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41281

查看

194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广陵散

145#
发表于 2011-11-9 20:54:26 | 只看该作者
广陵兄好。
能否谈谈《渔樵问答》?最近听得多人弹奏的此曲,感觉吴兆基老先生弹得与吴钊等人旋律不一样啊。而且,其他人大多是与箫合奏的。

使用道具 TOP

146#
发表于 2011-11-11 16:09:1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在古琴上用钢丝弦是否是从管平湖先生开始的?
haskil 发表于 2011-11-9 09:34

哈兄参见念经兄回复。

使用道具 TOP

147#
发表于 2011-11-11 16:11:38 | 只看该作者
广陵兄好。
能否谈谈《渔樵问答》?最近听得多人弹奏的此曲,感觉吴兆基老先生弹得与吴钊等人旋律不一样啊 ...
zy2017 发表于 2011-11-9 20:54

吴兆基的风格太特别,和任何人都不一样,不光是《渔樵问答》一曲。此曲我最喜欢的是吴景略先生的版本。

使用道具 TOP

148#
发表于 2011-11-14 09:45:5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广陵散 的帖子


    谢谢,看到了

使用道具 TOP

149#
发表于 2012-1-26 20:28: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easylee 于 2012-1-26 21:04 编辑

同样作为古琴音乐爱好者,向广陵兄的辛勤整理与无私分享致敬!借用广陵兄的帖子,分享一下现存最早的古琴曲集《神奇秘谱》,并附上【百度百科】中有关古琴谱和古琴结构的介绍。



《神奇秘谱》是明太祖之子朱权编纂的古琴谱集,成书于明初洪熙乙巳(公元1425年),是现存最早的琴曲专集。:书中所收六十四首琴曲是编者从当时『琴谱数家所裁者千有馀曲』中精选出来的,其中颇有一些历史上很有影响的名作。由于古代音乐不如其它文物那样便于保存,许多古曲不是失传了,就是面目全非。所以古琴谱中保存的古曲,被唐人认为『唯弹琴家犹传楚汉旧声』。古曲是总结前人音乐创作经验,探索传统音乐规律所不可缺少的依据。尽管近五百年来,有上百种古谱集中保存了成千首传曲,比较起来,还是以《神奇秘谱》中保存的古代音乐作品史料价值最高。


      由于《神奇秘谱》的史料价值甚高,所以1956年影印出版以来,受到国内外有识之土的推重,一些久已绝响的古代名曲陆续从中发掘出来,不少动听的旋律重又吸引著当代听众。稽康临终成为绝响的《
广陵散》,如今又恢复了它那铿锵的音调。(注:《广陵散》是一首有戈矛杀伐气息的琴曲,这在古琴曲中极为罕见)琴坛流行的《梅花三弄》,《高山》、《流水》都能从本书中找到它们的祖先。历代吟咏歌唱的著名题材如: 《楚歌》、《昭君怨》、《乌夜啼》等,也都可以从本书找到其早期的音乐实例。


    《神奇秘谱》全书共分三卷。上卷称《太古神品》,收十六首作品。在各曲之前都写有详尽的题解,将琴曲的渊源演变情况和乐曲的表现内容作了介绍,段落、指法、音位也标写的很清楚。是研究古琴音乐的重要资料,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和史料价值。编者认为这些『乃太古之操,昔人不传之秘』,他有意从当时传曲中选择了历史价值较高酌『太古』传谱。如《广陵散》是『世有二谱』。编者通过比较, 『以是谱为正,故取之』。又如宋代『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而编者则采用了『不分段数』的唐代传谱。这些古谱当时已经无人传授,所以编者未能为之点出句读,其谱式和章法都保存有更多的古代特征。


      中、下卷称《霞外神品》,收四十八曲。这些传谱是编者『昔所受之曲』,其中有源於汉代的《
雉朝飞》、《楚歌》;有据晋代笛曲改编的《梅花三弄》,有传自南北朝西曲民歌的《乌夜啼》,有唐代流行的《大胡笳》,还有南宋浙派名师郭沔(郭楚望)的《潇湘水云》、毛敏仲的《樵歌》等。这一部分作品曾经长期活跃於古代琴坛,具有旺盛的艺术生命力。编者通过师承授受,具有实地演奏的体会,所以『俱有句点』,其谱式也与上卷多有不同。这两卷命名为『霞外』,是因为宋代浙派有一部规模巨大的《紫霞洞琴谱》,收四百馀曲,在它的影响下,元代编有《霞外琴谱》一书。标为『霞外』,表示它直接渊源於共宋、元浙派,继承了历史上声望最高的传谱。


【古琴谱】      

      古琴谱最早是用文字来记录的,也就是文字谱。文字谱是用文字记述古琴弹奏指发、弦序和音位的一种记谱法。我国现存唯一的文字谱是《碣石调·幽兰》,它由六朝梁代丘明传谱,原谱则是唐人手抄的卷子。由于文字谱过于繁复,使用不便,经唐代琴家曹柔减化,发展成为减字谱。

      今日我们所能见到的古琴谱,又名减字谱,相传为唐末曹柔发明,减字谱一般为四部分,上方纪录左手指法,下方纪录右手指法,左上为左手按弦用指,右上为所按徽位,下方外部为右手指法,内部为所弹、按弦。除此之外,减字谱还有续部、注释,一般用来标示音的细微变化。但由于减字谱无法记录每个音的时长,故而造成了大量琴曲的失传。现存有150多部古琴谱,包含着3000多首古琴曲。
    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古代地位最崇高的乐器,被誉为哲学性的艺术或艺术性的哲学,被列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是古代每个文人的必修之器,历史上的著名琴家有孔子、蔡邕、蔡文姬、李白、杜甫、宋徽宗、嵇康等。古琴也是孔子办学重要的六艺之一。《诗经》中就记载着“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等。

【古琴结构】
      古琴的乐器本身就充满着传奇的象征色彩,比如,它长三尺六寸五分,代表一年有365天,琴面是弧形,代表着天,琴底为平,象征着地,又为“天圆地方”之说。古琴有13个徽,代表着一年有12个月及闰月。古琴最初有五根弦,象征着金、木、水、火、土。周文王为了悼念他死去的儿子伯邑考,增加了一根弦,武王伐纣时,为了增加士气,又增添了一根弦,所以古琴又称“文武七弦琴”。

      古琴有100多个泛音,这大概是世界上拥有泛音最多的乐器。古琴有自己的记谱方法(简字谱),至少有1500多年的历史。古琴现存有150多部古琴谱,包含着3000多首琴曲流传下来。《琴操》中记载:“伏羲作琴。”然而考察世界各民族进化的历史,凡在野蛮的时代,均能制器作乐。中华民族也不例外。在伏羲之时,中国社会已进入文明时期,必早已制有各种乐器。不过定名定制,始自伏羲。所以虽说作于伏羲,其实必早已有琴了。又有吴仪《琴当序》中记载:”伏羲之琴,一弦,长七尺二寸。”;桓谭《新论》中记载:“神农之琴以纯丝为弦,刻桐木为琴。至五帝时,始改为八尺六寸,虞舜改为五弦,武王改为七弦,直至现在仍如之。”这种琴的制作,虽然始于伏羲,可是今日的古琴,实际上始自虞舜,完成于周武王。古人体高肢长,愈进而愈短。所以琴的长度,也日益减短。今日的古琴,长三尺六寸三分,损益它,各为徽识,装饰以金玉的圆点,称为徽全弦。十三徽,以指按而弹之,即十三音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50#
发表于 2012-1-29 14:45:51 | 只看该作者
同样作为古琴音乐爱好者,向广陵兄的辛勤整理与无私分享致敬!借用广陵兄的帖子,分享一下现存最早的古琴曲 ...
easylee 发表于 2012-1-26 20:28

谢easylee 兄对此帖的关注以及上传《神奇秘谱》的精美照片,为我们古琴同好
最近一段时间由于跳槽到新的公司,工作上比较忙,春节假日也以大吃大喝为主,很少时间上来,待空时一定向兄多多请教。

使用道具 TOP

151#
发表于 2012-1-29 17:06:28 | 只看该作者
谢easylee 兄对此帖的关注以及上传《神奇秘谱》的精美照片,为我们古琴同好
最近一段时间由于 ...
广陵散 发表于 2012-1-29 14:45


见到广陵兄大驾露面,很是高兴!兄台对古琴音乐的痴迷与热忱教人敬服,今后要请兄台不吝赐教才是!

使用道具 TOP

152#
发表于 2012-9-1 16:16:20 | 只看该作者
古琴,好容易看见这样的帖子。支持了。

使用道具 TOP

153#
发表于 2012-9-1 16:23:09 | 只看该作者
广陵兄哪儿去了?还在西装革履奔波?

使用道具 TOP

154#
发表于 2012-9-3 10:01:4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狗儿念经 的帖子

谢念经兄牵挂,夏天不用西装革履了,但确实忙得焦头烂额,听音乐喝茶时间都很少了。
   

使用道具 TOP

155#
发表于 2012-9-3 10:03:28 | 只看该作者
最近又搜索到一些古琴丝弦录音,抽空陆续发上。

使用道具 TOP

156#
发表于 2012-9-3 10:47:17 | 只看该作者
最近又搜索到一些古琴丝弦录音,抽空陆续发上。
广陵散 发表于 2012-9-3 10:03

期待ing,前几天还在贴子里翻看到你以前写的那首英文小诗,心想广陵兄怎么还没重现江湖呢?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6 14:02, Processed in 0.029025 second(s), 13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