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25222

查看

226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alma

109#
发表于 2012-3-31 19:12:11 | 只看该作者
响应李老师和SCFAN版主的号召,简单谈谈三个问题。

1、怎样评估音乐。

我的方法是寻找一个参照物。比如小提琴,我会以海菲兹作为参考对象,拿其他人来与海菲兹比较,得出比较结果,有时可能不是水平的高低问题,而是艺术风格的不同。大家可以试试对比聆听海菲兹和大卫的《苏格兰幻想曲》,海菲兹一气呵成,很多经过句采用快刀斩乱麻的处理方式。而大卫更强调整体构架,在这个结构里洋溢着深厚的感情和激情,非常大气磅礴。上次听《罗西尼弦乐奏鸣曲》也是采用这个方法,拿32比特高清阿卡多版与马里纳迪卡版比较,得出PK结果。再比如该怎样评估法国钢琴家AIMARD的巴赫《赋格的艺术》,可以拿尼古拉耶娃和柯奇士的版本来比较,因为都是著名钢琴版。比较结果不太复杂。尼古拉耶娃具有女性的抒情和细腻的风格。演奏速度相比AIMARD要慢很多。而与柯奇士相比,柯奇士较为粗矿,但整体性很好。沉稳、淡定。其实谈的这些都是名版,各具特色,不对比,都非常好,有了对比,特色就凸显出来了。

2、怎样理解乐评。

我的观点是:我认为演奏家是一个层面;专业人士是另一个层面;然后就是业余爱好者这三种情况。可以用厨师、美食家和普通食客来类比。厨师是演奏家,而美食家是专业乐评家,因为他既懂得分辨美食,大部分美食家也知道这菜怎么做。普通食客就是普通爱乐者了。他们懂得享受美食,但不懂得怎样做。这三者基本上是这个关系。

3、怎样听音乐。

首先,听音乐,我是不做准备功课的。因为如果做功课,就会失去新鲜感。对音乐我主张天然地吸收,一般不借助其他手段。听了如果觉得很难理解,再找资料学习一下。如果是听唱片,这种方法最好,因为唱片可以多次反复地聆听。其实,对很多资深乐迷,一般曲目都比较熟识了,即使是不熟的曲目,也会有聆听经验帮助自己理解了。

简单说了一下,请大家指正。

使用道具 TOP

110#
发表于 2012-3-31 21:01: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庸无为 于 2012-3-31 21:10 编辑
响应李老师和SCFAN版主的号召,简单谈谈三个问题。

1、怎样评估音乐。

我的方法是寻找一个参照物。比 ...
shinelb 发表于 2012-3-31 19:12

版主说得很实在,不装X。
像俺们这些从HIFI过来的音乐爱好者,就算在HIFI方面算得上一个美食家,在音乐方面充其量也就一食客。只要有心,反复聆听,不断比较,对音乐还是能形成一些非常“业余”的观点的。我想这就够了,既符合玩HIFI的原则,也适合听音乐的心态:就是在折腾的同时,也别累着了~~~

纯属菜鸟之论。

使用道具 TOP

111#
发表于 2012-3-31 21:12:43 | 只看该作者
版主说得很实在,不装X。
像俺们这些从HIFI过来的音乐爱好者,就算在HIFI方面算得上一个美食家,在音乐方面充其量也就一食客。只要有心,反复聆听,不断比较,对音乐还是能形成一些非常“业余”的观点的。我想这就够了,既符合玩HIFI的原则,也适合听音乐的心态:就是在折腾的同时,也别累着了~~~
中庸无为 发表于 2012-3-31 21:01
兄台说得也很实在,不装X,哈哈。我的所谓听音乐的经验也是山寨的,折腾多了,自然会形成一些习惯,就是一些业余的经验吧。


使用道具 TOP

112#
发表于 2012-3-31 21:20: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670707 于 2012-3-31 21:29 编辑

我们不妨打开杰基耶夫指挥伦敦交响乐团演奏普罗科菲耶夫交响曲集(DECCA版),播放第一张,曲一为D大调第一交响曲“古典”,聆听否有“俄罗斯”味,曲二C大调第四交响曲便出现沃特加味了,不信听他作品处理中对于上弓法和下功法的要求。

使用道具 TOP

113#
发表于 2012-3-31 21:39:40 | 只看该作者
音乐节奏的重心和音符的时值,是演奏者和乐评家不能回避和绕过去的问题。

使用道具 TOP

114#
发表于 2012-3-31 21:43:37 | 只看该作者
音乐节奏的重心和音符的时值,是演奏者和乐评家不能回避和绕过去的问题。
670707 发表于 2012-3-31 21:39

670707兄就展开展开吧,学习一下。


使用道具 TOP

115#
发表于 2012-4-1 00:11:44 | 只看该作者
响应李老师和SCFAN版主的号召,简单谈谈三个问题。

1、怎样评估音乐。

我的方法是寻找一个参照物。比 ...
shinelb 发表于 2012-3-31 19:12


大S兄讲得很实在,我等发烧友里能读谱的有几个?录音版本对比是最好的音乐学习途径,也是评论的基础。有次和一位专业的长辈聊起读谱,他劝我去学学乐谱和基本乐理,可以更好把握音乐的核心本质。我则笑笑,有富特、托斯卡尼尼、卡拉扬、阿巴多这帮大佬每天在帮我上大师班,我接触到的音乐元素,远比音乐学院那些读课本的科班生们生动形象、具体丰富。懂不懂乐谱,我觉得和通不通音乐的核心一毛关系也无。

音乐的要素,节奏、旋律、和声。再增加一个的话,就是音色。这四个简单的词语可能说出来人人都能讲一大段,可是如何正确把握?如何应用到音乐欣赏和评论上来?

使用道具 TOP

116#
发表于 2012-4-1 00:57:39 | 只看该作者
我们不妨打开杰基耶夫指挥伦敦交响乐团演奏普罗科菲耶夫交响曲集(DECCA版),播放第一张,曲一为D大调第一 ...
670707 发表于 2012-3-31 21:20


大家也很了解杰基耶夫,他对俄国音乐的建树也仅仅止步于老柴;我认为他是俄国的迪图瓦。
优秀的俄国指挥家还有很多,比如费多托夫、费多谢耶夫、康德拉辛、罗日杰斯特文斯基、斯维特兰诺夫,等等;就拿斯维特兰诺夫来说吧,他不仅仅只是一位芭蕾指挥家,他的普罗科菲耶夫与柴可夫斯基交响曲全面开花。这点杰基耶夫就有所欠缺,他的新版天鹅湖(DECCA)中看不中听。


使用道具 TOP

117#
发表于 2012-4-1 01:00:32 | 只看该作者
当然,还有穆拉文斯基;非常全面的俄国指挥家。

使用道具 TOP

118#
发表于 2012-4-1 03:44:19 | 只看该作者
大家也很了解杰基耶夫,他对俄国音乐的建树也仅仅止步于老柴;我认为他是俄国的迪图瓦。
优秀的俄国指 ...
Roseknight_gao 发表于 2012-4-1 00:57


这个“赶鸭子”的杰基耶夫就这么点儿本事啊,不至于吧?

使用道具 TOP

119#
发表于 2012-4-1 03:47:02 | 只看该作者
不信听他作品处理中对于上弓法和下功法的要求。
670707 发表于 2012-3-31 21:20


670707兄能不能具体解释一下这一段?

使用道具 TOP

120#
发表于 2012-4-1 08:29:07 | 只看该作者
版主先生,勿随其后,走马回合,进步之阶,上贴之语,“双重”身份,“软硬兼施”,发烧正途;诸位再见。

点评

我觉得在网上要声明从此不来都是很可笑的,至少是心理不健全的表现。要不来,不发言就是了,没必要发表声明。我特地指出你的英语理解错误是有其特殊的意思的。换个人,我是不会出声的。  发表于 2012-4-1 10:19
不太理解你的说法,再见。 欢迎常来。  发表于 2012-4-1 09:10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5 14:12, Processed in 0.046204 second(s), 18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