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8065

查看

114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670707

13#
发表于 2012-11-7 12:39:52 | 只看该作者
支持07兄多发感想,搬个板凳坐下听讲。

使用道具 TOP

14#
发表于 2012-11-7 12:43:56 | 只看该作者
很有兴趣听讲

使用道具 TOP

15#
发表于 2012-11-7 12:48:35 | 只看该作者
俺学习啦,谢谢楼主分享

使用道具 TOP

16#
发表于 2012-11-7 13:00:06 | 只看该作者
从此开始购买唱片,期间常去音乐学院边上的铺子,能遇见音乐老师在唱片店内聊一些音乐知识,他们常说:音乐爱好者应该花些时间和精力在音乐作品了解上。而我以唱片评鉴等资料为圣经,并不以为然;进入发烧圈,常被口沫四溅的唱片评论和高、低频延伸,中频丰满度,质感清晰,动态强烈,不食人间烟火的器材音色而“流连忘返”。这个过程,给我带来的思考:真实的乐器演奏没有这些专业词语,演奏者说,这个和弦音符具有厚实的音响效果,但不会说,这里拉得厚一点,哪里演奏德薄声一些;钢琴弹出的颗粒感,声响还是浑圆的,除非特殊演奏要求,如模仿强烈的撞击声而长生“刺耳”声;唱片评论中笔者并没有用上好器材,他怎么能辨别各种名琴音色差异所在。

使用道具 TOP

17#
发表于 2012-11-7 14:04:31 | 只看该作者
必须支持!670兄弟早就该打消一切顾虑。此帖既已开,勇猛精进吧!

点评

兄,一言即出,弟大胆了,谢谢!  发表于 2012-11-7 14:13

使用道具 TOP

18#
发表于 2012-11-7 14:15:50 | 只看该作者
行文至此,为了表达清晰,音响器材与唱片版本分而述之,先说音响。按前言之观点,器材和录音载体结合是为模仿真实乐器之声,故此“世上没有一套器材万能”才可成立。因为它们是接近或表现更好,却无法等同;比如,百人编制的管弦乐队再加上合唱乐队,录音技术不可能将所有发生点尽录期间,即使一台钢琴演奏的录音,单轨和多轨技术也存在长短之处。这里,就自然引出一个问题,由于前者先天不足,我们就放弃求真而在音响设备与录音技术里大行其道,如果我们从还原演奏之音符角度思考,将音响技术为此服务,可能问题不会那么复杂。一般而言,作曲家是在钢琴上作曲,配器在后;我们先把目标锁定在钢琴演奏中音符的体现,把管弦乐和声色彩放在后,是否为音乐爱好者的一条捷径能;当然,将钢琴宏大而宽广的音域视为音响器材还原目标,投入的资金相比于还原音符将是几何级的,管弦乐声响亦然。

使用道具 TOP

19#
发表于 2012-11-7 14:48:20 | 只看该作者
某种角度说,唱片的购买和收藏,对于工薪阶层音乐爱好者而言,是事半功倍的。经验告诉我,音响器材的升级和调整,您会用十张亦或更多唱片经行试验,而不是单一几张发烧唱片,前者将更客观而真实,后者应“讨好消费者”会迷惑人。“音乐之耳”这句话,对于我这个愚笨音乐爱好者,用了十多年才略显明了含义,因为我没有学过乐器、进课堂专业培训乐理知识,现在能一边听电视节目识别小提琴演奏中是否用揉弦以及乐曲声部的大致区别。同好们,请相信用听“音乐方法”和表现“乐器的泛音”,去搭配心爱的音响器材会有不错的性价比。

使用道具 TOP

20#
发表于 2012-11-7 15:36:23 | 只看该作者
能实现“场面”的音响器材,肯定不廉价,高价器材不一定会有好“场面”,音响奢饰品就是明例。“场面”的优势在于将音符表达更清晰基础上,能更好的体现演奏技法和演奏者情感表达,雅俗共赏的“三高”,在“场面”里高音的声线高低一目了然;钢琴弹奏中强音高走,形成“音柱”感,而左手等节奏辅音伴奏,会使该几拍的和弦形成耸立的艺术美感;马勒九乐章一之小提琴与管乐对位中高音域演奏,一步一跚的旋律多揪心啊,再现部中用弦乐器以泛音方式结束——一切耗尽,为告别做铺垫,这便是管乐色彩的魅力。

使用道具 TOP

21#
发表于 2012-11-7 17:22:2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很好的思考课题

使用道具 TOP

22#
发表于 2012-11-7 17:33:11 | 只看该作者
我的音响总是闲置一旁,还是用电脑听音乐,简单不麻烦。

使用道具 TOP

23#
发表于 2012-11-7 17:54:34 | 只看该作者
牛贴留名

使用道具 TOP

24#
发表于 2012-11-7 19:16:14 | 只看该作者
音响器材闲聊至此,后面想就古典唱片软件、唱片版本说一些个人认识和思考。我们聆听音乐一般能得到的音乐载体以母盘开盘带、黑胶、CD、网络数字音乐;这里以黑胶与CD讨论,我以为普遍而论用CD唱盘讨论黑胶唱片音质是片面的,前者信息量压缩率给读码带来的失真远大于黑胶,我们通过小提琴聆听中弓子压弦产生的反弹力和名琴的各弦产生的音色进行判别,这点CD唱盘逊色许多,至于模拟声和数码声,因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音乐表现力,暂不讨论,我认为无论何种音乐载体,其信息量是第一位的。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 08:54, Processed in 0.038526 second(s), 18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