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57449

查看

428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metamophore

361#
发表于 2012-9-23 22:19:38 | 只看该作者
这张我倒只有德版,我还有另外一张,从编号来看是最早的,而且是真正的阴影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362#
发表于 2012-9-23 23:53:52 | 只看该作者
喜欢埃尔曼的小品,我有先锋那几张。我觉得晚年的音色和风格也还在啊~

RCA的这个出了cd没啊?

使用道具 TOP

363#
发表于 2012-9-24 00:46:57 | 只看该作者
CD,国际版肯定没有,只有日版的。这些录音零星地出现在CD中,要想全部收集齐,小日本积德行的善。

使用道具 TOP

364#
发表于 2012-10-4 16:13:31 | 只看该作者
米沙·埃尔曼全盛的年代基本上都是电器录音出现之前的事,从他1906年最早在HMV(百代)录音、1908年为Victo ...
metamophore 发表于 2012-9-23 00:18
要领略“埃尔曼之声”,感觉LP相比CD有可能会占一点优势。一般CD要表现那个音色要困难一些。


使用道具 TOP

365#
发表于 2012-10-4 18:53:09 | 只看该作者
小提琴古旧录音转录得好的CD确实凤毛麟角。这些上古时代的大师的录音大多出现在EMI和RCA两家,但这两家从78rpm转录的CD却几乎没有成功的。印象中,EMI的那张克莱斯勒小品集算是个中翘楚。然而,这张CD的音源,我没有从文字资料中了解到到底是直接从78转SP转来还是从库存的钢丝录音集来。我估计前一种可能较大。而埃尔曼的古旧录音基本上集中在RCA Victor,这些录音就没有这么好的机遇能得到很好的还原。像RCA制作的克莱斯勒那套CD,就很失败,而海菲茨的RCA大全集也基本上令人失望。所以,想要欣赏埃尔曼的古旧录音,只能从几家小公司着手了,但和LP比较确实不能寄希望太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366#
发表于 2012-10-4 20:13:2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metamophore 的帖子


    这张唱片上有文字说明啊,是从78S转录到tape,

使用道具 TOP

367#
发表于 2012-12-26 19:20:02 | 只看该作者
强大,欣赏!仰慕!

使用道具 TOP

368#
发表于 2012-12-29 10:11:21 | 只看该作者

RE: 陆续来一些珍贵的收藏(拜罗伊特巡礼-1)

本帖最后由 metamophore 于 2013-1-3 10:25 编辑

拜罗伊特巡礼----瓦格纳歌剧在绿丘(1)

拜罗伊特绿丘一直是全世界瓦格纳信众的朝圣之地。瓦格纳草创拜罗伊特音乐节之始,便规定这座“谷仓”专门用来演出他那些中世纪上古巨人爱恨情仇的鸿篇巨制,那里特殊的乐池和舞台的结构,用来演出他的这些特殊构想的巨制,确实是最理想化的场所了。同时,由于瓦格纳家族的号召力,一百过年来拜罗伊特一直聚集了一批世上每个时代最顶尖的瓦格纳唱匠和指挥,而乐队和合唱团又来自于全德及周边几支最优秀音乐团体的成员。每一次的音乐节演出,从舞台制作(包括舞美、灯光、布景、服装和舞台设计)到舞台表演(导演和制作人),从每一位大小演员(甚至拜罗伊特的小配角有时候都来头吓人)到乐池最顶端的指挥家,都抱有一种最虔诚的朝圣感。现场的拜罗伊特,这座闷罐子里的气氛都达到白热化的群情昂扬。这样的瓦格纳演出,是几大唱片公司前前后后花费大把银子制作的录音室录音,所无法企及的。所以,一直以来,无论是拜罗伊特主办者与唱片公司签约发行的官方录音还是电台的档案录音、抑或好事者录制的“风衣版”海盗录音,由于或多或少地还原了历年拜罗伊特现场的这种炽烈氛围和高达成的艺术价值,这些来自于拜罗伊特的现场录音向来就被瓦格纳乐迷趋之若鹜,成为他们一辈子寻觅的终极标靶。
十数年来,基本上收集了来自于拜罗伊特现场的所有完整全剧录音(黑胶)。

(几乎是最早期的拜罗伊特现场录音,埃门多夫1928年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1936年拜罗伊特的歌唱家选辑,Telefunken的文献)

(福特文格勒1936年在拜罗伊特)

(福特文格勒唯一一部完整的拜罗伊特瓦格纳现场录音,来自于1943年)

(1951年重光之后第一届音乐节,由一老一少担纲大梁,卡拉扬的《名歌手》和《女武神》被EMI记录了现场录音,这是正式的官方录音首次出现在拜罗伊特的开始。《莱茵的黄金》按理说也是Legge录制的,但没有出现在他的发行目录中,也许他和Culshaw不约而同地都对现场录音的质量不认同,但对于后人,这些珍贵的文献记录下了那一年的伟大成就已经足够了。)

(维兰德延聘了最懒的指挥克纳佩茨布许和最勤奋的指挥卡拉扬,克纳和卡拉扬分别指挥了51年拜罗伊特《指环》的A、B场,但所有的排练场次均由卡拉扬担纲,并客串歌手的钢琴排练。克纳的《指环》仅留下《神界的黄昏》完整母带,但被Decca自此束之高阁直至CD时代才由Testament买断版权发行了CD和LP。而当年克纳指挥的《帕西法尔》则无此类命运多舛,这是拜罗伊特的一部经典。)

(1952年,卡拉扬再次光临拜罗伊特,但这一年他仅仅指挥了《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此后他决意打造属于他自己的《指环》,这是此后十几年的事就不表了。这部《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成就是此后他的录音室录音所无法达到的,因为伟大的Vinay和Modl自此再也没有同台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看着就馋!虽然吃不到!!!  发表于 2012-12-29 17:05

使用道具 TOP

369#
发表于 2012-12-29 11:13:16 | 只看该作者

RE: 陆续来一些珍贵的收藏(拜罗伊特巡礼----瓦格纳歌剧在绿丘(2))

伟大的约瑟夫·凯尔伯特(Joseph Keilberth)从1952年登陆拜罗伊特,一共在绿丘指挥了52,53,54,55年连续四年。这位“爸爸级”的指挥,深得瓦格纳音乐的真谛,其艺术成就巍峨且温暖,属于中规中矩的瓦格纳。在Varnay晚年回忆起凯尔伯特时,仍然对他肃然起敬并激动感怀于和他共事的这三年时光。她说在整个排练和演出过程中,她都有两个父亲,一个是凯尔伯特,他总是像最慈爱的父亲那样伸出援助之手,使他的孩子沐浴在音乐的关怀之中,这一点与在克纳佩茨布许指挥下完全不同,前者是灵感的源泉,后者则总是严厉地要求你“必须这样”;另一个“父亲”是演唱沃坦的低男中音汉斯·霍特,他身材高大,像真正的天父一样威严,却内心悲苦,对命运的安排无能为力,他能够预知了未来却又无法改变。在《女武神》第三幕富有魔力的“沃坦的告别”一场戏中,瓦尔奈真切地感觉到自己就是天父的女儿布伦希尔德。

凯尔伯特于1952年和1955年在拜罗伊特指挥的《指环》都有从广播里转录的“海盗版”发行,虽然录音效果较差,但凯尔伯特的音乐性及最炉火纯青的“弱奏”和“极弱奏”,还有歌手的唱功基本上能够感觉到。如果说1952年版的齐格弗里德扮演者Max Lorenz还令一些挑剔的“瓦迷”尚感美中不足的话,1955年的沃尔夫冈·温德加森不论在嗓音的质感,还是歌唱的技巧方面都处于巅峰状态,纵观他长达20年的演唱生涯,1955年的齐格弗里德是瑕疵最少的,准确性、抒情性、持久性、灵感与诗意,方方面面几近完美。事实上,1955年对于许多歌手来说都是黄金年代,演唱布伦希尔德的阿丝特丽德·瓦尔奈(Astrid Varnay),演唱沃坦和漫游者的汉斯·霍特(Hans Hotter),演唱齐格蒙德的拉蒙·维内(Ramon Vinay),演唱阿尔伯里希的奈德林格(Gustav Neidlinger),演唱埃尔达的玛丽娅·冯·伊洛斯维(Maria von Ilosvay),演唱迷魅的保罗·库恩(Paul Kuen),他们共同成就了这一瓦格纳演出史上不可替代的伟大版本,同时也成就了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拜罗伊特《指环》录音。
关于1955年凯尔伯特的《指环》之重见天日,瓦格纳乐迷至今还是津津乐道于其中的往事烟尘。回过头来评价卡尔肖当年的决定,可见他是多么明智,因为一旦凯尔伯特的这个立体声录音发行面世,那几年后他的团队倾力倾尽Decca库银制作的Solti版《指环》录音室录音将绝不可能取得当年那种傲人的成绩和市场成绩。因为,凯尔伯特这版录音之成就,实在是后来者无可企及的,何况这还是一部来自于拜罗伊特的现场录制,一部史上第一套立体声制作的《指环》,制作人竟然还是威尔金森!

(1952年凯尔伯特《指环》之电台录音)
(凯尔伯特1953年之《指环》和《罗恩戈林》)
(1954年凯尔伯特仍然出现在拜罗伊特,然而收集得不全)
(凯尔伯特1955年在拜罗伊特,幸运的是凯尔伯特留下的这些官方录音都是立体声录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370#
发表于 2012-12-29 22:24: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etamophore 于 2013-1-3 10:29 编辑

拜罗伊特巡礼----瓦格纳歌剧在绿丘(3)
从1951年到1964年,汉斯·克纳佩茨布许一直担任拜罗伊特音乐节的常任指挥,其1951年和1962年这两个一前一尾的拜罗伊特现场录音,长期以来也一直位列众多《帕西法尔》的最佳版本。
克纳佩茨布许非凡的《帕西法尔》演绎,年复一年,始终如一,但绝非一成不变。而无论运用何种叙述和表达的手法,他都能从整体把握住这部作品。其演绎的内在逻辑性和智慧,毋庸置疑地自始至终都能对听众产生强烈的感染力。所有这些都证明了一个原则,即现场实况录音所追求的是令人信服的真实的演绎,而不是那些不真实的完美。音乐节的演出都是在炎热的夏夜,歌手们往往因此而疲劳,尤其是在整部歌剧的演出快要结束时,偶尔出现瑕疵或含混算不上什么。
1951年拜罗伊特现场录音,演唱阵容——沃尔夫冈·温德加森(帕西法尔)、玛尔塔·莫德尔(昆德丽)、路德维希·韦伯(古尔内曼兹)、乔治·伦敦(安福塔斯)和赫尔曼·乌迪(克林索尔)——堪称经典。在这个版本中我们所听到的最为生动、激情最饱满的演唱(合唱指挥即日后大名鼎鼎的威廉·皮茨),丰富了战后重开的首届拜罗伊特节庆剧院的演艺历程。据说这个版本是唯一一个没有经过编辑剪辑的实况录音,这倒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这个版本终场部分温德加森的演唱,听起来在很努力地跟上克纳佩茨布什自由即兴的乐速。
在1956年的演出中,两年之前在拜罗伊特塑造过那位崇高的饱受痛苦折磨的圣杯武士首领的汉斯·霍特,在这里退居其次把安福塔斯转交给后起之秀的迪特里希·费舍尔-迪斯考,而迪斯考把安福塔斯的痛苦表现得深刻入里,在音乐性方面可谓迪斯考在拜罗伊特演唱诸多角色中的登峰造极之作。霍特此次演唱偏角替特列尔,霍特尔的演唱都把这个角色塑造得令人着迷,并在其精神性方面达到了新的高度。莫德尔则是最后一次在拜罗伊特演唱昆德丽。
在两年之后即1958年的拜罗伊特演出中,早期的歌手阵容里只剩下了格林德尔,而他也仅仅演唱了先前霍特移交给他的替特列尔。蕾吉娜·克丽斯宾演唱的昆德里给人印象深刻,尽管按拜罗伊特的标准,她的嗓音稍嫌轻盈,在表现角色的诱惑力和迷人性等方面有所不足。汉斯·贝勒演唱的帕西法尔孔武刚健,与温德加森的演唱在性格塑造上有所不同,但是这种演绎无法表现出帕西法尔克服天性中的脆弱而达至终极的崇高。
在著名的1962年拜罗伊特演出录音中,演唱帕西法尔的杰西·托马斯对角色性格——即由青春烂漫、朝气蓬勃到高贵、威严——的刻画更为全面。此外,霍特尔在这个版本中演唱的古尔内曼兹也值得珍视。这是他首次在拜罗伊特唱此角色。



(1956年)

(1957年克纳的部分《指环》)

(克纳1958年的《帕西法尔》)

(克纳1962年《帕西法尔》)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371#
发表于 2012-12-29 23:40: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etamophore 于 2013-1-3 10:31 编辑

拜罗伊特巡礼----瓦格纳歌剧在绿丘(4)
以莱茵河分界的德国和法兰西,出产的文化和语言截然不同。两国的民族个性也截然不同。法兰西自身并不乏伟大的作曲家和音乐家,然而,德意志的音乐巨人贝多芬和瓦格纳,其魅力足以使得高卢人高傲的鸡冠为之拜服。从维西时期的科托(Alfred Cortot)在他艺术生命最旺盛的年月倾力于推行瓦格纳的音乐起,法兰西就不断有最顶尖的指挥家热心于瓦格纳的歌剧在法兰西的演出。不可想象的是像克吕依坦(尽管他是比利时指挥家,还算不得真正的法国人)这样纯真的法兰西口味艺术家竟然会被拜罗伊特首肯,跑到绿丘去指挥一种德意志音乐家去唱一部瓦格纳歌剧。而这时的克吕依坦还只能算是小试牛刀,日后比埃尔·布列兹在拜罗伊特大放异彩地担纲整套《指环》的演出,一干就是7年!1976年拜罗伊特为了纪念《指环》首演100周年,沃尔夫冈为这部鸿篇巨制进行了全新制作,而他延聘的指挥家竟然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法国人,而这位指挥的本职还是一位现代作曲家,而导演是帕特里克·切利奥。这一台堪称经典的指环具有意大利的风格和法国式的优美,剧中的人物服装和布景道具显示出歌剧的演绎风格由18世纪向20世纪初演变的真实风貌。这是第一个在电视上直播的指环演唱阵容无论扮相还是演绎能力均属一流,而且画面感也属一流。格温妮丝琼斯唱出了一个从声音到扮相都很高贵的布伦希尔德,唐纳德麦金泰尔演唱了一个工于心计却屡遭失败的沃旦,海因茨扎德尼克演唱的是一个既与命运抗争却又听天由命的犹太人。布列兹版《指环》中众多歌手中无论形象、表演和演唱力度中,演唱齐格弗里德的曼弗雷德·荣格(Manfred Jung)在拜罗伊特百年历史长河中只能算是一位昙花一现的人物,但身为德国长跑健将和男子十项全能选手的荣格,其清新的舞台形象和不惜体力的大力度嗓音,都使得他的演出实为不可多得的一位最玉树临风的神之子。彼得·霍夫曼日后在拜罗伊特大放异彩,成为青春靓丽的新一代瓦格纳男高音中的翘楚人物。布列兹无论作为作曲家还是作为指挥家,都以变革创新著称,他演绎的指环》速度轻快,织体清晰,无论是在复调和对位的处理上(如“齐格弗里德的莱茵河之旅”)还是在转调的处理上(如瓦尔特劳德的场景)都显示出其精湛的指挥艺术和掌控旋律的能力。他对描述场景的音乐尤为着迷,不时地穿插其中。而且上述优点在其今天可以看见的这些演出的现场录影中亦得到保留。
布列兹1970年的《帕西法尔》速度明显偏快,但实际上他的演绎并不比克莱门茨·克劳斯或赫伯特·凯格尔更为极端,而其独树一帜、被解读为高卢人超然个性所致的演绎,却一直备受争议。布列兹的速度与音乐中的戏剧性成分并非不相协调。布列茲的演绎,虽然速度偏快,但绝非流于表面的肤浅之作。在这个版本中,四位极有天赋的歌唱家——演唱帕西法尔的詹姆斯·金,演唱安福塔斯的托马斯·斯图亚特;演唱古尔内曼兹的弗朗茨·克拉斯和演唱昆德丽的格温妮丝·琼斯,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但就角色而言,后两者显然还无法与最优秀的演唱相提并论。



(克吕依坦作为最早到拜罗伊特尝鲜《其实更早的是Cortot》的法兰西指挥,在拜罗伊特留下的珍贵录音中,我们最大的体会是他带给瓦格纳作品的内敛和优雅。)

(布列兹1970年《帕西法尔》的录音虽然有些单调,但詹姆斯·金和格温妮丝·琼斯绝佳的舞台搭档仍为一时之选。1979年的《指环》聚集了新一代的瓦格纳唱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372#
发表于 2013-1-3 10:52:09 | 只看该作者
拜罗伊特巡礼----瓦格纳歌剧在绿丘(5)
卡尔·伯姆这位地地道道的奥地利资深指挥家,以擅长莫扎特和理查·斯特劳斯的抒情歌剧及喜歌剧著名。我们印象中的伯姆大师,完全是一派温文尔雅、深厚仁和的长者形象,然而翻开历史,会发现伯姆身上一直兼备着双重的人格:他时而是指挥台上暴跳如雷的暴君,时而又是一位充满人情味的老者。在音乐形象的塑造上,伯姆也反映出他的这种双重性格:他的莫扎特和理查·施特劳斯的音乐及歌剧,闪耀着一种黄金般的肃穆和沁人心脾的魅力,然而他在拜罗伊特指挥的许多瓦格纳录音中又分明显示出他对瓦格纳音乐的激情四射和活力。伯姆从1963年开始出现在拜罗伊特的舞台上,在5年的时间内分别指挥过《指环》、《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又在1971年指挥过《漂泊的荷兰人》。他留下的拜罗伊特现场录音都是官方发行的立体声制作,尤其是1966年的《指环》和《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可以说至今任然是拜罗伊特历年最优秀的制作,从这些录音中我们分明切身感受到拜罗伊特剧场内那种白热化的速度和激昂情绪。而这个歌唱家的班底中温德加森和尼尔森几乎还处在他们黄金岁月的边缘,他们以及提奥·亚当、詹姆斯·金、瑞吉娜·瑞斯尼克等其他强大阵容的班底使得拜罗伊特战后有一批瓦格纳唱匠集中在一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9-29 05:19, Processed in 0.057267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