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16994

查看

101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37.5℃

61#
发表于 2013-9-1 21:20: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JMA 于 2013-9-1 21:48 编辑

功放的失真是随着负载阻抗的降低而加大的,这点受功放技术和器件所共同决定,基本无法避免。
相对来说,高输出电压的功放在低阻抗负载方面能力较为薄弱,低阻抗失真也会较为明显。
所谓“高输出电压功放”指的是在相同电源规模下,定阻输出功率较大者。
比如A/B两台功放,电源供电能力都是2000W.
A功放标称功率是8欧/1000W,那么它输出的RMS最高电压为89.4v。
B功放标称功率为8欧/150W,那么它的RMS最高输出电压为34.6V。
两者相对来说,A就是高输出电压功放。
由欧姆定律可知,同功率下,电压越高,电流就越小。
A功放的极限负载交流电流为22.4A,B功放的极限交流负载电流为57.8A。
A功放的极限负载阻抗为3.99欧,B功放的极限负载阻抗为0.599欧。
可见B功放有着更优越的低阻抗负载能力,在负载低阻抗时一般来说会更得心应手。
(上述为计算方便,不包含效率问题并全部按照交流计算,旨在说明问题,实际并不完全精确)
很多朋友认为标称输出功率越大(比如8欧/1000W),控制力就越强,这是错误的。
实际情况是:相同规模下,就电流输出能力而言,反而是标称8欧输出功率小的更强。

点评

???  发表于 2013-9-3 12:22
供电能力与好坏起到关键作用。  发表于 2013-9-2 09:50

使用道具 TOP

62#
发表于 2013-9-1 21:34:32 | 只看该作者
就本帖楼主说的:功放控制力过大是否能把音箱“推死”的问题,比较复杂,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首先需要确定:如何定义“功放的控制力过大”,感觉并不一定正确,一台150公斤重的超级大功放,其实际控制能力有可能会不如一台20公斤重的功放!但普遍人从直观感觉考虑,都是认为150公斤的功放推力肯定会大于20公斤的功放......
如果抛开所有错误的感官判断,单纯从真正意义上的推力来说,我个人认为目前没有任何功放有能力将音箱“推死”......

使用道具 TOP

63#
发表于 2013-9-1 22:14: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JMA 于 2013-9-1 22:34 编辑

综上所述,我个人认为:
音箱是不会被“推死'的,所谓的“被推死”是一种错觉。
问题可能在于功放本身规模太大后引申的电路、结构本质问题,也可能在于功放本身设计不良,一味的依靠提高大环路负反馈来提升阻尼系数,有可能是其它因素影响(如音箱线和接插件),功放的推力受到限制,优点得不到体现,反而把缺点暴露出来,也有可能在于用家错误的把实际推力较弱的功放当成推力较强的功放。
以我的认知,上述各种可能性都有可能出现,如果要知道确切的原因,需要列出器材清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使用道具 TOP

64#
发表于 2013-9-1 23:08:27 | 只看该作者
综上所述,我个人认为:
音箱是不会被“推死'的,所谓的“被推死”是一种错觉。
问题可能在于功放本身规模 ...
BJMA 发表于 2013-9-1 22:14

最近这么忙还上来讲课呀!赶快把机器赶出来!大伙可都等着在!

使用道具 TOP

65#
发表于 2013-9-2 05:42:51 | 只看该作者
最近这么忙还上来讲课呀!赶快把机器赶出来!大伙可都等着在!
清风明月 发表于 2013-9-1 23:08

呵呵,讲课可不敢,坛上高手如云啊......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上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机器火速进行中,近来每天都有新发现,虽然很累,但心情很不错,人逢喜事精神爽,哈哈
期望到时来个大惊喜......

点评

还是要注意休息才行,就你那鸟身体经不起几个折腾。  发表于 2013-9-2 08:11

使用道具 TOP

FIM

66#
发表于 2013-9-2 11:25:48 | 只看该作者
我从来不认为HIFI是艺术,只作为技术问题处理。演绎才更具艺术含量,录制环节会有艺术表现审视,这不由烧友控制,烧友只需选自己心仪的录音。再声需要忠实还原,如果加进个人偏好只能是对原声的歪曲,那是失真而不是高保真HIFI。      

      论器材,三大件是重头;音源、驱动、音箱。周边附件有明显影响毋庸置疑,但仍为辅佐,主件不对,附件不可能有本质扭转。
       环境当然很重要,但与器材是两码事,车是车、路归路。并且各家须因地制宜没有现成尺码。
znd06 发表于 2013-8-30 13:47


如果说到真实的声音,没有比现场更真实了。可惜,真实的声音未必好听。近距离的聆听,短笛声声刺耳,小提琴的高音弦刺激人的耳膜,三角钢琴的大音量也让人不舒服。很多钢琴家晚年耳朵的听力都下降(鲁宾斯坦晚年耳聋)很难说不是和长期弹钢琴有关。吉他和小提琴的二重奏,因为吉他声音小,必须要通过电声器材来放大声音,才能和小提琴平衡。所以,我们听到二重奏的CD,吉他,小提琴二重奏都是经过录音师调整的声音。这种录音根本就谈不上真实,就是为了好听。邓丽君的普通流行盘,在HIFI系统聆听,低音量感过多,猜测是为了平衡普通音箱低音的不足。其实我们的HIFI系统,从录音开始,就已经远离真实了。所以,追求真实还是追求好听,是个要思考的问题。

我的结论是:要真实上监听箱,要好听上HIFI箱。

点评

《情人的关怀》  发表于 2013-9-2 13:54
偏激的更不好  发表于 2013-9-2 13:22
你所说的自恋型好听,仅限个人没有普遍意义。见过各种低劣音响都有拥趸。  发表于 2013-9-2 13:15
通常的监听系统少渲染,以缺失型失真为主,并不hifi。  发表于 2013-9-2 13:11

使用道具 TOP

FIM

67#
发表于 2013-9-2 11:33:40 | 只看该作者
如再往下延,相同的音压下,正确的声音一定大过其它调整不正确的声音。
声压越大,正确的声音状态变化小 ...
牛仔 发表于 2013-8-30 15:37


对发烧友来说,没有什么正确错误的声音标准,只有好听不好听的声音。
而什么是好听,每个人的听感都不一样,即使是一个人,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年龄,他的听感也有差异。所以,争来争去,都没有定论。不如各自走开,去寻找自己喜欢的声音。即使那个是虚幻的,是不真实的,有所谓么?我喜欢,这就足够了。

300B 失真很大,但是对声音有美化的作用,放邓丽君,弦乐,就是好听,很多人就是喜欢。这样的系统需要争论么?

使用道具 TOP

FIM

68#
发表于 2013-9-2 11:36: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FIM 于 2013-9-2 11:39 编辑
如再往下延,相同的音压下,正确的声音一定大过其它调整不正确的声音。
声压越大,正确的声音状态变化小 ...
牛仔 发表于 2013-8-30 15:37

牛仔,你是真的上当了。录音师经常的添油加醋。

最典型的就是小提琴和吉他的二重奏,不添油加醋,那个CD就没法听了。还有妙音的哪个CD《古琴》,明显添加了很多东西,整体效果,真的很好听。不然,以古琴的小音量,早就被其他乐器淹没了。古筝,大提琴,哪个都比古琴音量大。

使用道具 TOP

zzz

69#
发表于 2013-9-2 12:15:29 | 只看该作者
录音师的职责是真实还原现场??开玩笑吧?

据我所知,有些录音师连现场都不去,请问他如何还原现场,他凭什么还原现场,他还原现场的标准在哪里?

录音师,就是凭自己的审美口味和偏好,调整声音。可能有的录音师偏现场点,有的则完全自我发挥。

使用道具 TOP

zzz

70#
发表于 2013-9-2 12:21:38 | 只看该作者
如果说有一个标准来评判 录音师(或者一张唱片)的制作水平。

那绝对不是所谓的和现场的真实相仿度,那个标准其实很简单,就是市场接受度。市场能买几份而已。自己想想,是不是这个理啊?

所以,重来就不存在,录音师的职责是真实还原现场。录音师有职责的话,就是能让他调音后的唱片,多卖掉几张。其实压根就不存在,哪些所谓理想中的真实。

使用道具 TOP

71#
发表于 2013-9-2 12:37:3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使用道具 TOP

72#
发表于 2013-9-2 13:13:09 | 只看该作者
邓丽君的普通流行盘,在HIFI系统聆听,低音量感过多,猜测是为了平衡普通音箱低音的不足。其实我们的HIFI系统,从录音开始,就已经远离真实了。所以,追求真实还是追求好听,是个要思考的问题。
FIM 发表于 2013-9-2 11:25

邓丽君很多歌曲都用了低音提琴,低音提琴弹拨和鼓,在调整不到位的系统里,是最容易混淆。

点评

FIM
邓丽君的哪首歌曲有低音提琴伴奏?请教了,然后找来仔细聆听  发表于 2013-9-2 13:44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4 19:04, Processed in 0.094373 second(s), 21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