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极品休闲 › 查看主题

42235

查看

233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甲米

25#
发表于 2012-9-27 09:38: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Jwang 于 2012-9-27 09:40 编辑
《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作者 [美] 贾雷德.戴蒙德 ,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出版者推介此书“是 ...
xjh 发表于 2012-9-26 15:52

我看了这本,总的来讲,还是比较赞同这书的。但从方法论来讲,感到作者的句限还是比较大。我看的是英文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26#
发表于 2012-9-27 09:54:29 | 只看该作者
最近在看这两本书,
政治秩序的进化。想想中国的状况,可是不能在这里谈。另一本是贝多芬四重奏手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不贝多芬四重奏手册有没有中文版?  发表于 2012-9-27 12:47

使用道具 TOP

27#
发表于 2012-9-28 10:32:03 | 只看该作者
不太清楚。故计没有。书是1994年出版的。

使用道具 TOP

28#
发表于 2012-9-29 15:53:30 | 只看该作者
俺推荐个大部头,《罗马人的故事》盐野七生著(日) 中信出版社 共15卷,目前出了7卷。

使用道具 TOP

29#
发表于 2012-10-2 03:28:41 | 只看该作者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从一个时点的横切面看纵向的历史发展。

点评

这本书我初次阅读是1987年冬天,再次读它是1998年,本书可读性很好,特别推荐对我国历史社会有兴趣的朋友  发表于 2012-10-4 10:48

使用道具 TOP

30#
发表于 2012-10-2 10:28:02 | 只看该作者
俺推荐个大部头,《罗马人的故事》盐野七生著(日) 中信出版社 共15卷,目前出了7卷。
情枭 发表于 2012-9-29 15:53

,的确是个部头,非常值得同学们都去收。这里我先转一篇王石写的序:为什么是罗马?

王石推荐序:为什么是罗马?

这是一部煌煌十五册的巨著,作者盐野七生写了十五年,我曾整整读了一年。读后,逢人就推荐。我读的是台湾出版的繁体横排本,当时感到奇怪:为什么这样的书,在大陆却看不到?没想到,现在就有了简体中文版。大概是因为此前我在各个场合不遗余力的推荐,中信出版社希望我能为之写篇序言。

过去我也读过罗马史,比如《罗马帝国衰亡史》,但这类史书,更多是从政治、军事的角度来理解罗马帝国。盐野七生不同,她以现代史观的方法论来解读罗马,这其间涉及国家与民族、君主与公民、宗教与人性、权力与秩序、科学与技术、领导与公关等方方面面,视野极广,见人所未见。正如她自己所说:“别的研究者是写自己知道的,而我则是写我想知道的。”

我是从事房地产行业的,所以对书中所讲罗马帝国的城市与建筑极为关心。在第十册《条条大路通罗马》中,作者专门讲了罗马的道路建设:与其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倒不如说“条条大路起罗马”。罗马是这个庞大帝国的心脏,而这些四通八达的国家公路,有如血管脉络,把政令和资源高效率地传输到帝国的每个角落。

盐野七生说,东方帝国在修建长城的时候,罗马人正在修建罗马大路。接着,她就告诉读者,两千年过去了,罗马修的大路现在还在使用。这时,你会很自然地想:中国的长城,现在除了收门票之外,还有没有用?我们现在能看到的长城,主要是明朝修建的,而且从工程的角度讲,也有很多质量问题。同样是国家主导的巨型工程,哪一个对国家和人民更有用?

当然,这些都是我的联想。为什么罗马修的路现在还能用?作者展示了一张罗马大路的剖面图,告诉你这个路是怎么修的,为什么能连续使用上千年?这样的图示还有很多。作者很愿意从科学与技术的角度解释,罗马帝国有其与众不同的力量,而建筑在其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为建筑给市民和士兵带来极大的安全感。

在作者的描述之下,罗马帝国宛如一个强大的跨国企业,《罗马法》就好比这个企业的内部规章。这个企业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企业文化、思维惯性、话语系统、人力资源储备,甚至还有自己的保安系统。制度、人才、资源配置等等,都是罗马得以长盛不衰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这部书会被国外一些研究者拿来当作领导者论、组织论、国家论的现成教材。

盐野七生贯穿始终地自我设问,并希望回答:为什么只有罗马人能成就如此大业,为什么只有罗马人能够建立并长期维持一个巨大的文明圈的呢?一望而知,作者认为罗马帝国的经久不衰的根本原因,与它所秉持的价值取向与施政目标有关。

作者认为:罗马的力量,来自保障国民安全的基础设施和贵族行为理应高尚的传统。国民最需要的是安全系统,其次是尊贵和快乐的生活。罗马皇帝努力满足了国民的需要。一切政令、公共设施、对外战争,都是为了满足国民的安全感和享受需要。

其次,罗马人智力不如希腊人,体力不如高卢人,经商的本事不如迦太基人,却能一一打败这些部族,而且在战后还能与这些部族有秩序地和睦共处。为什么?你会发现,罗马帝国的强大,归根结底是因为它的宽容开放,它的兼收并蓄。

罗马帝国是多神教的国家,罗马人把被帝国征服的民族的神,全部当作自己的神来供奉。这样的神有30万个。罗马甚至赋予被征服者公民权,历届罗马皇帝里有很多被征服者。试想,这在东方帝国,可能吗?

这些分析让我非常受启发。作为国家来说,自由与宽容,这才是罗马帝国的立国之本,作为跨国企业来说,宽容开放,兼收并蓄应当是它的核心价值观念。正是这些基本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赋予罗马帝国强大的力量,并成为西方文明的一个重要源头。这也是我向朋友们力荐这本书的原因。

作为一个先睹为快的中国读者,我只能谈谈一点浅见,作为对作者盐野七生的感谢。如果这篇小文又能够对读者有小小的帮助,会令我更加高兴。

是为序。





我看《罗马人的故事》:1300年的历史在一个日本女作家的笔下如同缓缓展开的一幅精彩绝伦的画卷,一部部画面感极强的大片,汉尼拔、凯撒、安东尼、埃及艳后……无数英雄美女如若在眼前,以详细的原典和丰富的史料为基础,将一个意大利半岛小国成为世界强国并持续了1300年的辉煌历程描绘地栩栩如生。

在盐野七生看来,罗马人,智力不如希腊人,体力不如高卢人,技术不如埃特鲁利亚人,经济不如迦太基人。而中国作为古文明发源地,地形不如平原地区,气候很憋屈,水患不断,然而就这片不怎地的土地,因为炎黄子孙的耕耘而成为了曾经的文明中心。这与罗马很相像。实际上在书中,盐野七生也隐含了一个问题:中国,你会是下一个罗马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F18
兄台推过了,俺没得说了~  发表于 2015-6-21 10:40
FIM
闻君所述罗马,令我神往。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国家,很多东西是如此的超前,即使几千年后又回头看,依然如此。  发表于 2013-10-28 17:36
常说欧洲在罗马帝国灭亡后是蛮旅统治时期,原有文明大幅衰退,进入长期的黑暗之中。我对这个所谓的黑暗时期一直不解,能介绍一本相关的书籍吗?  发表于 2012-10-13 21:35

使用道具 TOP

31#
发表于 2012-10-2 14:55: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sjj 于 2012-10-2 15:14 编辑

  雨版连发好文啊!这个一定要顶,谢谢推荐!
看过一些罗马时期的史作,那时罗马周边的人们都以能成为罗马公民为荣,罗马人都以能为国家效力甚至牺牲个人生命为荣,国家强大之所在正是价值观,价值观------才是罗马大道的最深厚的地基!
作者最后一句太聪明,也太幽默了,哈哈!
世界在变么? 世界没变么?时光流转,当今罗马帝国,无形的国界早已超越了当时罗马的的范围,条条无形的“罗马大道”早已直指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使用道具 TOP

32#
发表于 2012-10-2 16:17:56 | 只看该作者
【官路】
为官不易,透视官场权力背后隐痛,《官路》,讲述中国官场鲜为人知的窘困和生存智慧!

都说做官很得意,谁为官也有太多不容易——一年工资两万多,副市长竟连自己都养不活;走路都得小碎步,时刻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一日在官场,时时受煎熬……

宁致远,一介书生,却忧心天下。机缘巧合,因变革思路受市委书记赏识,

使用道具 TOP

33#
发表于 2012-10-10 11:39:11 | 只看该作者
我推荐《罗曼.罗兰文钞》,给每一对有爱的人。

使用道具 TOP

34#
发表于 2012-10-10 20:21:00 | 只看该作者
Roseknight_gao  发表于 8 小时前
荷马史诗经典啊!
--------------------------------
确实是的,但是布拉特皮特那部电影拍得太差了,这部电影是现实版的《伊利亚特》,没有天神出现的,不好看。《伊利亚特》原书要好看,一边是希腊人和特洛伊人战斗,另一方面是天神和天神作战。阿波罗和维纳斯是帮助特洛伊人的,而天后赫拉和雅典娜是站在希腊人这边的。

使用道具 TOP

35#
发表于 2012-10-11 10:54:46 | 只看该作者




以前看过由凯拉.奈特莉主演的电影《丝绸》,现在读小说原著,亚历山德罗·巴里科的作品。亚历山德罗·巴里科,这个名字你或许有点陌生,他就是电影《海上钢琴师》的原著作者。

十九世纪中期,一场天灾几乎毁了法国的丝绸工业,受法国丝绸商人巴达比欧所托,退役军人荣库尔离开爱妻,赴日购买蚕种。在当时,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由于处在幕府末期的日本正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一切交易只能在暗中进行。当时势力较大的贵族原卿同意与荣库尔做这笔交易,但在商谈中,荣库尔却被原卿的小妾所吸引,尽管两人语言不通,但宿命一样的爱情还是开始了。随着荣库尔的四次旅程,两人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深......  而这些不过都是故事背景而已。巴里科用极简的语言,抒情诗般的文字,写尽了爱的静默、深沉与不可触及,一个男人生命中的红玫瑰与白玫瑰。因为语言的精简,很难看出故事中人物的精确性格,这或许是作者的意图所在,抛开那些是非评断的依据,让故事不受细枝末节的约束,从而更加纯粹的讨论一个命题:情欲。

巴里科的文学主题常常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绪,《海上钢琴师》如此,《荷马,伊利亚特》如此。《海上钢琴师》的导演托纳多雷这样表述巴里科笔下的1900:我觉得这是一种人生的生活状态的隐喻,人生如寄,对于每个人都如此。我们既不属于过去的那个世纪,也不属于快要降临和世纪,我们没有归属感。1900不知道他的亲生父母是谁,不知道自己来历,他不属于任何地方,而是属于世界,他是那些深层主题的承载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问世间情为何物?  发表于 2012-10-13 21:29

使用道具 TOP

36#
发表于 2012-10-12 17:14:2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雨中独舞 的帖子

蚕种怎么离开中国,被传到世界的呢?
   

点评

丝绸之路?还真不知道?  发表于 2012-10-12 17:25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6 09:15, Processed in 0.037273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