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31898

查看

78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djsww33

37#
发表于 2019-3-18 21:36:39 | 只看该作者
这张CD的原版录音是DECCA公司长据TAS榜的天碟,音场宽大,乐器结像精准,动态惊人。此片是1957年的天碟LP翻成的CD,重现的宽大音场、丰富空气感与强劲的冲击力获众评论家的大加赞赏,虽然CD碟中的高音有点生硬,但由于其它方面实在太好,因而也没有人会在意。三十多年的LP能做出这么好的CD我们还能说什么?只是它惊人的动态与结象力就足够我们慢慢品味了。
音乐方面,最为精彩的是里姆斯基的《西班牙随想曲》,这是作曲家为一交响乐团而作。作曲家是一配器大师,在这部作品中,他有意识地让乐团的各个部分轮流演出,充份发挥各组乐器的特色。大师的作品是如此精彩,以至于当年首排结束,全体乐队成员起立向大师鼓掌致谢。碟中还收录有格拉多斯的《西班牙舞曲第五号》、夏布里埃的《西班牙狂想曲》、莫什科夫斯基的《西班牙舞曲》。对于发烧友,录音优异,旋律活泼动听;交响乐团各组乐器轮翻上阵,尽显其动人音色,这是一张无论音响迷,音乐迷都不应错过必买之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38#
发表于 2019-3-18 21:49: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jsww33 于 2019-3-18 21:50 编辑

德国大提琴学派的骄傲——路德维希·霍尔舍(LudwigHoelscher) 要不是在第三帝国时期的表现,大提琴家路德维希·霍尔舍(Ludwig Hoelscher)到今时今日,可能会和卡萨尔斯、艾曼纽尔·福尔曼、罗斯特罗波维奇、皮埃尔·傅里叶等大师位列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大提琴大师的行列。哪怕是现在的情形,撇开政治的因素,霍尔舍依然可以背视为德国大提琴学派在二十世纪的代表人物之一。

       德国大提琴学派和法国大提琴学派一样,曾经是非常辉煌的两大学派。在19-20世纪交接期间,德国大提琴学派基本上源自 雨果·贝克尔(Hugo Becker)和朱利斯·克伦格尔(Julius Klengel)两位,20世纪许多德国甚至法国、瑞士的大提琴家,或多或少与他们两人都有关联,他们仿佛是德国大提琴学派的两棵大树,“长”出了繁枝茂叶。而霍尔舍在科隆是跟贝克尔、在慕尼黑是跟克伦格尔、在莱比锡和柏林是跟威廉·兰平(Wilhelm Lamping)学习大提琴,可以说尽得德国大提琴学派三大宗师的精华。Anja Thauer, 德国传奇女大提琴家. 1945年7月13日出生于北德的吕贝克, 1973年10月18日去世于威斯巴登. 才华横溢, 英年早逝. 她13岁登台演出, 曲目是博凯里尼的协奏曲. 14岁进入Ludwig Hoelscher的大师班学习, 两年后(一说一年后)又转到巴黎跟随Navarra学习, 17岁即获得国际大赛首奖, 此后辗转各地演出, 被普遍评论为当时最优秀的大提琴家, 并在1961及1964分別年获得德国文化奖及德国纽伦堡市文化奖. Thauer后来与一位有妇之夫医生发生禁断之恋, 最后两人自杀殉情. (另有说法是心脏病去世的, 德语维基和日本的唱片发行商都是这种说法, 总之是英年早逝). 是为一生的悲剧.
Thauer留下的录音非常稀少, 几十年来只有3张L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39#
发表于 2019-3-19 11:27:42 | 只看该作者
《Folk Singer》是布鲁斯强人Muddy Waters在1964年推出的一张专辑,因为唱片公司担心他在电布鲁斯的试验中走得太远,所以这张专辑中的乐器基本都是不插电的,精彩的吉他演奏和他浑厚的歌声相映成趣,是芝加哥布鲁斯的经典代表作,也深受蓝调爱好者的推崇。

黑人歌手穆迪·瓦特斯Muddy Waters,是美国50年代最著名的B1ues歌手之一。在这张《 Folk Singer》大碟中,Muddy Waters放下电吉他,以acoustic的手法来表现十分根源的民谣Blues。加上Buddy Guy,Willie Dison,Pee Wee Madison,Erancis Clay等高手助阵,他们将这种城市怨曲把玩得入滋入味,听来低缓沉重,简直“蓝”透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40#
发表于 2019-3-19 11:44:10 | 只看该作者
日本尺八的流派,
主要有黑泽琴古所创立的琴古流和中尾都山所创立的都山流。
两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尺八的吹口不同。
宫田耕八郎是琴古流尺八名家,
同时也是日本音乐集团(Ensemble Nipponia)的始创成员之一。
因此他在西方非常著名。
其名声与另两位琴古流大师——
已故的琴古流大师山口五郎,武满彻的御用尺八演奏家横山胜也
——可谓旗鼓相当。
被尊为人间国宝的山口五郎,
曾在Nonesuch公司出过经典专辑——
A Bell Ringing in the Empty Sky,
喜欢尺八的朋友也不要错过world network系列的最后一辑
No.49——山本邦山:尺八巨匠
山本邦山是都山流尺八大师,而且被誉为当今日本尺八第一人,
能表现出最微妙的尺八音色和非凡的“超强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41#
发表于 2019-3-22 10:14:06 | 只看该作者
可以多发一点精品录音

使用道具 TOP

42#
发表于 2019-3-22 20:02:52 | 只看该作者
这张“丝竹管弦”是民乐的典范录音,这张非常不错。

使用道具 TOP

43#
发表于 2019-3-31 15:24:32 | 只看该作者
这些分享不错

使用道具 TOP

44#
发表于 2019-3-31 18:22:17 | 只看该作者
一个来自挪威的爵士乐团-「Siri's Svale Band」。"Siri"是女主唱的名字,她有著低沉慵懒、富含磁性的声音,就适合唱Jazz。"Svale"有两个意思:一个是"燕子",另一个是"cool"的意思。所以啦,"燕子乐团"也可以是演奏Cool Jazz的"酷派乐团"。他们1990年灌录的专辑《BlackBird(黑鸟)》评价非常棒,而且是发烧级录音。黑鸟(black bird)女声、挪威顶级天后SIRI莎拉,以BLUE蓝调柔和了JAZZ爵士的唱法,倾情演绎了九首曲子,音色优秀,伴奏鲜明,发烧级的录音,绝对是难得的蓝调爵士女声天碟。如果您是发烧友,那么您的器材在播放该张CD的时候,你会兴奋的……
  美国 STEREO PHILE 权威评价:“全碟充满绝美女声,及惊人的牛筋低频”。
  的确如此,单是开篇头一首“i don't explain”,迎面而来的牛筋,已经是深感过瘾,紧接着主音来自北欧挪威的爵士红伶Siri Beathe Gellein那略带忧郁、尤富磁性的嗓音出场,更是紧紧抓住了你的听觉,此时已是无法抽身。
  还要抽身么,如此诱人的女声是器乐,只管一直听下去就是啦。
  特喜欢里面的第三首“like that”,简单的二字歌词(除了一段过场),一顿一挫,旋律极之好接受。“love me or leave me”、“paper moon”的跳跃律动,为全碟暗淡的忧郁点缀上丝丝的色彩。一曲“bassar”,更使整个BAND充分表现其器乐之精彩,主音SIRI只是在里面担当和声的角色,正是“好花还需绿叶扶”。  
  我喜欢这个乐队的原因是,他们有两把bass,那低沉的弦音拨动真是令人要心醉地颤抖。很适合疲累的夜晚,在昏暗的灯下,想着自己那卑微的心绪,即将离开的友人,我知道这一别肯定又是分离,难再回到当初的纯真了,Leave Me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45#
发表于 2019-4-2 21:24:16 | 只看该作者
琼·贝兹(Joan Baez),1941年出生于纽约史坦顿岛,美国民谣歌手、作曲家。
她在波士顿的咖啡馆开始自己的演唱生涯,1959年纽波特民歌节的表演使她受到国人瞩目。此后她又现身于大学、音乐厅、电视唱歌,并录制了很多唱片。《破晓》(1968年)和《歌唱人生》(And a Voice to Sing With)(1987年)是她的自传。
她的声音高亢清晰,演唱传统和当代谱写的民歌时风格简洁。她的政治观点、参加民权运动与和平示威的经历也常常备受争议,乔布斯曾经热烈追求过琼·贝兹,在他二十七岁的时候。因为琼的特立独行,因为琼曾经做过他的偶像鲍勃·迪伦的女友。琼已经四十一岁了。乔布斯期待与她建立家庭,可令他苦恼的是,琼太老了,而乔布斯还想要一堆孩子。琼在乔布斯的纪念仪式上,和U2的Bono一起为远去的乔布斯演唱,她的歌是《Swing Low, Sweet Chariot》。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46#
发表于 2019-4-4 21:31: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jsww33 于 2019-4-5 20:28 编辑

单纯以演奏而言,这是最好的西贝柳斯(Sibelius)第二交响曲即使是巴比罗利(Barbirolli)与Halle Orcheatra的合作亦不及此次的成功录音,不仅因为Halle Orcheatra的水准没皇家爱乐高,亦因为巴比罗利的至情至性无法一可再,再可三,此版本将西贝柳斯的热情与冷峻共冶一炉,相对于其它版本,巴比罗利与皇家爱乐的合作,悲剧气氛特别沉重,终乐章把人压得似乎透不过气来,据说,在本碟的录音过程中,传来巴比罗利母亲逝世的噩耗,但其仍然坚持要录好全曲才回家奔丧,演绎里浓厚的悲剧性,是否表达了巴比罗利对慈母的哀思?现在我们可以相信,伟大的艺术,常常是在逆境中诞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47#
发表于 2019-4-4 22:47:48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

使用道具 TOP

48#
发表于 2019-4-8 14:32:43 | 只看该作者
.喜欢独自一个人听音乐,静静的沉侵在音乐交织的抽象世界里。听过的曲子种类也繁多。而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却是最常听的曲子之一,最喜欢的版本是大名鼎鼎的斯维亚托斯拉夫李赫特(Sviatoslav Richter )于1959年,和Stanislaw Wislocki指挥华沙爱乐一同录制的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李赫特的拉二是完美的,是光彩夺目的,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中每一个音符都在李赫特手下变成了绚丽的诗句,他在营造一种如大海般广阔的意境。大气磅礴的和弦效果和另人不能喘息的速度,使得他诠释的拉二是无人能及的。这个曲子最让我感动莫名的是第一乐章.在结束长达6分47秒的冗长的不安与动荡,矛盾与激情,那归与万物自然宁静的声音是如此的甘美,那么自然,那么触动灵魂。这一乐章是其展现抒情旋律的惊人之作。充满幻想的天籁回荡全曲,狂想曲般的高潮,宁静甜美的的钢琴独奏结尾,绚丽而浪漫的曲风,让我深深陶醉。
     也许音乐就是这么的神奇,它能够引起内心最软弱同时也是最坚强的部分的共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 22:06, Processed in 0.063765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