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3290

查看

10

回复
返回列表

go

理性而又狂乱、迷惘而又孤独——格伦.古尔德小记 作者:<shinelb>...

1#
发表于 2009-5-26 16:33:09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理性而又狂乱、迷惘而又孤独——格伦.古尔德小记
谈到巴赫以及他那些絢烂多彩的键盘作品,我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瓦尔哈、兰多夫斯卡、图雷克、里赫特,自然也离不开格伦.古尔德。尽管我认为,在巴赫演奏者的大师之中,古尔德并没有最为出色的作品(这只是我的观点,我认为无论是哪一部巴赫键盘作品,音乐史上都有比古尔德弹得更优秀的作品,包括他赖以成名的《哥德堡变奏曲》),但他非常另类,富于创新,非常冷酷,独具魅力,有点类似小提琴界的罗杰.肯尼迪,热衷于颠覆传统,所以觉得还是有必要写一写,和大家一起聊聊这位巴赫键盘作品的杰出诠释者。了解一下他的作品,了解一下他的人生………

1932年9月25日,古尔德出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多伦多市。他的外祖父是挪威作曲家格里格(Edvard Grieg)的表亲。十岁得以进入多伦多皇家音乐学院学习,学习的内容包括钢琴、管风琴、和音乐理论。1955年他第一次在华盛顿演出GV而名声大振。同年录制GV。1957年古尔德前往苏联演出,成为二战后第一个到苏联演出的北美音乐家。1964年古尔德在洛杉矶举行最后一次公开演出,然后绝尘而去。此后古尔德专心从事唱片录音、广播和纪录片制作,写作,偶有作曲。1982年古尔德因中风在多伦多逝世。

像很多伟大的音乐家一样,古尔德也是怪人一个。他终生未婚,喜欢孤独。古尔德称他自己并不是一个伟大的钢琴家,而自诩自己为一个不错的作家和作曲家。有传闻说:有医学家怀疑古尔德患有阿斯伯格综合症(Asperger\'s Syndrome),这是一种自闭症(Autism)。他们的根据是什么呢?主要是古尔德的各种异于常人的行为:演奏前在热水里浸泡双手及手臂,演奏时边弹边唱的古怪而只有他独有的行为,在音乐上表现出来的无比虔诚与关注,以及令人叹为观止、常人无法做到的高超技巧,都有可能与这种病有关联。当然,这只是一种猜测而已。

谈到GV,自然离不开古尔德。对于这部作品,古尔德最早的完整录音是在1954年6月21日加拿大广播公司(CBC)的广播录音,而非广泛误传的1955年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版。在他生命中最后一年(1981年,他于1982年逝世),他重录了GV,这两个迥然不同的录音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古尔德早年(1955年)的录音很有活力,速度稍快;晚年的录音则是内省而更加深邃的,速度稍慢。此外,他还录制了《三部组曲》、《创意曲集》、《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赋格的艺术》等一大批巴赫的作品………

古尔德的巴赫不是本真的巴赫,他只是借助巴赫的作品来表现了自己的思想和观念。所以说他是音乐史上的一个后现代主义者。古尔德弹巴赫触键紧凑,各个声部异常清晰。巴赫的作品在他指下仿佛是一种游戏,不同的声部,翻来覆去地交替,发展,变化。非常有特色而令人着迷。在20世纪,当古尔德将自己的各种观念和意志投入到巴赫的作品里面时,他自己其实已经创造了一个具有崭新的生命力的艺术作品。他其实已经超越了巴赫,尽管他的巴赫是那么有争议。有时难于令人接受,有时又大受欢迎。这就是格伦.古尔德的巴赫世界。他似乎若无其事地与你聊着什么:生活、思想、哲学,无所不包。可当你试图去听时却又听不到了,那好象令你明白了些什么…… 充满思想、乐趣,理性而又狂乱、迷惘而又孤独……..朋友们,当你们在聆听古尔德时,你又联想到什么呢?

时间在飞逝,尽管古尔德已经离去。但他的音乐时常告诉我:生活本是如此,生命本身如此。

作者:<shinelb>...

使用道具 TOP

2#
发表于 2009-5-27 06:19:54 | 只看该作者
《英国组曲》是一部规模比较大的键盘作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3#
发表于 2009-5-27 06:43:01 | 只看该作者
夸张点地说:古尔德是在巴赫这座迷宫里闲庭信步了。各声部非常清晰,层次感极佳。乐句短促而又生机勃勃。第二卷快了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4#
发表于 2009-5-27 06:45:44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卷要显得差一些,速度太快了,乐句有点模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5#
发表于 2009-5-27 08:56:53 | 只看该作者
有2张《哥德堡变奏曲》,个人还是喜欢他年长一点的那个版本,更内敛.

使用道具 TOP

6#
发表于 2009-5-27 10:23:04 | 只看该作者
GV我还是最喜欢图雷克的VAI版,更加流畅,格调更高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7#
发表于 2009-5-27 16:44:49 | 只看该作者
哪个唱片公司的?

使用道具 TOP

8#
发表于 2009-5-27 16:51:21 | 只看该作者

在网上搜了一些评论

1741年,俄国驻德累斯顿宫廷的公使冯.凯瑟林伯爵访问莱比锡时,巴赫献上了一首古钢琴变奏曲。原来,伯爵患有失眠症,便委托巴赫写一套变奏曲,以便他的琴师哥德堡每晚在他难以入眠时演奏。巴赫的这首变奏曲并非伯爵所要求的安眠曲,而是为了使伯爵安静一些,带有一种“镇定而愉快的性格”。伯爵对此曲百听不厌,称之为“我的变奏曲”,还送给巴赫一只黄金高脚杯和100法国金币表示感谢,这是巴赫单个作品获得的最高报酬.
全曲共由一个咏叹调主题开始,经过30次变奏,最后重新出现。这部作品变奏的基点不是主题的旋律,而是它的低音线条。这部作品的主题深沉凝重,充满了富于理性的思考,这是垂暮之年的巴赫对自己的一生进行的一次回顾和反思。30个变奏包括各种体裁,有舞曲、赋格、前奏曲等等,具有不同的情感色彩。有趣的是,经过音乐学家的考证,变奏中的一些旋律取材于德国17世纪的民间音乐,经过巴赫的处理,德意志民族的情感得到了一次提炼和升华。
【演奏家简介】
古尔德,加拿大钢琴家,在多伦多皇家音乐学院师从格雷罗学琴,14岁与多伦多交响乐团协作演奏贝多芬《第四钢琴协奏曲》而开始演奏生涯,1955年首次到美国演奏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而一举成名.古尔德的演奏曲目从巴赫到爵士乐无所不包,他录制了勋伯格全部钢琴作品,但最出色的表现还在对巴赫的演绎上. 古尔德在处理快速乐段和声部的力度层次方面有非凡的才能,只有他才能出色地表现出巴赫的赋格的层次与魅力,而他在处理慢速时,音粒似是一个一个跳跃出来, 快速又是音粒飞溅,有眼花缭乱之感.古尔德是一个拒绝观众、专注于在录音中寻找表现的钢琴家,他兴奋时会边弹边哼,我们在唱片中经常听到他的这种\"杂音\",但这丝毫也不损害他演奏的光辉.
【简评】
古尔德的名字总是和巴赫联系在一起.古典乐友对他也是爱憎分明,喜欢他的人完全听不进其它人演奏的巴赫,当然他的贝多芬奏鸣曲是另外一回事.排斥他的人则对他的风格不能忍受.
提到古尔德就不能不提到他的哥德堡变奏曲.古尔德一生一共有三个哥德堡变奏曲的录音.1955年的录音是他签约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后推出的第一张唱片,也是他的成名作.是古典音乐史上最畅销的唱片之一.之后在1959年古尔德在萨尔斯堡音乐节上的录音也被出版发行.而本次要给大家分享的是他在1981年,临终前的录音.它与1955年的版本相比,速度慢了很多,总共用了51分钟,而第一版的只有38分钟.虽然当年49岁的古尔德已经少了年轻时的朝气,轻盈, 但其更像一个沉思稳健的智者.虽然大多数乐迷都倾向于1955的版本,我还是对他的第三次录音情有独钟.原因很简单,哥德堡变奏曲是巴赫暮年的作品,同样垂暮之年的古尔德在经历了26年对巴赫作品的不断理解和再造之后的演绎也许能更完美的去诠释巴赫创作的初衷.

使用道具 TOP

9#
发表于 2009-5-27 16:54:58 | 只看该作者
对于我自己而言,对古尔德和<哥德堡变奏>是同时认识,还是Jogo推荐的2张CD...一听就非常喜欢!最深刻演绎是用NAD S100/S200+小证据,还有就是在丹拿至尊上,如痴如醉!

使用道具 TOP

10#
发表于 2009-5-29 10:40:45 | 只看该作者
对《哥德堡变奏曲》有些体会,改天专门发一贴吧。

使用道具 TOP

11#
发表于 2009-6-1 14:04:31 | 只看该作者
VAI唱片公司,是美国纽约的一家古典音乐唱片公司,图雷克的唱片主要由这家公司发行。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8 05:12, Processed in 0.028212 second(s), 15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