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82815

查看

473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自文

109#
发表于 2016-3-30 14:28:21 | 只看该作者
电的重要性看明白了。但是,怎么分路就一头雾水了。总之,是一件复杂的工程。

使用道具 TOP

110#
发表于 2016-3-30 15:43: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舞台 于 2016-3-30 15:45 编辑
老龚 发表于 2016-3-30 14:28
电的重要性看明白了。但是,怎么分路就一头雾水了。总之,是一件复杂的工程。


电源排插中每对插座各接一路独立电源线的好处
   
    我原来使用的也是与大部分成品排插一样的,通过一条电源线插到排插的机尾座,供给排插上的6位插座,可供6台机同时取电的方式。由于制作了一个超级好用方便直接接线的音响专用总电箱,于是改为将排插中的每对插座各接一组独立电源线。
    不试不知道,一试吓一跳,清晰度密度与通润感音乐感完全是两码事,究其原因,主要是不同机器公用一组电源线,不同机的电流在同一条导线中互相打架所造成梳乱蒙的不稳定状况。
    即使我在后来制作的一些专门用于调音的4位排插,如果只用一组电源线,我也只会选用这4位插座中的其中一位,而任由另外3位插座空着。而且还故意选用两组不同牌子型号的美式插座,使用不同的排插内部接线,让4位插座各有不同的声音特点,以方便灵活选用,达到某台机无需更换电源线,只需选择插在不同声音风格的4位插座之一,就能达到调声目的。
    即使不这样折腾,其实大部分美式双位插座,插上面一个与插下面一个,声音还是会有区别的,试试选择不同机器插到不同插座,达到适配或微调各台机所需的声音特点。

使用道具 TOP

111#
发表于 2016-3-30 17:46: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舞台 于 2016-3-30 18:00 编辑
百线生 发表于 2016-3-29 09:08
江生:你的音响房混响时间大概是多少?有朋友最近要装修代问问一下
我的朋友并不想讨论混响时间的重视与否,仅有兴趣江兄这样的的声音是从混响时间多少的房间发出的,到时装修再行加减乘除,呵呵!


回百线兄

    这个房间是在20年前设计的,当时定位为应付录音室与听音室两种不同使用功能,所以按照0.4秒至0.6秒可调混响来设计。
    而其中0.2秒的可变混响及其吸音频率的平衡,需要通过调整窗帘展开面积,以及墙裙以下木柜内的空腔填充不同物料来达到。
    随着多年来木柜里面堆放的生活用品越来越多,木柜已经失去部份调声功能,为平衡这一变化所带来的不平衡,故前场正面与侧面窗帘展开面积加大到75%左右。
    其实窗帘这种东西用来调量感还可以,但调质感还差些,目前只能将就着用吧。
    上面的回复提到混响时间,所以顺便讲一讲我的另一理解。
    做了多年教吉他的老师,讲话方式带有职业病,请勿见怪,呵呵。


使用道具 TOP

112#
发表于 2016-3-30 19:31:02 | 只看该作者
我的BSS FDS 334的编码电位器坏了请问国内有修理的地方吗?拜托回复一下。感谢。

点评

ACE安恒利广州上海均有维修部,如果不是他们的特约工程商不一定接单。非常用元件需英国寄来,时间较长,价钱较高。  发表于 2016-3-30 23:58

使用道具 TOP

113#
发表于 2016-3-30 20:39:36 | 只看该作者
今日认真看了一下 44# 和45# 的“号角单元区别于锥盘单元的关键特点”   “顺带提一下形形式式的号角及其性能与取舍”  , 相关内容还是值得学习的 ..

主要是一直感觉号角喇叭(即使是 66000) 与一般喇叭的音场表现模式还是有不少差别的 ..号角的近场模式,把乐器都向前“拉近”了。  

使用道具 TOP

114#
发表于 2016-3-30 23:29: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舞台 于 2016-3-31 14:15 编辑
rock 发表于 2016-3-30 20:39
今日认真看了一下 44# 和45# 的“号角单元区别于锥盘单元的关键特点”   “顺带提一下形形式式的号角及其性 ...


多谢rock兄的点评,也佩服你把握关键点,不像我啰啰嗦嗦。
这让我想起我的系统从锥盘单元转成号角的第一次开声,音场靠前得让我难以接受,后来历经调整已经比之前好多了,但仍然没以前用全锥盘单元时后场来的饱满舒服。不过抽完雪茄之后又很难抽回香烟,虽然有点呛,似乎无需思想分析,感觉就这样。
另外,在此我再略略对你感兴趣的相关话题谈谈我的浅见

关于通过音响重播呈现音场的几种模式

1、采用带后倒相孔音箱,或采用在背面侧面设有辅助单元的音箱,或采用如MBL大葫芦360度扬声器:
这种形式优点是,无需竖起耳朵都能轻易感受到音箱后面一带好似有支乐队在那里的实实在在能量感。而缺点是音箱距离后墙侧墙较近,这区域声能分布过于密集使声波重叠干扰,造成清晰度下降。
2、声学装修设置反射板:
这相当于普通室内装修运用镜子,达到使狭小空间增大一倍效果的设计手法,而这种方式的不足之处就是有一个明显的镜像反射声,对于小空间而言,早期反射声与直达声较近,容易混淆造成干扰,而大空间则可采用。
3、声学装修设置扩散体:
这相当于普通室内装修运用磨砂玻璃,既可以达到增大空间感目的,又不会产生明显镜像,如对扩散体有效频段进行声学设计,还可以顺便平衡室内频响曲线,一举两得。
4、声学装修设置吸声体:
无需过于担心声音会被吸掉,其实越吸越清楚,安静的空间连蚊子飞过都听到,而吸音空间是连蚊子从哪里飞向那里都听得清。
熄灯虽然看不到,却能感到空间无限大,一开灯你会突然感觉怎么眼前有一堵墙挡住。
5、增强音响系统声音重播清晰度:
别忘了人耳这个硬件是如何“听到”声音的。聋子也有耳朵,但聋子听不到声音原因,是他从耳朵输出到大脑之间那个解码器坏了。而瞎子却能够用耳朵“看到”场景。
正常人当闭上眼睛听声音时,对远近方向的判断是由大脑完成的而不是耳朵。
别忘了音箱房间都不变情况下,换条线材音场大了,或音场深了这个事实。

前面1、2、3种模式呈现的音场感:
音场随时都比较大且靠后。
给人感受就是明显有支乐队在前面,主要呈现的优势是音场的深度,其次是宽度,有丰满感,听音乐自然感觉舒服。
缺点是乐器结像定位不够精准清晰,由多种因素叠加模拟而成的乐队队形比较死板,不够生动,且与唱片节目中的应有队形有出入。

后面4、5种模式呈现的音场感:
音场该大时大,该小时小,有前有后。
能让大脑“听到”的音场,有前有后,有左有右,有高有低。乐队队形方向定位逼真,尤其是重播现场录音,当重播到第几分钟有个乐手在远处吹小号时,音场深度极深,但其他乐段那个深处的乐手不会出现,乐队回归前场应有位置,乐手队形该在哪里就在那里。
缺点是音箱后场这部分区域声能丰满度不够好,听起来虽然很逼真很过瘾,但不够舒服。
录音控制室声学装修及重播系统设备声音方向大多属于后面这种模式。

以上列出的2个方向,5种办法的选择建议:
1、根据已有房间特点选择相应音箱;
2、根据已有音箱性能调整室内声学布局;
3、按自己理想,尽自己能力度身打造系统与房间,将以上5点良好融合。

人生感慨: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真相听得越少越舒服。
欲要烦恼少些,多看新闻联播,增加正能量,呵呵。


点评

宝贵的经验,拜读了  发表于 2016-5-8 19:19
好文章!如果早几年看到就好了。  发表于 2016-3-31 13:22
人生感慨值得收藏!  发表于 2016-3-31 10:54
条理清晰,既授之以鱼更授之以渔,您的发言极富营养,多谢了!  发表于 2016-3-31 09:00

使用道具 TOP

115#
发表于 2016-3-31 05:50:13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小舞台先生的回答。我在广州市,可有广州市BSS FDS 334T的维修服务的地址或者电话。谢谢。

点评

安恒利(国际)有限公司,你自己查一下,旧电话83863535  发表于 2016-3-31 09:47

使用道具 TOP

116#
发表于 2016-3-31 10:15:38 | 只看该作者
万分感激。

使用道具 TOP

117#
发表于 2016-3-31 11:21:01 | 只看该作者
好文,不错的学习贴..

使用道具 TOP

118#
发表于 2016-3-31 12:40: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舞台 于 2016-3-31 15:08 编辑

回复:yun0251
“真是细致入微的好贴。江先生,想了解下1000W变频和500W稳压器与市电的对比使用情况。多谢了。”

关于市电与变频电源和参数稳压器的优缺点
   
    市电唯一的优点是能量感,而这一点恰好又是另外两种电源的弱点。
    假设你的音响用电350W,市电就好比亿万富豪马云花350块钱那么轻松和有底气,而1000W变频等于口袋有1000元要花掉350元的感觉,而500W参数稳压器等于口袋有500元要花掉350元的感觉。不过要买到350元物品是完全没问题的。
    参数稳压器不是普通稳压器,西昌卫星发射基地也有使用这种稳压器。可以修正从发电厂到你家长长的输电线路受到干扰而扭曲到不成样子的正弦波,避免大得吓人的瞬间正负峰值电压的冲击与不稳定。就算没有干扰,市电白天电压与晚上电压差异较大,让你晚上调试好的音响效果,在白天听时变得不太对劲。
    用参数稳压器听音响最大优点是音乐感好,多采用巨大的方牛。主要使用方向为使本身清晰度够高设备,在音乐感丰满度方面得到改善。如对应CD系统或采用环牛电源的器材有较好效果。
    变频电源相当于在你家有个小型发电厂,用变频听音响在清晰度方面无与伦比。主要使用方向为使本身音乐感丰满度较好设备,在清晰度方面得到改善。如对应黑胶系统、胆机、或采用方牛电源的器材有良好效果。

点评

江兄真是毫无保留,实践出真知,真是令人敬佩。  发表于 2016-4-1 10:05
这些经验太有价值了!  发表于 2016-3-31 13:55
变频和参数稳压各是什么品牌?能告知吗?谢谢  发表于 2016-3-31 13:02

使用道具 TOP

119#
发表于 2016-3-31 15:23: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jogo 于 2016-4-20 23:16 编辑

感谢江兄热心热情分享许多,获益良多。几天来不少烧友问我江兄这套系统是否有尚可提升的地方?

听音是非常个人的事情,个人喜欢的音乐也不一样。呵呵,再说哪有一套完美得让全世界烧友都认可的系统啊。江兄系统的优点我之前帖子已经说了,密度质感瞬态等。就我个人的听音习惯和取向而言,江兄系统调整似乎可以往下面几个方面改进下?

一。高频。江兄系统高频号角能量感非常强,号角效率也高,这个优点的同时带来一个当天让我最难接受的地方就是非常明显刺耳的高频滋滋的底噪,无时不刻都在干扰。我个人对高频是非常敏感的,所以高能量的高频底噪实在有点顶不住,耳朵直到第二天才缓过来没那么痛,呵呵,不过同行几位前辈就没有我这么反应明显,估计我个人对高频反应略敏感。

另外就是高频的细腻程度欠缺,也许江兄过于追求还原监听的风格,喜欢声音的直接大开大合,对于我的听音喜好可能觉得是音染,但是就钢琴来说,江兄播放了几张钢琴,的确很逼真,但是我冒昧说一句,我听到的只是"钢琴的琴"而不是"钢琴家的琴"。

第二就是音场,就像江兄所言,您这套系统基本没有音场的深度,对我而言,播放什么都扑面而来的风格过瘾是过瘾,但是听多一会真受不了,尤其听古典,没有后场实在没法接受。

第三就是音质虽然干净利落瞬态反应快,但是听久了觉得过于紧张硬朗类似AV影院风格,如果能表现注重考虑一些优雅的文化气质可能会更锦上添花。

另外,您说您的目标是还原不同唱片的区别和特点,但是有个问题就是,由于您系统过于强烈的特性,反而没能让我听到不同唱片公司的不同录音风格,反而都被您系统强烈的质感瞬态直接表达的特性掩盖或者霸占了,听什么都一种风格, 偏为粗鲁了些。

以上个人听感纯粹代表个人也许片面感受,相信以江兄的开放心态和多年的调音技术,一定可以更上层楼,悦享美音。

点评

HAC
当年刘大哥根据我的听音喜好劝我上号角,但我没敢玩上号角就是因为受不了那个前冲的音场,太有压迫感的音场长时间听下来不舒服。  发表于 2016-4-1 14:44
呵呵,不同烧友有不同的感受,各人都有自己喜欢的风格。正常。坐听江兄的回答。  发表于 2016-3-31 15:31

使用道具 TOP

120#
发表于 2016-3-31 16:15:02 | 只看该作者
电分是一个很复杂的工程,没有专业背景望而却步啊。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6 07:06, Processed in 0.129531 second(s), 21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