOP

hbo

939#
发表于 2016-3-24 13:11: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bo 于 2016-3-24 22:47 编辑

回M兄:没错,细想确实是典型的高消费。在极品潜水观摩了包括石兄此帖,S版的“巴赫小无”在内的几个帖子,今年以来已经在片子上投入了几K刀,得暂时休养生息一段时间了。

点评

欣赏音乐是一个很健康的爱好,适当投入是应该的,千金难买心头好。:)  发表于 2016-3-24 13:15

使用道具 TOP

940#
发表于 2016-3-24 14:00:08 | 只看该作者
H兄,您太热心了,十分感动。。。谢谢了

同您一样,对投入十分的纠结。每一次标的成功,喜悦过后都是一丝歉疚,而且随着总量的扩大,歉疚的程度也在增长。对家庭、对父母、对亲友,对结识的兄弟朋友,有时候对那些残疾或者失业的小孩子们,总还是有一份经济上的责任。

唯一能够自我宽慰的,其实也是自欺其人,是这些唱片以及回放系统,终究是人类文化的一份记录。RECORDS 就是记录啊。而且退休后、衰老后、离去后,这些记录肯定是要在更宽广的人群中使用和欣赏,无偿地使用。比如,等妻开了那间咖啡馆,便大有用途了。

如果一面墙下是古董天朗,一面墙下是古董JBL,音源兼括黑胶、磁带、数码、CD,只要质量过关,便能够比较好地展示人类音乐大多数的成就和史存了。

H兄,弟曾短暂用过JBL C35,也是075子弹头加D130,但没有百叶,听BEBOP爵士栩栩如生,只是没有地方容它,而且小提琴不过关,只好放过,甚是遗憾。

使用道具 TOP

hbo

941#
发表于 2016-3-24 14:56:20 | 只看该作者
石南根 发表于 2016-3-24 14:00
H兄,您太热心了,十分感动。。。谢谢了

同您一样,对投入十分的纠结。每一次标的成功,喜悦过后都是一 ...

石兄不必言谢。潜水中偷师您的赏析深度和文字功底,也照猫画虎地淘弄了一些片子,如能帮上点小忙也是让人欣慰的一件事。

对投入的纠结也是也是一种痛苦的幸福,以辛苦换来的金钱总要发挥它的作用才是,更何况换取的是用以“虚度”此生的音乐。不过投入的有度和生活的规划也确实是我们爱乐人要时时考量的。

等兄所说的咖啡馆开了,一定去坐坐。真希望是“一面墙下是古董天朗,一面墙下是古董JBL,音源兼括黑胶、磁带、数码、CD”。

使用道具 TOP

942#
发表于 2016-3-24 21:07:46 | 只看该作者
回顾石兄《在音乐中虚度一生》此帖,文字隽永、境界高妙、视界开阔,在整个Hiend界都是出众的,甚或是圭臬般的令人爱不释读。
石兄在芜杂干繁的事务之外,能在生活中以音乐来修复、释放日常的压力,并不忘一颗拓普的心灵,自诩为“在音乐中虚度一生”。实际上,以音乐度过一生、抑或自贬自嘲为“虚度一生”,万万比被生活的重压、对名利的追逐而迷失了自我、迷失了人性、迷失了生活的志趣要强过万倍。
何况,石兄的文字,字字玑珠,字字质朴,字字神色聚在。这样的文字,经读耐回味,读来能教化感悟,化作别人的精神能源。
最难能可贵,石兄文字的真诚,待素昧相识的乐友之真诚,令我感动。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山林,石兄隐而不隐,入出进退,已经进入自由化境。
而石兄,又时时谦若中国历史上传统文人的内敛,这是我最敬佩石兄的。这远比他的文字更魅惑我的。
所以,这个长贴,也是我每天愿意驻足留歇的一隅。

使用道具 TOP

943#
发表于 2016-3-24 22:21:02 | 只看该作者
M兄一番谬赞,弟无言应对。谦或不谦,恭与不恭,都无意义。同在这一版块,互砥砺,相颉颃。

本来网络交互,很容易不负责任、滋生口角,在别处也有过令人不快的、奇奇怪怪的经历。但是幸而此处有多位经验丰富老道的年兄,把着这个板块的关口,使之成为一片知识沃土、学习天地、清静心乡。

如果详加整理,这个板块当是一本很好的音乐理论、历史和感悟的书籍。但既然是网络论坛,保留特色也好。一个小小的心愿,是为每一部重要的作品,开发一个独立的贴子,大家将听过的、听说的版本,以及听乐的感受都记录下来,这样其实用性、资料性一定会超越已经印发的各类指南和“圣经”。一个贴论一位音乐家,未免范围太广,跨越度太大,超过20、30网页,也难以查阅得清爽。

点评

兄加油!  发表于 2016-3-25 00:24

使用道具 TOP

944#
发表于 2016-3-25 08:27:27 | 只看该作者
(续938)关于箱体,也是费心思。所幸厂家推出诸多规格,后期爱好者也做过许多改造。

AUTOGRAPH 显然是早期天朗的终极配置,读来读去,似乎是承载银头12寸最为经典,50年代的单元搭配50年代的箱体,听50年代的音乐,无可挑剔,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无可匹敌。

彼时天朗著名的纸盆,据说有独特的配方,而且在边缘去薄压褶,形成良好弹性,所为一纸到边,使得表现人声和乐器尤其出色。大箱体的作用是柔化低频,加上适当板材共振,使之自然、顺耳,不强调锤心般的冲击。AUTOGRAPH有前号角,如同人手拢音,突出中频,高频与之相匹配,不过不失。如此设计一以贯之,最终效果自然十二分地好,大场面、舞台感表现非常到位。

对于红天朗,初产于1958年,终结于1967年,对应的时代、对应的音乐形式都有变化,AUTOGRAPH 和GRF 三角箱都用过,但逐渐GRF方箱用得更多。低频更直接,制作成本也更低,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需求量大。

使用道具 TOP

945#
发表于 2016-3-25 09:42:18 | 只看该作者
说回这次升级。选择红天朗,除了财力所限,还有是黑银红的高音部分制作工艺没有大的变化,纸盆工艺基本一致,分频点是1K,阻抗一直是16 OHM。到金天朗高音则运用了新的压制成型法,纸盆加重,分频器调整了分频点到1.5K,阻抗降低到8OHM,据说声音更加明快锐利。为什么这么调整呢?最重要的是适应当时音乐风格的变化,能够很好地呈现摇滚节奏和电声乐器,此外当时QUAD等功放推出了较大功率的晶体管放大器,推力增加了,降低灵敏度便不再是负面因素。

但是因为自己一直在用胆机,特别是用了关氏单端直耦2A3小功率胆机后,对于声音的辨识走进了一条胡同,离开了还真的不大适应。比如,卡拉斯也好,西盖蒂也好,甚至是索夫朗尼茨基,那种在唱中诉说的感觉,在其他组合上还不大容易感受到。其实这是一种味道,而并不是如实还原。就还原感而言,很多年兄的器材表现非常出色,但受了单端胆机的诱惑后,宁愿牺牲一些量感、场面、成像,却不愿放弃那种味道。

箱体的问题,则需要考虑更多。一是费用,二是听音环境,三是音乐风格,四是与单元和前端器材的搭配。既然是复制,费用差距倒不是很大,买原厂出品则要大出血。30米以下的空间,距离3米左右,听AUTO只能像日本爱好者那样近场,实在达不到设计师FOUNTAIN先生的本意,而且平等放置就没有了墙角的助力,低频会打折扣。到红天朗,用GRF方箱者居多,用回AUTOGRAPH 则需要调整高频,增加输出量,以避免为中低频遮盖。这是普通爱好者难以自己解决的技术挑战。

使用道具 TOP

946#
发表于 2016-3-25 10:02:26 | 只看该作者
GRF 角箱的前号角很浅,不会影响高频和中频的量感,但因为体积小,据说场感甚至整体感觉不如AUTO。也有人讲,就因为这些特点,在表现人声、乐器、室内乐方面,GRF 更加胜任。随着年岁增长,大作品虽然不时需要听一下以为精神之提振,但为读书也好、静息也罢,室内乐越来越成为DAILY STAPLE。

前端器材更加头疼。都说单端机是推不好大箱体的,GRF个头小,红天朗灵敏度高,但能否够力仍是个谜。手中一对35A是15欧版,因此日后可以试着将老关的2A3输出阻抗调整至16欧,或许会有帮助。但要放弃煲了两年多的输出牛,却又是一件头疼的事。

继续等待。。。。。。

使用道具 TOP

947#
发表于 2016-3-25 12:53:13 | 只看该作者
石南根 发表于 2016-3-25 08:27
(续938)关于箱体,也是费心思。所幸厂家推出诸多规格,后期爱好者也做过许多改造。

AUTOGRAPH 显然是 ...

箱体是根据喇叭来设计。
录音技术一直走在重播器材的前面,早年差距巨大,重播器材一直在追赶。

使用道具 TOP

948#
发表于 2016-3-25 13:55:02 | 只看该作者
请教一下,当年的录音,不管是留在磁带、黑胶还是其他别的介质上,今天的回放技术能够更好地表现出来?当然是指在同等级别的新老器材之间对比。这个问题一直悬在心头。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9 23:10, Processed in 0.045245 second(s), 18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