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6972

查看

40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shinelb

13#
发表于 2010-6-3 02:48:14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欣赏版主现在对音乐的态度,我想这个论坛里绝大多数属于“音乐发烧友”,有别于“音响发烧友”。
由于“音乐发烧友”都是完美主义者,因此其中大多数对音响也颇为讲究。因此潜心于各种音响的测试,器材的调校, ...
广陵散 发表于 2010-6-2 19:20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谢谢兄台的鼓励和鞭策。音乐发烧友确实大部分是完美主义者。其实我把时间和精力专注于音乐,也有一个原因是我买不起顶级器材。音乐欣赏,我觉得我们对器材的要求,都会有一个类似的过程:产生兴趣、狂热、回归平淡的过程。我觉得音乐欣赏,最好还是把资源性放在重要的位置,器材能接受就可以了。当然,我们也理解器材发烧友。如果音乐和器材都能兼顾无疑是最理想的。共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4#
发表于 2010-6-3 09:19:15 | 只看该作者
烧高难免偏执,也是一种激情,
回归是一种成熟,经历之后的丰富和淡定,
途中风景,都是需要把握的幸福。
怀念激情年月。

使用道具 TOP

15#
发表于 2010-6-3 10:17:04 | 只看该作者
老大:可能是这张:

9419
shinelb 发表于 2010-6-3 02:23



S版,这张CD的LP版可都是在DECCA的LXT系列里的。

能否麻烦您看看CD的小册子里有关录音的信息?确认一下到底是哪家公司的录音。

我的这张CD很早就被一烧友豪夺去了,而LP上又缺乏有关录音的详细说明。

谢谢。

使用道具 TOP

16#
发表于 2010-6-3 11:55: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广陵散 于 2010-6-3 12:06 编辑
S版,这张CD的LP版可都是在DECCA的LXT系列里的。

能否麻烦您看看CD的小册子里有关录音的信息?确认一下到底是哪家公司的录音。

我的这张CD很早就被一烧友豪夺去了,而LP上又缺乏有关录音的详细说明。

...
mm33 发表于 2010-6-3 10:17


我帮兄台查了一下:

除了piano concerto No.2于1939年录制于Dresden外,其它录音都于1932-1939年在Abbey Road Studio No.1&3录制,而且据内页资料,均“transferred from 78s, and audio restoration carried out, at Abbey Road studios, by Andrew Walter and Simon Gibson” ,因此几乎可以肯定是EMI的早期录音。
至于兄台所说的Decca版LP,我至今未见,可否传上一观。

使用道具 TOP

17#
发表于 2010-6-3 11:56:30 | 只看该作者
烧高难免偏执,也是一种激情,
回归是一种成熟,经历之后的丰富和淡定,
途中风景,都是需要把握的幸福。
怀念激情年月。
尘客 发表于 2010-6-3 09:19

老兄玩唱片、玩器材很高烧,但我觉得正常的,不是偏执,因为你烧得起。其实MM33兄玩得起头版黑胶也很正常的,不是偏执。其实一般人经济能力可能都远比不上你们两位,如果再攀比和偏执,就是误入歧途了。理智听音乐,看米下饭。其实艺术是虚无的,我们不能一辈子活在网络里,也不能一辈子活在音乐里,因为这些都是虚幻的,我们应该做我们应该做的事。

使用道具 TOP

18#
发表于 2010-6-3 11:58:02 | 只看该作者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谢谢兄台的鼓励和鞭策。音乐发烧友确实大部分是完美主义者。其实我把时间和精力专注于音乐,也有一个原因是我买不起顶级器材。音乐欣赏,我觉得我们对器材的要求,都会有一个类似的过程 ...
shinelb 发表于 2010-6-3 02:48

深有同感,我想兄台和我一样,在专注于音乐的同时,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会因为1%音质的提高而掷下超过100%的投资的。

使用道具 TOP

19#
发表于 2010-6-3 11:59:36 | 只看该作者
S版,这张CD的LP版可都是在DECCA的LXT系列里的。

能否麻烦您看看CD的小册子里有关录音的信息?确认一下到底是哪家公司的录音。

我的这张CD很早就被一烧友豪夺去了,而LP上又缺乏有关录音的详细说明。

...
mm33 发表于 2010-6-3 10:17

请兄台等几天,我现在不在深圳。我回家看后再向你汇报。

使用道具 TOP

20#
发表于 2010-6-3 14:46:33 | 只看该作者
我帮兄台查了一下:

除了piano concerto No.2于1939年录制于Dresden外,其它录音都于1932-1939年在Abbey Road Studio No.1&3录制,而且据内页资料,均“transferred from 78s, and audio restoration carried ...
广陵散 发表于 2010-6-3 11:55



多谢老兄!

在LP里,还真的没有见过巴克豪斯在EMI的录音,呵呵。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21#
发表于 2010-6-3 14:48:06 | 只看该作者
深有同感,我想兄台和我一样,在专注于音乐的同时,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会因为1%音质的提高而掷下超过100%的投资的。
广陵散 发表于 2010-6-3 11:58

其实很多音乐发烧友更加舍得花钱。因为他们对古典音乐更加敏感、更加熟识,他们更加认识到器材的重要性。基本上是播得好各种类型的古典音乐的器材才是优秀的器材。这个其实音乐发烧友有很多很明白的。我在90年代玩的器材就是4W元的(在当时不算便宜的,后来2000年初玩的KEF如果按正常价格,光是这对音箱就是4W元级的),因为只有这样的器材才相对播得好古典音乐。所以如果经济能力允许,在高烧的时候花钱是毫不犹豫的。但今天,也换过几次器材,新鲜过后一样的,对器材的追求是不断上升的。明白这个道理,就会知足常乐了。

使用道具 TOP

22#
发表于 2010-6-3 15:25: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广陵散 于 2010-6-7 13:06 编辑
多谢老兄!

在LP里,还真的没有见过巴克豪斯在EMI的录音,呵呵。
mm33 发表于 2010-6-3 14:46

兄台收藏的黑胶不错,本人虽然不玩黑胶,但曾经聆听过一些,其独特音色确实不凡。
由兄台上传图可知,EMI和Decca版的Brahms是不同的录音版本,Decca版concerto No.1的指挥和乐团(就唱片上所写)是Karl Bohm/VPO,而EMI版则是Adrian Boult/BBC symphony Orchestra, 而piano concerto No.2 Decca 版是Carl Schuricht/VPO, EMI则是Karl Bohm/Sachsische Staatskapelle, 我推测Decca版的录音应该在50年代。
EMI版的珍贵之处不仅在于其录音早,更能反映Backhaus真实的技术,而且多出了很多曲目,特别非常具有Brahms 深沉、内在气质的晚期的钢琴小品op.116-119.

使用道具 TOP

23#
发表于 2010-6-3 15:59: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广陵散 于 2010-6-3 16:05 编辑

补充一点,EMI的早期录音确实是一个宝库,但是其转录很有问题,相对来说reference 版还好一些,但也存在去噪太过,使声音干涩,空间感极度丧失,可能是EMI的转录工程师非常不喜欢“炒豆声”,抑或是对于大众接受程度的忧虑而采取的一种折中方式,在我则是一大遗憾。
看到很多论述pearl和其它公司的历史录音处理要好过EMI, 本人也费力寻找到一些音源,听下来确实如此。但我有一个疑问,EMI公司拥有这些历史录音的母带,而其它公司的历史录音音源又如何得到,是间接转录自EMI早期发行的唱片,还是向EMI购买或租借母带使用?

使用道具 TOP

24#
发表于 2010-6-3 16:17:32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很多音乐发烧友更加舍得花钱。因为他们对古典音乐更加敏感、更加熟识,他们更加认识到器材的重要性。基本上是播得好各种类型的古典音乐的器材才是优秀的器材。这个其实音乐发烧友有很多很明白的。我在90年代玩 ...
shinelb 发表于 2010-6-3 14:48

版主所言极是。成名的钢琴家都用斯坦威、贝森多夫等名琴,想是同一道理。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9-28 00:16, Processed in 0.025241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