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1928

查看

53

回复
12345下一页
返回列表

go

关于《爱乐》的人和事

1#
发表于 2010-8-24 10:28:10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dickhu 于 2010-8-24 13:52 编辑

转一个留存的旧帖,记不请何年何日何人所写,但帖中记述的人和事蛮有意思的:

                                                  关于《爱乐》的人和事
   前2天有朋友在这里感叹(爱乐)杂志的变迁,恰好我多少知道一些爱乐创办的情况,借着这个引头,我也怀旧一番。这个杂志创办酝酿过很长时间,当时,没有网络,除了上海的(音乐爱好者)几乎没有可以获得信息的渠道,也就是在周末北京米市大街的中图门市部和北新桥的华夏和八面槽的外文书店(老店)经常有发烧的朋友,聚在一起交流。老关、耿纯和陈力是常客。鉴于此,以朱纬、王毅和曹利群为核心,想筹办一本中国的古典音乐爱好者自己的音乐杂志。经过一年多的筹备,杂志终于出来了,当时卡拉扬在北京发烧友中,不受待见,于是第一期便选择了卡拉扬为封面人物,重头文章是王毅写的,说实话到现在我还没有看到一篇能超过这篇关于卡拉扬的评介,封底是杂志唱片推荐,这期还有王毅以宋轩笔名写的(购片20要)几乎是很多人买片子的《爱乐》杂志,我从第一期开始买,连续买了三年的,后来逐渐停止了购买,改成借阅,到现在连借阅也不借了。阿戴兄说的一些事情,我到也基本清楚,还有一些拿不到台面上的事情这里也就不提了。
    王毅我没接触过,朱纬、曹利群、刘雪枫这几位我到多少都有过点接触,前两位因为已经离开了《爱乐》,不说也罢,我想说说我印象中的刘雪枫。
   第一次见面是在98年,我采访美国克里夫兰管弦乐团,演出的当天下午,各个媒体的记者全从工作人员入口进场,大家安顿的差不多的时候,听到门外发出吵闹声,有人在跟保安吼叫“我是爱乐杂志的记者,我要进去,你没权利拦我”,我凑到门口,看到一位戴眼镜,身体微微发胖的中年人面红耳赤的在和保安争论,保安到比较克制“对不起先生,我们没听说过您这个单位,主办单位给我们的媒体名单上没有您这个单位,您能出示一下主办单位发的证件吗?”,“不可能,你敢不让我进去,耽误我采访,你小心了”戴眼镜的先生威胁保安,保安继续保持克制状态,直到剧院的演出部门负责人来把那位眼镜先生劝出去。后来我看到他在演出开始前,由观众入口进场,我旁边的一个北京X报的记者告诉我“那人是刘雪枫,爱乐杂志的”,这就是我对刘先生的第一印象,但是他是不是在《爱乐》负责,我没印象了,好象那时候还是老曹在主事吧。我的第一印象是,没想到看上去文质彬彬的先生也这个样子……
    第二次见面的具体日期忘记了,大约是中国爱乐乐团成立之后吧,当时我一个熟人想调到《爱乐》编辑部做事,他跟那边的关系不错,也经常给《爱乐》撰稿,这个先生在原单位不太得烟抽,于是想挪动挪动。见面是在北城的一个低档涮肉馆子,应该是中国爱乐乐团一次演出之后,在座的有爱乐乐团演出策划部的杨XX,几个京城古典娱记,熟人先生,他们众星捧月一般的拱卫着刘雪枫,我当时跟中图的一个朋友以及现在德国的一个哥们同去的,见到我们进门,熟人先生赶忙介绍,刘雪枫先生叼着烟卷,矜持的向我们逐个点头,嘴里发出含糊不清的问候,到我的时候,竟然说记得,在世纪剧院见过面(靠,我这个大胖子果然特征明显,没说过话也能记得)。席间,饭桌上充满着对中国爱乐乐团的赞扬和对《爱乐》杂志的溢美之词,刘雪枫做领袖状,在中间微笑着接受大家的恭维,说实在的,当天众人的赞美,我实在不愿在此引述,个人觉得实在无聊。熟人先生其间的阿谀状态,让我改变了以前对他的印象,没想到一个文人也做这样无耻的状态,连添一盘羊肉,也要转头去请示刘雪枫。我们后去的三个人,一个小时之后礼貌的告辞了,出门之后,觉得实在可笑,美好的夜晚干什么不好,跑到这里听吹牛拍马,阿谀奉承。
    我个人的看法,《爱乐》杂志现在的问题,不是一味讨好小资可以解释的,小资喜欢巴洛克,他们去讨好了吗?小资喝咖啡时候必须要听BACH,也没看到他们去讨好,小资的唱片如果有10张,其中必须有9张ECM的爵士,我看他们也没有介绍多少。现在《爱乐》杂志的品位,恰恰是主办者的品位,晚期浪漫主义音乐占有很大的篇幅,20世纪中期一些作曲家的作品也是他们经常介绍的,介绍这些好不好?我觉得没什么不好,这些是音乐历史中不可或却的一部分。但是作为一个杂志,大篇幅的介绍这些好不好,我就觉得值得商榷了,音乐世界是十分丰富的,人类的音乐历史也是相当漫长的,在如此漫长的历史中,只让读者去了解星星点点的知识,而抛弃另外那些绚烂的音符,这样不是一个杂志该做的。看现在《爱乐》杂志的文章,很多文章充满了浪漫主义文学里面常见的、晦涩难懂的句式,尼采,康德,萨特这些名字也频频出现在这些介绍音乐的文章里面,虽然,音乐的发展史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与文学,哲学,经济,政治全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但是作为一本音乐杂志,我想我们需要的是一些精妙的,深入浅出的,通俗易懂的音乐文章,毕竟《爱乐》杂志不是学报,不是刊登音乐理论文章的地方。作为主办者,置读者的需求于不顾,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办刊物,我想,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不再阅读《爱乐》杂志就是很好的证明。我很希望他们能回到当初《爱乐》的清新风格,希望能看到文章的多样性,能从中再次吸收到养分。
     第2期是卡拉丝,然后是霍落为此,卡撒尔司等,是不定期出的,几乎是在朋们急切盼望中出的,后来,王毅因为出国进修,朱纬筹备三联周刊,杂志主要以曹利群为主了。随着商业大潮的兴起,杂志的生存成了问题,曹处心积虑,但做为发烧友服务园地的宗旨,是不变的,再后来,曹也去了保利,刘雪枫接班。我感觉现在(爱乐)的最大问题,就是偏离了做为发烧友服务交流园地的宗旨,一味讨好小资,结果四不象。你看现在封底推荐的唱片,是什么就知道了,我不相信刘是这样的品位。但是——————。器材也是,有品位的经营者,步履艰难,但cav大行其道。10年前,骑着车到处寻觅唱片,省吃俭用,只能买CBS唱片连夜听几遍的精神难道会因为富裕就把对音乐的痴迷,丢失?音乐是什么?对我这个缺乏宗教的人来说,也许就是宗教,我当然渴望科隆大教堂的肃穆,但是,在简单的房间也许一本经书,一段没有杂念的时光,也是一条回故乡之路。朝圣之路,漫漫,也许会用一生。

使用道具 TOP

2#
发表于 2010-8-24 10:37:22 | 只看该作者
论坛里有无《爱乐》期刊的粉丝呀?有无收集整齐的?
我有本早期小开面的《爱乐》期刊,里面详细介绍了德彪西钢琴前奏曲的小标题及演奏要领,虽然我不会弹钢琴,但是这样的文章可以让我更好的理解作品,以后每次听德彪西钢琴前奏曲我都要参照着这本期刊来听。

使用道具 TOP

3#
发表于 2010-8-24 10:47:39 | 只看该作者
五年前我在旧期刊摊子,发现三本爱乐卖一本的价钱,就买了三本,其中有一本非常好用,用大篇幅讲大地之歌的几十个版本比较,并且附有中英德文歌词。其他的就完全没有了解了。

使用道具 TOP

4#
发表于 2010-8-24 11:01:31 | 只看该作者


整理了一下全套《爱乐》杂志共129本,分类如下:

1.爱乐.音乐与音响(丛刊) 第一辑-第七辑共7本 (1993年创刊)
                 总编:董秀玉 执行主编:朱伟 书号:ISBN-108-00701-0
2.爱乐.音乐与音响.双月刊 (1996年-2000年)共23本
           总编:董秀玉 执行主编:朱伟 副主编:曹利群 书号:ISSN10006-9763
3.爱乐(2000年,双月出版)共5本
           总编:董秀玉 执行主编:耿捷 副主编:刘雪枫 书号:ISSN1006-9763
4.爱乐(2001年-2003年,月刊)共36本
           总编:董秀玉、汪季贤 执行主编:耿捷 副主编:刘雪枫 书号:ISSN1006-9763
5.三联.爱乐(2004年-2006年.月刊)共36本
           总编:汪季贤 副总编:潘振平 书号:ISS1006-9763
6.三联.爱乐(2007年-2010年.双月刊)共21本
           总编:缺  副总编:潘振平 书号:ISSN1006-9763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5#
发表于 2010-8-24 11:03:29 | 只看该作者
原来是老卡打头阵

使用道具 TOP

6#
发表于 2010-8-24 13:41:35 | 只看该作者
2# Roseknight_gao
回骑士,因为有COMPLETE的癖好,俺从《爱乐》创刊到今年的第四期,一期不拉,全部都收藏啦

使用道具 TOP

7#
发表于 2010-8-24 13:44:39 | 只看该作者
俺水平没有那么高,只是觉得偌大的大陆就这么一本可怜兮兮的古典音乐杂志,还是捧捧场吧!那个《音乐爱好者》就算了,我基本只等打折了……

使用道具 TOP

8#
发表于 2010-8-24 13:53:48 | 只看该作者
2# Roseknight_gao  
回骑士,因为有COMPLETE的癖好,俺从《爱乐》创刊到今年的第四期,一期不拉,全部都收藏啦
水天堂 发表于 2010-8-24 13:41


都是老乐迷!

使用道具 TOP

9#
发表于 2010-8-24 14:04:39 | 只看该作者
我刚才有时间仔仔细细的阅读了一遍dickhu兄的转帖,对于我这样一位80后的晚辈来说,没有体会过那个年代在中途门前聚首的心情;转而想想近几年来我参加过的聚会中的情景,大多也是相互的溢美奉承,在唱片店里指着唱片大声褒奖,在饭桌上肆无忌惮的宣泄着“革命”的欲火,很多时候在餐馆里,倒是旁桌要显得更为安静。
看了dickhu兄的转帖,我也在反思,这样的现象...是为了什么。

dickhu兄或者论坛中的前辈们,你们可有当年中图门市的照片呢?或者岁月变迁中的一些记忆?

使用道具 TOP

10#
发表于 2010-8-24 14:13:35 | 只看该作者
去年装修已经把截至09年的完整的《爱乐》全集以极低价拱手相“送”他人了,也许有些许的留恋,但回首爱乐历程,只在音乐中已经足够了,留这些印刷品不必了。
倒是这些年,接触很多国外发烧友,看到他们数十年星星点点收集的音乐简报和唱片,大为震撼。

使用道具 TOP

11#
发表于 2010-8-24 14:19:15 | 只看该作者
去年装修已经把截至09年的完整的《爱乐》全集以极低价拱手相“送”他人了,也许有些许的留恋,但回首爱乐历程,只在音乐中已经足够了,留这些印刷品不必了。
倒是这些年,接触很多国外发烧友,看到他们数十年星星点 ...
metamophore 发表于 2010-8-24 14:13


不会感到遗憾?其实老兄原本那些收藏也蛮叫人震撼的

使用道具 TOP

12#
发表于 2010-8-24 14:23:24 | 只看该作者
我对爱乐没有什么研究。不过就我那三本爱乐来看。我觉得还是不错的。好像一个比较认真的朋友的推荐。我们喜不喜欢这个说不准,但是推荐的诚意还是看得出来。至少可以做个参考。但是如果1楼所说的,“爱乐”变成“只爱浪漫古典乐”,那就是作茧自缚咯。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6 23:27, Processed in 0.041654 second(s), 15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