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34445

查看

95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镁声绕梁

73#
发表于 2014-9-14 21:43:52 | 只看该作者
请教如magnepan这类的正反面发音设备,镁声可有妥善处理的经验呢

使用道具 TOP

188

74#
发表于 2014-9-15 18:08:40 | 只看该作者
暂时的器材。
空间尺寸约11.4 * 7.1 * 3.5m,除了地面是光滑的地砖,其他5面都依照石井申一郎的方法。 ...
amati 发表于 2014-8-10 01:11
看到同好您说之前20年恐怕是白烧了,我就想到一个问题,我们在谈hifi声学环境的时候,是否回避了一些大前提的东西,比如一些环境并不平衡的(商品房客厅一般都是短边摆放,一边靠墙),有的楼高和面积都不适合塞进大落地的,有的外界噪音干扰大的等等,这些基础性的东西如果都没有,那么走往理想的道路几乎是无路可走,不然同好您也不会说到20年白烧,想必现在与之前的效果落差之大。那么,在我们谈hifi声学概要的时候,是否要先画线区分,一种是具有基础配置的环境的锦上添花声学优化处理方法,一种是没有基础配置环境的雪中送炭声学补救处理方法,把两种情况分开后,就具有普遍通用性了。不然把两者合并表述,不具有普遍意义。


使用道具 TOP

75#
发表于 2014-9-16 07:08:1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88 的帖子

这些年友人倾诉音响不好听难搞好,我的观点是好听很容易得到,要用房间而不是客厅,做好声学处理,即便是小空间廉价器材也能很好声。
“白烧”是指走了许多弯路,譬如多声道还是两声道。
20年前,明白音响重播需好房间好环境;10年前,学习到如何得到好房间好环境。生活无奈,去年才获得好房间好环境,虽然不完美,但也享受到从未听过的效果。房间声音相位线性,良好表现出正相、反相差异,获得类似听耳机的音效,立体声感强!

使用道具 TOP

188

76#
发表于 2014-9-16 20:38:4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amati 的帖子


    是的,房间虽小,但起码是一个独立的,安静的,平衡的环境,再加以声学处理多有好结果。

使用道具 TOP

188

77#
发表于 2014-9-16 23:42:2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镁声绕梁 的帖子


    如果玩过障板的朋友,对这个方法更加深有体会,利用封闭方法,和墙体连接做到无限大障板,无声短路,再引导初次反射,将最大能量引射往后墙。还可以考虑将侧墙和后墙的反射引导板做成活动的,方便调试和适应各种音箱和风格的需要。

点评

188兄的观点很正确,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受教了!多谢。  发表于 2014-9-18 12:20

使用道具 TOP

78#
发表于 2014-9-18 12:31:33 | 只看该作者
请教梁兄,家里的暖气片、空调的位置,或者中央空调的管道和风口应该如何处理为好?有一个以上的门窗应该如 ...
schottky 发表于 2014-9-14 21:08


抱歉,几天没上论坛。
声学处理不需要绝对精准,掌握相对均衡就可以了,条条大路通罗马。

关键是对于出现在影音室的大件物品,熟悉它的声学特性,例如属于吸收、扩散还是反射?频响特性如何?偏冷还是偏暖?

玻璃窗和门都属于反射高频吸收低频,但频响特性大不一样,不平衡的话就要通过厚窗帘、反射板、扩散板来调和。

中央空调管道和风口容易引发低频共振,可以用扫频软件播放听一听,没有共振不需要处理。



使用道具 TOP

tyr

79#
发表于 2014-10-9 20:29: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tyr 于 2014-10-9 21:53 编辑

好贴,之前一眼看太长,就没细看,刚从另一贴看到相关内容,才找过来,差点漏看了镁声兄的好贴,
好在既有理论依据也有实践经验,更可贵的是掏心的交流,哈
尝试一下尽量简化镁兄的观点,便于让更多人领会到镁兄的宝贵经验\;
1,论述原理
人耳的听觉特性和声学仪器的拾音器不同,不光有哈斯效应、掩蔽效应,还有鸡尾酒效应,耳廓效应,这些智能化的功能可以自动平滑频响的峰谷。而声学拾音器等效一个圆孔,只能测出空间某个点的声压,对于直达声、早期反射声、混响声基本不能加以区别,至于声系统的相位和群延迟失真更是用仪器无法测出的,而这,才是影响人耳听感的更重要的因素。
2,
控制原理
      人耳听到的首先是不受空间影响的直达声,瞬间后,再听到经过侧墙、天花、后墙、地面反射来的早期反射声。这个“瞬间”的时长从1毫秒到30毫秒不等。人耳能敏感感受这个时长,从而判断房间的大小。也就是说,早期反射声是听感产生空间感的基础。
      在几个著名好声的音乐厅,例如维也纳金色大厅等,其一大共同点就是观众席能听到延时适中、扩散合适的侧墙早期反射声。星海音乐厅也是通过在台口两侧设置矮墙,来取得适当的早期反射声。早期反射声相对直达声到达的时差如果在10到30毫秒,对声音是大有裨益的,可以增加声音的亲切感。到达的时差小于5毫秒,会影响高频的延伸和空气感;到达的时差长于50毫秒,就会变成回声

3,实际措施
方法主要是控制反射。
在平面图上画出镜像房间,标出镜像音箱的位置,从皇帝位连线到镜像音箱,该直线和镜像音箱的交点就是第一反射点。

按照比例画一个听音室的平面图,确定音箱和皇帝位的位置。在我的小房间,落地箱放在长边距离后墙的1/3的位置,紧贴长边(为了画图方便,留了点距离,实际是音箱后缘距离侧墙约70mm,前缘距离侧墙230mm).
在平面图上画出镜像房间,标出镜像音箱的位置,从皇帝位连线到镜像音箱,该直线和镜像音箱的交点就是第一反射点。
图中板①,板②,板③为反射板,反射板后面的三角空间用好的吸声材料填满,注意不要过于压紧音箱侧壁。
板②位于第一反射点,将距离最近、强度最大的早期反射声引向皇帝位的后方,避免梳状滤波效应。如图所示,反射声1的方向变成了反射声2.
板③将前方传来的直达声和反射声向皇帝位两侧反射,进一步降低听音区早期反射声的强度,增加声音反射的次数,有利于混响声的均匀和丰富。

以上归纳了镁兄的主要观点,也是在下的一个学习过程。

体会:想方设法把第一反射声延迟


谢谢镁声兄

使用道具 TOP

80#
发表于 2014-10-10 10:01: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镁声绕梁 于 2014-10-10 10:10 编辑

回复 tyr 的帖子

感谢tyr兄费神整理小贴。的确,这样看下来,脉络更加清楚了。
-最后的总结极为精辟,要在小房间实现较大房间的听感,处理的关键就是尽量延迟前期反射声。


现在国外已经有了这样的听音室:基本按照无残响室来设计,然后在第一反射点的位置安装喇叭,把声音经过延迟和衰减处理后从第一反射点播放,就可以模拟不同大小的空间的听感了。


现在的多声道音乐也是类似的理念。




使用道具 TOP

tyr

81#
发表于 2014-10-14 01:54:51 | 只看该作者

试了下镁兄的方法,声像的呈现更鲜明了。但空间密度好像有点削弱,总的走向是好的,只不过是之前的平衡打破了,
摆了,这方法最大的问题就呈现在你面前:视觉不协调,障碍感极大,尤其在家居环境下,应用性是一大考验。
跟着,就联想到,能否用声透镜来代替隔板?
牛百叶,是否能有一些启示呢。

使用道具 TOP

82#
发表于 2014-10-14 12:21:2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tyr 的帖子


    多谢指点。这是个很好的思路,我琢磨一下具体怎么运用。

使用道具 TOP

83#
发表于 2014-11-13 12:24:03 | 只看该作者
以我自己摆位的体验来看,房间在瓷砖,白墙,没有任何处理过的前提下:
长边摆法,音箱之间中心点距离2米6,离后墙40CM,脱箱感,低频都有了
短边摆法,由于音箱背后是大扇窗户,导致低频相对长边来说,明显不足
正在苦恼到底是摆长边还是摆短边

使用道具 TOP

84#
发表于 2015-12-22 11:28:31 | 只看该作者
镁声绕梁 发表于 2014-8-5 22:24
听音室的声学处理-说到听音室的声学处理,烧友中往往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录音中已经包含了所有的 ...

受教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6 11:14, Processed in 0.034522 second(s), 15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