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91155

查看

1017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石南根

73#
发表于 2013-7-9 00:06: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石南根 于 2013-7-9 00:30 编辑

      既然巴克豪斯被称“狮王”,印象里理当是凶猛豪放的,贝多芬的奏鸣曲和协奏曲更应该给他恣意咆哮的空间。但我听过的这些唱片,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那些坚定而沉重的段落,而是那些绵密、飘逸、内秀的片段,如WALDSTEIN第二乐章如歌的主题,如HAMMERCLAVIER第三乐章中的赋格。即使在强劲的主题上,他的琴声也不是狂躁、放肆、摧枯拉朽、蛮力前冲的,而是沉着、果断、头尾截齐、规整有度的。也许我们中国人心目中的“狮”与欧洲人不同?是否德奥演奏家依照传统,都不会放纵地槌击琴键或滥用踏板,使前后音符的延音接连成片、含混重叠,进而影响ARTICULATION呢?
      网上有他弹奏第四协奏曲的视频,第二乐章的慢板里,他粗大的手指常常如揉弦般在琴键上按动,我想这个动作对于发声应该是没有什么影响,只是他主观上在乐思中寻找韵律的动作反射吧。      


      上面是若干贝多芬钢琴奏鸣曲,DECCA的MONO盘出世早,找NM的也不容易了。我不怕噼啪的杂音,欣赏好的演奏这算不了什么。LONDON盘似乎力道稍弱些,不知道是唱片本身的问题还是唱盘的问题。

      上面是若干协奏曲,其中第五有三个版本,尚未听全,还不好评说。除了KRAUSS和SCHMIDT-ISSERSTADT指挥的,期待哪天听一下Knappertsbusch指挥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74#
发表于 2013-7-9 13:34:04 | 只看该作者
期待哪天听一下Knappertsbusch指挥的。
石南根 发表于 2013-7-9 00:06

巴克豪斯和卡纳佩兹布什确实是梦幻组合啊。


使用道具 TOP

75#
发表于 2013-7-10 12:29:28 | 只看该作者
石南根  发表
他那版八十多岁演奏、DECCA录音的勃拉姆斯第二钢琴协奏曲苍劲质朴。虽然我也喜欢RCA里赫特那版,但如果我现在猝死,我希望我老婆在遗体告别仪式放巴克豪斯这版,替代哀乐,呵呵。
-------------------------------------------------------------------------------------------------------------------
巴克豪斯的勃拉姆斯第二钢琴协奏曲我喜欢他早年和伯姆合作那个EMI版。

使用道具 TOP

76#
发表于 2013-7-10 17:50:07 | 只看该作者
        敢问各位坛友,是否身边圈子里有古典音乐爱好者?我指的是平日里能够接触到的真人,网上的、通信的不算。我十几二十岁的时候,同学同事里还有一帮感兴趣的人,那时条件不好,但大家还讨论一下,交换磁带CD什么的。现在工作单位几千人,知道真正每天坚持听的不过二三人。

使用道具 TOP

77#
发表于 2013-7-10 22:04:25 | 只看该作者
敢问各位坛友,是否身边圈子里有古典音乐爱好者?我指的是平日里能够接触到的真人,网上的、通信的 ...
石南根 发表于 2013-7-10 17:50


有,但是像我这么大瘾的基本上没有。

使用道具 TOP

78#
发表于 2013-7-10 22:34:57 | 只看该作者
有啊,听古典如吸毒者二三人。

使用道具 TOP

79#
发表于 2013-7-11 00:14: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石南根 于 2013-7-11 08:53 编辑

   

      把听音乐比作吸毒,看上去虽然不那么舒服,真格地却就是那么回事。在我看来,除了那些突破调性、摒弃结构、追逐音响刺激、摆弄玄虚效果的“先锋”作品(其中有些作品已经出世多年),大多数音乐作品还是建立在声音横向的有序流动、纵向的音频和谐共振、乐思的缜密排列之基础上的,不论其隶属古典范畴,还是托生于流行乐坛。这样的音乐给人最强烈的心理暗示,应当是这个可知世界的固有秩序、内在规律、不竭动力和勃勃生机。对一个忙忙碌碌辛苦求生的普通人来讲,这样的音乐一定明里暗里在意识上提供了莫大的生存安慰和生命肯定,最简单地说,就是使人每晚能够神闲气定、安之若素地走向卧榻,带着对光明重现的期待和对生命延续的信任,暂时告别自我意识,跨入不可把握的乌有之乡。在疾病、创伤、变故、悲愁、惊悚等各种潜在事端和心境的威胁下,这种安慰和肯定需要一遍遍地不停歇地重复,才能够坚定一个人的生存意志。那么,对它便有了依赖,便成了“瘾”,便同吸毒有了某种意义上的瓜葛。
      昨晚,便是在吸足“毒”物,寻得这样的安慰和肯定后,安然入梦的。昨晚的“毒”是海顿。不同的作曲家给我们提供了不同味道的“毒品”,每次可以东撷西择,来一剂混合物,也可以单挑一种味道,享用个透彻。这次单用的海顿,约胡姆指挥柏林爱乐的第88、98交响曲和ALLEGRI四重奏演奏的第54号作品。前两天读了辛丰年老先生的音乐笔记,他的文笔非常简明清秀,非常谦逊和悦,对专业知识不多的音乐爱好者来说,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他几篇谈推荐曲目的文章,最后才讲到海顿,但对海顿的作品推崇备至。从他描绘的古典音乐作曲家年谱线看,也从我自己听音乐的感受说起,海顿是从巴洛克时期音乐讲求神性、采用复调、线条绮丽、乐队编制小等特点向古典时期讲人间故事、以旋律带动、乐曲结构稳固、音响随乐手增多日益厚重并从线条转入块面状态的发展进程中,一位开辟新天地的人物。然而,与海顿同时期也有其他作曲家做着同样的变动,他身前的亨德尔和身后的莫扎特也都在这一进程的各个阶段发挥重要作用,海顿之所以能够屹立不倒,巍峨独立,是因为他的音乐有着不可替代的特征和风格。辛老评海顿的风格讲得很透彻了,我没有更多理论上的补充。从生活的、感性的角度讲一点,入睡前听巴赫,我指是认真地听,头脑是会兴奋起来的,因为必须跟随音符寻找音乐的线条,辨清声部的交织,越听神智越清醒。如果听莫扎特,情绪上会激悦起来,因为他大大小小每部作品都有触及情感深处的神来之笔,远不像随随便便听上去那样轻松自在,时常在他欢乐的表象下是深深的痛楚和忧伤。海顿,却永远是那么意趣生动、庄谐相映、沉着稳重、起伏有致,让听者不由自主地翘起嘴角,会心一笑,最后在一片详和与平静中积累起渐渐浓郁的睡意,带着一脑门子的幸福砸上枕头。
      老版的大禾花真是好听,我不知道是否因为这版是电子管录音,大提琴部音色凝练厚重,稳稳地托住其他声部,渐强和渐弱、突强和突弱,表现得生动活现。这对听海顿很重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偶读佳文,备感亲切。字里行间,句句透心!回想起日前细读佳作《新天鹅堡游记》时,播放DG老卡演绎的瓦格纳序曲《汤豪瑟》,别有一种情趣啊!  发表于 2013-7-12 10:15

使用道具 TOP

80#
发表于 2013-7-11 08:19:32 | 只看该作者
石兄说的很透彻,在当今社会的潮流下能够有一点点精神食粮殊为可贵。

使用道具 TOP

81#
发表于 2013-7-14 19:46:3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石南根 的帖子


    前两年我们上海乐迷经常赏乐喝酒,少则四五人,最多二十人畅饮聚会。本坛如alma等几位都是常客,最疯狂半夜12点说聚就聚说喝就喝,想想都让人无比激动与怀念。

点评

上周alma请客喝酒没叫你?  发表于 2013-7-14 20:23

使用道具 TOP

82#
发表于 2013-7-14 19:47:3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石南根 的帖子


有不少乐迷都潜水了,唤醒他们吧,呵呵。。。!

使用道具 TOP

83#
发表于 2013-7-15 07:18:56 | 只看该作者
没。。。。。。。。。

使用道具 TOP

84#
发表于 2013-7-16 21:41:46 | 只看该作者
还别说,DG是海顿交响曲录音中的重镇。从福特文格勒、约古姆的88交响曲到伯恩斯坦晚年的海顿交响曲,都是我的最爱。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6 23:40, Processed in 0.034941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