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6028

查看

52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shinelb

25#
发表于 2012-11-11 04:02:38 | 只看该作者
如果说音乐与品德无关,那音乐中就不会有“崇高”之类的感情了。

我觉得音乐家(仅指相对“高尚”的那一批;瓦格纳之类纯流氓不算)在作品中表现的“高尚”更多是他们的“理想”,而实践起来就往往是另一回事了。艺术家嘛,身上总有冲突,总是下半身控制上半身。

使用道具 TOP

26#
发表于 2012-11-11 15:12:20 | 只看该作者
大家不妨说一下艺术大师的一些道德败坏的例子

使用道具 TOP

27#
发表于 2012-11-11 15:57: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狗儿念经 于 2012-11-11 15:59 编辑
如果说音乐与品德无关,那音乐中就不会有“崇高”之类的感情了。

我觉得音乐家(仅指相对“高尚”的那一 ...
Rozinante 发表于 2012-11-11 04:02

崇高究竟属于哪一个层面的呢?是审美领域的还是道德领域的?瓦格纳音乐基本旨在彰显德意志似的崇高啊!

同时,Nazi的一系列视觉设计真可谓崇高的极致!让人产生强烈的归宿感!

使用道具 TOP

28#
发表于 2012-11-11 16:07:58 | 只看该作者
崇高究竟属于哪一个层面的呢?是审美领域的还是道德领域的?瓦格纳音乐基本旨在彰显德意志似的崇高啊!:l ...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2-11-11 15:57
崇高、正义甚至真理都是相对的。


使用道具 TOP

29#
发表于 2012-11-11 16:11:43 | 只看该作者
崇高、正义甚至真理都是相对的。
shinelb 发表于 2012-11-11 16:07

伪真理是相对的,真理是绝对的!人不喝水要死,这是真理;1+1=2是真理,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这上面可是碰得头破血流的(见《地下室手记》)。


使用道具 TOP

30#
发表于 2012-11-11 18:58:58 | 只看该作者
伪真理是相对的,真理是绝对的!人不喝水要死,这是真理;1+1=2是真理,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这上面可是碰得头 ...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2-11-11 16:11
老兄您这句话其实也是相对的。所谓绝对真理是只有在地球才适用的。外星人不一定是喝水的。


点评

你着相了,弯弯绕啊,哈哈。  发表于 2012-11-11 19:47

使用道具 TOP

31#
发表于 2012-11-12 05:02:44 | 只看该作者
崇高究竟属于哪一个层面的呢?是审美领域的还是道德领域的?瓦格纳音乐基本旨在彰显德意志似的崇高啊!:l ...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2-11-11 15:57


瓦格纳音乐里表现的道德观念允许杀人放火,抢人老婆。瓦格纳身体力行,抢了彪罗的老婆,实践了自己的主张。因此我觉得他的行为和他音乐中表现的东西很统一。至于这算不算“崇高”、哪个层面上的崇高,我就不知道了。

我觉得更有意思的是音乐崇高无比、生活中却像一个俗人的音乐家。比如bodyheat兄描绘的巴赫。不过我们不知道巴赫是真的这样还是被后人八卦的。

使用道具 TOP

32#
发表于 2012-11-12 07:52:48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昨天 15:0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那我还是多听听巴赫老先生吧,好像他老人家比较“单纯”。呵呵~
扬帆远航 发表于 2012-11-10 15:49

巴赫老先生谄媚巴结权贵的功夫在音乐史上得拔头份


虽然我也同意巴赫不免俗(生那么多儿子,女儿的;换工作求高薪啥的),但是矫枉过正的说法还是不敢苟同。巴赫说实话,很多时候只是在完成自己的工作,他在莱比锡和权贵们交往并不舒适,甚至是有些激烈的斗争;你如果说克腾时期的巴赫是巴结——我觉得这有点侮辱他老人家了,毕竟他和克腾王子都是爱乐之人,他在后者手下任宫廷乐长,相互欣赏吧(从二者的友谊私交可看出来,而且巴赫的有个儿子的教父就是克腾王子,而巴赫也在克腾王子1728年去世时创作并指挥了他告别仪式上的音乐作品)。应该说,他在这个时期也是正值壮年(31-38岁),精力最为充沛的时期,不能认为这是他在巴结,他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下,可谓生逢其时,自然作品源源不断。如果你一定要说巴赫巴结权贵,能指出的我觉得只有他曾专门为波兰国王,萨克森帝选侯奥古斯特三世创作了b小调弥撒——因为他是路德宗,不可能需要弥撒这种天主教仪式所用的音乐体裁。而其实这次他是希望能成为宫廷乐师,虽未如愿;至于之前他送勃兰登堡协奏曲给普鲁士的勃兰登堡大公这次——因为他希望获得在这位公爵门下的职位——其实这叫应聘笔试也不为过;最后是他曾依照普鲁士国王的动机创作了音乐的奉献——这个我觉得是他展现自己的才能,并非真要谄媚权贵——平心而论,如果有能让自己展现才能,施展抱负的时机,谁愿意放过呢?

使用道具 TOP

33#
发表于 2012-11-12 11:18:07 | 只看该作者
德艺双馨,这是中国特色的词汇吧

使用道具 TOP

34#
发表于 2012-11-12 12:32:3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3转黑胶 的帖子

严重同意33兄的看法!
就目前看到的巴赫传记,两本小册子,我总体感觉巴赫的一生多半由于“人品”不佳(“人品”此处为当下时新话,通俗讲是运气),真可谓命运多舛。而“点背”的缘由恰恰是他不卑躬,不屈膝,不献媚,下面仅列举一例:


1703年8月,巴赫受雇于阿斯塔特做管风琴师。1705年秋,为了向管风琴演奏家布克斯特胡德学习,巴赫向教堂主祭请了一个月的假,找了“临时替补”,安排妥当自己离开期间的工作”,风尘仆仆赶往吕贝克。痴迷艺术的他,忘记了请假一事,四个月后才返回。逾期不归,巴赫确实不对。教会当局的眼里,自己是高高在上的“主子”,你,小小的巴赫,只不过是卑微的“”仆人罢了,要绝对服从“领导”的“圣旨”。于是,1706年2月21,主祭奥莱里乌斯主持的“责问会”上,除了揪住巴赫擅自延长假期这件事,教会还斥责他“在伴奏赞美诗时有些惊奇的变奏和不相干的装饰声,而忽略了旋律,使大家感到困惑不解,为什么不用一个主旋律而是从一个变为另一个,这到底是在搞什么名堂?在合唱中擅自混入各种奇音,使神圣的礼拜仪式陷入混乱,你到底是何居心?如果不愿意做,我们可以去寻找一个愿意干的管风琴师,请不要胡乱伴奏。”要知道,巴赫名号虽为管风琴师,承担的任务还包括:给学校上课,教唱歌、训练唱诗班,还要打扫室内外卫生和负责教堂的锅炉。

对这样的责难与控告,巴赫无比愤怒,但没有加以理睬,而只是要求另派一名乐监来管理唱诗班。教会当局不愿意采纳这位才华出众而又不肯驯服的管风琴师的意见,最后主祭决定,要求巴赫在八天之内进行答辩。巴赫以鄙视的态度拖了半年多,才十分傲慢地写了三行字交差,算做答辩,以示反抗。

巴赫一生中,不管是教堂的管风琴师,还是宫廷乐长、学校乐监或音乐指导,都摆脱不了封建制度下“主人”和“仆人”的关系。

(以上信息根据《世界名人传记——巴赫》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使用道具 TOP

35#
发表于 2012-11-12 13:51:56 | 只看该作者
不能完全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当时的情况,需要考虑时间的截面。音乐在当时,本来就是属于贵族和教会的的。

使用道具 TOP

36#
发表于 2012-11-12 16:28:00 | 只看该作者
瓦格纳音乐里表现的道德观念允许杀人放火,抢人老婆。瓦格纳身体力行,抢了彪罗的老婆,实践了自己的主 ...
Rozinante 发表于 2012-11-12 05:02

岂止杀人放火啊,指环整个就是一乱伦剧啊!乱伦的目的直接指向雅利安纯种啊!
俺觉得吧,要是瓦格纳不抢柯西玛,估计柯大妈本人最后也会投怀送抱的。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6 12:02, Processed in 0.039627 second(s), 17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