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14149

查看

94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kevinyuk

61#
发表于 2014-1-4 12:30:48 | 只看该作者
鎂声兄说的不错,“交响时大鼓结像”实际上是两个声道或是两个喇叭对一个声音共同作用的结果,如能进一步做到声音起止过程完整展现就更完美了。

使用道具 TOP

62#
发表于 2014-1-4 20:44: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wwlewis 于 2014-1-4 20:45 编辑
“交响时大鼓结像”实际上是两个声道或是两个喇叭对一个声音共同作用的结果
牛仔 发表于 2014-1-4 12:30

牛兄高见啊,哈哈,个人以为交响和流行音乐的鼓声高低是鼓的本身在各自音场中的位置决定了的,如果系统的音场还原正确的话

空间处理和喇叭摆位的调整,最根本的就是为了还原出一个准确、完整的音场,当然包含了交响乐中各独奏乐器、乐器组以及人声的所在位置。(所谓位置,前后左右,高低,相互间距也)

使用道具 TOP

63#
发表于 2014-1-4 22:06:44 | 只看该作者
鎂声兄说的不错,“交响时大鼓结像”实际上是两个声道或是两个喇叭对一个声音共同作用的结果,如能进一步做 ...
牛仔 发表于 2014-1-4 12:30


牛兄高见啊,发现新大陆啦,原来牛兄的喇叭可以摆脱房间的依赖。真是音响界的重大发现啊。还有进一步?进一步就是把天花地板都搞成玻璃算啦。反正牛棚都已经有三面玻璃了。




使用道具 TOP

64#
发表于 2014-1-5 00:34:4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牛仔 的帖子


牛教授谬赞了。其实我并不理解您的论断。
交响乐的大鼓往往在后排较高的位置,而流行音乐,大鼓位置一般会比歌手的位置低,而且很多时候是电鼓甚至电脑合成,就看录音师怎么加了。严谨的录音会把这个区别展现出来。


至于为什么左右各一个喇叭,却能对乐器高度进行定位,专家说是耳廓效应。论坛行家多,我就不弄斧了。





使用道具 TOP

65#
发表于 2014-1-5 09:21:39 | 只看该作者
牛兄高见啊,哈哈,个人以为交响和流行音乐的鼓声高低是鼓的本身在各自音场中的位置决定了的,如果系统的 ...
lwwlewis 发表于 2014-1-4 20:44



刘兄这大半年来在空间处理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取得的成缋让人佩服啊!昨天我们驱车百公里上他的试听室,真的是乘兴而去,满足而归,刘兄应该多介绍介绍自己的心得啊!造福有这方面需求的弟兄们哪。

使用道具 TOP

66#
发表于 2014-1-5 11:02: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牛仔 于 2014-1-5 11:08 编辑

镁声兄,理不理解并不重要,但要知道自然界里所有的声音都是立体声,人在自然环境里是可以分辩声音的方向位置和声音起止的变化过程,就足够了
模拟立体声是根据这些而来的,两声道或是两喇叭反映的是声音的方向位置和声音起止的变化过程。只不过模拟立体声反映的是正面立体,既然是立体,就应该可以做到高中低、前后左右了。
昨晚在一网友家里听到了极品纪念CD,虽然只听了前面6首,没有全部听完,有兴趣就听听第一、二吧!答案都在里面了。

使用道具 TOP

axa

67#
发表于 2014-1-5 11:43:2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使用道具 TOP

68#
发表于 2014-1-5 11:52:41 | 只看该作者
调整音响结象高度,不能忽视系统声音的离箱水平,离箱感不好的系统,怎么调都是白搭,根据《皇帝位》调声碟的调法,离箱感好的系统容易得到好的高度结象,反之。。。。

点评

没错,离箱是基础。声音没有离箱,就谈不上高低远近。  发表于 2014-1-6 01:36

使用道具 TOP

69#
发表于 2014-1-6 01:34:59 | 只看该作者


我可能明白了,你说的大概是科学家(录音师)利用“双耳效应”对两声道信号进行处理,以实现“立体声”效果。
但实际上,除非用耳机听音乐,否则我们左右两只耳朵听到的,并不和左右音箱的声音一一对应,尤其是很多时候环境声的比例都超过50%,声音从喇叭发出,在到达我们耳朵的时候,已经受到空间反射声的叠加、干涉和扭曲,又怎么能高保真地还原和捕捉科学家根据双耳效应给我们安排的“立体声”呢?所以看来,听音环境还是会影响立体声效果的吧。



另外,双耳效应理论是50年代之前的事情,当70年代科学家发现单耳失聪的人也能辨别声音方位的时候,才又研究出了耳廓效应,也就有了后来的人头录音。昨天在老郭家,听单声道录音,居然也有立体声的感觉,而且明显听到小提琴在左边,钢琴在右边。这从理论上讲,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我分析是人的左右听觉不完全一致而产生的幻觉)。所以玩音响,实在是莫测高深,我们只能怀着敬畏的心态去求索,活到老,学到老。

使用道具 TOP

70#
发表于 2014-1-6 11:37:18 | 只看该作者
我可能明白了,你说的大概是科学家(录音师)利用“双耳效应”对两声道信号进行处理,以实现“立体声” ...
镁声绕梁 发表于 2014-1-6 01:34

一个是喇叭还原唱片立体声,一个是用琴或是人声制造立体声,它们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喇叭还原唱片立体声受环境影响是有限的,或者说是根本没有

使用道具 TOP

71#
发表于 2014-1-6 15:36: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wwlewis 于 2014-1-6 16:36 编辑
刘兄这大半年来在空间处理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取得的成缋让人佩服啊!昨天我们驱车百公里上他的试听室 ...
zwmm 发表于 2014-1-5 09:21

感谢朱兄多次不辞辛劳前来指导!通过大半年的不断调整,深感刘汉盛老师关于空间调整的理论,与王老师关于在家庭听音室中以还原出一个准确、完整的音场为中心的调音理论和具体方法,是一脉相承的。
老朱啊,通过你的自制线与卡玛的顶级信号线对比,深深钦佩哇,不枉了你6、7年的苦功和巨大成本的投入。个人听感两根线的整体平衡度都是一流,卡玛在低频的圆润丰满度,乐器和人声的空气感上稍胜一筹,但是你的线在我的系统里声音显得更清澈、通透、干净些,两端更拉得开些。
另外,关于王老师空间调整的理论和方法,大伙可参见论坛的帖子《知其然而所以然--影响人耳听感的两大关健因素》,我就不再班门弄斧了。如果左近有同好,也欢迎来我陋室交流指导。




使用道具 TOP

72#
发表于 2014-1-6 16:52: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wmm 于 2014-1-6 17:00 编辑

哈,谢刘兄真金白银的肯定哈!卡玛的高、低两端狭些,所以就显的中频段厚些。但我们的理念是两端拉的越开,从科学上来说就代表着在整个频段内音频信号的失真就越小、相位失真也越小!---这是我身边的两大高手余兄和洪师傅多次提醒教育我的,事实也的确如此啊!这从你这里小提琴的高度上就明显体现出来,贝尔线的结像要高于卡玛线十几二十公分。也就意谓着贝尔古董线还原的音场更准确!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 15:53, Processed in 0.111291 second(s), 17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