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7929

查看

152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bach111

121#
发表于 2010-5-13 06:48:12 | 只看该作者
下一位该轮到达芬奇了吧?

使用道具 TOP

122#
发表于 2010-5-14 04:08: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5-14 04:41 编辑
下一位该轮到达芬奇了吧?
bach111 发表于 2010-5-13 06:48


达芬奇《自画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23#
发表于 2010-5-14 04:11: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24#
发表于 2010-5-14 04:15: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25#
发表于 2010-5-14 04:16:07 | 只看该作者
大家猜猜哪位是犹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26#
发表于 2010-5-14 04:19: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5-14 04:42 编辑

列奥纳多·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画家、寓言家、雕塑家、发明家、哲学家、音乐家、医学家、生物学家、地理学家、建筑工程师和军事工程师。他是一位天才,他一面热心于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研究如何用线条与立体造型去表现形体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他也同时研究自然科学,为了真实感人的艺术形象,他广泛地研究与绘画有关的光学、数学、地质学、生物学等多种学科。他的艺术实践和科学探索精神对后代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使用道具 TOP

127#
发表于 2010-5-14 04:21: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5-14 04:45 编辑

说到艺术创作,在文艺复兴时期当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的成就最高。他们的艺术成就达到了西方造型艺术继古希腊之后的第二次高峰,仅绘画而言,则达到了欧洲的第一次高峰。其中尤以达·芬奇最为突出,恩格斯称他是巨人中的巨人。在艺术创作方面,达·芬奇解决了造型艺术三个领域——建筑、雕刻、绘画中的重大问题:  
    1、解决了纪念性中央圆屋顶建筑物设计和理想城市的规划问题;
  2、解决了15世纪以来雕刻家深感棘手的骑马纪念碑雕像的问题;
  3、解决了当时绘画中两个重要领域——纪念性壁画和祭坛画的问题。
  达·芬奇的艺术作品不仅能像镜子似的反映事物,而且还以思考指导创作,从自然界中观察和选择美的部分加以表现。壁画《最后的晚餐》《安吉里之战》和肖像画《蒙娜丽莎》是他一生的三大杰作。这三幅作品是达·芬奇为世界艺术宝库留下的珍品中的珍品,是欧洲艺术的拱顶之石。
  《蒙娜丽莎》的原型是威尼斯公爵夫人,当时威尼斯公爵请达·芬奇为其夫人画一幅肖像,而当这幅画作完成之后,达·芬奇因为太喜欢这幅画,不舍得交工,就连夜打包,和仆人一起逃跑了。蒙娜丽莎的右手更被称为“美术史上最美的一只手”。  
   《最后的晚餐》绘制在米兰格雷契修道院饭厅的墙壁上。达·芬奇一改前人绘制“最后晚餐”围桌而座的布局,让所有人物坐成一排面向观众,而耶稣基督坐在最中间。
  溘然长逝
  达·芬奇晚年被法兰西国王弗朗索瓦一世邀入法国,弗朗索瓦一世给予了他至高的接待,将其安置于昂布瓦斯城堡中的克鲁克斯庄园,并时不时地去请教。1519年4月23日,年事已高的达·芬奇因病逝世了,据说他是在赶来的弗朗索瓦一世怀中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使用道具 TOP

128#
发表于 2010-5-14 04:22: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5-14 04:47 编辑

我们现在比较熟悉的达·芬奇形象基本上来自于他那幅著名的自画像,所以一提起列昂纳多,我们总是想到一个哲学家般的睿智长者。其实,达·芬奇年轻时代可是意大利佛罗伦萨闻名遐迩的美男子呢(不过因为他对女人没兴趣,所以当时关于他是同性恋的传闻满天飞)!他的老师韦罗基奥雕塑的那俊美非凡的青铜大卫像据说就是以年轻的达·芬奇为模特。达·芬奇艺术生涯发展得最顺利的时期是在1482--1499年的米兰。达·芬奇的七弦琴拉得不错,他首先是作为一个音乐家而不是画家或者发明家出现在米兰出名的。这期间他的绘画作品不多,但其无与伦比的才能却极受米兰大公卢多维科·斯福尔扎的青睐。
  1499年为躲避战乱达·芬奇在曼图亚和威尼斯等地旅游并进行一些科学研究。
  1500年达·芬奇回到佛罗伦萨并开始创作《蒙娜丽莎》。这之后达·芬奇再去米兰,并继续服务于米兰宫廷。
  1513 年移居罗马,罗马对于列昂纳多来说并不是很讨人喜欢的地方。他在那里做了短暂的停留,见到了米开朗基罗和其他当时在罗马的艺术家,但并没有显露他任何的艺术天才。他在那里基本上是研究一些类似于魔法的小把戏,以至于罗马人当他是巫师一类的人物。
  1515年达·芬奇移居法国,最后定居昂布瓦斯。
  晚年极少作画,潜心科学研究,去世时留下大量笔记手稿,内容从物理、数学到生物解剖,几乎无所不包。他一生完成的绘画作品并不多,但件件都是不朽之作。其作品具有明显的个人风格,并善于将艺术创作和科学探讨结合起来,这在世界美术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学术界一般将其创作活动分为早期和盛期两个阶段。

使用道具 TOP

129#
发表于 2010-5-14 04:23: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5-14 04:51 编辑

早期创作
   当他在的作坊学艺时 ,就表现出非凡的绘画天才。约1470年他在协助韦罗基奥绘制《基督受洗》时,虽然只画了一位跪在基督身旁的天使,但其神态、表情和柔和的色调,已明显地超过了韦罗基奥。据传,韦罗基奥为此不再作画。现存他最早的作品《受胎告知》是达·芬奇在没有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一件作品。除了有一点自由构思外,这幅画的场景都是达芬奇遵循一般的透视画法来构思的。后来位于欧利维特峰的圣巴托罗梅欧修道院还订购了这幅作品,稍后创作的《吉内薇拉·班琪》,一反15世纪艺术追求线条分明的传统,以逆光夕照的色调渲染他所倡导的透视效果。1481年创作的《博士来拜》(又译《三王来拜》)是标志其艺术风格达到成熟期的作品。该画虽由于他动身去米兰而没有完成,但从原稿上可看出其构图和形象塑造所显示的艺术创新,大大超越了他的老师和同辈:由圣母婴孩和三位博士所形成的三角形稳定构图,按精确的透视法画的建筑遗迹和奔腾飞跃的马群等背景,说明他已不再从叙事的角度简单地罗列有关人物,而是对传统的题材进行彻底的改造。他所采用的色调幽暗的画法,使人物形象从阴影中突出,突破了传统绘画明晰透露的特点,预示着文艺复兴的到来。

使用道具 TOP

130#
发表于 2010-5-14 04:24: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5-14 04:53 编辑

盛期创作
   1482年达·芬奇来到米兰,应圣弗朗切斯教堂的邀请绘制祭坛画《岩间圣母》。这幅画现藏于卢浮宫。《最后的晚餐》是他在这一时期的创作中最负盛名之作。这幅表现基督被捕前和门徒最后会餐诀别场面的湿壁画,绘制在米兰格雷契修道院饭厅的墙壁上。它巧妙的构图和独具匠心的布局,使画面上的厅堂与生活中的饭厅建筑结构紧密联结在一起,使观者感觉画中的情景似乎就发生在眼前。在人物布局上,一反平列于饭桌的形式,将基督独立于画面中央,其他门徒通过各自不同的表情和手势,分别表现出惊恐、愤怒、怀疑、剖白和慌张的情绪。这种典型性格的描绘,突出了绘画的主题,它与构图的统一效果互为补充,堪称美术史上最完美的典范之作。1500年达·芬奇回到佛罗伦萨,随着共和国制度的恢复,文化气氛一度活跃,画坛上也先后出现了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杰出人物。达·芬奇开始为兰则塔大教堂的主祭坛创作《圣母子与圣安娜、圣约翰》,他向市民展出的一幅经过精心构思的《圣母子与圣安娜、圣约翰》素描草图,立即引起轰动,其构图原理和画法对艺术界有极大影响,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等人也从中得到启发。1503年他一面着手为市政厅绘制壁画《安吉里之战》,一面创作《蒙娜丽莎》和《圣母子与圣安娜、圣约翰》(后成为《圣母子与圣安娜》),这是两幅画和《施洗者圣约翰》一起成为他极为珍爱的作品,始终带在身边,晚年移居法国也不离左右,最后遗存巴黎。

使用道具 TOP

131#
发表于 2010-5-14 04:24: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5-14 04:57 编辑

在达·芬奇的艺术遗产中,大量的素描习作也颇值得重视,这些素描和他的正式作品一样,同样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被誉为素描艺术的典范。其特点是:观察入微,线条刚柔相济,尤善于利用疏密程度不同的斜线,表现光影的微妙变化, 他的每一件作品都以素描作基础 。其艺术理论散见于他的6000多页手稿和未完稿的《绘画论》中,这也是文艺复兴时代理论研究的重大成果。  克鲁克斯庄园达·芬奇的生命是一条没有走完的道路。路上是撒满了未完成作品的零章碎片,他在临终前痛心地说过:“我一生从未完成一项工作。”他在31岁那年写信给米兰大公卢多维科·斯福尔扎,在信中列举了自己的各种才能,最后他还表示可为大公的父亲塑造一座青铜骑马像,成为世界上前所未有的巨型雕像。达·芬奇41岁时完成这一巨作的土制塑像,因筹到的青铜后来都被军队用于战争而使巨作终未完成,1499年法军入侵时被毁,否则将成为世界一大奇迹。大公对他的天才和辛勤劳动酬谢的不是金币,而是金言玉语,这使达·芬奇十分不安,大公为了安慰他,请他为格雷契修道院饭厅画一幅湿壁画,这就是《最后的晚餐》。如果说《最后的晚餐》是世界最著名的宗教画,那么达·芬奇在51岁时自米兰重返佛罗伦萨而作的《蒙娜丽莎》则无愧为世界上最著名、最伟大的肖像画。这两件誉满全球的作品使达·芬奇的名字永垂青史。达·芬奇独特的艺术语言是运用明暗法创造平面形象的立体感。他曾说过:“绘画的最大奇迹,就是使平的画面呈现出凹凸感。”他使用圆球体受光变化的原理,首创明暗渐进法,即在形象上由明到暗的过渡是连续的,像烟雾一般,没有截然的分界。《蒙娜丽莎》是这种画法的典范之作,瓦萨里认为这种明暗画法是绘画艺术的一个转折点。达·芬奇的一生始终在探索艺术的高贵气质,只有在美的创造中他才能感到心满意足。可是达·芬奇的才能到了晚年并没有受到重视和赏识,由于他一直致力于解剖学的研究,破坏了天主教的基本教义,触怒了当时的罗马教皇。教皇的不理解和对他的冷漠令达·芬奇十分伤心。1515年法兰西国王弗朗索瓦一世重新占领米兰时,邀请达·芬奇赴法国并应聘他为宫廷画家。达·芬奇1519年客死异国,终年67岁。他的学生弗朗西斯科·梅尔兹(梅尔兹是达·芬奇最钟爱的学生,他是意大利伦巴第区出生的贵族青年,达·芬奇临终前将所有绘画作品和大量手稿都托付给了他)说:“达·芬奇的死,对每一个人都是损失,造物主无力再造出一个像他这样的天才了。”
  “上天有时将美丽、优雅、才能赋予一人之身,令他之所为无不超群绝伦,显出他的天才来自上苍而非人间之力。列昂纳多正是如此。他的优雅与优美无与伦比,他的才智之高可使一切难题迎刃而解。”这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传记作家瓦萨里对达·芬奇的溢美之词。

使用道具 TOP

132#
发表于 2010-5-14 04:26: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5-14 04:59 编辑

《蒙娜丽莎》



Mona Lisa - Leonardo da Vinci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件艺术品能像《蒙娜丽莎》那样誉满全球,同时引来各式各样的说法和评价。我们根据瓦萨里的记载,可以确定,画中人为佛罗伦萨银行家弗朗斯柯·捷列·佐贡多的妻子丽莎。她出生于1479年,达·芬奇为她画像时间是1503年,正是丽莎24岁的时候。画中人的主要神情是“微笑”,世人称之为“神秘的微笑”。
  银行家佐贡多以丰厚的酬金请达·芬奇为夫人作画。当夫人出现在画家面前时,她身着华贵的连衣裙,梳着时髦的发式,一绺绺卷发散在双肩,明亮的眼睛闪闪发光,身体显得丰满,两颊绯红,颈项和手臂佩带着名贵珠宝,全身充溢着唯美但奢靡的贵族气息。当她用目光注视着这位鼎鼎大名的画家时,一颗能容无限智慧的苏格拉底式的脑袋映入眼帘,面孔下面布满银白色的胡须,看上去像是暂留人间的神,这与她终日见到的粗俗商人大不相同。一瞬间发自内心的微笑,使她的脸显出夺人的光彩,令人神往,腼腆、调皮,似乎失去的青春又回来了。模特灵魂深处的奥秘,被观察敏锐的画家一下子抓住了。“我同意马上着手工作。”达·芬奇向蒙娜丽莎点了点头。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6 16:43, Processed in 0.032499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