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19402

查看

113

回复
返回列表

go

你对小提琴音色的理解越是深刻,你对音响系统的把控就越是真实。

1#
发表于 2021-12-28 10:48:12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西湖肥妹8868 于 2021-12-28 10:53 编辑

可以认真的说小提琴绝对是每一个发烧友都非常之喜欢的乐器,搜了一下度娘对小提琴声音的描述 --- 小提琴的声音婉转悠扬,时而像清脆的鸟鸣,时而像优美的歌声,时而又像泉水清泻奔流。小提琴的表现力仅次于钢琴,如泣如诉,优美流畅,美到仙境。等等。。。
因此,为了追求漂亮,甜美的小提琴的音色,引无数英雄尽折了腰。

使用道具 TOP

2#
发表于 2021-12-28 11:45:21 | 只看该作者
愚以为小提琴在交响曲里类似表达人声的吟唱,委婉凄切,热情奔放,壮怀激烈,让人欲罢不能,无醉不归。

使用道具 TOP

3#
发表于 2021-12-28 11:50:21 | 只看该作者
我个人更喜欢中提琴/大提琴的音色,当然,HIFI调音,缺少不了小提琴这关

点评

四重奏一锅就烩了。  发表于 2021-12-28 15:30

使用道具 TOP

4#
发表于 2021-12-28 13:37: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西湖肥妹8868 于 2021-12-28 13:49 编辑

为了更好表达小提琴的漂亮与甜美,商家绞尽脑汁开发无数的甜美产品,并且有着极大的市场和极多的发烧友,让音响的声音很甜,好听,以满足男人们的感官快感。皆大欢喜。
一套高级好听,甜美的系统,器材与线材大概在7比3的一个恐怖比例。

使用道具 TOP

5#
发表于 2021-12-28 15:26:19 | 只看该作者
这个话题怕又是无解!小提琴和小提琴的声音差别是如此的巨大,这个才是引无数音乐家折腰的原因。刚好这几天朋友的孩子考小提琴本科,很多学生在一起,别说是琴之间的音色差异,就是一只弓几千的和两万元(刚好朋友的孩子换了只两万元的弓)的弓在同一把琴上的声音差别都大到难以置信!更别说是不同的琴了。不过拉琴的人对琴声的追求到是很像烧友,五万的琴配了两万的弓,还说不是非常好的弓!

使用道具 TOP

6#
发表于 2021-12-28 19:32:56 | 只看该作者
你对小提琴音色的理解越是深刻,你对音响系统的把控就越是真实,这句话没毛病。问题是你不知道录音里的小提琴真实的声音,除非自己制作录音调系统。小提琴声音比较有特色,谐波比较多。

使用道具 TOP

7#
发表于 2021-12-29 08:46: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西湖肥妹8868 于 2021-12-29 08:54 编辑

小提琴的音色各异,录音的风格各异,这个是客观因素,但是,每一个发烧友调整系统的音色走向更是依据各自的爱好和理解在调教,在播放,在聆听,这个也是绝对的事实,更是主观意识,才是我们应该去讨论的话题。

使用道具 TOP

8#
发表于 2021-12-29 09:08:22 | 只看该作者
就目前听过的音箱,在周边器材搭配和谐的前提下,播小提琴效果最佳的莫过于世霸,尤其是大名琴、至尊名琴的声音可谓超凡脱俗,其他再高价的音箱听小提琴至今无人超越。到过意大利才知道难怪,这就是小提琴王国,而世霸音箱就是秉持制琴理念做的音箱,从音箱的名字就可见一斑,如阿玛第、克雷蒙娜等。

使用道具 TOP

9#
发表于 2021-12-29 11:33:59 | 只看该作者
能够回放出不同小提琴音色的系统 才算好吧。好听的声音太主观了。

点评

这个其实不难啊  发表于 2021-12-29 19:59

使用道具 TOP

10#
发表于 2021-12-29 20:04:02 | 只看该作者
高音单元的材质对小提琴的重播影响很大,剔除搭配问题,我还是觉得丹拿330的小提琴最好听。

点评

同感!这也是我至今都留着丹拿C1的原因。  发表于 2021-12-30 09:38

使用道具 TOP

11#
发表于 2021-12-29 20:06:46 | 只看该作者
肥妹兄拿着JBL谈小提琴,想必有新的心得了

使用道具 TOP

12#
发表于 2021-12-29 20:20:59 | 只看该作者
“对小提琴音色的理解”达到“深刻”、“准确” 对绝大多数发烧友而言不是件容易的事,不少发烧友喜欢的小提琴音色更多是音响系统给予的。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 04:23, Processed in 0.045015 second(s), 2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