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极品休闲 › 查看主题

1297

查看

3

回复
返回列表

go

.中国人生老病死都要“求人”

1#
发表于 2013-4-4 19:36:45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文章来源:网络)

最近,一位司局级老首长说到,女儿在他的极力反对下仍入外籍并嫁给外国人,是女儿劝他的一句话,最终让他接受了女儿的做法。这句话是“爸爸您将来再不用为您的外孙在国内上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读研求人了”。可不是吗?我们国人的生活中,存在大量求人的事,生老病死都要求人。生得好要求人;病了,治得好要求人;死了,烧得好、埋得好要求人;买房、卖房要求人;上好学校要求人,排好老师要求人;找工作要求人,调动工作要求人;办公司、开厂,做生意要求人;异地迁徙取得户籍要求人;参军、提干要求人;职务、职称晋升要求人,不一而足。求人的主体上至高级官员下至布衣百姓,大有无人不求人之势。求人的客体是在各个涉及公共利益岗位上掌握着大大小小权力和资源的官员或工作人员。需要注意的是求人者求人,被求者也求人,求人者也是被求者,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壮观的中国式求人画卷。

在求人画卷里,中国人传统的人情世故得到淋漓尽致的演绎,使得本来处于困境,寻求帮助的事以及原本正常依法依规靠制度应办的事变得几乎事事求人。求人成了常态,使得人际关系变得复杂,变得不堪重负,变得变了味道,从而形成了若干潜规则,形成了权钱交易,形成了人身依附,形成了特权,形成了不公平、不公正。求人的需求被无限扩张,那么,争取能求到人变得非常重要。为此,编织关系网、疏通关系、维持关系、寻租、请客送礼耗费了单位、家庭及个人的诸多资源和精力。在这样一个以权力为基础、以人际关系维系的社会中,人情世故自然变成了比学识、能力更重要的“制胜因素”。这种状况把人才的才华和注意力吸引到了关系学和钻营上,从而影响了社会的创新能力。

人情世故本是一种正常的交际与生活方式,但是求人变得无处不在且成为利益交换时,便成了一种病态的社会现象。人情世故在中国就像一张大网,铺得哪个角落都是,使得必要的交往演变成为精神压力,人情成为债,人人为其所累。中国自古注重的礼尚往来、“君子之交淡如水”正在成为稀有物。

究其原因,我认为,首先,是优质资源稀缺。试想当优质幼儿园、优质中、小学资源丰富的时候,恐怕为此求人的人会少许多。其次,是制度有漏洞、有弹性,有的制度执行不好,这些均可导致寻租求人的行为,可谓有需求亦有供给。第三,是改革不到位。原本靠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但很多地方靠权力和关系。这反映了市场化改革在一些领域滞后,政府职能改革仍不到位。在人们眼中,靠市场、靠政府、靠制度、靠法律不如靠关系,有了关系什么事均可变通,均可摆平,均可办到。法律的尊严、政府的公信力、社会的公理、市场的规则均可挑战,均没有关系管用可靠。第四,是对权力的监督远远不够。权力在一些掌握权力的人手中变成了交易的工具。权力的运用、优质资源的配置公开透明不够。导致权力资源少的一方向权力资源多的一方示好,以寻求更多的权力和实惠。最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在社会生活中沉渣泛起,如权力至上、官本位、人身依附、特权思想等等。

求人现象普遍化后,后果极其严重。它破坏了公平、公正,恶化了社会风气,丧失了社会道德以及损害了党和政府、国人的形象,毒化了国人的精神世界,不利于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因为,求人会使人在被求者面前低三下四,点头哈腰,长此以往,会使人的人格、骨气受损,乖戾之气弥漫,投机心理和习惯在不断求人的过程中养成。因此,必须下力气整治求人之风,努力让国人尽量不求人、少求人。

在进一步加快发展的同时,加大对民生的投入,不断提高民生急需的优质资源的供给。加大市场化改革力度,改革政府行政职能,减少政府对优质资源配置的行政干预。加大反腐败力度,加大对权力的约束与监督。完善制度,提高制度刚性,设计严格办事程序,使权力寻租者无市场。在国民中倡导良好健康的人际关系,开展对公民的法制教育和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教育,宣扬尚德、遵法、依规的理念。建立公共资源,尤其是优质资源的分配、使用和管理的公开透明机制。重点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为国人精神减负,让国民活得轻松一些,快乐一些。

使用道具 TOP

2#
发表于 2013-4-4 20:58:02 | 只看该作者
对啊,认识人多就有面子吗!求人算是一种文化。

使用道具 TOP

3#
发表于 2013-4-4 22:28:33 | 只看该作者
总结的好!几千年来都是这么靠“人脉”“社会”着。
所谓社会就是人为的把关系复杂化。

使用道具 TOP

4#
发表于 2013-4-5 10:02:46 | 只看该作者
由“人情社会”向“经济社会”,正在转变中。。。。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6 23:41, Processed in 0.040186 second(s), 15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