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3984

查看

21

回复
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go

纪念莫扎特诞辰260周年黑胶唱片收藏分享( 莫扎特作品列表 和 交响曲 8#)

1#
发表于 2016-1-27 14:51:47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records33 于 2016-4-26 14:01 编辑


       转载编辑沃尔夫冈·阿玛杜斯·莫扎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27-1791125日),出生于萨尔兹堡。欧洲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


       在整部艺术史上,不仅仅在音乐史上,莫扎特是独一无二的人物。他的早慧是独一无二的。四岁学钢琴,不久就开始作曲;就是说他写音乐比写字还早。五岁那年,一天下午,父亲雷沃博带了一个小提琴家和一个吹小号的朋友回来,预备练习六支三重奏。孩子挟着他儿童用的小提琴也要加入。父亲呵斥道:“学都没学过,怎么来胡闹!”孩子哭了。吹小号的朋友过意不去,替他求情,说让他在自己身边拉吧,好在他音响不大,听不见的。父亲还咕噜着说:“要是听见你的琴声,就得赶出去。”孩子坐下来拉了,吹小号的乐师慢慢地停止了吹奏,流着惊讶和赞叹的眼泪;孩子把六支三重奏从头至尾都很完整地拉完了。

       八岁,他写了第一支交响乐;十岁写了第一出歌剧。十四至十六岁之间,在歌剧的发源地意大利(别忘了他是奥地利人),写了三出意大利歌剧在米兰上演,按照当时的习惯,由他指挥乐队。十岁以前,他在日耳曼十几个小邦的首府和维也纳、巴黎、伦敦各大都市作巡回演出,轰动全欧。有些听众还以为他神妙的演奏有魔术帮忙,要他脱下手上的戒指。

  正如他没有学过小提琴而就能参加三重奏一样,他写意大利歌剧也差不多是无师自通的。童年时代常在中欧西欧各地旅行,孩子的观摩与听的机会多于正规学习的机会:所以莫扎特的领悟与感受的能力,吸收与消化的迅速,是近乎不可思议的。我们古人有句话,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欧洲人也认为早慧的儿童长大了很少有真正伟大的成就。的确,古今中外,有的是神童;但神童而卓然成家的并不多,而像莫扎特这样出类拔萃、这样早熟的天才而终于成为不朽的大师,为艺术界放出万丈光芒的,至此为止还没有第二个例子。

  他的创作数量的巨大,品种的繁多,质地的卓越,是独一无二的。巴哈、韩德尔、海顿,都是多产的作家;但韩德尔与海顿都活到七十以上的高年,巴哈也有六十五岁的寿命;莫扎特却在三十五年的生涯中完成了大小 622件作品,还有 132件未完成的遗作,总数是 754,举其大者而言,歌剧有22出,单独的歌曲、咏叹调与合唱曲67支,交响乐49支,钢琴协奏曲29支,小提琴协奏曲13支,其他乐器的协奏曲12支,钢琴奏鸣曲及幻想曲22支,小提琴奏鸣曲及变体曲45支,大风琴曲17支,三重奏四重奏五重奏47支。没有一种体裁没有他登峰造极的作品,没有一种乐器没有他的经典文献:在一百七十年后的今天,还象灿烂的明星一般照耀着乐坛。在音乐方面这样全能,乐剧与其他器乐的制作都有这样高的成就,毫无疑问是绝无仅有的。莫扎特的音乐灵感简直是一个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水源,随时随地都有甘泉飞涌,飞涌的方式又那么自然,安详,轻快,妩媚。没有一个作曲家的音乐比莫扎特的更近于“天籁”了。

  融和拉丁精神与日耳曼精神,吸收最优秀的外国传统而加以丰富与提高,为民族艺术形式开创新路而树立几座光辉的纪念碑:在这些方面,莫扎特又是独一无二的。

  文艺复兴以后的两个世纪中,欧洲除了格鲁克为法国歌剧辟出一个途径以外,只有意大利歌剧是正宗的歌剧。莫扎特却作了双重的贡献:他既凭着客观的精神,细腻的写实手腕,刻划性格的高度技巧,创造了《费加罗的婚礼》,与《唐璜》,使意大利歌剧达到空前绝后的高峰①;又以《后宫诱逃》②与《魔笛》两件杰作为德国歌剧奠定了基础,预告了贝多芬的《斐但丽奥》、韦柏的《自由射手》和瓦格纳的《歌唱大师》。

  他在一七八三年的书信中说:“我更倾向于德国歌剧:虽然写德国歌剧需要我费更多气力,我还是更喜欢它。每个民族有它的歌剧;为什么我们德国人就没有呢?难道德文不象法文英文那么容易唱吗?”一七八五年他又写道:“我们德国人应当有德国式的思想,德国式的说话,德国式的演奏,德国式的歌唱。“所谓德国式的歌唱,特别是在音乐方面的德国式的思想,究竟是指什么呢?据法国音乐学者加米叶.裴拉格的解释,在《后宫诱逃》中,男主角倍尔蒙唱的某些咏叹调,就是第一次充分运用了德国人谈情说爱的语言。同一歌剧中奥斯门的唱词,轻快的节奏与小调(mode mineure)的混合运用,富于幻梦情调而甚至带点凄凉的柔情,和笑盈盈的天真的诙谐的交错,不是纯粹德国式的音乐思想吗?”(见裴拉格著:《莫扎特》巴黎一九二七年版)

  和意大利人的思想相比,德国人的思想也许没有那么多光彩,可是更有深度,还有一些更亲切更通俗的意味。在纯粹音响的领域内,德国式的旋律不及意大利的流畅,但更复杂更丰富,更需要和声(以歌唱而言是乐队)的衬托。以乐思本身而论,德国艺术不求意大利艺术的整齐的美,而是逐渐以思想的自由发展,代替形式的对称与周期性的重复。这些特征在莫扎特的《魔笛》中都已经有端倪可寻。

  交响乐在音乐艺术里是典型的日耳曼品种。虽然一般人称海顿为交响乐之父,但海顿晚年的作品深受莫扎特的影响:而莫扎特的降E大调、g小调、C大调(丘比特)交响乐,至今还比海顿的那组《伦敦交响乐》更接近我们。而在交响乐中,莫扎特也同样完满地冶拉丁精神(明朗、轻快、典雅)与日耳曼精神(复杂、谨严、深思、幻想)于一炉。正因为民族精神的觉醒和对于世界性艺术的领会,在莫扎特心中同时并存,互相攻错,互相丰富,他才成为音乐史上承前启后的巨匠。以现代词藻来说,在音乐领域之内,莫扎特早就结合了国际主义与爱国主义,虽是不自觉的结合,但确是最和谐最美妙的结合。当然,在这一点上,尤其在追求清明恬静的境界上,我们没有忘记伟大的歌德:但歌德是经过了六十年的苦思冥索(以《浮士德》的著作年代计算),经过了狂飙运动和骚动的青年时期而后获得的;莫扎特却是自然而然的,不需要作任何主观的努力,就达到了拉斐尔的境界,以及古希腊的雕塑家斐狄阿斯的境界。

  莫扎特的所以成为独一无二的人物,还由于这种清明高远、乐天愉快的心情,是在残酷的命运不断摧残之下保留下来的。

  大家都熟知贝多芬的悲剧而寄以极大的同情;关心莫扎特的苦难的,便是音乐界中也为数不多。因为贝多芬的音乐几乎每页都是与命运肉搏的历史,他的英勇与顽强对每个人都是直接的鼓励;莫扎特却是不声不响地忍受鞭挞,只凭着坚定的信仰,象殉道的使徒一般唱着温馨甘美的乐句安慰自己,安慰别人。虽然他的书信中常有怨叹,也不比普通人对生活的怨叹有什么更尖锐更沉痛的口吻。可是他的一生,除了童年时期饱受宠爱,象个美丽的花炮以外,比贝多芬的只有更艰苦。《费加罗的婚礼》与《唐璜》在布拉格所博得的荣名,并没给他任何物质的保障。两次受雇于萨尔斯堡的两任大主教,结果受了一顿辱骂,被人连推带踢地逐出宫廷。从二十五到三十一岁,六年中间没有固定的收入。他热爱维也纳,维也纳只报以冷淡、轻视、嫉妒,音乐界还用种种卑鄙手段打击他几出最优秀的歌剧的演出。一七八七年,奥皇约瑟夫终于任命他为宫廷作曲家,年俸还不够他付房租和仆役的工资。

  为了婚姻,他和最敬爱的父亲几乎决裂,至死没有完全恢复感情。而婚后的生活又是无穷无尽的烦恼:九年之中搬了十二次家:生了六个孩子,夭殇了四个。公斯当斯·韦柏产前产后老是闹病,需要名贵的药品,需要到巴登温泉去疗养。分娩以前要准备迎接婴儿,接着又往往要准备埋葬。当铺是莫扎特常去的地方,放高利贷的债主成为他唯一的救星。

  在这样悲惨的生活中,莫扎特还是终身不断地创作。贫穷、疾病、妒忌、倾轧,日常生活中一切琐琐碎碎的困扰都不能使他消沉;乐天的心情一丝一毫都没受到损害。所以他的作品从来不透露他的痛苦的消息,非但没有愤怒与反抗的呼号,连挣扎的气息都找不到。后世的人单听他的音乐,万万想象不出他的遭遇而只能认识他的心灵——多么明智、多么高贵、多么纯洁的心灵!音乐史家都说莫扎特的作品所反映的不是他的生活,而是他的灵魂。是的,他从来不把艺术作为反抗的工具,作为受难的证人,而只借来表现他的忍耐与天使般的温柔。他自己得不到抚慰,却永远在抚慰别人。但最可欣幸的是他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幸福,他能在精神上创造出来,甚至可以说他先天就获得了这幸福,所以他反复不已地传达给我们。精神的健康,理智与感情的平衡,不是幸福的先决条件吗?不是每个时代的人都渴望的吗?以不断的创造征服不断的苦难,以永远乐观的心情应付残酷的现实,不就是以光明消灭黑暗的具体实践吗?有了视患难如无物、超临于一切考验之上的积极的人生观,就有希望把艺术中美好的天地变为美好的现实。假如贝多芬给我们的是战斗的勇气,那末莫扎特给我们的是无限的信心。把他清明宁静的艺术和侘傺一世的生涯对比之下,我们更确信只有热爱生命才能克服忧患。莫扎特几次说过:“人生多美啊!”这句话就是了解他艺术的钥匙,也是他所以成为这样伟大的主要因素。

  虽然根据史实,莫扎特在言行与作品中井没表现出法国大革命以前的民主精神(他的反抗萨尔斯堡大主教只能证明他艺术家的傲骨),也谈不到人类大团结的理想,象贝多芬的合唱交响乐所表现的那样;但一切大艺术家都受时代的限制,同时也有不受时代限制的普遍性,——人间性。莫扎特以他朴素天真的语调和温婉蕴藉的风格,所歌颂的和平、友爱、幸福的境界,正是全人类自始至终向往的最高目标,尤其是生在今日的我们所热烈争取,努力奋斗的目标。

  因此,我们纪念莫扎特诞辰的意义决不止一个:不但他的绝世的才华与崇高的成就使我们景仰不置,他对德国歌剧的贡献值得我们创造民族音乐的人揣摩学习,他的朴实而又典雅的艺术值得我们深深的体会;而且他的永远乐观,始终积极的精神,对我们是个极大的鼓励;而他追求人类最高理想的人间性,更使我们和以后无数代的人民把他当作一个忠实的、亲爱的、永远给人安慰的朋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zzz

2#
发表于 2016-1-27 16:10:27 | 只看该作者
10年前,好像各大唱片公司联合出了一套合集?

使用道具 TOP

yah

3#
发表于 2016-1-27 17:51:55 | 只看该作者
傅雷的吧。

使用道具 TOP

yah

4#
发表于 2016-1-27 17:52:51 | 只看该作者
zzz 发表于 2016-1-27 16:10
10年前,好像各大唱片公司联合出了一套合集?

日本环球出的。

使用道具 TOP

5#
发表于 2016-1-28 01:47:20 | 只看该作者
呵呵,“阿玛多伊斯”是把Amadeus当成德文念了。其实这是个拉丁文名字,应该念“阿玛得乌斯”。

使用道具 TOP

6#
发表于 2016-1-28 16:10:49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好文!

使用道具 TOP

7#
发表于 2016-1-28 16:37:19 | 只看该作者
很喜欢倒数第三段。不过这篇文章似乎把莫扎特的不幸夸大了一点。他挣得其实不少,只是不会过日子。如果莫扎特活在我们身边,也许我们不会看出来他有什么特殊的地方。“莫扎特的作品所反映的不是他的生活,而是他的灵魂。”可是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使用道具 TOP

8#
发表于 2016-1-30 07:32: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records33 于 2016-4-26 20:42 编辑


   
莫扎特留给世人留下了大量的弥足珍贵的音乐作品,这些作品几乎涵盖了所有的音乐形式,数量多达 600 多部。由于很多作品没有标明创作时间,因而作品的编排不够有序,还有一些作品无法确认是否为莫扎特所写。所以至今各大唱片公司出版发行的莫扎特的唱片全集的作品数量无法一致。但无论如何,莫扎特的音乐作品一直是我的钟爱,借着莫扎特诞辰之际,把收藏的一些莫扎特的 LP 按照音乐类别依照列表顺序逐一上传,与大家一同分享。谢谢!






      莫扎特的全部作品包含 41 首交响曲(还有约 20 多部无编号的作品,交响曲共计 63 部,这些无编号的交响曲不能确认是莫扎特所作,因此至今还是定莫扎特交响曲为 41 首),16 首嬉游曲,13 首小夜曲,15 首进行曲,105 首小步舞曲,172 首舞曲,27 首钢琴协奏曲,5 首小提琴协奏曲,23 首弦乐四重奏,4 首管乐弦乐重奏曲,9 首钢琴重奏曲,43 首小提琴奏鸣曲,23 首钢琴奏鸣曲,15 部歌剧,4 部清唱剧,4 首康塔塔,50 首宗教合唱曲,18 首重唱歌曲,55 首独唱和管弦乐队曲,32 首歌曲。为了方便爱乐者查询,现把莫扎特的作品列表如下。   列表待续。



交响曲(1764-1771 莫扎特童年时期创作的交响乐)
   作 品 号   
       Symphony No. 1 in E-flat major   K. 16
       Symphony No. 2 in B-flat major   K. 17
       Symphony No. 3 in E-flat major   K. 18
       Symphony No. 4 in D major   K. 19
       Symphony No. 5 in B-flat major   K. 22
       Symphony No. 6 in F major   K. 43
       Symphony No. 7 in D major   K. 45
       Symphony No. 8 in D major   K. 48
       Symphony No. 9 in C major   K. 73/75a
       Symphony No. 10 in G major   K. 74
       Symphony No. 11 in D major   K. 84/73q
       Symphony No. 12 in G major   K. 110/75b
       Symphony No. 13 in F major   K. 112

交响曲(1771-1777  莫扎特在萨尔茨堡时期创作的交响乐)
      作 品 号     
       Symphony No. 14 in A major     K. 114
       Symphony No. 15 in G major   K. 124
       Symphony No. 16 in C major   K. 128
       Symphony No. 17 in G major
   K. 129
       Symphony No. 18 in F major   K. 130
       Symphony No. 19 in E-flat major
   K. 132
       Symphony No. 20 in D major
   K. 133
       Symphony No. 21 in A major   K. 134b
       Symphony No. 22 in C major   K. 162
       Symphony No. 23 in D major   K. 181/162b
       Symphony No. 24 in B-flat major   K. 182/173dA
       Symphony No. 25 in G minor   K. 183/173dB
       Symphony No. 26 in E-flat major
   K. 184/161a
       Symphony No. 27 in G major   K. 199/161b
       Symphony No. 28 in C major   K. 200/189k
       Symphony No. 29 in A major   K. 201/186a
       Symphony No. 30 in D major   K. 202/186

      交响曲(1771-1777  莫扎特晚期创作的交响乐)     
       作 品 号      
       Symphony No. 31  in D major, "Paris"   K. 297/300a     
       Symphony No. 32  in G major, "Overture in the Italian style"     K. 318
       Symphony No. 33  in B-flat major    K. 319
       Symphony No. 34  in C major   K. 338
       Symphony No. 35  in D major, "Haffner"     K. 385
       Symphony No. 36  in C major, "Linz"     K. 425
       Symphony No. 37  in G major   K. 444
       Symphony No. 38  in D major, "Prague"     K. 504
       Symphony No. 39  in E-flat major   K. 543
       Symphony No. 40  in G minor   K. 550   
       Symphony No. 41  in C major, "Jupiter"   K. 551

     交响曲(无编号和未能确认的莫扎特的交响乐)
      作  品 号      
       Symphony   in F major, K. 75 (GA 42)                                 
       Symphony  in F major, K. 76/42a (GA 43: doubtful)    
       Symphony  in D major, K. 81/73l (GA 44: doubtful)   
       Symphony  in D major, K. 95/73n (GA 45)   
       Symphony  in C major, K. 96/111b (GA 46)
       Symphony  in D major, K. 97/73m (GA 47)   
       Symphony  in F major, K. 98/Anh.C 11.04 (GA 48/56: doubtful)
       Symphony  in B-flat major, K. Anh. 214/45b (GA 55: doubtful)
       Symphony  in B-flat major, K. Anh. 216/74g/Anh.C 11.03 (GA 54: doubtful)
       Symphony  in G major, "Old Lambach", K. Anh. 221/45a   
       Symphony  in F major, K. Anh. 223/19a   
       Symphony  in A minor, "Odense", K. Anh. 220/16a (doubtful)
       Symphony  in D major, K. 111+(120/111a) ("No. 48")
       Symphony  in D major, K. (126+(161/163))/141a ("No. 50")   
       Symphony  in D major, K. 196+(121/207a) ("No. 51")   
       Symphony  in C major, K. 208+(102/213c) ("No. 52")
       Symphony  in D major, K. 135+61h   

协奏曲( 小提琴协奏曲 )     
       作 品 号      
       Violin Concerto No. 1 in B-flat major                                        K. 207 (1775)   
       Violin Concerto No. 2 in D major  K. 211 (1775)
       Violin Concerto No. 3 in G major  K. 216 (1775)
       Violin Concerto No. 4 in D major  K. 218 (1775)
       Violin Concerto No. 5 in A major  K. 219 (1775)

协奏曲( 小提琴与乐队 )     
        作 品 号      
       Adagio for violin and orchestra in E major  K. 261 (1776)
       Rondo for violin and orchestra in B-flat major                          K. 269/261a
       Rondo for violin and orchestra in C major  K. 373 (1781)

协奏曲(无编号和未能确认的莫扎特的小提琴协奏曲 )
         作 品 号        
      Violin Concerto in E-flat major, K. 268/365a/Anh.C 14.04 ("No. 6")

      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Kolb", K. 271a/271i ("No. 7")
      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Adélaïde", K. Anh. 294a/Anh.C 14.05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9#
发表于 2016-1-30 10:17:06 | 只看该作者
莫扎特之谙熟人生而又清明高远,使得莫扎特音乐具有一种亮银一般的气质,这种气质明目清心,抚慰身处困苦之中的人们。莫扎特就是用这种方式来面对人生,也是一种游戏的心态面对困顿。这在当下,尤其是当下,适逢其时。

使用道具 TOP

10#
发表于 2016-1-30 14:55:20 | 只看该作者
文章风格确实象傅雷的。

使用道具 TOP

11#
发表于 2016-1-30 17:40: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records33 于 2016-3-5 11:45 编辑

呵呵,各位爱乐人好眼力。的确是傅雷先生在莫扎特200周年诞辰时的撰写的纪念文。

使用道具 TOP

12#
发表于 2016-2-1 14:43:54 | 只看该作者
好文好文...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7 15:48, Processed in 0.049789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