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52522

查看

187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alma

13#
发表于 2012-2-19 23:37: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lma 于 2012-2-20 00:37 编辑



老严夫妇早已离婚,也膝下无子。聊天时老严偶尔说起这段婚事,说他太太无福等到他现在(宽松的日子)。老严应该是83年左右进的大学,读的是华东纺织学院(东华大学)的工程专业,大学毕业以后去了一家工厂工作,干了几年无聊的工作以后就离职了。这段时间他津津乐道的就是工作之余逛上海滩的音乐店。有一件事情是他经常谈起的,中图公司的程老师有次推荐了一部马勒第二交响曲(磁带)给他,他兴致勃勃的买了回去,拆封听了一半,天哪,这10几块钱的音乐叫啥玩意,那根本就是垃圾嘛。程老师坑我呀,我一个月工资才40多块。。。。。心里把程老师骂个狗血喷头。

使用道具 TOP

14#
发表于 2012-2-19 23:55:37 | 只看该作者
90年代初是发烧器材的黄金时期,老严眼光敏锐,投身到这个行当中,在那个疯狂的HIFI时代里,卖啥赚啥。老严应该代理过很多器材,他后来展现的丰富的硬件知识应该是这个时期积累起来的。老严说那时即使不卖HIFI,就是卖个DVD也是很赚钱的。但是好景不长,大概在1999年的时候,老严离开了这个行业。HIFI也大概是在这个年头以后进入一个下行通道,到目前来说,也没有能恢复90年代的好光景。

使用道具 TOP

15#
发表于 2012-2-20 00:06:44 | 只看该作者
缅怀一下,请继续

使用道具 TOP

16#
发表于 2012-2-20 00:17:18 | 只看该作者
离开音响器材后,老严开始跟着中国录音界的元老吴xx先生录音(老严总是提起吴老的名字,我这回就是记不起来),主要是中国民乐的录音。说起吴老,他是丁芷诺的师弟,大概晚一两班,吴老见着丁芷诺叫师姐。虽然老严那会主要是跑个腿搬个器材接跟线啥的,但是老严确实学到了很多录音的知识,特别是发烧录音与现场关系的知识,后来老严就很少听现场了,但是说起唱片录音、设备和现场的关系,绝对是行家里手。

点评

应是吴天池老前辈.  发表于 2012-2-20 17:11

使用道具 TOP

17#
发表于 2012-2-20 00:27: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lma 于 2012-2-20 00:30 编辑

(二)我与老严

我第一次与老严的直面是在当时还如日中天的音乐随想论坛上,老严以renlifang为ID突然闯入某个帖子,我记得是给一位资深乐迷的发言当头一棍,我当时不知renlifang是谁,直接回击,但我发现论坛有点异样,因为明显感到一位真正的大人物光临了论坛。后来在随想论坛的一次上海乐迷的见面会上,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是莱茵的黄金即jahal大侠召集的酒桌上,满桌12个人,其实那晚我和老严都在刻意回避对方。

使用道具 TOP

18#
发表于 2012-2-20 00:43: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lma 于 2012-2-20 00:46 编辑

老严实际上是上海滩的一位洋垃圾唱片之王。由于我的需要经常到我的办公地方送来一些洋垃圾唱片供我挑选。每次都会送来很多,我基本上是照单全收。有时老严也会很奇怪的看着我说,你怎么会这些都要呢?我说,这些我没听过啊。

老见我的第一面就说我:听古典音乐时间尚浅,但听得认真,写的都是肺腑之言。我认为这是对一位后进菜鸟的最高评价。我一直珍藏老严对我的评论,因为这是老严当面亲口跟我说的。我办公室的秘书有时也会调侃我,你那位穿得像一位送快递的朋友,正在你办公室里等你。我马上告诉她,你知道什么叫大隐隐于市吗?我这位朋友就是,他可是音乐和音响的行家。

使用道具 TOP

19#
发表于 2012-2-20 01:13:1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使用道具 TOP

20#
发表于 2012-2-20 01:14:42 | 只看该作者
老严对古典音乐如数家珍,特别是对马勒和布鲁克纳。后来我问他,你听了三十多年的古典音乐,是否现在贝多芬、马勒和布鲁克纳听得越来越少了,而莫扎特和巴赫听得越来越多了呢?老严说,不,我还是听布鲁克纳和马勒多一点,因为这两位的音乐丰富性是难以比拟的。

老严最让我艳羡的经历是听卡拉扬的现场,那是70年代末卡拉扬率领柏林爱乐访华。那两场的音乐会票不是买的,而是中央分派的。老严的外公,当时还是上海科技大学的教授,与李德伦交好(我估计是他外公也是出名的古典音乐发烧友)拿到了两场音乐会票。老严那时还是14、5岁跟着外公到了北京。我觉得;老严那个年龄正好,那是一个可以听懂古典音乐的年龄啊。

使用道具 TOP

21#
发表于 2012-2-20 01:16: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lma 于 2012-2-20 01:19 编辑
勃总另一个超强ID:唐羔
個喬鰍阪子 发表于 2012-2-20 01:13


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有人见过勃总和糖糕。
而且这两人的音乐趣味完全不一样的,我对这两位的音乐趣味还是了解一点的。
糖糕还欠我一顿酒。。。




使用道具 TOP

22#
发表于 2012-2-20 01:19:1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使用道具 TOP

23#
发表于 2012-2-20 01:35: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lma 于 2012-2-20 01:37 编辑

我手上大概有4k的唱片,其中约有1k 的唱片是和老严交易的。我喜欢和老严谈唱片,因为老严会谈很多,也教了我很多。当然有些唱片我听完后非常不喜欢,我后来退给老严了不少,但多数唱片确实是重要的音乐录音。随着老严驾鹤,他让我学习的很多勃拉姆斯唱片就永远属于我了。

有一件事情我是很奇怪的,国内音乐论坛一直都对日版唱片有微词,但是老严是我认识的资深乐迷里少有的对日版唱片情有独钟的,难道是因为洋垃圾唱片里日本最多?还是他音响系统里可以准确的播放这些唱片?老严一直对广州梨园卖的唱片颇有微词,但他很赞赏日版的压片。

点评

日本版有好也有不好的,比如我有RCA日本版鲁宾斯坦就非常非常好,但是EMI日本版的克伦佩勒贝多芬就不敢恭维了,所以这个还是需要具体片子具体分析  发表于 2012-2-21 14:25

使用道具 TOP

24#
发表于 2012-2-20 01:46: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lma 于 2012-2-20 01:48 编辑

我和老严都是认为相见恨晚,老严认为如果能认识我早点,他一定会指点我用更少的钱买到一套可以听音乐的系统,而我认为,能认识老严早点,应该能更早进入古典音乐的汪洋大海。老严的名言是,听音乐的系统不需要很多的钱。

我是老严diy松下999原型机的使用者,也是他自己制作功放的一位使用者,他就是在我家突然醒悟,他做的那款功放可以很好的推PMC的书架箱。虽然高音区的延伸性差点,但是可以在中频段突出和丰富。我个人认为,除了高频的问题以外,他制作的功放在音场的扩大方面还是有欠缺,但是他那款功放只卖2k多点,我用的是卖价30k(后来又换了高端的管子)来对比的。

我很遗憾没有能拿到他最新制作的耳放来听,他告诉我,可以杀败德国的耳放。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6 10:43, Processed in 0.045453 second(s), 19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