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47688

查看

137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远视眼
n78

61#
发表于 2011-2-27 15:36:19 | 只看该作者
还是at的曲线牛啊,但是-3db也到60多hz了。

使用道具 TOP

167

62#
发表于 2011-2-27 15:41:52 | 只看该作者
一、做密闭箱和倒相箱是有单元本身的特性参数所决定的,倒相箱的极端情况就是密闭箱。(实际上密闭箱是最理 ...
musicmad 发表于 2011-2-27 15:12


密闭箱不见得是理想的设计,更谈不上“最理想”,不止一个厂家跟我说过,如果做密闭箱,单元背压太大,和前面不等压,不好。
像ATC10\20那种设计,背压巨大,难推无比,而且容易丢失微弱细节。

另外同意您的看法,不是口径大就下潜低了,PA喇叭就不是

使用道具 TOP

63#
发表于 2011-2-27 15:13:55 | 只看该作者
求PM价格 求PM价格

使用道具 TOP

64#
发表于 2011-2-27 15:19:45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帖子衍生成技术讨论贴了,呵呵,感谢各DX的精彩论述...大单元的"刹车"问题其实就是瞬态问题,从这方面来讲,大单元也许容易推动,但不易被控制,同样,类似小证据的多单元并联设计,瞬态虽然优秀,但要获得低频的轻松和下潜一样也对后级有颇为极端的要求...

其实两者各有千秋,目前听过最喜欢或折服的低频重播是天蝎星和至尊...

使用道具 TOP

167

65#
发表于 2011-2-27 14:50:39 | 只看该作者
会不会单拿下一代旗舰“至尊证据”,在大证据的基础上再在侧面各增加2只或者4只12寸低音呢?(纯属个人瞎猜 ...
scfan 发表于 2011-2-27 14:48

肯定不会的

使用道具 TOP

167

66#
发表于 2011-2-27 14:56: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167 于 2011-2-27 15:11 编辑

另外,也不要只看喇叭口径,不同品牌的喇叭素质相差还是很大的,看看以下的喇叭,都是10英寸的,重播低频,表现差距相当巨大:
先看AT 10C77



然后是Scanspeak的顶级 26W/8861T00



还有Seas顶级旗舰10英寸的W26FX002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67#
发表于 2011-2-27 14:32:40 | 只看该作者
一、小单元并联对低频下潜一点帮助都没有,它是改变不了单元的频率特性的,它的优势就是更大的功率承载。
二、一般4个7寸或8寸单元的震动面积加上冲程所推动的空气容积肯定比一粒12寸的空气容积要多,但是因为多单元并联后对频率下潜只有几赫兹的贡献。而古典音乐里所包含的极低频极少,也许只有1%-5%吧。所以在实际聆听时没觉着终极至尊和小证据之间低频下潜有太大的差距。(个人大体上对这两款箱的初步感受是,音色方面终极至尊要比小证据华丽不少。小证据在声场定位方面强于终极至尊。另外就是在极端大动态时小证据要比终极至尊沉稳许多。另外我感觉终极至尊如果没有一个超过40平米的房间,玩的难度还真大,再加上灵敏度仍然属于偏低,对功放要求绝对不会低的。而小证据在房间适配性和功放适配方面要好很多。最后就是价格差一倍多也是个问题)。
三、我感觉单拿在民用领域主要将精力用在7、8寸单元上了。

使用道具 TOP

68#
发表于 2011-2-27 14:48:06 | 只看该作者
会不会单拿下一代旗舰“至尊证据”,在大证据的基础上再在侧面各增加2只或者4只12寸低音呢?(纯属个人瞎猜。。。

使用道具 TOP

167

69#
发表于 2011-2-27 14:49:40 | 只看该作者
回167的帖子。
1.关于导向管您没有完全理解我的意思,我是说很低的低频大约就是你说的30多HZ主要来自于导向 ...
LJBI4 发表于 2011-2-27 14:12

1.使用12英寸、13英寸的单元,通常分频是在200Hz以下,这一段里,大喇叭的失真度明显比小喇叭低。
而且,不要只看小功率下的测试数据,就算Eton等提供的失真指标,也只是1瓦下的指标,不代表大功率下的失真。大功率下的失真度,肯定是大口径的小(相同档次喇叭对比)

2.“刹车”一说不太好,因为用小喇叭来播放低频,更是勉为其难,比如相同音压下重播50Hz,大喇叭的位移只是一点点,小喇叭可能位移是它的两三倍,哪个容易控制?
我从来都觉得小喇叭难推,或者说没有发现真正好推的小喇叭,除了低频表现很差的以外,不管低频,肯定会好推点儿。
不信请您推荐一个。
我现在的半成品地蝎星,十几瓦的胆机都推得很好听了,低频量感也很好,这是在所有的小音箱上无法完成的事情。
3.10年以前周道先生写过一篇文章“音响减肥”,大意是如今很多名厂的设计师年纪越来越大,耳朵退化,对高频不敏感,所以设计出来的声音越来越薄,高音越来越多........当然丹拿不在此讨论之列,因为新丹拿的低频多了点,这个我喜欢。
另外,现在做密闭箱的厂家已经非常少了,现在适合做密闭箱的喇叭基本上就没有,或者很罕见。
密闭箱可以获得更好的瞬态,但并不是失真度更低——低频段,因为要获得同样的声压,密闭箱通常需要更大的功率输入。
我玩过密闭箱,厂箱或者DIY都玩过,但是现在我对密闭箱没有什么想法了,除了低频谐振点高,量感少的先天不足,还有一点就是.....算了我不说了。

当然密闭箱容易做好,而且低频清晰(牺牲了下潜和量感),优点也明显

使用道具 TOP

70#
发表于 2011-2-27 14:12: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JBI4 于 2011-2-27 14:14 编辑

回167的帖子。
1.关于导向管您没有完全理解我的意思,我是说很低的低频大约就是你说的30多HZ主要来自于导向管的共振。
2.还有我并没有说大口径的单元不好,其实大口径的低音单元在在很低的低频段的失真率是要明显小于小口径单元的。我的意思是说单拿的证据系列并不是追求很低的低频的失真率(显然这部的频率主要是依赖导向管输出),而是跟注重把50HZ以上的失真率做到更低,这样使用中等口径单元并联就是一种性价比较好方案,因为8寸以下单元的在中低频(150HZ-300HZ)的失真率也是要明显小于大口径单元,以此获得与证据系列使用5寸中音相协调的作用。
3.我不同意您说的大口径单元比小口径单元好推得观点,实际对于功放来说控制好大单元显然比控制好小单元要难,因为单元大了后重量也大,显然大单元好推但难“刹车”,造成失真.
4.很赞同您最后说的这句话:“任何厂家都有自己的声音取向,紧致通透快速准确是丹拿的路子,这也可能是丹拿喜欢用小喇叭的原因吧”。我想补充的是好像“紧致通透快速准确”已经成为现今绝大部分HI END喇叭的一致共性了吧。这也说明了现在的HIEND对早在20年前就被丹拿提出的这一观点的承认和共识吧。。。在对低频的理解上,现今有些厂家为了更低的失真率甚至已经取消导向管(重回闭箱),和使用全刚性箱体了,呵呵。。。

使用道具 TOP

71#
发表于 2011-2-27 15:53:16 | 只看该作者
HI END闭箱却有回潮之势,比方说:Magico,YG和晶彩,巧合的是这三家都是使用全刚性箱体。。。

使用道具 TOP

72#
发表于 2011-2-27 15:56:5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就是难推无比
guhelim 发表于 2011-2-27 15:52


这就是为什么说它是极端的方式...呵呵.  说实在,这种推挽密闭箱的设计,低频真的很好听,又快又干净,冲击力极好...到今天为止,我还是很喜欢C5/至尊这种类型的低音设计.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 14:25, Processed in 0.041447 second(s), 13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