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857961

查看

1685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xuchuan011

25#
发表于 2014-1-15 12:30:30 | 只看该作者
收起来,谢谢

使用道具 TOP

26#
发表于 2013-5-18 12:17:55 | 只看该作者
好资源,我们要下的,谢谢楼主

使用道具 TOP

27#
发表于 2012-5-20 15:49:5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xuchuan011 的帖子

下不了了!
   

使用道具 TOP

28#
发表于 2014-1-15 15:12:5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无私的奉献。

使用道具 TOP

29#
发表于 2013-6-4 22:56:14 | 只看该作者
都是名盘,小弟佩服

使用道具 TOP

【50CD全部更新百度网盘】高品质原盘原抓头版 老版CD赏析(36碟已更新)

30#
发表于 2012-5-20 07:57:12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xuchuan011 于 2019-3-11 12:49 编辑

本贴所发的资料,仅供本站烧友学习交流试听之用,版权归唱片公司所有.请于下载后23小时内删除,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
第一碟: [经典绝版名演名盘]马勒<<少年的魔角>>[西德压片内圈无字01首版]
唱片名称:马勒-少年的魔角
片名:马勒少年的魔角
歌手:施瓦茨科普芙、菲舍尔—迪斯考演唱
指挥:塞尔指挥伦敦交响乐团
年代:1968
编号:EMI CDC 7 47277 2
这个是83年日本《唱片艺术》三百名曲的第一名,也是《CD圣经》的推荐盘,刘汉盛榜单名盘,绝对是马勒声乐套曲里,屈指可数的经典名片。
  该CD系1968年塞尔出访欧洲时的录音,是精致机智,而又充满戏剧性的演奏。在塞尔精确、绵密的构思下,强弱及明暗的对比非常适当,与高贵典雅的歌唱相互辉映。
  男中音费雪迪斯考的声音饱满温暖,女高音舒娃兹可芙婉转甜美,弦乐群无论在弱奏或强奏时都能表现出很自然的质感,音质与音色自然且美,整体管、弦乐具有甜美温润光泽松软的特质。第五首与第六首尤其值得注意听。
难关:钹的声音不能细碎得尖起来,要细碎而又有薄金属互击的质感。一开始的鼓声要低沉而有向下延伸的软性振波,如果鼓声没有弹性、空空的就不对了。费雪迪斯考的声音唱到强音时也要饱满而不撕裂。三角铁的敲击要清澈甜美带厚实质感,不要过度的尖薄。
曲目:

01、哨兵夜歌-费雪-狄斯考
02、徒劳-舒雅尔茨科甫
03、悲伤中的安慰-舒雅尔茨科甫 费雪-狄斯考
04、谁想出这首小歌-舒雅尔茨科甫
05、现实生活-费雪-狄斯考
06、阴沉的歌手-舒雅尔茨科甫 费雪-狄斯考
07、安东尼对鱼儿布道-费雪-狄斯考
08、莱茵河的传说-舒雅尔茨科甫
09、城楼的追捕之歌-费雪-狄斯考
10、美丽的号角吹响的地方-舒雅尔茨科甫 费雪-狄斯考
11、感悟颂-舒雅尔茨科甫 费雪-狄斯考
12、少年的鼓手-舒雅尔茨科甫 费雪-狄斯考







百度下载地址

游客,如果你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31#
发表于 2012-5-20 08:06:32 | 只看该作者
老徐真是大好人啊,自己不用PCHIFI,确专为别人做嫁衣。

使用道具 TOP

32#
发表于 2012-5-20 08:08: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xuchuan011 于 2016-11-28 10:16 编辑

第二碟: 音质绝佳的收藏级首版CD,穆特 卡门幻想曲[德国银圈首版]
专辑介绍:
  这是一张炫耀技巧的专辑,典型的showpieces,CD中大部分作品难度相当高,也被当作小提琴家的试金石。穆特的演奏体现出非凡的气势,如骤雨暴风,摧枯拉朽,而细腻之处,又委婉曲迂,飘若游丝。 穆特在演奏中充分显示出对乐曲的驾御能力,各种演奏技巧表现得淋漓尽致。
  穆特冷峻而又不失女性柔情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小提琴的质感及音质、音色亦至真至美。伴奏也非常出色,列文指挥的维也纳爱乐乐团当时处于最佳状态。录音方面,全频相当平均,充满生气,动能对比强,独奏乐器与乐团的比例亦佳;4D是DG公司当时发展的新技术,很好地保留了小提琴的丰润和韵味,音乐的张力十足,棱角分明,声场定位均为一流。还给人以一格外松和透的感觉,所有的细节都纤毫毕现,小提琴的“松香味”足到了十成。 这张CD“是典范中的典范”,“天碟级录音”。要买音响,拿这张CD去试,只要会有尖、涩、刺、瘦、粗、硬、薄等问题,那就不对。您所听到的管弦乐伴奏够松软丰润吗?您所听的小提琴木质的音色够明显吗?在拨奏时那种琴腔的共鸣声够美吗?您听得到琴弦与琴弓摩擦时那种粗糙不平坦的摩擦质感吗?您感受到每一首曲子穆特刻意表现出来的不同音色之美吗?如果以上要求只能听到一些,那还必须努力。
  这是一张被很多音响发烧友广为称道的唱片,突出的特点就是效果好,把乐曲中萨拉萨蒂想表现的吉卜赛人的放荡不羁的一面体现得淋漓尽致;穆特的演奏个性强烈、突出,有一股“巾帼不让须眉”的气势,只是没有在一些细节和技巧要求较高之处给予足够的重视。列文指挥的维也纳爱乐乐团音色华美、纯厚、歌唱性强,是众多录音中乐队部分最突出的。  DG公司4D录音技术确有一手,这张几乎发烧友人手一张的CD就是其代表作,而且是上乘中的上乘,琴手的技艺发挥得淋漓尽致,琴声真实,堂音丰富。对了,你的器材能跟上穆特的速度吗?  
  穆特--卡门幻想曲,小提琴公认靓碟之一,音色通透艳丽,细节传神,爆棚片段动态凌厉,所选曲目均为较通俗易懂的小提琴曲目。

专辑曲目:

1.Sarasate: Zigeunerweisen op.20 8:41  萨拉萨蒂:吉普赛之歌(又称流浪者之歌)
2.Wieniawski: Légende in G minor op.17 7:41  维尼雅夫斯基:G小调传奇
3.Tartini: Sonata in G minor "Devil's Trill" 16:32  塔蒂尼:G小调奏鸣曲魔鬼的颤音
4.Ravel: Tzigane 10:01  拉威尔:茨冈
5.Massenet: Méditation (Thais) 6:42  马斯奈:沉思
6-10.Sarasate: Carmen-Fantasy op.25 12:38  萨拉萨蒂:卡门幻想曲
11.Fauré: Berceuse op.16 4:28  弗莱:摇篮曲




百度下载地址

游客,如果你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多谢楼主分享!  发表于 2017-9-22 12:22
试试看  发表于 2015-2-3 08:20
谢谢楼主的无私奉献  发表于 2013-9-17 23:57

使用道具 TOP

33#
发表于 2012-5-20 08:08:4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的无私奉献!

使用道具 TOP

34#
发表于 2012-5-20 08:14: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xuchuan011 于 2016-11-28 10:17 编辑

第三碟: 音色甜美醉人的三洋飞碟B字头版《蔡琴老歌》
[蔡琴老歌](华纳/飞碟UR-8516)原版录音在于1985年发行至今,已成为一张发烧友必备的唱片之一。所发行的版本数不胜数,头版、XRCD、LPCD45、24K金、HQCD、K2HD、AMCD等等。。。其中三洋版的《老歌》,由于音质特佳,流通量又低,今天的二手价仍然高达港币三千元以上,拥有者无不视如瑰宝。
三洋版的《老歌》音色甜美醉人,令人赞叹,音质特佳。在聆听这张CD时.即使是小音量下,也可以得到平衡感很好的声音。最让人熟悉的《痴痴的等》中,吐字干净、齿音比例恰当.声音定位准确,层次比较分明,而且声音很耐听,久听不累。
《CD圣经》如是评价:从HI-FI友的角度来看,用《蔡琴老歌》来试音其实并没有错,因为无论评价什么音响器材,最终的HI-FI准则其实就是要看它们是否能表达出情感,在不同的音响体系中听过《痴痴地等》,有些蔡琴感情充沛,足以令听者落泪,有些蔡琴却大打折扣,交差了事,而其中似乎用蔡琴来试发烧线最见效,换一条线,蔡琴变成第二个人。
三洋版的《老歌》同新版比胜在音色,音乐感无人能及,令人赞叹。新版如AMCD等听来更具hifi性,新版即是新版,音色听来带有新近录音的时代感,HiFi效果全面胜出,整体感觉是质惑更强,高、中音清晰度较高,低音变得较为结实。全频的音色平衡度亦佳。但听起来略带明快,
听三洋版如同听黑胶,音色水润,声音饱满耐听,很考系统,系统不好听来肥、蒙、隆、肿,
[蔡琴老歌]中的音乐全是上个世纪30~50年代脍炙人口的著名音乐,《痴痴的等》、《寒雨曲》、《落花流水》、《三年》等等,是一张精挑细凿的碟子,这些歌在当时也是由著名的歌手演绎,潘秀兰、叶枫、龚秋霞、周璇等名角演唱,自然好听是不在话下。
  作为歌坛的"常青树",蔡琴出道近20年来,始终能以她那独具风韵的低沉磁性嗓音令诸多歌迷陶醉。有人说蔡琴是最佳的国语老歌诠释者,她得天独厚的女中音,醇厚得无人能比。
  听蔡琴的歌,就像品一杯陈年的美酒,不疾不徐,优雅宁静。她温暖而空灵的声音丝丝缕缕可以直达心灵最深最柔软的角落。你历经沧桑吗?你需要抚平那胸口的伤痛吗?来吧,一起来聆听蔡琴的心曲吧!一声轻轻的叹息,一些悠远的记忆,《蔡琴老歌》伴你体味人生真谛。
曲目:

01. 痴痴的等
02. 寒雨
03. 落花流水
04. 是夢是真
05. 總有一天等到你
06. 三年
07. 訴衷情
08. 紅淚
09. 一年又一年
10. 恨不相逢未嫁時



百度下载地址

游客,如果你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多谢楼主分享!  发表于 2017-9-22 12:24

使用道具 TOP

35#
发表于 2012-5-20 08:18: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xuchuan011 于 2016-11-28 10:22 编辑

第四碟: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作!四巨头联诀完美演绎贝多芬三重协奏曲[老荷兰无码小天使]
卡拉扬携手柏林爱乐乐团与大卫.奥依斯特拉赫、罗斯特罗波维奇、里赫特合作,被称为“四巨头”,有关这次合作还有段故事呢。
这首三重协奏曲应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作。这张唱片是‘四巨头’的联诀演出,也是历史性的聚会。三位俄国大师各施看家本领,总体上配合默契,卡拉扬的‘霸气’在此未敢造次。
“卡拉扬与其御林军柏林爱乐的「主奏」是充沛、强劲而有活力,甚至是拥有一点攻击性质的;大卫.奥依斯特拉赫与罗斯特罗波维奇的琴音都是音粒饱满、而具有歌唱性的滑顺美,他们在渐强力道的联合展现是动态十足而充满诱感的;里赫特通晓如何在主奏与配合之间游移,但是听者绝对忽略不了优美钢琴音质在其间穿针引线的角色。这张录音就是在如此重重竞奏之後显现出的高度平衡,乍听之下每个人都有满腔话语想说,但说出来後却又几近一致的完美。”--摘自EMI百大评语

贝多芬《小提琴,大提琴与钢琴三重协奏曲》Op.56  这部作品似乎人们很少评论,也许他的知名度并不太高。这是一部绝无仅有的作品,这三件乐器的协奏曲,那里找第二部。第一乐章的开头我听到眼泪都快要掉下来了,第二乐章是一个抒情的慢版,先由大提琴奏出一段如歌般的抒情旋律,充满英雄性的美,接着小提琴和钢琴相继出现,多了一点朦胧,亦幻亦真……,如果你听的是Oistrakh/Rostropovich/Richter/Karajan/BPO这个权威版本就更棒了,来自前苏联的三位顶级大师,碰上了西方世界的卡拉扬,三位大师犹如一个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各不相让,而卡拉扬好比三角形的重心,以其深厚的功力指挥,再加上BPO的魅力,其结果是大师们不仅没有斗个“四败俱伤”,反而发挥出了他们比平时更多的潜力,短短三十六分半钟的演绎,成就了艺术的最高境界!
  
专辑曲目:
01~03 贝多芬:为小提琴、大提琴和钢琴而作的C大调三重协奏曲
        Triple Concerto for Violin, Piano & Celloin in C, Op. 56
    01 快板 Allegro
    02 广板  Largo  
    03 回旋曲:波拉卡风格Rondo alla polacca
小提琴:大卫.奥依斯特拉赫Oistrakh
大提琴:罗斯特罗波维奇Rostropovich
钢琴:里赫特Richter
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
04~06 贝多芬:D小调第17号钢琴奏鸣曲“暴风雨”
          Sonanta No.17 in D minor, Op.31 No. 2 'la Tempest'
    04-01 广板-快板Largo - Allegro  
    05-02 慢板 Adagio   
    06-03 小快板Allegretto
钢琴:里赫特Richter




百度下载地址

游客,如果你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多谢楼主分享!  发表于 2017-9-22 12:27

使用道具 TOP

36#
发表于 2012-5-20 08:20:2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辛苦了!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4 16:43, Processed in 0.062996 second(s), 21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