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37350

查看

80

回复
返回列表

1#
发表于 2012-11-4 17:37:12 | 只看该作者
请 中山张 兄推荐一款适合Prismsound Ada-8使用的CD 转盘,谢谢

点评

您好 clock兄!用 8XR做CD转盘的DA会不会有点浪费呢?应上 PC-HIFI 玩高格式文件了,这样才物以至用。请问:clock兄想用民用的CD转盘,还是专业的呢?用8XR做 CD转盘 DA,最好CD转盘能有 AES3 和外部时钟输入口。  发表于 2012-11-4 21:42

使用道具 TOP

2#
发表于 2012-12-22 20:34:41 | 只看该作者
等网上的音源跟CD一样多的时候就是电脑加解码的时候。。。。现在高品质的数码源不知道哪有呀!

点评

现在网上的SACD资源多到听不完  发表于 2016-1-23 19:39

使用道具 TOP

3#
发表于 2012-12-17 13:44:25 | 只看该作者
听过彪哥这套系统 非常好 与镁声听感基本一致

使用道具 TOP

4#
发表于 2012-12-17 11:47:58 | 只看该作者
哦,便宜可以找找teac那些专业CD机,记得有些支持这个

点评

,CD没问题,主要是要支持SACD 的DSD ISO输出带SDIF的接口机子很少  发表于 2012-12-17 13:59

使用道具 TOP

5#
发表于 2012-12-17 11:23: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sdffx000 于 2012-12-17 11:43 编辑

ljj1111 发表于 半小时前
DCS1394加密了,但支持SDIF 3线BNC的DSD输入,不知道哪个数字卡支持SDIF 3线DSD输出?(两根数字线,一根时钟同步)

好像很少,一时间想不到,记得支持的要么很旧的,要么很贵的。
ADA8xr记得支持,不过线要自己做,好像

还有个DAD AX24

使用道具 TOP

苹果熟了吗?——民用PC-HIFI和专业PC-HIFI的颠疯对决

6#
发表于 2012-11-2 12:38:33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镁声关注PC-HIFI很久了。中间断续听过几套音源采用PC-HIFI的系统,都不满意,但始终相信这个是音源的发展方向,所以迟迟没有升级自己现有的cd机,正是等着苹果成熟的季节。
    一年来一直忙着开发垫才,没有精力折腾PC-HIFI,所以对这方面的知识很贫乏。这个帖子只是客观描述听感,技术方面的问题还请行家指导。
    感谢我们《发烧音响PK群(183324140)》两位分别在民用PC-HIFI和专业PC-HIFI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烧友,相约对两种音源进行一次同场PK,邀请镁声参与和见证。这么好的活动,仅在群内交流太可惜,所以镁声整理文字发表出来。
    至于这次PK的器材是不是属于巅峰层次的,镁声没有判断力,只是相信朋友。希望有行家发表更加有代表性的高端器材PK过程,本帖就当是抛砖引玉了。
      
         PK时间:某晚8:30-1:30
    地点:珠江新城某群友(彪哥)家
    参与者:4人,两位PC-HIFI高手,一位老烧和镁声

补充说明一下,这次的PK纯属自娱自乐性质,未有任何商业赞助和推广企图;器材不够“巅峰”(已改名为“颠疯”),过程不够严谨,耳朵不够灵敏,得出的结论只是是镁声的个人心得,是否准确,见仁见智。所有文字都是镁声一人捉刀,未经当晚4人集体审阅,文责自负。

使用道具 TOP

7#
发表于 2012-11-2 12:52: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gzhwlihui 于 2012-11-2 12:54 编辑

先看看环境:
听音环境是客厅的专属区域,面积5m*5m,由于没有侧墙只是用落地窗帘围合,所以并没有普通正方形空间的驻波出现。
彪哥是广州市著名的设计师,所以客厅的设计和陈设很有创意,不多说,自己看吧。
彪哥的系统是在录音师朋友的指导下,按照专业pchifi的思路购置的,当然,没有调音台。系统从后往前,分别是atc100,录音室专用主动版,GRACE前级(带解码)、时钟、桥(?)、专业声卡、苹果电脑。
为了保证效果,连播放软件LOGIC都是几千元买的正版。

解码放一边热机,听一下全套专业机的最佳表现。先放的是普通cd44.1的格式,试了人声、古筝、交响等几种曲目。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8#
发表于 2012-11-2 12:55: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gzhwlihui 于 2012-11-2 13:00 编辑

先说箱子:说实话,之前atc留给我的高频暗、中频蒙的印象完全不存在,高频延伸很好,中频松软有细节,低频下潜很深,而且力度弹性俱佳。证明自带的功放推的很充分。

     一起去的老烧感概:这真是一种简单又有效率的玩法,一步把后级和喇叭搞到位,然后集中精力玩前端。否则按照正常的系统搭配过程,先定喇叭,然后到处找能推好的功放,然后是线材、垫才,配好后不好听也不知道从哪个环节着手。我也深有同感。

    听到自己熟悉的曲目,发现了一点问题:低频的尾音衰减不够完整自然。拍拍音箱架子,立柱很扎实,但横梁空空的,手指弹一下,余音缭绕,显然焊接后没有退火,也没有填充合适的填料。唉,国产架子都是这个缺陷。立马建议彪哥找几条单车轮胎裁开的胶条包一包。

使用道具 TOP

hui

9#
发表于 2012-11-2 12:52:4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gzhwlihui 的帖子

期待楼主民用PC-HIFI和专业PC-HIFI之间pk大战。
   

使用道具 TOP

10#
发表于 2012-11-2 12:56:12 | 只看该作者
再说音源的听感:之前听过某些高清播放机放高格式文件,细节很多,但蜂拥而出,没有秩序,没有乐感,极不耐听。但这次听pc-hifi彻底改变了我的印象。在细节很多、密度很大、质感强烈的同时,声音很柔润甜美,泛音多,没有丝毫干和燥的感觉,情感充分,模拟味十足。用一句话来说:超出我听到过的绝大多数高价CD机的表现。

   
接着播放24/192高格式的文件,一开声,我们几个都听楞了,分明是一把古筝就横在后墙的位置弹着,不对,听声音的细节和质感,应该是古筝就在面前的茶几上弹奏。这种3d电影般的结像和触手可及的真实感,是多年听音经历从未有过的。至于音乐味,比44.1的格式只有强化没有减弱。那比黑胶呢?——正这么想着,彪哥放了一曲从黑胶抓轨的《皇家芭蕾》,这个曲目我很熟悉,在不同档次的系统上都听过。和顶级黑胶系统播放效果来比,受制于翻录时黑胶盘的调教水平,现场感和空气感仍有差距。
高格式的音乐播放着,我盯着后墙上的那把隐形的古筝,陷入了沉思:这么清晰的结像和细节,这么丰富的情感表现,似乎一切都和音响无关了,和线材、垫材、摆位无关了。历历在目的古筝演奏,和两件硕大的atc无论如何都联系不起来,甚至有这种错觉:把这对音箱搬走,古筝还会在那里继续演奏!

不行,我一定要挑点毛病!我把自己从瞎想中拉回来,闭目仔细挑骨头:细节太多,和结像的距离感不一致,感觉怪怪的(这也是国内很多发烧碟的通病);解析力太强,微动态太过,听感上侵略性太强,不够隽永含蓄。当然,这些都是录音的“毛病”。那么多的古典录音,如果真有母带级别的数字文件流出来,那又会达到何等的境界啊!

使用道具 TOP

11#
发表于 2012-11-2 12:57:43 | 只看该作者
听完专业pc-hifi的表现,民用器材也热机了。系统接法是苹果mini输出到数字界面,转同轴进入黑调解码,再平衡输出进grace前级。音源是民用器材,后端是专业监听器材。帅哥蓝爵靠在沙发上熟练地点着ipad,选了一首从头版CD抓轨的古典曲目播放——
头版CD特有的厚润声底完全保留,细节和解析表现一点也不输给高价cd机,音乐感染力也很强。

使用道具 TOP

12#
发表于 2012-11-2 12:58:46 | 只看该作者
现在正式开始PK
一、两台电脑同时播放同一数字文件(44.1)的切换对比。曲目是是蔡琴的《鹿港小镇》。
让我们意外的是,两种音源出来的声音非常近似,至少有9成以上的相似度,声底完全一样,都是大气正路的音色。仔细辨别:专业机微动态略好,略厚,情感表达更充分;而民用机泛音和水分多一点,听感更舒适自然一点(我分析,这个是由于这台解码模拟输出级采用两支6922双三极真空管,弥补了民用解码相对薄声的声底)。最后,四个人一致同意专业机更好听一点,但民用机输的不多,至少有专业机9成的水平。
二、专业声卡输出到民用解码的声音效果
还是《鹿港小镇》,用专业声卡的I/O界面,转同轴输出到黑调解码(DSS30不接受aes专业数字音频接口,只能同轴输入),试试民用解码和专业声卡的兼容性,供大家组建pc-hifi时参考。

结论是声音非常蒙娜丽莎(蒙了泥沙),糊得没法听,甚至不如几千元的CD机。元芳,你怎么看?——看来是专业声卡的界面一定要用专业格式的传输接口和线材,不要奢望自己的高价民用解码能用在专业声卡上,效果会大打折扣的。
三、同一cd碟片,用不同的方式抓轨,得到的数据文件的播放对比
以前我玩刻录,就发现同一张碟用EAC抓轨和其他软件抓轨,刻出来声音是不同的。同一wav文件,刻在不同的碟片上声音也是不同的。当时百思不得其解。这次带了张比较花的碟片,彪哥用一台专门配来抓轨的电脑抓,抓完后软件显示:其中的一些曲目,由于划痕,动态和数据完好率都有几个百分点的损失。如果用普通电脑来抓,丢失的信息和动态会更多。这也说明:不要相信网上那些所谓无损的数字文件(无损只是拷贝过程无损,距离原版CD还差得远呢)。
播放彪哥曲库中的音乐也发现,某些数字文件明显单薄苍白没味道,效果远不如蓝爵自己抓轨建立的头版CD数字文件库。
结论是:别以为几百元能买到媲美正版碟效果的几千张CD数字文件,那些曲库的内容良莠不齐,最放心还是自己找品相好的头版来抓。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 05:59, Processed in 0.138744 second(s), 2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