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41666

查看

281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gzfs

223#
发表于 2014-9-6 17:50: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常在 于 2014-9-6 18:45 编辑

买器材从不看数据的,数据是给有文化的人看的,相反会看它在世上多久了,还能在世上存活多久。

使用道具 TOP

222#
发表于 2014-9-6 17:34:14 | 只看该作者
假设我们把器材看成是一件件电声乐器,是不是更便于理解?

使用道具 TOP

221#
发表于 2014-9-6 16:20:18 | 只看该作者
实际上不但没人买器材带测试仪器挑选器材,也没有哪个商家配备仪器方便顾客挑选器材,更没有商家在进货时拿着仪器把关的。

指标的物理意义以及测试条件都是人为定义的,数据的测试结果能反映一个作品从设计到制作的物理完成度,而人的实际听感是无法量化的复杂模型,所以没有哪一个设计师在完成一个设计和制作前不进行实际听感调整。实际上设计师在后期实际听感调整上所化的时间和精力要比前期物理设计和制作要多得多。

点评

正解!  发表于 2014-9-6 19:06
nba
调整最考功夫,最耗时间、精力、物力。  发表于 2014-9-6 17:10

使用道具 TOP

tyr

220#
发表于 2014-9-6 16:14:35 | 只看该作者
抛开表达的方式的问题,还能怀抱着哪怕是一点点社会责任这点就很是值得佩服楼主的,
相信楼主也不是志在个别产品的商业问题,这对他只是锦上添花的小事,
如能在音响这个行业更上一层楼的,才是楼主的希望,
建议楼主能成立个基金用以研究涉及电声的基础研究(这方面还有许多空白),基于大中华这个最大的音响市场,牛耳谁执,哈,还用说吗。

点评

好建议!  发表于 2014-9-6 19:04

使用道具 TOP

219#
发表于 2014-9-6 15:18:10 | 只看该作者
如果就靠一堆测量仪器就能做出好的音响器材,估计99%生产厂家都可以!(除非生产者不会用仪器)

点评

如果仅靠一双耳朵就能做出好的音响器材,估计一半以上烧友都可以开厂做音响了  发表于 2014-9-6 20:11

使用道具 TOP

218#
发表于 2014-9-6 14:34: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百线生 于 2014-9-6 14:38 编辑

刚设计生产出来指标较好的音响产品,仅仅是电气指标合格或很高的相对半成品(价值就是元器件成本加利润),经过人的听感调试的才是完成度高的真正的音响产品(可卖高于成本几十倍暴利)!

使用道具 TOP

217#
发表于 2014-9-6 14:26: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32168 于 2014-9-6 14:50 编辑
看来这里的版主和所谓的老烧都认为指标和听感是对立的罗?!

看来科学发烧之路,在极品论坛里是比较难走,荆棘满途
gzfs 发表于 2014-9-6 13:00

对立与统一是相对的,如何在矛(极端的指标)与盾(更好的听感)之间找到平衡,睿智的人通常会有异于常人的答案,呵呵 ……

点评

如果有“发烧友”觉得极端指标和更好听感确实是一对矛盾的话,那么这人的思辨能力绝对不会达到睿智的程度,顶多只是智力有待开发的程度。  发表于 2014-9-6 16:46
也许是!  发表于 2014-9-6 14:35

使用道具 TOP

216#
发表于 2014-9-6 14:24:59 | 只看该作者
俺也没见过、听说过有谁买音响带一大堆仪器去代理商门店去测量完指标才确定买的,谁都是带多几个耳朵去听完就付钱的!谁若是曾经带过仪器去买音响的,我真心向他学习一下方法,我也想更科学点!

点评

带现金更实际,哈哈  发表于 2014-9-6 14:30

使用道具 TOP

215#
发表于 2014-9-6 14:13:34 | 只看该作者
       个人而言从未认为指标和听感是对立的,据我理解版主和所谓的老烧也没有,在极品上混的100%都不是SB,很多都是大学工科理科的学士、硕士、甚至博士,他们对待数据的科学态度我觉得没有必要科普!只是有些人认为一讲听感就是不科学,而俺反而认为听感是更高层次的比一般数据更复杂更深奥的科学,我们现在科学界也还没有一台比耳朵更精密、有效、简单的仪器,所以选音响器材实际听感比看那几个有限的指标更重要!因为厂商、代理最容易拿出手的就是数据、指标了,所以很多杂志和枪手的文章对一些器材的评价95%的篇幅就谈用料、加工、指标吓唬你,给你感觉就是它还能不好听吗?我经常陪外地烧友买器材,在音响店碰到卖家的店员甚至暗示如果你觉得如此高的指标的器材都不好听就是你的耳朵不会听了!个人认为这样的舆论引导烧友也不全面、科学和正确!或者音响烧友消费者看问题的角度和判断过程与生产、推销者的有很大区别吧!所以未来厂商、经销商若舆论引导消费者选音响关键看指标不用听感判断就算是科学的话确实是比较难走和荆棘满途!(因为老烧友都是懂真正科学的)讲句真心话,音响生产厂商们除了做好器材的基本数据外,认认真真的调试让你的器材有符合烧友的听感吧,那样烧友才会愿意花多几十倍的价钱购买你的有艺术增值的音响器材,若是听感打动不了烧友的那是指标超高、合格的电子产品罢了!

点评

认同。  发表于 2014-9-9 03:54

使用道具 TOP

214#
发表于 2014-9-6 13:07:08 | 只看该作者
2.好的声音必须要指标过关的器材来产生,但指标高的器材不一定发出好声音,更不要说指标有时越高、钻了牛角尖,声音反而一塌糊涂。指标先行、“指标高必定声音好”是别有用心的论断:这个用心可能是推销(在商言商没有错),可能是误导(经验),可能是愤青式思维(偏执型)。



指标先行,“指标高必定声音好”是别有用心的论断,那么,是否听感先行“指标高必定声音未必好”同样也是别有用心的论断呢?你这个用心是不是也可能是推销(在商言商没有错),也可能是误导(经验),也可能是愤青式思维(偏执型)呢?!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使用道具 TOP

213#
发表于 2014-9-6 13:00:24 | 只看该作者
rock  发表于 1 小时前
其实关键点不是讨论数据是否重要, 数据是基本,当然重要...但音响或发烧友是否需要那些极端的数据呢 ? 我们是应该去追求更好的听感还是去追求极端的数据呢?



虽然数据不是万能,但是没有数据万万不能。
究竞是追求“极端”的数据还是追求“更好”的听感?毋庸置疑,肯定是追求更好的听感!“

看来这里的版主和所谓的老烧都认为指标和听感是对立的罗?!

看来科学发烧之路,在极品论坛里是比较难走,荆棘满途

点评

非也非也...市面上有不少器材以夸张的数据去标榜自己的NB...  发表于 2014-9-6 13:11

使用道具 TOP

212#
发表于 2014-9-6 12:18:45 | 只看该作者
“1、音响行业不同于电子/仪器等领域,是少数不唯指标脸色行事的行业,有点类同于艺术行业。无法用绝对的量化数据来判断好和不好,你能用仪器数据测量伦勃朗和莫奈的画哪个更好?邓丽君和蔡琴?天鹅湖和葛佩丽亚?如果一定要量化,那是自寻烦恼。”

呵呵,你这个观点很有代表性,同时也得到一般大众的普遍认同。但是,你错了,错的相当离谱。音响器材无法用指标来衡量好坏,基本上源于两个基本点:1.评价者素质的极度参差和制作者的参数的真实性而不是什么狗屁艺术。2.器材设计者们最后都有两个无法逾越的鸿沟:录音的品质和器材最终在用户使用环境里调试的最终结果无法预料。

前面我已经用了一个具体的例子说明了调试的重要性,用科学的方法调试好的一套系统的录音。里面的信息量相当大,包括调试好的房间混响,喇叭摆位后整个系统的频响参数的瀑布图等等等等。如果靠听感来调整测试,那么可以高保真还原唱片里面的信息的机会相当渺茫。

另外,我已经早已强调过了,你还是没能清楚地认识到产品和作品的具体区别:产品是可复制的,作品通常都是唯一的。

看过一本书,里面讲徐悲鸿常常给达官贵人约画,不胜其烦,想出一个办法,就是一批十几张都画成几乎一模一样的那一匹骏马。虽然都神采飞扬,但不知各位觉得这十几张价值不菲的名画,是作品还是产品呢?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9 19:10, Processed in 0.044031 second(s), 2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