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9168

查看

163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shinelb

85#
发表于 2010-5-23 11:15: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86#
发表于 2010-5-23 12:57: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87#
发表于 2010-5-23 13:03: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88#
发表于 2010-5-23 14:10: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89#
发表于 2010-5-23 14:20:33 | 只看该作者
LP与CD之争

文·【令吟村仕】
  


CD自八十年代风行后,LP与CD之争不绝于耳。

发烧友甲君告诉我:“我宁可听卡带都不听CD!”

发烧友乙君则说:“LP体系调校困难,容易出哼声、破裂声,而且又多杂声,哪能与CD比呀!”……

身为一位爱乐者,我从小便生活在黑胶碟的世界里,CD风行后我亦开始听CD, 曲目多为古典音乐和小时候(纯LP年代)尚不会欣赏,更不会买下的古董Mono录音。

谈到LP,我先讲一个故事给大家听。

自1982年我首次在香港买下Esther LP后。每次路经香港都必定上金弦搜购Esther,故家中少说也有十来张Esther, 我真的爱上了Esther的歌声,当年我在某音响公司任职时,结识了一位医生Dr Seet。在某个星期六(全周最忙碌的一天)下午,此君大发伟论,与我谈了整整两个小时CD!他的结论是CD好过LP,我当然不服:“任你怎么赞CD好。你都没有办法把Esther的歌声重现得与LP一样好听!”由于当时尚无Esther CD上市,我就约他下个周末再来探讨并展示珍藏的Esther LP!

接下来的五天里,我忙着为Showroom 的VPI盘、SME和Grado TLX唱头细心调校,包括了Tracking Angle、Overhang、唱重及VTA等,除了水平调校外,其余皆用Cart Align及耳朵精调。

到了星期六下午,Dr Seet果然准时赴约,而Showroom的系统早在上午八点多就已经开始煲机。

我二话不说,把唱头徐徐降落在团团转的VPI盘上。

播放过程中,Dr Seet一言不发,听完一面之后,他打破沉默,要求再播一遍……结局不用多说了,当Dr Seet一而再,再而三地重播之后,一抬眼,才发现已经坐了整整45分钟,而且皇帝位周围也站满了旁听的人群……

Dr Seet站起来对我说:“太好了,太好了!我一定要买下它,人世间怎么会有这么美丽的歌声?!快告诉我,到哪里可以买到这张LP?”

“香港。”

“谢谢!我开始相信LP的确优于CD……”

“是啊!我从未在CD里听到这么感人的歌声。” 老板也说,并告之:“那是因为你尚未听过Sonographe CD机。”

一星期后,Dr Seet又来了,告诉我他昨天刚去香港,买了两张Esther LP!

哗!这两张Esther可真贵啊!

在家里我亦常播Esther,太太也很喜欢欣赏Esther的歌声,Esther CD一面市,我马上就买了下来,待到下班后以百米冲刺的速度窜进家门,直奔CD机,立刻开声!

只不过播了几个小节,太太跑了过来,直嚷嚷:“HI-FI出了什么事?为什么声音差了这么多?怪怪的?哦,……原来是CD。”

若将CD与性能很好的Belt Drive及Idler Drive LP盘相比,在重播效果方面,的确是欠缺了LP盘的“秀气”、“人性”、“自然感”及“暖意”。CD转盘之中,虽然CEC TL-1 CD转盘也同样属于Belt Drive,可是在效果上不能与LP完全相提并论,勿作出美丽的联想以至铸成美丽的误会!

但LP在Direct Drive盘上重播却大事不妙!Belt Drive 及Idler Drive盘的高贵气质大减,声音紧紧的、硬硬的,几乎任何一部CD机都要比它好听!

一般CD盘在出厂前已经调校妥当,用户只需调校水平和加钉,如此这般已能取得不错的效果。相比之下,要校好一部LP盘则需大费周章!调校所花费的功夫是CD盘的千倍、万倍!

由于唱头的输出微弱,故需要用RIAA唱头放大器,MM头在IKHZ时的前级标准增益为60db(1,000倍),MC头还要加多20db,达10,000倍!在低音频段,RIAA路的提升更可高达100,000倍!只要稍微调整一下,在中音频段便会有10,000倍,而在低音频更会有100,000倍以上的放大。

读者大人,你们怕吗?

我怕!

故此,《发烧音响》的老编陈瑛光先生常说:“千金难买靓低音!”原来道理就在此。玩LP一定要艺高胆大,才能搞得有声有色!搞好CD则比LP容易许多。

调校LP功力高深的发烧友所调校出来的CD体系自然也不会差,因为调校CD比起调校LP实在容易得多了!所以整天埋怨CD不好听的人,他的LP体系亦不见得会好听。

我私下认为,黑胶碟是人类发烧艺术的顶峰。不会珍惜LP及Belt Drive唱盘的人,我无法与他们谈HI-FI。

使用道具 TOP

90#
发表于 2010-5-23 15:13: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91#
发表于 2010-5-23 15:14:06 | 只看该作者
调整LP唱盘的八大基本功

  在LP时代,许多人终其一生听LP唱片,然而,他们可能连唱头要调整三个角度都不知道。只知道唱头锁上唱头盖,加上适当针压就能唱出声音了。从「知」的角度来看,他们可说是糊里糊涂的听著唱片。从「不知」的角度来看,他们才是真正幸福的LP迷,因为他们从来未曾感受到调整唱头唱臂的痛苦。

使用道具 TOP

92#
发表于 2010-5-23 15:14:53 | 只看该作者
调整唱头唱臂有什麽痛苦呢?第一:声音不稳定。往往今天听了好声,明天声音就跑掉了。至于为什麽声音会跑掉?从来这就是无头公案。也因为声音不稳定,LP时代邀请人来家里聆乐时,往往就因为声音跑掉而尴尬极了。第二:越调越迷糊:每一个人在调整唱头唱臂时都想要越调越好,但往往反覆调过几次之後,听觉越来越迟钝,越来越迷糊,也越来越不敢确定到底哪一次声音最好。调到後来,经常就是心神耗尽,疲劳崩溃收场。第三:变数大多。就以唱片本身来说好了,唱片弯曲不说,每个厂牌的唱片厚度还不一样。唱片弯曲其他的调整就都白费了,因为所有的角度都会不正确。而厚薄不同也让费心调好的垂直循轨角V.T.A心血泡汤,因为我们争的也就是那零点零几公分的差异。第四:要非常小心。为什麽非常小心是痛苦之一?当然罗,因为只要您一不小心,昂贵的唱针就会被您弄断。唱针一弄断至少就要花个几千几万,您不会心疼痛苦吗? 基於这四大痛苦,所以今日CD盛行真是救苦救难菩萨,让大多数人从苦海中解脱。奇怪?既然听LP唱片那麽的痛苦,为什麽还有人甘之如饴呢?

  其实答案也很简单。第一:听LP唱片有成就感。调整功夫的高低直接就影响到声音的好听与否,功夫不够,声音就不好听;功夫好,大家都称赞。因此,听LP唱片比听CD要来得有成就感。第二:LP是类比的声音。类比声音里有数位声音所无法企及的许多细节,而且音质也更自然。这也是许多人仍不放弃听LP唱片的主要原因。

  对于从LP时代跨到CD时代的LP迷而言,调整唱头唱臂的一些基本功夫他们皆已具备。而对于那些要从CD时代跨入LP领域的新LP迷而言,他们恐怕就没有这些基本功夫。因此,我在这里想以最简单的方式来为这些新鲜人讲述调整唱盘系统的八大基本功。有了这八大基本功之後,您再往更细微的地方去发展,很快的就会有所成就。

使用道具 TOP

93#
发表于 2010-5-23 15:15:34 | 只看该作者
第一功:调唱盘、转盘的水平

  这里所说的唱盘包括整座唱盘本身以及转盘。尤其是转盘,如果转盘本身没有水平,那就没什麽戏好唱了。为什麽?由于它不水平,抗滑会有问题,唱片沟槽二侧受力也不同。这样一来,许多问题就会产生。

  调整方法:使用水平仪。水平仪有二种,一种是圆形中间有孔的,可以套在转轴中央。另一种是长型的,可以测较大面积的表面水平与否。最好的方法就是二种都准备,先用长型水平仪侧唱盘水平与否。然後再用圆形的测转盘水平与否。至于要如何调转盘的水平,由于各种唱盘的悬浮系统都不一样,因此无法在此详述。 检验成果:以目视检验,看气泡是否在中间就对了。

使用道具 TOP

94#
发表于 2010-5-23 15:16:09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功:调唱头超距(Overhang)

  顾名思义,唱头超距就是唱头针尖与转盘轴心之间的距离。为什麽针尖与转盘轴心之间要有这小段距离呢?如果将唱头拉到转盘轴心上,针尖刚好落在转盘轴心上不好吗?不好!因为这样一来,唱针在唱片上面循轨时针尖角度的「失真」会比较大。这麽说来,超距越大循轨角度的失真不就越小吗?也不对!超距必须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唱针循轨角度的失真才会最小。因此,每一支唱臂在设计时就已决定它的有效长度(Effective Arm Length。针尖与唱臂轴心之间的直线距离)来让循轨角度的失真达到最小。而超距的调整就是要得到最正确的唱臂有效长度。超距如果不对,最明显的问题就是唱针越唱到唱片内圈,杂音会越大,声音会越难听,因为各种循轨的失真都加大了。

  调整方法:通常唱臂规格上都会告诉您超距是多少。如果您有量测的工具,就可以用它来量超距。如果没有,也可以放一支尺在转盘轴心旁,然後将唱臂拉到尺旁,看看唱针的超距是多少。 检测成果:目视即可。千万不要小看超距,一定要将唱针调整到正确的超距位置上,否则,循轨失真会加大。

  如果您使用正切型唱臂,那就不必调整超距,只要将针尖定在正切线上就没有循轨误差了。当然,要将针尖完全准确的落住整条正切线上,还是需要花功夫调整的。

使用道具 TOP

95#
发表于 2010-5-23 15:16:43 | 只看该作者
第三功:调唱头方位角(Azimuth)

  在此要先做说明,不论您调整唱头的什麽角度,它所关系到的就是唱针在沟槽里接触的情况。如果各种角度不正确,说得简单些就是唱针循轨不对。说得仔细些就是会产生相位不正确、二声道音量大小不对、杂音增多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又会衍生出定位不清楚、音像会飘、二声道声音不平衡、音质不佳、音色不正确、声音太闷或太刺耳等等诸多问题。换句话说,唱头的各种角度如果没调好,那几乎就是万恶之源。所以,我把各种唱头角度的调整列在最前面。

  调整方法:调方位角就是自己面对唱头,将唱头朝顺时锺或逆时钟方向扭动。有些唱臂的唱头盖是活动的,可以藉扭动而调整方位角。然而,有些唱臂的唱头盖与唱臂是一体的,此时则要从唱臂根部调整。如果遇上整支唱臂都固定不可调的(如Rega唱臂)怎麽办?此时就只好靠塞薄垫片在唱头与唱头盖之间来调整了。

  检验成果:传统上,检验的工具就是耳朵。当您的耳朵听到最美、最不尖锐刺耳、最不乾涩、最有光泽、定位最明晰、音场後方与左右二侧最清楚、杂音最少的声音时,那就对了。此外,蔡炳荣在「音响论坛」83年1月25日出版的冬季特刊中第69页,曾提起将唱头讯号反相来调唱头方位角。这种方法必须拆卸唱头连线,一不小心就会将唱针弄断,在试时要特别小心。

使用道具 TOP

96#
发表于 2010-5-23 15:18:07 | 只看该作者
第四功:调水平循轨角(Lateral Tracking Anale)

  将Lateral译成「水平」并不恰当,说它是「补偿角Offset Angle」恐怕还来得传些。不过这是相对于垂直循轨角的说法。说得白话些,水平循轨角就是当您面对唱头时,看唱头「正不正」。如果不正的话,唱针的左缘与右缘所接触到的唱片沟槽就会有相位差产生。

  调整方法:假若您有格状量规(Alignment Protractor),可以将唱针放在量规所定的针尖点上,然後以目视,看唱头左右、前後的边线是否与量规上的线条平行。如果不正,则将唱头朝左或右转动。请注意,前面的方位角是朝顺时锺或逆时锺方向扭动,而水平循轨角是朝左或右转动。假若您手上什麽量规也没有,也可以以唱头盖的左、右侧缘线条为基准去调。

  检验成果:还是与方位角、超距一样,当您听到最美、最不尖锐剌耳、最不乾涩、最有光泽、定位最明晰、音场後方与左右二侧最清楚、杂音最少的声音时,那就对了。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6 17:08, Processed in 0.033625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