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9228

查看

67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shinelb

25#
发表于 2010-9-20 22:10:26 | 只看该作者
现在看来当时还真有些神志不清
Roseknight_gao 发表于 2010-9-20 22:06

有点象20世纪散文美文选中的文章

使用道具 TOP

26#
发表于 2010-9-20 22:15:27 | 只看该作者
有点象20世纪散文美文选中的文章
广陵散 发表于 2010-9-20 22:10


下午我在逗S兄,晚上你来逗我;大家就这样逗来逗去吧


使用道具 TOP

27#
发表于 2010-9-21 02:02:01 | 只看该作者
下午我在逗S兄,晚上你来逗我;大家就这样逗来逗去吧
Roseknight_gao 发表于 2010-9-20 22:15
骑士正处于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真是令人羡慕。


使用道具 TOP

28#
发表于 2010-9-21 09:02:33 | 只看该作者
骑士正处于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真是令人羡慕。
shinelb 发表于 2010-9-21 02:02


哈哈,我也有少年维克的烦恼!S兄是起得早还是睡得晚?

使用道具 TOP

29#
发表于 2010-9-21 11:02: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9-21 11:03 编辑
哈哈,我也有少年维克的烦恼!S兄是起得早还是睡得晚?
Roseknight_gao 发表于 2010-9-21 09:02

因为某些原因,我早睡早起。


使用道具 TOP

30#
发表于 2010-9-21 11:49:20 | 只看该作者
早睡早起身体健康

使用道具 TOP

31#
发表于 2010-9-22 00:25:57 | 只看该作者
我在几年以前写过一篇巴赫大无的听后感,,很巧合,我也提到了莫扎特。
我转贴一下:

关于巴赫的~《大提 ...
Roseknight_gao 发表于 2010-9-20 22:04


巴赫是大海。


使用道具 TOP

32#
发表于 2010-9-22 03:58:22 | 只看该作者
而巴赫的练习曲(象大无、小无)本身是没有感情的,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

巴赫似乎只有在宗教作品中 ...
广陵散 发表于 2010-9-20 20:24
我想爱恩斯坦和很多科学家、数学家那么喜欢巴赫。这可能和逻辑、数学等有关,科学家和数学家从此找到一致。我喜欢把巴赫这些练习曲看做一幢建筑。建筑内部是有序的、和对称、平衡这些有关。比如一朵雪花,在特殊观察下,她是对称、均衡的和美丽的。


使用道具 TOP

33#
发表于 2010-9-23 17:00:30 | 只看该作者
而巴赫的练习曲(象大无、小无)本身是没有感情的,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

巴赫似乎只有在宗教作品中 ...
广陵散 发表于 2010-9-20 20:24


呵呵,明代屠长卿评论杜甫王维有两句很有趣的话:“少陵慷慨深沉,不除烦热;摩诘参禅悟佛,心地清凉,胸次原自不同。”
勃拉姆斯可谓是终生“不除烦热”,不过我还就挺醉心他“不除烦热”这一点巴赫可谓“心地清凉”了,好是好,可是却让我觉得少了一点点关于人的东西……


使用道具 TOP

34#
发表于 2010-9-23 17:11:01 | 只看该作者
与清兵兄讨论:其实巴赫是非常有情感的。
听听《马太受难曲》,这部作品是很人性的,
这部作品歌颂了人类牺牲精神,是悲天悯人的。
当然他的练习曲是不带情感的,听大无,小无和WTC,
这些作品从结构中体现出巴赫的神奇。对巴赫,
我也仅仅处于入门之中。

使用道具 TOP

35#
发表于 2010-9-24 17:08: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清兵 于 2010-9-24 17:10 编辑

是啊,我前面提到过,巴赫把感情给了神,他的受难曲是深的情感。而感觉巴赫自己的私人感情世界就是比较平和热闹而已。当时还是两分法的时代。人性是受到限制,反而平和的,上帝受到所有激情的关注。到了康德出来,把上帝的脑袋真正给砍下来,大家就都不把感情给上帝了,而是把感情留给了自己的心。但是给了自己的心也还有很多禁忌的,毕竟世俗因为上帝存在的时候所立下的道德条条框框,还是原来那一套,没有几百年也是改变不了的,于是也就会有私人感情和过时中的道德规范的冲突,好像这样就有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子,但是今天,性已经无非就是性了,爱是什么,却变成一个问题,人类的感情存在方式,显然跟原来已经差了十万八千里。我是觉得人情不同,感情抒发出来的表现自然也会有不同,所以我喜欢说,音乐是代表了时代的,有不同的时代寄托在中间的。如果我们认真留心,就可以看得到。

使用道具 TOP

36#
发表于 2010-9-25 03:00: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狗儿念经 于 2010-9-25 05:39 编辑
到了康德出来,把上帝的脑袋真正给砍下来,大家就都不把感情给上帝了,而是把感情留给了自己的心。
清兵 发表于 2010-9-24 17:08

康德啥时候把上帝的脑袋给砍下来了?而且啥时候大家就都不把感情给上帝了?这么说有欠稳妥和严谨哦?唐突了点。而且,康德出来以后,巴赫都还又活了二三十年呢,也许那时候康德一“小屁孩”还未名震遐迩,巴赫大爷尚未耳闻后辈醍醐灌顶的启蒙?那么,莫扎特呢?他的音乐里没有天国的嬉戏吗?那音乐里没有一种游刃有余的自由和秩序吗?十九世纪晚近,布鲁克纳的上帝难道仅仅是瓦格纳吗?马勒难道不是在天国与尘世之间陷入无止境的交战吗?。。。。。。

康德说:“人如果要真正能做到有道德,我就必须假设有上帝的存在,假设生命结束后并不是一切都结束了。”参考这话,康德要没上帝的脑袋,他的判断力批判还无从寻找一个原始起点来进行推导呢,所以他还得把这脑袋给放回去。

康德也说:“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我想他不愿说这个道德律是从何而来的罢了,那样的话,他自己的体系会陷入尴尬的境地。不过我想他说这话时,脑子里大概仍在盘旋着那个曾经也在帕斯卡尔头上盘旋过的问题:上帝存在是不可思议的;上帝不存在也是不可思议的。

康德还说:“我们只能知道自然科学让我们认识到的东西,哲学除了能帮助我们澄清使知识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就没有什么更多的用处了,自从柏拉图以来的形而上学问题其实是无解的。 ”这话有点眼熟,让我想起维特根斯坦来,事实上,康德终其一生都在说这个罢了:可以说的,以及不可说的。

我要说的是:要是上帝存在,没人能砍下他老人家的脑袋,最多只能砍下我们头脑中那个模糊的“上帝”的脑袋而已;要是上帝不存在,你对着西北风狂砍一气有啥用呢?

我还要说的是:康德不仅没砍下上帝的脑袋,相反给宗教洗去了层层“积垢”,所谓去魅是也。引用一句维特根斯坦的话吧:“并不是我的抽象的头脑必须得到拯救,而是我的具有情感的,似乎有血有肉的灵魂必须得到拯救。”我想,说这话的人是位了不起的智者,而康德,无非是在做另一件事罢了:为抽象的头脑划定界限!

至于康德同上帝的关系,我以为大概同他小时候经历的种种有关系吧,虔信派的家庭背景大概对他来讲是有那么一点压抑和禁锢了,没这背景,指不定也没康德了,或者他要生在一个开明的家庭,历史上康德反而成一神学家了也说不定呢。这么说,康德之所以是康德,还是跟上帝有关系。。。。。。

以上如有不妥,清兵兄海涵。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 11:17, Processed in 0.040157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