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41667

查看

281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gzfs

259#
发表于 2014-9-10 13:59:32 | 只看该作者
现在充斥市场的数字播放器谈起技术指标,个个都是惊人的,实际听起来,还不如指标远远落后的CD机。数字播放器是发展的方向,我也在用,但是要走的路还很长。

使用道具 TOP

258#
发表于 2014-9-10 13:42:14 | 只看该作者
片面的强调所谓极端的技术指标,而不敢将技术指标与主观听感统一考虑,本身就是对使用者的一种误导。音响产品是用来听的,不听,讲什么都没有用。这就像一辆新车,说它有多大的动力,多么先进的设计,但是实际开起来却不怎么样,消费者能接受吗?设计者设计的音响产品,自己强调有多么先进是远远不够的,邀请众多的使用者试用,试听,虚心听取试用试听的意见,不断地改进才是正确的态度。否则永远难以进步,也不可能拿出为大家接受的好产品。

点评

正解  发表于 2014-9-11 03:35

使用道具 TOP

257#
发表于 2014-9-10 13:04:01 | 只看该作者
LZ介绍这台前级还真的听过,也早知道当时在博客上(好像是新浪博客)写的指标牛得一塌糊涂。

我朋友借回家去,邀我一起听听,听了半小时,我差点哭了。这是大实话,楼主是我佩服的超级大烧,我只是不知道楼主实际上听过没有。

点评

本坛我知道有4个人听过。。。呵呵,但是都不愿意写听感也算说明了些什么吧  发表于 2014-9-12 14:57
读最后一句, 这个哭也许是心情极度负面.  发表于 2014-9-11 08:22
差点哭了?是激动的泪水吗  发表于 2014-9-10 18:33

使用道具 TOP

256#
发表于 2014-9-10 12:38:12 | 只看该作者
直接说你准备卖点啥不就完了。

使用道具 TOP

255#
发表于 2014-9-10 11:37:08 | 只看该作者
哪些说明书的指标没有什么意义,对于产品的生产商与销售商产品最基本要有参数吧仅此而已,就是关系很好的经销商向生产商要产品生产的技术手册,可能给你,门也没有,

使用道具 TOP

254#
发表于 2014-9-10 10:44:59 | 只看该作者
每一件器材或线材厂方都会有一个相对数据作标准去生产的吧,要不是做出来的东西每一件出来的效果都不一样了。我曾经试过在我的线材上套多了一个胶套,出来的声音马上就不一样了,我也搞不懂是什么原因

使用道具 TOP

253#
发表于 2014-9-10 10:05:25 | 只看该作者
即使像美国很权威的杂志,在对某些器材做结论时,都是主观评价和客观测试相结合。虽然不是说好的数据就一定利好你的耳朵,但是好的数据都是与严谨的设计、认真的制作和后期调整测试分不开的。也说明厂家认真负责态度!

使用道具 TOP

252#
发表于 2014-9-10 09:54:28 | 只看该作者
讨论了那么多,我试图总结一下,首先要找到设计一样音响作品的每个方面指标到底是高还是低对声音有正面提升的依据。比方说这个指标虽然很高但经过几位金耳朵的权威人士聆听又觉得没那么出彩,反而觉得指标低的听感更好(如功放的阻尼系数)不是比比皆是吗?当然这就涉及到每位设计师的设计理念了。

因此个人认为指标还是应该在设计师本人的设计理念下严格执行,一切以他的本人或团队听感为准绳,这个指标随时为设计师的听感而定,以便为批量生产提供参数验收服务,接着再以听感再进行微调。

总之一句话:"指标应该是设计师在反复对器材进行试听后拍案决定下的一种自我严要求的准绳",当然有些方面的高指标还是所有设计师渴望都想做到的。

呵呵,本人对这些方面的知识懂得太少,先在这里胡说八道一番了

使用道具 TOP

251#
发表于 2014-9-10 08:04:42 | 只看该作者
实际上大家多懂得真材实料的数据先行是不可少,问题是有些数据使一部份[包括本人]科普不足和作用以及真实性,直接简单的听是最容易使自己找到想要的。

使用道具 TOP

250#
发表于 2014-9-10 07:42: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Jwang 于 2014-9-10 07:59 编辑

如果器材的的好坏只是看数据,那么录音师的监听都成了耍把戏了。

我以前谈到音响中的主观失真和客观失真,如果承认音响中有主观的因素和客观的因素,就不能单面强调客观,数据,或主观的,即听感。立体声这个重播方式就不是客观的。立体声是利用人脑的某些基本规律来重造现场。你的机器指标再高,最终也要落入这个重播方式的局限 ,这怎么可用数据说明?怎么来度量?度量了,又怎么比较?



音响不是造机器。音响包含了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由于音响这个特征,故数据不是全部。故在音响中,讲科学不等于甩数据。这个科学包含电子科学和心理科学。

点评

“由于音响这个特征,故数据不是全部。故在音响中,讲科学不等于甩数据。这个科学包含电子科学和心理科学。” 还包括人体生理学、仿生学。。。。。未知的学科等等  发表于 2014-9-11 03:32

使用道具 TOP

249#
发表于 2014-9-9 19:13:18 | 只看该作者
已有前辈总结了非常好的经验,能否做到,那就看各人对音响和音乐的悟性了:

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 ... &extra=page%3D1

点评

悟性,这两个字使用得非常好。  发表于 2014-9-9 19:26

使用道具 TOP

248#
发表于 2014-9-9 19:06:38 | 只看该作者
我还是认为可以建立一套完整严谨的科学测量标准,听感这些太玄,只能作为个人参考。
大城市小市民 发表于 2014-9-9 11:57


听感其实不玄,但要建立端正的听感标准并非易事...

点评

这也是当下广泛存在着的大问题。  发表于 2014-9-9 19:11
这就是关键了。  发表于 2014-9-9 19:09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9 19:21, Processed in 0.032908 second(s), 2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