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52648

查看

187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alma

105#
发表于 2012-2-21 00:30:28 | 只看该作者
致敬!一路走好。

使用道具 TOP

104#
发表于 2012-2-21 00:18:08 | 只看该作者
向杰出的海派网友勃总致哀。

使用道具 TOP

103#
发表于 2012-2-21 12:57:56 | 只看该作者
夜深了,我用这套瓦尔特的布鲁克纳七为未曾谋面的烧友送行..
八先生 发表于 2012-2-21 01:39
这套好像是有6眼的?


使用道具 TOP

102#
发表于 2012-2-21 00:08: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lma 于 2012-2-21 08:15 编辑

几年前我家举办过一次本地乐迷聚会,老严与很多大侠都在场。资深马勒专家马勒熊猫放进一张唱片,请大家盲听下这支乐队的水平如何。音乐的内容是马勒第八。当马勒第八的人声部和乐团汹涌澎湃此起彼伏,大家确实被乐团和人声表现所打动,觉得应该是一支一流的乐团。老严却说,这是一支三流乐团,乐团的声音和人声的演唱有问题。我们翻开唱片一看,是上海交响乐团在韩国现场演出的录音,人声部是韩国歌唱家。大家既为上交有如此出色的表现而自豪,也被老严出色的听力折服。

一个好的音响制作人必须具备很多条件,包括对音响系统的了解、对音乐的了解,对录音的理解以及对主要参考声音的理解,老严具备以上所有四条。

使用道具 TOP

101#
发表于 2012-2-20 23:49:03 | 只看该作者
老严喜欢在半夜里调音试音,因为夜深人静的时候干这事最好。试音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这得不断的调,直到感觉合适,所以老严是个晚睡的人,有时第二天还得赶早起来为生活奔波,其实老严最后这几年的生活不是很如意,而且经常生病且无人照顾。

我现在可以这么说,老严可能是当前中国音响界最出色的调音师之一。调音是音响制作的核心,目前在家电论坛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产品,但是不少产品在众多烧友听完以后评价不高,他们的技术水平没问题,但对什么是准确的声音的理解功力不到,有的产品让老严一改,声音马上提升很多。老严掌握的是一门音响制作的最核心技术,这是为什么老严的离去,是中国音响界的重大损失的原因。

使用道具 TOP

100#
发表于 2012-2-20 23:30:55 | 只看该作者
一路走好!!!

使用道具 TOP

99#
发表于 2012-2-20 23:27:36 | 只看该作者
看了很多,为这位未曾谋面的老兄送一程。。。

使用道具 TOP

98#
发表于 2012-2-20 23:25: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lma 于 2012-2-20 23:27 编辑

(七)为什么是老严

老严在中国音响DIY的成就方面,应该在历史上有一席之地,这将会被时间检验。从他制作的功放、松下999磨机这两款来说,已经做到了在小于3k的售价中,做到了他所要表达的内容,外界的口碑也很不错。至于耳放我没有听过,说不出来,据说也令人惊艳。

如果把两款机器连接起来加上我的PMC书架箱,我实在惊讶于所展现的布鲁克纳的味道之纯正,虽然音场还有欠缺,但是音色是正确的(完全不是目前流行的一种电声感的音色,而是模拟感的偏暗的音色),线条是平滑流畅的(表现布鲁克纳的快慢板堪称完美),声音是紧密的(可以比较下波姆和切利在两种条件下对音乐的控制力),当布鲁克纳宽广而徐缓的旋律向我涌来时,我觉得老严确实做到了。he did it.

使用道具 TOP

97#
发表于 2012-2-20 22:35:07 | 只看该作者
默哀,斯人已逝……

生命诚可贵……南无阿弥陀佛!

使用道具 TOP

96#
发表于 2012-2-20 22:34: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lma 于 2012-2-20 22:35 编辑

音响的核心是对音乐的理解。从以前的一个拾音、两个拾音到现在的多个拾音,拾音技术设备发展日新月异,但这些还无法达成一个满意的录音,后期加上了很多混音调音等等,录音师和制作人按照什么标准来成就一张唱片,这种聆听标准可以检测一位录音师制作人的音乐水平。音响的DIY者的主要功夫是下在音乐上的,而不仅仅在设备技术上。老严不齿于成天听蔡琴等发烧女声唱片的音响制作者,原因是这些发烧型的声音会严重干扰音响制作人对声音的正确理解。

从纯技术角度来说,老严不能算家电技术最好的人,连前三甚至前五都排不上,因为他不是这个专业出道的,他从事DIY完全依靠自己对设备技术的学习。但是要说到技术,那日本人技术肯定是世界排在前列的,为什么经典的音响设备日本出品的(指完全是日本人开发的)很少呢?为什么有的日本出品的音响一定要请意大利、英国等专家操刀呢?原因就是做音响的人不会听音乐。

使用道具 TOP

95#
发表于 2012-2-20 22:10:52 | 只看该作者
他山之石!勃总对数度51年拜罗伊特《合唱》的解析也一并解答了迷惑我数十年的一个疑问:为什么这个录音超越了我听过的所有《合唱》的录音,也一并超越了我所拥有的所有富特的《合唱》录音。这是一个沃尔特·莱格再创作的富特艺术的结晶体。而且,说实话,我也是深爱着东芝2088的这版假立体声的。随着我不断地收藏这个录音的英版红金标、德版电气红金标、法版半月红金标乃至法国协会版和国际版数码黑胶,我的结论是德版红金标是各方面最真实的一版。二十多年后,我获得了怎么多年来萦绕我心头这个疑问的终极谜底。虽是甚晚,但很满足。感谢冥冥中的海上资深乐友。

使用道具 TOP

94#
发表于 2012-2-20 22:07: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庸无为 于 2012-2-20 22:17 编辑
老严痛斥最近发烧器材无比昂贵呈现出奢侈化和贵族化的倾向。他后来一直说,听音乐的系统不需要花很多钱。
...
alma 发表于 2012-2-20 22:05

确实如此,当今的很多器材为了追求两端而舍本求末了,使声音失去了平衡和刻画深度,声音的灵魂是泛中频。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8 13:55, Processed in 0.030558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