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8151

查看

114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670707

85#
发表于 2012-11-27 18:16:47 | 只看该作者
唱片的整理与翻译事件繁琐而辛劳的工作,然后苦尽甘来;无论是老曲新听还是新曲聆读,它能带给我多角度、多视纬的感受和领悟;人声是上帝赋予的最美的乐器,其不可模仿性不言而喻,其唱片的播放、还原中对于演唱者音色的刻画之难,不亚于贝森朵夫、斯坦威、斯特拉迪瓦里、瓜内利等名琴,对于他们歌唱艺术的溢美之词,尽语言之功能恐不能胜。

使用道具 TOP

86#
发表于 2012-12-2 22:23:0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上二位。我以为,唱片的还原用仪器测试是手段,有些问题现在科技尚未能及,比如:人声的音色、乐器的音色等问题目前无法测试,可是人耳聆听却能清晰分别。

使用道具 TOP

87#
发表于 2012-11-29 02:37:14 | 只看该作者
人声是上帝赋予的最美的乐器,其不可模仿性不言而喻,其唱片的播放、还原中对于演唱者音色的刻画之难,不亚于贝森朵夫、斯坦威、斯特拉迪瓦里、瓜内利等名琴,对于他们歌唱艺术的溢美之词,尽语言之功能恐不能胜。
670707 发表于 2012-11-27 18:16


说到人声,我觉得很多爱乐者对它的理解可能有误。钢琴小提琴我们当中多数人不会天天接触,但人声我们天天听,说话唱歌都有。所以很多人似乎认为音响还原歌剧演唱应该像我们生活中听到的人声一样才算高保真。其实不然,因为经过训练的声音跟没有经过训练的声音差别非常大。打个比方,用一台破收音机推一对hifi音箱,声音肯定没高没低。那就是我们平时听到的“人声”。一个歌唱家——即使是小号女高音——在小房间里唱歌,声音会涨耳朵。这种声音是为了在音乐厅和歌剧院里演唱。在那样的环境下,观众听不到多少“嗓音”,听到的全是腔体发出的共鸣。所以用音响播放歌剧,演唱者不应该像是站在你面前“温暖亲切”地演唱,而应该不像是个“人”在唱歌、像个乐器才对。

其实乐器也一样。我家音响重放出来的钢琴声音远比我在钢琴上摸出来的声音更接近音乐厅里听到的效果。

当然,最好的人声和钢琴效果未必是在大音乐厅或歌剧院里。这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不知670707兄是否同意我上面的观点?

使用道具 TOP

88#
发表于 2012-11-29 10:04:5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老师的分享,我想接着您的话题说几句,现实中我与烧友交流,西洋古典声乐的唱片还原难度之高,一般而言胜过乐器类,打个比喻,老外身高马大,小头居多,站在舞台上不用麦克风演唱,而闻者清,他(她)就像一件独立的乐器,唱片录制过程中轨道之混音,目的也是将乐队和歌唱者,从声部角度讲是分离,从表演层面讲是融合,二者完美结合成为佳作。由于歌唱多数是单音发声,长处在歌词的叙事性、抒情性、戏剧冲突(或张力);此间,欣赏者能了解唱词大意,便能发现某大师在某部声乐作品人物刻画中,在特定的音区内唱出的音色,如同作曲家为他度身定做一般,人物形象的画面感油然而生。乐器在模仿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时,往往受限于乐器自身发声原理,歌唱艺术中加入语言的表现功能结合大跨度的声区转换和技术性的音色变化,以及歌者嗓音固有的音色与唱腔的变化,由此产生的艺术感染力和共鸣性,是烧友多年心血的回报。

使用道具 TOP

89#
发表于 2012-12-1 09:34:18 | 只看该作者
我桌边放着三张唱片,它们是《中国魔笛》(唐俊乔弟子专辑)、《十面埋伏》(章红艳)、《闹居吟》(于红梅),此三款唱片皆为荷兰音乐频道唱片公司(Channel Classical)录音、制作,根据唱片内侧录音兼制作人加雷德 萨克斯照片推断其年龄不大,但是我要说,国人同行应向他学习,一曲唐俊乔吹奏的“早晨”,模仿鸟鸣的颤音飘荡在偌大的空间内,杨琴在其右侧后方荡起的林中氛围,可谓惟妙惟肖。这种录音风格在于:尊重乐器发声之理和演奏技法的真实体现,乐器主次关系交待清楚,提供录音场地的空间感。反观国内不少“发烧片”为了“好听”,夸张的后期制作,背离了乐器应有的声响,平面性横向的“拉伸”,让左右音响“此起彼伏”,就如同每个录音麦克风“塞进”乐器里一般,以至于古琴发出的“嘭嘭”的弹弓声,琵琶发出“琤琤”的颗粒声,然后歌者“啃”者麦克风。。。行笔至此,非讽刺,“悦耳”需敬畏音乐,“讨好”不可误导。可能前者在一些器材里不讨巧,服从客观才能真正意义上发扬国粹。

使用道具 TOP

90#
发表于 2012-12-1 11:02:26 | 只看该作者
章红艳老师琵琶弹的好,人也漂亮。

点评

是的,我也看过她在中央音乐台里演奏录像,谢谢您的支持国乐。  发表于 2012-12-1 14:38

使用道具 TOP

91#
发表于 2012-12-2 21:23:2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70707 的帖子学习,思摸中。。。
   

使用道具 TOP

92#
发表于 2012-12-2 22:04:44 | 只看该作者
乐谱里有思想、情感的意念,需要乐音倾述!!
精彩!

使用道具 TOP

93#
发表于 2012-12-2 22:49:19 | 只看该作者
邓丽君的唱片久听不厌倦,HIFI之路有失偏颇:甜、糯、嗲、灵之语,常将文盖质,故我以为器材之声应做到:
1.体现邓丽君身心是健康的,她的齿音与歌声融为一体。
2.高音区嘹亮具有丝质般穿透力,能体现激扬、奋进之力量。
3.中音曲能表达委婉的叙事、优雅的情绪、各类语气转换的复杂性。
4.低音区能体现情感上的失落、期盼、留连、回忆。

使用道具 TOP

94#
发表于 2012-12-3 13:06:54 | 只看该作者
如此好文,怎能错过

使用道具 TOP

95#
发表于 2012-12-5 21:46:4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70707 的帖子先生;央视声乐,器乐大赛对选手的现场打分与场外观众打分不一致?这就是现场和场外观众获取的音频信息质量之间差异所致吧?


   

使用道具 TOP

96#
发表于 2012-12-19 20:01:58 | 只看该作者
R兄,我说的是古钢琴是指小金属片击弦的锥子键琴,按下琴键可以改变声音强弱,泛音是比较多的,没有踏板,只是声音响度很轻,适合家里使用。羽管键琴,那是拨弦乐器,也是有足够泛音的,只是音色不会像现代钢琴那么低音雄浑,高音亮丽。现代钢琴是击弦乐器,因为结构问题,按下琴键,榔头接触到琴弦就会马上复位,击弦后不能改变声音响度。踏板是现代钢琴才有的,是为了解决泛音不丰富而创造的机构。

手指基本功我可没有说要忽视啊。事实上现代钢琴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是不可能连奏的。但可以通过踏板等结构以及手指技巧来弥补这个缺点。唱片里的录音,几乎没有不用踏板的。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7-2 17:16, Processed in 0.036736 second(s), 18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