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258

查看

5

回复
返回列表

go

科尔托演绎的肖邦

1#
发表于 2010-12-31 18:24:39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2#
发表于 2010-12-31 18:25:40 | 只看该作者
二十四首《前奏曲》(1836-1839年)由于各种不同的形式、音形及结构,成为肖邦艺术的缩影。他用所有大调及小调来作前奏曲的概念,源自J.S.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一如巴赫,肖邦运用个别的前奏曲,从特定的结构或主题来探究架构作品的原理,但两人的相似点仅此而已。肖邦无意仿效早期的键盘音乐风格,而坚持个人特质,他的前奏曲表达方式颇为特殊,虽然某些乐曲仅仅数小节,但却是独特情境之精华,短暂飘忽的浪漫幻想,虽然稍纵即逝,却占有一席之地。

肖邦创作这些前奏曲的目的,不仅在于展现对比性,而且在连续演奏中也逐渐变化,因此每一首作品均可听出与众不同之处,但又是整体的一部份。这24首前奏曲一般以一个短小的乐思为中心而构成,但是乐思并不是只做单纯的反复,也不做技巧的展开,而是按肖邦的感情做惊人的发展,其中有些曲予有着超凡的演奏技巧,绝不是容易演奏的作品。他处理的方式从第一号《C大调前奏曲》对单一主题的研究,至第十五号《降D大调前奏曲》的狂想形式。其效果好比是由尺寸、外型及颜色不同的珍珠串联而成的精致项链。

使用道具 TOP

3#
发表于 2010-12-31 18:26:10 | 只看该作者
科尔托曾对肖邦24首《前奏曲》作了编注,依次为:

01、C大调:狂热地等候心爱的人。
02、a小调:悲伤的沉思。远方,有一个荒凉的大海。
03,G大调:溪之歌。
04.e小调:墓旁。
05、D大调:充满歌声的树。
06、b小调:乡愁。
07、A大调:美好的回忆如香雾般飘浮。
08、升f小调:大雪纷飞,狂风怒号,暴风雪肆虐是在我悲哀的心中,有着更猛烈的风暴。
09、E大调:波兰的末日。
10、升c小调:陨落的焰火。
11、B大调:少女的愿望。
12、升g小调:夜骑。
13、升F大调:在异乡的星空下。
14、降e小调:风雨襄的大海。怀念心爱的人。
15、降D大调:一个年轻的母亲摇抚她的孩子,她已经半入睡乡。在梦魔中她看到等待她儿子的绞架。她从睡梦中醒来,驱走了幻像,但是沉重和不安却没有离开她的心头。
16,降b小调:通向深凋的道路。
17、降A大调:那时她封我说,她爱我。
18、f小调:诅咒。
19、降E大调:如果我有曼翅,亲爱的,我会飞到你身旁。
20、c小调:送葬的行列。
21,降B大绸:孤独地回到昔日海誓山盟之地。
22、g小调:革命。
23,F大调:水仙们的嬉戏。
24、d小调:精力、情欲与死亡。

使用道具 TOP

4#
发表于 2010-12-31 18:26:49 | 只看该作者
肖邦的4首《叙事曲》(Ballades)

1831年至1842年的四首《叙事曲》是肖邦最重要的单乐章作品,也是他最细腻的创作之一,以丰富的内容及对形式的掌握而著名。在肖邦之前,不曾有人使用“叙事曲”一词。尽管这些作品明显的间接引用特定的诗歌,但是却不含任何诗歌韵节的划分。相反地,肖邦使用两个流畅且不停变化的主题乐念,来形成插曲般的叙事性,于是情境不断的改变,但是曲思发展却连贯一致。他的写作手法侧重结构的变化,而且经常象狂想曲般,转移到远离主调的调性上。

前两首《g小调叙事曲》(Op.23)及《F大调叙事曲》(Op.38)的结构始于内省的开端,而后至达到最高潮。前者的戏剧性特别狂野,而为了使后者以同样方式发展,肖邦让其结尾激烈地收束于a小调。虽然运用繁复的和声结构塑造作品内部迷人的张力,但是Op.47号的《降A大调叙事曲》,几乎完全是抒情风格。四首叙事曲中结构最紧凑、最有力者、是最后一首《f小调叙事曲》(Op.52),从旋律一开始,肖邦即熟练的运用重复音符的音型,整首乐曲一以贯之。
——主要文字整理自【魔术号角】

使用道具 TOP

5#
发表于 2010-12-31 18:27:59 | 只看该作者
肖邦的24首《练习曲》(Etudes, Op.10 & Op.25)

肖邦《练习曲,Op.10》初版于1833年,题献给李斯特(F.liszt)。后续的《练习曲,Op.25》则于1837年推出,题献给李斯特的情妇玛丽·达哥特(C.Agoul)女伯爵。两者均各包含十二支曲子,肖邦将高度技巧做为诗意、浪漫发现之旅的出发点,因此乐评界普遍认为:“没有比这些练习曲更纯粹的钢琴音乐了。在这些曲子里,钢琴的终极本质变成了音乐!”这些练习曲不仅具有传统意义上练习曲的专项技术训练功能,其本身在艺术上的价值十分了得,每一首作品都是独立的小品,各具个性,是钢琴家在音乐会上最喜爱演奏的作品之一。

肖邦一共作有27首练习曲,3首新练习曲无编号,可能作于1839年,属于遗作。其中每一首练习曲都具有各自的音乐形象和音乐性格,最着名的有:

作品10-1,C大调,技巧性琶音练习曲,因以琶音和弦浓缩原来的和弦,有圣咏合唱曲形态,所以称为《逃亡圣咏曲》。
作品10-3,E大调,后人命名为《离别》。乐曲开头的旋律极为优美,钢琴家古德曼的说,他演奏此曲时,肖邦曾抓起他的手喊道:“啊,这是我的祖国。”
作品10-5,降G大调,后人命名为《黑键》,原因为右手只奏黑键,左手和弦支持。彪罗认为:“这是女人沙龙用的练习曲,令人感觉像是盅惑一般。”
作品10-12,C小调,后人命名为《革命》,肖邦1831年离开华沙,踏上返巴黎途中,在斯图加特得知俄军入侵波兰,悲愤之余而作。左手将失望与愤怒表现于上下行音阶上,右手奏壮丽的八度。
作品25-1,降A大调,后人命名为《牧羊人的笛子》。肖邦自己对此曲的解释为:“牧童因暴风雨来临,避难于安全的洞穴。远处风雨大作,牧童却若无其事地取出笛子,吹出风雅的旋律。”这个情景据说来自舒曼的故事。
作品25-9,降A大调,后人命名为《蝴蝶》,甚快板。
作品25-11,A小调,后人命名为《冬风》。
作品25-12,C小调,双手琶音练习曲,有《大海练习曲》之称—“在暴风雨之后,音的大波浪起伏于大洋之中”有魄力而不太快的快板。

使用道具 TOP

6#
发表于 2010-12-31 18:29: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12-31 19:21 编辑

【生平】科尔托是法国钢琴家,指挥家。1877年生于瑞士日内瓦附近的尼温。其父是法国后裔,母亲是瑞士人,都是造诣不凡的钢琴家。幼年,他学习钢琴的进度之快令气父母难抑欣喜之情。但9岁时他来到巴黎,却未能通过巴黎音乐学院的入学考试,便在埃米尔·德孔布(E.Decombes)的少年钢琴班上旁听。一年后才正式入学,不久即获得“具有特殊才能”的评价。1896年,科尔托终于脱颖而出,连获学院钢琴比赛一等奖、“唯一优等生奖”两项桂冠。

毕业后,科尔托一头闯入了斑斓奇丽的欧洲音乐世界,期望能以一位音乐家(而不仅仅是钢琴演奏家)的身份来获得某种发言权。同时他醉心与当时颇为盛行的瓦格纳音乐,这便燃起了他对指挥艺术的向往。1898-1901年,他以助理指挥的身份,先后结合搜福利克斯·莫特尔和汉斯·李希特的指导,潜心研究瓦格纳的作品。他回到巴黎后他创办了歌剧节协会,不遗余力地向法国听众介绍瓦格纳的作品,并在巴黎水塔剧院上演了《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及《诸神的黄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1902年,25岁的科尔托结识了克洛蒂尔德·布雷尔(她曾是罗曼·罗兰的第一位妻子),经过闪电恋爱结了婚。同年,他组建巴黎音乐演奏社团,以音乐会形式演出了瓦格纳的《帕西法尔》、贝多芬的《庄严弥撒》和勃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四年后,他出任里尔市的大众音乐会和社会群岛音乐联盟的指挥,成为法国音乐界公认的指挥家。

1905年,在指挥台上过足了瘾的科尔托重新将主业锁定在钢琴演奏上,他同小提琴家蒂博、大提琴家卡萨尔斯组成“卡萨尔斯三重奏”,一出世便风靡欧洲,被称为20世纪上半叶独一无二的“黄金三重奏”。1919年,他与马热奥创办巴黎高等音乐师范学校,培养了一大批类似哈斯基尔、里帕蒂、弗朗索瓦等优秀学生。

科尔托演奏肖邦作品享有盛誉,虽是以性格和智慧取胜,而不是以准确见长。他的演奏追求高贵的气质、抒情性与迷人的音色的结合,他演奏的舒曼与肖邦的作品,突出了其亮丽和细腻,强调了他们丰富的表情。曾编注许多钢琴作品,讲述钢琴技巧和表现颇多卓见。

二战期间,科尔托曾与纳粹当局合作,出任傀儡政权职务,并继续举行演奏会,卡萨尔斯因此与他决裂。1944年,科尔托被盟军逮捕,释放后被法国人视为“法奸”和不受欢迎的音乐家。1946年后,他虽然仍继续演奏,但抹不去的历史污点,无疑使他心理上淤积着巨大阴影;记忆力明显衰退,演奏中的错音、漏音比比皆是,直到1958年,他彻底从钢琴舞台消声匿迹,四年后谢世于瑞士洛桑。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9-28 05:44, Processed in 0.026646 second(s), 15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