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5226

查看

80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stratus

13#
发表于 2014-9-6 17:20:04 | 只看该作者
听听莫扎特的op.563,名为嘻游曲,其实是一件很耐咀嚼的弦乐三重奏,风格乐趣似乎迥异他的其它乐曲。这几年听得最多的,除了巴赫,就是莫扎特了。

使用道具 TOP

14#
发表于 2014-9-6 20:09:09 | 只看该作者
虽然跟楼主一样是巴赫的铁杆粉,但是我坚持抵制一切否认莫扎特为神的歪理邪说!

开个玩笑。我觉得很多人都有那么个看不起莫扎特的阶段。我自己这个阶段比较短:最早接触古典音乐觉得他的旋律好听,后来觉得太简单、没深度,但很快又喜欢上了。

巴赫也很媚俗啊,写了很多应景的作品。这两位大神都不怎么把自己当回事,也不太把自己的(一些)作品当回事。正因如此,他们的灵感是那些“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作曲家所没有的,他们获得的精神上的自由是贝多芬以后的作曲家所得不到的。

胡说一气,大家千万不要同意。

使用道具 TOP

15#
发表于 2014-9-6 20:58:56 | 只看该作者
我不喜欢莫扎特,说不清是各花入各眼呢还是没能力欣赏,可能是后者吧,因为在众多人的眼里他简直就是神的化身。开车时只要电台里播莫扎特我就赶紧换个台,听着难受。

奇怪的是我很喜欢的他的声乐,他的歌剧就特别好听,不讲究什么深刻的思想内容,打情骂俏,轻松活泼,唱段很优美入耳,不像那些器乐令人厌烦。

对勃拉姆斯我也有类似矛盾的情况。老勃的交响曲我是一个都不爱听,但是他的室内乐却是我的荒岛音乐。

在这里打个岔,关于楼主所用的“吐槽”一词。我对眼下汉语里来自网络的许多新词可以说是深恶痛绝。这吐槽就是一例。据百度百科的解释,“这个词如今已经被误用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很多人根本不懂它的意义,简单地将它等同于发表看法和感想。。。这都是典型的误用。”(参见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308283.htm

使用道具 TOP

16#
发表于 2014-9-6 21:25:58 | 只看该作者
看莫扎特的全部作品,其多样性是令人惊叹的。并不都是轻松、明快的。应约创作是免不了的,要不然他无法生存,但我想没有哪位贵族主子能够要求莫扎特一定把曲子写成什么什么风格。

单就钢琴奏鸣曲而言,音乐内涵也十分丰富。我认为,不能拿莫扎特和贝多芬、肖邦相比,他们是分别创造了几个不同的音乐世界,有意思的是去挖掘他们每个人各自的音乐世界。

以莫扎特K330为例吧。第一乐章呈示部两个主题都很欢快、昂扬,乐句末端大多是上行的,左手的和弦结构简单,基本上是配合右手旋律线行进。

但到第一部分反复后进入第二段变奏时,上来就是一个有赋格效果的乐句,和声绵密了一下,紧接着是相同音型的三次重复上行,仿佛是个感叹,接下去的下行乐句有着十分奇妙的和弦结构,听上去略带犹豫和凄惋,但很快就结束了,恢复到欢快的跳奏,然后是再现第一主题。

当然,以上这些变化的幅度没有贝多芬那么明显,更象是昆曲,细腻而内敛。

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更是如此,色彩和情绪的变化有如蜿蜒的溪流,一直在欢唱,但跃过每块礁石,歌声都不一样。

演奏家的诠释,取向是不一样的。有的要让这些内在的变化而显著,有的则要突出流畅和典雅,有的则强调其质朴。这不也使得听莫扎特更富情趣了吗。

点评

本来想回帖,看到你都说成这样了,我词拙的就不说啥了。莫扎特音乐中的和谐和流畅浑然天成,一般人随便听听可能就容易体会不到内在的精妙,滑过耳朵,然后评论说毫无深意。反倒是贝多芬以及后面的浪漫时期、甚至是印   发表于 2014-9-12 11:18
yah
喜欢K330。  发表于 2014-9-6 22:06

使用道具 TOP

17#
发表于 2014-9-6 21:44:52 | 只看该作者
对了,我觉得对于莫扎特的作品,演绎非常重要。演得烂的莫扎特确实无聊媚俗不堪入耳。

使用道具 TOP

yah

18#
发表于 2014-9-6 22:02:38 | 只看该作者
对了,我觉得对于莫扎特的作品,演绎非常重要。演得烂的莫扎特确实无聊媚俗不堪入耳。
Rozinante 发表于 2014-9-6 21:44


超凡脱俗,才有可能演好。

使用道具 TOP

19#
发表于 2014-9-6 22:20:41 | 只看该作者
莫扎特的音乐世界,异彩非凡,谓之聚宝盆不为过。
建议楼主开车时放巴洛克音乐

点评

个人经验就是开车听古典,听哪一种都是浪费,哪怕是情景音乐,芭蕾舞音乐!  发表于 2014-9-12 11:19
莫扎特并不能纳入巴洛克音乐,可以说根本就不是,也并不是简单的洛可可,进入了古典主义,也迈入过浪漫主义,莫扎特是时代的先驱。  发表于 2014-9-7 09:30

使用道具 TOP

20#
发表于 2014-9-7 10:37:37 | 只看该作者
巴赫就好比凯瑟琳赫本,睿智、从容、技术控;
小莫则好比奥黛丽赫本,纯真、优雅、狡诘……
您不会认为错失其中任何一个足以让自己显得品味不凡吧?

1953年,24岁的奥黛丽赫本初到好莱坞,有如天使在人间,顿令群芳失色。

点评

Bodyheat思维方式很怪异啊  发表于 2014-9-7 12:06

使用道具 TOP

21#
发表于 2014-9-7 11:37:55 | 只看该作者
老兄这个比喻可不太对啊,奥黛丽赫本只是清纯一些尔矣,她和“艳”没有什么太大关系,同时代的女星比她”艳“的有很多。

点评

俺何曾提过一个“艳”字了???  发表于 2014-9-7 11:56

使用道具 TOP

22#
发表于 2014-9-7 12:04: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tratus 于 2014-9-7 12:07 编辑
巴赫就好比凯瑟琳赫本,睿智、从容、技术控;
小莫则好比奥黛丽赫本,纯真、优雅、狡诘……
您不会认为错 ...
bodyheat 发表于 2014-9-7 10:37

Bodyheat思维方式很怪异啊?我说不喜欢莫扎特和我的品位高低有什么关系?

使用道具 TOP

23#
发表于 2014-9-7 13:05: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odyheat 于 2014-9-7 13:20 编辑
Bodyheat思维方式很怪异啊?我说不喜欢莫扎特和我的品位高低有什么关系?
stratus 发表于 2014-9-7 12:04

本无意置喙老兄的艺术品味高低,若因某种措辞引起不快,万望海涵。

无非想说,与其吐槽音乐史上最没什么争议的莫扎特老师,倒不如花些心思审视一下自己对音乐艺术的感知力是否尚有改善的空间来得更靠谱儿些。
坦率地说,很难想象说能欣赏巴赫却无法忍受莫扎特是一什么情况?!这就像即便再欣赏凯瑟琳卓越的艺术人生,谁又会对奥黛丽脱俗的天然气质无动于衷呢?目测仿佛好小概率的事件,算幸运还是不幸?

点评

Bodyheat兄啊 看得出来您也是一位受人尊敬的爱乐者~这种帖子就不要回了 我们躲得起还~~眼不见吧!  发表于 2014-9-7 19:58
按照你的逻辑,喜欢巴赫的人都得喜欢莫扎特,那么莫扎特的人都更得喜欢巴赫啦?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发表于 2014-9-7 19:17

使用道具 TOP

24#
发表于 2014-9-7 18:44:4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suqu 的帖子
莫扎特当然不属于巴洛克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 04:42, Processed in 0.126008 second(s), 21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