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30168

查看

282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牛仔

73#
发表于 2013-6-29 17:02:41 | 只看该作者
如果能将系统的还原做到“从声源(直达声)到环境声重放都是两个声道作用一个声音”后,再加上一张好的现场录音唱片,你就可以安心享受现场带来的美妙声音了。
有多美?
想知道的人一定不少,还是自己努力去做到吧,这样才会有成就感(记住并不一定要超级器材才能可达到)
用单声道方法听立体声
就继续折腾吧!!!
玩音响是我们的业余爱好(有的可能不是啦),我们更应爱护,让他健康成长,使喜爱的人从玩中有所收获。前面本人有时言语过激,跟帖的朋友如有得罪,望多多包涵
这帖到此为止了。

点评

好!好!好!  发表于 2013-6-30 14:12

使用道具 TOP

74#
发表于 2013-6-29 17:14: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红苹果 于 2013-6-29 17:15 编辑

牛大威武,高处不胜寒!

使用道具 TOP

75#
发表于 2013-6-29 17:35:23 | 只看该作者
牛大威武,高处不胜寒!
红苹果 发表于 2013-6-29 17:14

知道并记住这话的人不多

使用道具 TOP

76#
发表于 2013-6-29 23:27:30 | 只看该作者
坐等牛大传授葵花宝典最高层~

使用道具 TOP

77#
发表于 2013-6-30 07:33: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尘客 于 2013-6-30 07:40 编辑
坐等牛大传授葵花宝典最高层~
s1.4 发表于 2013-6-29 23:27

到头啦,宝典最高处就只一句话还加了引号。

牛教授课不好懂,愚钝如我等就只有靠感觉了,若有所得但又不知从何下手,不过还是满有兴趣的,

至少,“……不需要很高要求的环境”这话我爱听!


使用道具 TOP

78#
发表于 2013-6-30 07:53:44 | 只看该作者
俺也没懂,唉,想偷学点知识难啊。

点评

也是没懂,呵呵!  发表于 2013-6-30 08:04

使用道具 TOP

79#
发表于 2013-6-30 09:46:29 | 只看该作者
也没搞明白,楼上的为啥没搞懂!
难道要“画公仔,画出肠”来

使用道具 TOP

80#
发表于 2013-6-30 10:54:34 | 只看该作者
也没搞明白,楼上的为啥没搞懂!
难道要“画公仔,画出肠”来
牛仔 发表于 2013-6-30 09:46

牛大终归是牛大,大家关注到意犹没尽时你却恰到好处,是时侯该把你的"核心专利"

抖出来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点评

赶快把葵花宝典拿出来。哈哈  发表于 2013-6-30 10:58

使用道具 TOP

81#
发表于 2013-6-30 11:10:40 | 只看该作者
牛大终归是牛大,大家关注到意犹没尽时你却恰到好处,是时侯该把你的"核心专利"

抖出来了!独 ...
红苹果 发表于 2013-6-30 10:54

25楼不是已经讲了吗?

使用道具 TOP

82#
发表于 2013-6-30 11:43:48 | 只看该作者
我想几句!我们现在的录音室的声学设计和建设主要有两大类!
1.是现场录音用,根据客户的需求不同做不同设计.有录钢琴的,有录小提琴的,有录人声的等等,但是最终追求的是,合理的声学设计,减少声学环境的失真,常见的有混响度,空间的频响度,驻波等,这些都是要是设计的关键.这里收录的内容好坏,很大成度上决定了它的质量.很多顶班的录音室,这声学建设的的投入成本都很大,有的是器材的几倍!这样说好懂些.给我100万的声学设计,加50万的器材,要比100万的器材加50万的声学设计.前者会好声音,出来的唱片要好听的多.
当然,这都不是烧友最关心的.
2.录好音,经处理后的母带,或头版带,都要试听,才有了试听室.声音在扬声器出来,通过环境,到我们的耳朵,试听室和录音室的重要性,都是一样的,同样一个器材,在不同的声学环境下,最后我们耳朵听到的就是不一样的声音.环境和器材都很重要.光是在器材上或是在环境上投入都不对,
好的器材只有在好的环境里才能有好的声音,器材的投入是无限的,环境的投入是有限的.

使用道具 TOP

83#
发表于 2013-6-30 11:44: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红苹果 于 2013-6-30 11:51 编辑

回复 牛仔 的帖子
菜鸟在潜水,哪有什么宝典.此帖你牛大自己实践操作的细节哪去了!
   

使用道具 TOP

84#
发表于 2013-7-1 15:12:41 | 只看该作者
  我的认识是:我们的听音室必须进行适当的声学处理,我说适当是因为我们是在居家环境里,会受到诸多局限,如果是有条件建立一个专用听音室,我肯定会尽可能进行声学处理。这些年我已经在自己的听音室里下了不少功夫,效果是十分显著的。
  至于牛兄所言“录音里已经有过混响”是对的。但是任何人再次重播这个录音,都需要叠加重播环境的影响---包括混响。假如你的器材有能力100%的重播(这是不可能的),那么只有在100%吸音环境里才可以再现原声。

点评

支持一下  发表于 2013-7-2 10:00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6 21:23, Processed in 0.039313 second(s), 21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