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2768

查看

19

回复
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go

一个唱臂设计的构想

1#
发表于 2014-5-21 11:19:50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Jwang 于 2014-5-21 11:39 编辑

在和阿杰讨论侧滑时,他提出了一条他认为可以作为调整侧滑的标准的曲线。这个曲线完全是没有科学依据,又无实际意义。但是我以为以这曲线来调节侧滑是完全不可行的,但它或许提供了一个可能的间接的对唱臂设计的思路。这点是可以讨论的。在这前提下,天藏首先提出了一个方案。见下图。


但是他方案是完全行不通的。针和音轨的关系不是切线关系。图中的绿线才是音轨的切线。这些切线是我加的。形成这种错误是由于被阿杰那错误的标准曲线的假象所迷惑。

然后,阿杰又提出种方案。见下图。


下图是我为了表达清楚而按他的概念重画了。




这个方案也是完全行不通的。首先,针压在变化。其次,那短臂的长度在变化。即AlB1不等于A2B2。这在概念上就不成立,更不要说实际操作了。

那么正确构想应是怎么样的?我让阿杰去纠正,这么多天过了,仍不见结果。这里我公布正确的结果。见下图。



这里我得声明一下,这完全是一种概念,实际制作就不是我要考虑的。在这个概念中也是建立在泰勒斯定理之上的。针尖轨迹的每点上其循轨误差为零。针压为一个固定的常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2#
发表于 2014-5-21 14:39:49 | 只看该作者
有意思

使用道具 TOP

3#
发表于 2014-5-21 20:48:29 | 只看该作者
筷子臂的构思接近完美,只是对唱头架上的轴精度要求太高了。

使用道具 TOP

4#
发表于 2014-5-22 02:58: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Jwang 于 2014-5-22 07:12 编辑

这里我来谈谈泰勒斯臂。

到目前为止,泰勒斯共出了三个不同版本的臂。先看第一个。


这里我要Mylp看一下。他们的臂中的有效长度是不变的。变的话就违反了泰勒斯定理。图中是红线是有效长度。





这臂虽然做到了循轨误差为零。但由于机械构造上的复杂,我很怀疑它的循轨能力。我的信念是臂的设计要简单,优美。同时我相信这臂中仍然存在侧滑力,尽管比较复杂。但是这臂中并没有抗侧滑力装置。

再来看第二个臂。这臂在第一个臂上得到简化。其循轨误差为零。但是毫无疑问,侧滑力仍然是存在的。但是没有抗侧滑的装置。我想信这臂的循轨能力会得到改善,但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改善就不得而知了。





它的补偿角的变化。图中的蓝线。



它的循轨误差。图中的黄线。




第三个臂中不但存在循轨误差,而且也不具有抗侧滑装置。故我想象不出这个臂的优势在哪里。



它的循轨误差。图中的蓝线。



从设计概念来说,我的概念更简单优美。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5#
发表于 2014-5-22 11:31: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Jwang 于 2014-5-22 11:32 编辑

这里我再来介绍个臂,看出什么不寻常没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6#
发表于 2014-5-22 13:57: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kennel 于 2014-5-22 14:00 编辑

J版的帖子有营养,我也觉得筷子臂的循迹能力和顺服度可能有问题,一直没有考虑,如果是为了达到正切的目的,我会选气浮正切。然后再搭配一支单点曲臂组成双臂双头。最近在折腾升级调整的配置就是Dr.Feickert Firebird唱盘。REED 3P 12寸搭配VDH colibri XPW。LONDON DECCA气浮正切搭配DECCA REFERENCE唱头。

使用道具 TOP

7#
发表于 2014-5-22 17:58:00 | 只看该作者
第二种筷子貌似有类似调整侧滑的,就在唱臂尾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8#
发表于 2014-5-23 01:03:47 | 只看该作者
第二种筷子貌似有类似调整侧滑的,就在唱臂尾部。
shmsren 发表于 2014-5-22 17:58



这是调针压的。

点评

调针压是尾部倒数第二个圆形配重, 尾部最后一个圆形装置则用来调整巡迹。  发表于 2014-5-23 06:50

使用道具 TOP

9#
发表于 2014-5-23 01:40:30 | 只看该作者
J版,你说的第一款泰勒斯臂,辅助杆后下方那个重锤就起到抗侧滑的作用了。我个人观点是认为侧滑微乎其微完全可以忽略,是没必要加抗侧滑的。

使用道具 TOP

10#
发表于 2014-5-23 01:54:05 | 只看该作者
另外上面提到那一类双节棍式唱臂的构思,离实际运用十万八千里,需要解决的问题太多了,可以说,不太可能到达应用的层面。以前曾经构思过移动式臂座的方案,理论上是可行的,但也会有很多难以克服的问题。

使用道具 TOP

11#
发表于 2014-5-23 07:48:10 | 只看该作者
调针压是尾部倒数第二个圆形配重, 尾部最后一个圆形装置则用来调整巡迹。


不是的。由于他们的臂上实际是两支,每支都有其独立的重物来平衡针压。这样,当臂移动时,两支臂杆的针压会不等。后面那圆的重物可转,也就是说转向哪边就是加重哪边的重量。这样就可保持两支臂杆的的针压等同。

使用道具 TOP

12#
发表于 2014-5-23 07:50:14 | 只看该作者
另外上面提到那一类双节棍式唱臂的构思,离实际运用十万八千里,需要解决的问题太多了,可以说,不太可能到 ...
what? 发表于 2014-5-23 01:54

是的,要实际做不容易。我上面那照片中的臂则是做到了。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2 18:59, Processed in 0.079777 second(s), 21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