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9266

查看

57

回复
12345下一页
返回列表

go

对指挥大师马里斯 扬松斯,各位了解多少?

1#
发表于 2011-1-20 16:00:12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对指挥大师马里斯 扬松斯,各位了解多少?

使用道具 TOP

2#
发表于 2011-1-20 16:06:40 | 只看该作者
2011年1月14日拉脱维亚指挥马里斯-扬颂斯与维也纳爱乐,美国男中音汉普森在金色大厅演出了马勒的《旅人之歌》以及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而这一天也恰好是扬颂斯的第68个生日。
观众们在汉普森大声的带领下一起向大师高唱“生日歌”,并且由维也纳爱乐伴奏。金色大厅的经理Thomas von Angyan向大师表示了祝贺并送上一束巨大的橙色玫瑰。
这是大师自被任命为2012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指挥以来,第一次登上维也纳的指挥台。
——转自 奥地利维也纳音乐频道

使用道具 TOP

3#
发表于 2011-1-20 16:11:50 | 只看该作者
他是2006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执棒者,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现年62岁,是当今国际乐坛的中流砥柱,同时执掌着欧洲另一顶级乐团──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与西蒙·拉特一样,他有着把不见经传的乐团提升到世界一流水准的超级魔力,其指挥风格全情投入,对比鲜明,自然而流畅。

马里斯·杨松斯(Mariss Jansons)1943年出生在拉脱维亚的里加的一个音乐世家,父亲是里加歌剧院的著名指挥,母亲是歌唱家,他的孩童时代在歌剧院度过。

1971年他赴西柏林参加第一届卡拉扬国际指挥比赛,由于评委主席斯瓦洛夫斯基不顾众议将自己的学生Gabriel Chmura推上第一名,引起舆论一片哗然。而屈居第二的杨松斯却柳暗花明,成了名副其实的“无冕之王”,受到欧洲乐坛的极大关注。之后他在萨尔茨堡师从卡拉扬,在维也纳师从斯瓦洛夫斯基继续学业。不久俄罗斯指挥大师姆拉文斯基邀请他担任当时的列宁格勒爱乐乐团助理指挥,这位前苏联乐坛的巨匠对他的艺术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拉特爵士在伯明翰的事业道路相似,杨松斯的成功并不是一夜成名,而是通过默默的辛勤耕耘,弃而不舍,加上自己对音乐的出色领悟,造就了自己卓越的辉煌。

此后他在挪威的奥斯陆爱乐乐团(1979-2000)开始了自己的指挥家生涯,并在那里整整奋斗了21年。1996年,容获了“EMI年度艺术家”大奖。杨松斯将这支当初名不见经传的北欧乐团综合实力提升到了相当高的层次,他们合作录制的《柴科夫斯基交响曲全集》堪称是现今所有录音中经典!

如今他是维也纳、柏林、纽约爱乐乐团,芝加哥、伦敦交响乐团等顶级乐团的常客。柏林爱乐乐团理事长曾说:“我不知道乐团里有哪位音乐家不欣赏杨松斯的”;德高望重的阿姆斯特丹音乐厅乐团的老指挥海丁克声称:“听了杨松斯的音乐会,我欣喜地发现,夏伊掌帅时期渐渐消失的传统音响又回来了。”

2003年柏林爱乐授予他“汉斯·冯·比洛”奖章。次年获得了伦敦的皇家爱乐协会的“年度指挥”称号。从2004年秋天开始,杨松斯开始正式担任荷兰著名的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会堂管弦乐团的音乐总监,任期三年。

使用道具 TOP

4#
发表于 2011-1-20 16:13: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5#
发表于 2011-1-20 16:17:05 | 只看该作者
杨松斯童年时跟随父亲学习小提琴,并在里加歌剧院里度过了美好的童年。1946年他的父亲获得国际指挥比赛第二名,而被前苏联指挥大师穆拉文斯基(Yevgeny Mravinsky )选中作为其在列宁格勒爱乐乐团的助理。1956年举家迁往列宁格勒,杨松斯自此在列宁格勒音乐学院主修钢琴和指挥专业,同时他的小提琴水平仍旧是学校最棒的。以优异成绩研究生毕业的杨松斯,1969年得到了去维也纳音乐与艺术大学(University of Music and Performing Arts, Vienna)留学的机会。在留学期间,他在维也纳师从汉斯•斯瓦洛夫斯基(Hans Swarowsky)和奥斯特拉切尔(Karl Österreicher),同时在萨尔兹堡,他又有幸得到指挥大师卡拉扬的点拨,并被卡拉扬选为柏林爱乐乐团的助理。1971年,杨松斯获得了卡拉扬国际指挥大赛的第二名,并在列宁格勒爱乐乐团(现改名为:圣彼得堡爱乐乐团)首次登台。1973年,担任列宁格勒爱乐乐团的副首席指挥的职位,并担任穆拉文斯基的助理。在此期间,杨松斯不但深受穆拉文斯基的影响,而且也随同穆拉文斯基进行了多次世界巡演。在穆拉文斯基逝世后,杨松斯仍然与列宁格勒爱乐乐团(现改名为圣彼得堡爱乐乐团)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与穆拉文斯基的接班人尤里•特米尔卡诺夫合作密切。

1979年,杨松斯担任奥斯陆爱乐乐团的音乐总监,至2000年,在杨松斯的带领下,奥斯陆爱乐乐团从北欧一个小乐团已经跃升为国际上一流乐团。1992年,杨松斯担任伦敦爱乐乐团的首席客座指挥。1997年到2004年,担任匹斯堡交响乐团音乐总监。2001年被推举为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的荣誉会员,同时他也是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荣誉会员。2003年,担任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2004年,杨松斯欣然接受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首席指挥的职务。至此,杨松斯成为了少有的同时担任欧洲两个顶级乐团首席指挥的指挥家。除此以外,他在1992年初次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时,就与之建立了亲密、融洽、特殊的友好合作关系[1]。2006年,杨松斯首度指挥了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他在这场音乐会中选择了约翰·施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和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序曲》等让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并当选为维也纳爱乐乐团2006年度的年度指挥家。在2012年,杨松斯将再度执棒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以此纪念杨松斯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20周年。[2][3][4]

在1996年的奥斯陆,杨松斯曾与死神擦肩而过。1996年的4月25日,杨松斯在奥斯陆指挥普契尼的歌剧《波西米亚人》,在演出最后一幕时,心脏病突发,倒在了指挥台上。由于当时杨松斯没有选择在身体很糟糕的情况下停止指挥,造成了他日后很严重的心脏问题。此后,他一直在瑞士疗养,后来匹兹堡的外科医师在他的胸口安装了一个心脏起搏器,以帮助他的心脏正常工作。而在1984年,杨松斯的父亲阿维德•杨松斯,在曼彻斯特指挥哈雷乐团的音乐会上,也因心脏病突发去世。当时,杨松斯正在米德尔斯堡率领奥斯陆爱乐乐团进行他们在英国的首次巡演[5],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打击,他秉着对事业高度的责任意识,坚持完成了演出任务。杨松斯曾表示,由于遭受欧洲和美国的时差问题[6],考虑到自己的身体状况,在2004年杨松斯离开了美国的匹兹堡交响乐团。而此后,杨松斯也很少再指挥歌剧。有据可查的是,在2006年与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合作了肖斯塔科维奇的歌剧《姆钦斯科县的麦克白夫人》;在2011年将分别于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和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合作柴可夫斯基的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重返指挥台的杨松斯,仍旧继续着他对音乐的热情和他“音乐不能停”的精神。

使用道具 TOP

6#
发表于 2011-1-20 16:17:41 | 只看该作者
1973年,列宁格勒爱乐乐团副首席指挥,兼穆拉文斯基助理;

1979年~2000年,奥斯陆爱乐乐团音乐总监;

1992年~1997年,伦敦爱乐乐团首席客座指挥;

1997年~2004年,匹斯堡交响乐团音乐总监;

2003年至今,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首席指挥;

2004年至今,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首席指挥。

使用道具 TOP

7#
发表于 2011-1-20 16:18:01 | 只看该作者
1994年柏林森林音乐会“狂想曲与舞曲之夜”

2001年欧洲圣城音乐会(2001年5月1日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圣伊兰大教堂)

2002年柏林森林音乐会“返场曲之夜”

2006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演出23首曲目为历届之最)

2007年教皇本笃十六世音乐会(2007年10月27日于梵蒂冈,保罗六世音乐大厅,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

使用道具 TOP

8#
发表于 2011-1-20 16:20:55 | 只看该作者
经典唱片: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交响曲全集:奥斯陆爱乐乐团(1988年,2006年,Chandos)
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 交响曲及钢琴协奏曲全集:圣彼得堡爱乐乐团,钢琴:米哈伊尔·鲁迪(2002年,EMI)
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 交响曲全集:柏林爱乐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圣彼得堡爱乐乐团、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奥斯陆爱乐乐团等(2006年,EMI)
巴托克·贝拉《为弦乐、打击乐和钢片琴而作的音乐》、《乐队协奏曲》:奥斯陆爱乐乐团(EMI)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耶安·西贝柳斯《第一交响曲》 :维也纳爱乐乐团(2005年,ORF)
古斯塔夫·马勒《第一交响曲“提坦”》: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2006年,RCO Live)
古斯塔夫·马勒《第六交响曲“悲剧”》:伦敦交响乐团(2002年,LSO Live)
古斯塔夫·马勒《第六交响曲“悲剧”》、汉斯·维尔纳·亨策《梦中的塞巴斯蒂安》(首演):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2005年,RCO Live)
2006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维也纳爱乐乐团(2006年,DG)
理查德·施特劳斯《玫瑰骑士组曲》、《梯尔的恶作剧》、《最后四支歌》(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成立60周年专辑CD6):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女高音:Anja Harteros(2006~2009年,BR Klassic)

使用道具 TOP

9#
发表于 2011-1-20 22:43:1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西方的东方大师,来自北方的俄罗斯大师,来自奥斯陆的斯拉夫大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0#
发表于 2011-1-21 00:44: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lma 于 2011-1-21 00:42 编辑


Jansons is a master who focus on the details and subtle comparation in my mind,  which constructs his barrier, nevertheless.  

使用道具 TOP

11#
发表于 2011-1-21 00:43:09 | 只看该作者
我大爱杨松斯!看他指挥是种享受啊!

使用道具 TOP

12#
发表于 2011-1-21 00:46: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lma 于 2011-1-21 00:50 编辑
我大爱杨松斯!看他指挥是种享受啊!
metamorphosen 发表于 2011-1-21 00:43


My chinese version suddenly do not work,  Jansons is really  a great conductor. I viewed his three performances in concert halls in shanghai and Amsterdam.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9 08:31, Processed in 0.041761 second(s), 15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