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feiling30 于 2013-8-10 21:44 编辑
上一次拜訪Kondo時,曾經欣賞過兩音路小型落地喇叭Onko,以Kondo自製的超重量級LP唱盤、唱臂加上鋁金屬殼的10-j唱頭、銀線繞製的AN-SFz MC唱頭放大器、M1000電源分離式前級、單聲道的神殿後級,當然還有Kondo自己的銀線,就構成了血統純正的「Kondo之聲」。也嘗試過整套的YL號角喇叭,不用神殿單聲道後級,多路電子分音共使用了X-4313、華岩等300B真空管機,藏在底下的18寸超低音另外用Rotel的晶體機對付。Kondo頂級產品的電容、電阻、變壓器、接線全部都用銀材料製作,純銀不單只是嘩眾取寵而已,Kondo用這些東西有自己深思熱慮的目的,是為自己的聲音美學服務的。由於整套電子分音系統從頭銀到尾(連喇叭單體的線圈也用銀線製作)都銀光閃閃,所以2只18吋超低音非但不會肥腫遲鈍,反而速度快而生猛,有來去如風的輕盈瀟灑身手,優美細緻、和諧柔順、活潑自然、動態起伏快速、質感逼真、細微的感情豐富多變,當時才真正領悟到所謂的Kondo之聲。Kondo試聽室-Kondo試聽室以B&W 802D喇叭作為參考搬遷新址之後,社長蘆澤雅基重新設計了試聽室,並且以B&W 802D喇叭取代原來複雜的電子分音系統,用M1000 MKII前級加上Gakuon II單聲道後級搭配。那對Onko書架喇叭仍然保留,以Kondo新推出的Souga綜合擴大機推動(每聲道2只2A3輸出8瓦功率)。大部分時間Kondo都以黑膠唱片做為參考,CD使用的機會不多,雖然KSL-DAC解碼器也很受好評,但整體效果仍不如Ginga黑膠唱盤、IO-M動圈唱頭(目前只有社長蘆澤雅基能製作)加上KSL-SFz升壓器來得自然流暢。
延續老Kondo的聲音美學 蘆澤雅基拿著創辦人近藤公康最喜歡托斯卡尼尼唱片,是他判斷聲音的標準之一 創辦人近藤公康很喜歡指揮家托斯卡尼尼1954年4月4日告別音樂全的現場錄音,單聲道錄音表現出了非常活躍的低頻,麥克風捕捉到了卡內基大廳內的空間隨樂隊的強奏而擴張的情形。老Kondo說以最好的方式重現這個演出是他的終極目標,我們可以知道藝術家是怎樣表演及進行錄音的。老Kondo還認為達到唱片的高傳真度和調動聽者的情緒兩者都非常重要的。有時候人類的聽覺靈敏度和感覺可以靠適當的刺激來得到改進,Hi-Fi產品的生產者就應該為消費者提供這種刺激。如果音響器材可以忠實還原表演者的演出,那麼聽者對聲音的靈敏度會增加,對音樂的興趣也會增加,為此,他選擇了真空管產品,老Kondo認為柔和的真空管可以幫助還原真實。
現任社長蘆澤雅基會不會延續老Kondo的聲音美學?我直接了當的問,社長蘆澤雅基也回答得很爽快,所有Kondo產品終極目標都是要提供絕對悅耳、自然的聲音!在多數Kondo產品上我們看不到頻率響應、失真率、分離度、訊噪比…這些測試參數(當然他們有很嚴格的測試過程),因為那些參數與真正的聽感無關,與音樂的感染力無關。蘆澤雅基社長用來試聽的唱片,與老Kondo並無二異,他拿出一張托斯卡尼尼1953年,也就是他退出舞臺前一年的單聲道音樂會現場錄音,說明老Kondo在世時每天都得聽一遍德弗札克的「新世界交響曲」,那火熱的銅管咆哮,抒情的木管呢嘀,富有張力的弦樂鋪陳,必須要讓人跟著情緒起伏,音響器材才算過關,同一張錄音中的柴可夫斯基第六號交響曲「悲愴」,法國號的演奏非常微妙.它們為這首曲子帶來陰鬱的色彩,而理想的後級應該能將這種細微變化很好表現出來。
托斯卡尼尼最後的兩場音樂會,一場於1954年3月21日由NBC廣播播出,曲目有羅西尼的塞維利亞的理髮師序曲和柴可夫斯基第六號交響曲;另一場是1954年4月4日播出的瓦格納管弦樂作品、當時RCA試驗性的採用了身歷聲錄音技術,可惜的是托老在這兩場音樂會發揮失常,所以他生前拒絕發行.音響效果也不如單聲道版本。在將近70年的指揮生涯中,托斯卡尼尼指揮演出過100多部歌劇和無以數計的管弦樂曲,演出曲目極廣泛,托斯卡尼尼是20世紀客觀現實主義指揮藝術的開拓者,他忠實於原作,卡拉揚說這是一種難以用語言形容的「忠實」,它不是機械地忠實,而是從嚴謹的指揮風格中迸發出來的一種精神力量,它能夠駕馭一切,控制一切。托斯卡尼尼的指揮特點是嚴謹、精湛、精確、質樸與熱情。托斯卡尼尼的座右銘是:我不要聽那些音符,關鍵在於音樂的意義,在於音響的靈魂!
絲毫不浮華造作
近藤公康特別喜歡托斯卡尼尼的指揮,或許我們可以這麼理解,Kondo的音響器材也像托斯卡尼尼指揮的音樂激情四射,同時卻絲毫不浮華造作,簡潔明快,富於歌唱性,有鮮明的個性與活力。RCA的單聲道時代錄音受限於器材性能,頻率響應範圍較窄,而且估計Kondo使用的黑膠唱片也已經磨損得差不多了,在很多現代音響器材上聽這類唱片是一種受罪。Kondo的產品並沒有美化柔化聲音,但音樂的確感人至深,聽著聽著就讓人忘記音響器材而全身心地沉浸到音樂中,近藤公康以他獨特的方式把音樂的歡樂發揮到極致。請求社長蘆澤雅基換用Souga綜合擴大機來推動B&W 802D喇叭,播放Kondo經常試音的絕版爵士唱片「鴉鷺」,伴奏的吉他、鋼琴及悠揚娓婉的女聲質感的確美極了,吉他撥弦聲清麗可親,鋼琴顆粒晶瑩結實,歌唱者定位、形體感、柔和的定位與感情都接近無懈可擊:這8瓦的真空管機讓人刮目相看!
超限量Ginga銀河黑膠唱盤
Ginga銀河黑膠唱盤
用來播放LP的Ginga銀河黑膠唱盤第一次到訪時已經有原型機,當時並未特別注意,量產推出後用家才發現它的聲音非常有特色,這是蘆澤雅基社長領頭開發的產品,但因為成本太高,他也考慮僅有的十部產品就讓它成為絕響。我認為這是Kondo最值得購買,價格也最合理的器材,停產實在可惜,於是請蘆澤雅基社長詳加介紹,這一拆解就花了半天時間。
Ginga銀河黑膠唱盤 Ginga銀河黑膠唱盤處處充滿創意,樸實的外觀中蘊含了諸多巧思與五種不同材料,例如厚重的石頭底座,原來是二層石板組成,中間還夾了一層阻尼材料。分離式的電源與馬達可以拿醫生用聽診器來證實幾乎不可聞的震動與噪音,電源極其複雜,有點類似Accuphase與Burmester的純淨電源再生設計,直流電放大後直接驅動四極直流馬達,轉速絕對精密。用以帶動轉盤的棉線完全沒有接縫,全日本只剩一家公司可以製作,必須以手工仔細的將細綿絲撚揉而成。轉盤上面使用玻璃墊,蘆澤雅基社長說他們實驗過百多種材料,包括和紙(日本的手工紙),最後才決定用玻璃。 蘆澤雅基社長所領導開發的Ginga銀河黑膠唱盤,唱臂委託SME製作,由於製作繁複,Kondo生產十部以後就停止生產
拿起18公斤重的鋁轉盤,這才發現Ginga的轉軸像一個「吊鐘」,最下面是不銹鋼底盤,軸心以紅寶石支撐,透過精度極高的加工讓底盤覆蓋一層很薄的油膜幫助潤滑。複雜的軸心實際上經過很多計算與實驗,要有很有的支撐與很小的震動,轉盤內部也用CNC車製成特殊曲線。從底盤延伸出去的唱臂座,使用一塊厚銅板降低諧振,安置唱臂的支架內部填充了矽、油、砂等混合材料,目的也是減少震動。唱臂委請英國SME按照經典的312,總共生產了十隻,SME在1959年推出的3009(短臂)與3012(長臂),其優秀的構想設計與精密的工藝,改變了當時唱臂的流行方向。SME唱臂力靜態平衡方式,具有向心力抵消器、側平衡器、針壓加壓裝置,以及防止唱臂共振的設計,他們對後來唱臂影響很大,3009是第一個獲得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珍藏的唱臂,具有特殊歷史意義。與常見的長度9英吋唱臂相比,12英吋唱臂在理論上來講更有優勢,但因為較長的唱臂在工作時容易產生諧振,而且為了安放長唱臂轉盤的底座也必須要做得比較大,所以產品種類不多。售價超過五千歐元的SME 312唱臂採用巨大的鑄鋁底座來配合長臂,號稱是世界循軌最佳的12英吋唱臂,可見Kondo的眼光獨到。
即將推出喇叭
到底Ginga銀河黑膠唱盤全不會繼續生產目前還不確定,但明年Kondo準備推出自己的喇叭了。目前Kondo的商標就是一個喇叭,這是近藤公康收購Yoshimura Sound Labs(YL,日本非常著名的號角單體製造商)後開始使用,當時是想引進技術推出以Audio Note為品牌的喇叭。在Kondo工廠內可見到許多實驗性的小書架喇叭,近藤公康雖然喜歡全號角喇叭的好處,但普通人家中很難使用,所以他們開發的產品多半是二音路設計。這些樣品的參數毫不驚人,但磁鋼、彈波、紙盆等全部都是自己製作的。目前研發中的新喇叭有二個主要特色,一是使用純銀的高音振膜,二是採用勵磁設計的低音單體。
Kondo準備推出自己的喇叭,有二音路與三音路兩種設計
蘆澤雅基小心拿著金屬擴散器 蘆澤雅基社長指出銀並非最輕最堅硬的材料,但他們拿鋁、鈦等材料進行了許多實驗,仍然覺得銀可以表達出Kondo所追求的悅耳自然聲音風格。由於高音銀膜沒有其它工廠生產,Kondo只能自己做:而生產的工序與技術仍在摸索實驗中。高音的外部加上一個圓形號角擴散器,希望保持近藤公康對號角喇叭的期待,低音採用發燒友認為極品的勵磁式設計:1930~1950年代由於永久磁鐵技術尚未成熟,於是用外置供電方式來製造喇叭單體所需的磁場,稱為勵磁方式,由於磁力大小可以調整,法國Focal的新旗艦Grande Utopia也把這項復古技術用在低音上,取得令人驚訝的效果。勵磁式喇叭因為年代久遠,完美品稀少,加上需額外電源供應磁場等麻煩因素,市場幾乎已成絕響,僅存法國Supravox、日本GPI複刻WE等少數廠商尚有小量生產。古董勵磁單體也只能找到Jensen、Magnavox、RCA、Rola,Telefunken、Lowther、WE等少數品牌。Kondo又一次的出入意料之舉;會不會再掀起波瀾,我們得等明年CES展才知到了。
高音所用的金屬擴散器,從蘆澤雅基戴著手套仔細小心的展示,就知道加工精密度非常的高 社長蘆澤雅基使用聽診器來檢查電源與馬達。 延續至Kondo始終不變的聲音美學簡單說就是「淡雅有致」,不論是後級、唱頭、線材,都是憑著一種韻致來打動人,線路並不重要,零件也無法束縛,Kondo總能讓音響器材表達出瀟灑天真又高雅貴族般的氣質。而我們也發現,只用單一的Kondo器材仍無法達到最高境界,最好從LP唱盤、後級、喇叭到線材全套用上了他們的產品!那種聲音才足以讓人留連。我曾經說過這種聲音像是淡彩的水墨畫,但又塗抹上一層朝氣與活力,多了幾分黃金閃耀的光澤,好像是日本的仕女浮世繪。與蘆澤雅基社長一起欣賞托斯卡尼尼指揮的德弗札克「新世界交響曲」,音樂廳的殘響清晰,弦樂群細緻綿密,低音大提琴內蘊張力而線條又明晰可見。第四樂章一開始由法國號和小號吹奏出雄偉有力的進行曲樂段,歌頌波西米亞移民不畏艱難困苦,篳路籃縷開拓西部的偉大精神。整套Kondo器材播出的聲音鮮明有活力,節奏輕快卻富氣勢,鋪陳的弦樂又勾人耳朵,作曲家德弗札克很自豪的說:任何人只要有鼻子,必可以嗅到美國味!我套用這句話: 只要有耳朵,都可以聽出來! Kondo的獨特美感!
Kondo早期產品Onko 研發中的新喇叭使用純銀的高音振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