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37335

查看

287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haskil

25#
发表于 2012-4-23 12:43:06 | 只看该作者
兄台如果有时间,期待您多谈一下,很值得学习。
shinelb 发表于 2012-4-22 08:16



我同样要向各位学习,但是我也很乐意参与其中,拨开历史的迷雾吸取更多的营养

使用道具 TOP

26#
发表于 2012-4-23 12:45:41 | 只看该作者
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转录工程师可能是一个人或者一批人,在EMI、RCA、Pearl、Biddulph等不同厂牌发行 ...
scfan 发表于 2012-4-23 11:37



所以转录工程师的水准是一个方面,认真的负责的压片制作又是一个方面,二者缺一不可

使用道具 TOP

27#
发表于 2012-4-23 12:56:30 | 只看该作者
底噪最大的当然是日本的藏(opus kura)了,因此藏的声音灵活生动,音色质感具佳,低音稍多一点点,但是这个 ...
baiteng 发表于 2012-4-23 12:34

日本的藏(opus kura),我只有老卡的大无,转制的不错;同样曲目的录音,老兄和pearl和biddulph比较过吗?比如提琴和钢琴这些室内乐?如果藏的转制不相上下,那真是历史录音爱好者的福音了,因为相对来说藏的CD容易买到,pearl和biddulph好多绝版了。

使用道具 TOP

28#
发表于 2012-4-23 13:08:5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08300 的帖子


   大无就选pearl或者OPK吧

使用道具 TOP

29#
发表于 2012-4-23 13:20:1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08300 的帖子


   图片慢慢上,一下子找不到这么多图啊

使用道具 TOP

30#
发表于 2012-4-23 13:27:40 | 只看该作者
日本的藏(opus kura),我只有老卡的大无,转制的不错;同样曲目的录音,老兄和pearl和biddulph比较过吗? ...
708300 发表于 2012-4-23 12:56



藏的弦乐钢琴我没有,我买过一张魏因加特纳的贝多芬,效果很好,非常生动气息悠长,其他的就不知道了

使用道具 TOP

31#
发表于 2012-4-23 11:56:51 | 只看该作者
还是鼻大夫吧
haskil 发表于 2012-4-23 11:50

鼻大夫好象没有大无啊.

使用道具 TOP

32#
发表于 2012-4-23 11:17:29 | 只看该作者
看了哈兄的推荐想必马斯通的弦乐转制很好。 回头找了一下,俺竟然一张马斯通转制的弦乐录音都没有。只能口水 ...
reiner 发表于 2012-4-21 12:47


莱纳兄的收藏俺也要留口水啦!特别是KOCH这套富特,非常非常珍贵!另外VAI的hofman那不用多说,hofman全集是marston的招牌之一!他在VAI和自己的厂牌MARSTON出版的hofman全集是每一个历史录音迷的梦想,可惜早期出的几套已经绝版了,现在要找齐有点困难,不过我希望他在MARSTON这个厂牌里能出个全集包子,也让俺们这些米少的人能吃到肉包子吧

使用道具 TOP

33#
发表于 2012-4-23 11:18:41 | 只看该作者
找到一张,声音。。。
reiner 发表于 2012-4-21 12:53



这个西盖蒂是少数marston为音乐与艺术转录的作品之一

使用道具 TOP

34#
发表于 2012-4-23 11:30:13 | 只看该作者
这里面BUSH四重奏的贝多芬晚期不是MARTSON转录的,是CHARLES LEVIN,效果不错,等着老哈介绍哈。
708300 发表于 2012-4-21 15:12


CHARLES LEVIN也是历史录音转录名家,biddulph早期出版的弦乐大师系统,他转录了不少,比如Bush四重奏的贝多芬晚期,扬.库贝利克、西盖蒂、胡鲍伊和卡尔.弗莱什的HMV录音、里奇的1938年录音,Arnold rose和rose四重奏,等等。他还在pearl有很多转录作品,比如中提琴大师特蒂斯、西蒙哥德堡和莉莉克劳斯的莫小奏、维切伊Vecsey、普利姆罗斯、哈西德和韩德尔等等。另外EMI参考的海菲兹和布什室内乐团的巴赫录音也是他转录的。

使用道具 TOP

35#
发表于 2012-4-23 11:31:42 | 只看该作者
晒几张BIDDULPH的海菲兹和布什组给大家助兴,不过里面很多不是MARTSON转录的:
708300 发表于 2012-4-22 10:03


这是放毒啊!!

使用道具 TOP

36#
发表于 2012-4-23 11:37:31 | 只看该作者

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转录工程师可能是一个人或者一批人,在EMI、RCA、Pearl、Biddulph等不同厂牌发行的相同或者类似录音,底噪和音质可能完全不同。通常会觉得EMI和RCA的历史录音CD,底噪和炒豆声会较少。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4 22:03, Processed in 0.039617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