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12753

查看

46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nestle

24#
发表于 2014-5-5 10:40:0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ilgame 的帖子

百事通试得多了,接调音台也试过了,不如LAB GRUPPEN
   

使用道具 TOP

23#
发表于 2014-5-5 09:50:23 | 只看该作者
LAB 和 MC2 比声音如何?

使用道具 TOP

22#
发表于 2014-5-5 09:31:28 | 只看该作者
唱盘 electrocompaniet EMC-1UP
前级 audio research REF 1
测试当日只是用EMC-1UP当转盘,解码是用PRISM ...
nestle 发表于 2014-5-5 09:29

有没有用新的音源和原来的百事通试一下?

使用道具 TOP

21#
发表于 2014-5-5 09:29:00 | 只看该作者
唱盘 electrocompaniet EMC-1UP
前级 audio research REF 1
测试当日只是用EMC-1UP当转盘,解码是用PRISM SOUND DA2
声音的差别是巨大的

使用道具 TOP

20#
发表于 2014-5-5 08:51: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ilgame 于 2014-5-5 09:29 编辑

原来没玩好,是功放还是音源?

点评

全都不是  发表于 2014-5-6 11:09

使用道具 TOP

19#
发表于 2014-5-5 00:33:4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yangpf 的帖子
169, 962我都有。169的优势是高频,962的优势是密度和低频,各有所长,看系统需要了。
   

使用道具 TOP

18#
发表于 2014-5-5 00:33:0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yangpf 的帖子

169也有,但这次没拿来,留待下次再对比
   

使用道具 TOP

17#
发表于 2014-5-5 00:22:10 | 只看该作者
如果喜欢studer的台子,有机会可以试试看169,169虽然比962老,但同听之下,169中低频是非常有特点的,或许更好些。

使用道具 TOP

16#
发表于 2014-5-5 00:06: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nestle 于 2014-5-5 00:09 编辑
MB1真的使用了ATC大馒头?167比较清楚。
老K 发表于 2014-5-4 23:20 我来上2张

内部图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167
看图的确是ATC的球顶中音。后来改为Volt。其实这种3英寸软膜单元不能负责完整人声,部分中频并不由它负责  发表于 2014-5-5 02:29

使用道具 TOP

15#
发表于 2014-5-4 23:36:46 | 只看该作者
笑笑了之!!!

使用道具 TOP

14#
发表于 2014-5-4 23:20:30 | 只看该作者
MB1真的使用了ATC大馒头?167比较清楚。

点评

167
看图的确是ATC的球顶中音。后来改为Volt。其实这种3英寸软膜单元不能负责完整人声,很大部分中频并不由它负责  发表于 2014-5-5 02:27
167
是Volt的球顶中音。其实这种3英寸软膜单元不能负责完整人声,很大部分中频并不由它负责  发表于 2014-5-5 02:26

使用道具 TOP

13#
发表于 2014-5-4 22:58:19 | 只看该作者
记得nestle兄自从入了MB1后就没少折腾。这对以难推而闻名的箱子果然不是省油的灯,加上n兄的小空间及不太理想的比例(4m X 4m),前后试过不少名鸡都铩羽而归。直到入了厂家推荐的百事通7BSST2,虽然可勉强可坐下来静听,但仍然是尖细软薄,离传说中的饱满宽厚有着地球到冥王星的距离。当时怀疑是否7bsst2的推力不足,准备咬碎钢牙冲顶上28bsst2,于是去信询问厂家搭配事宜。厂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回复了一封不短的email(这点必须赞一下,从没见过这么神速的客服),信中洋洋洒洒的大赞百事通,并十分确定以及肯定的说7BSST2是MB1的最佳搭配,不推荐杀鸡用牛刀。抱着对厂家的信仰,我们开始怀疑是空间或者喇叭本身的问题,n兄甚至拆开箱子查看是否有过修磨(期间被PMC的简陋用料震撼了一把)。

看着n兄迷失纠结,我也跟着干着急。在调整自己的M3系统的同时也一直想尝试将自己这些破烂弄到n兄府上斗一斗那难缠的八爪鱼,但因我的PLM10000Q是M3配套版本,默认为M3淀粉设置,一直没搞明白如何让四个声道完全直通输出而无法成行。直到复活节假期,用了半天时间研究说明书后终于成功设置直通模式,然后火急火燎的赶往n府,替换下百事通进行尝试。一开声,我们笑了,声音饱满而通透,温润而劲道。但细听下来仍未达到理想水平,高频还有些偏亮,中频也没有atc大馒头应有的肉感,低频还欠缺些冲击力和重量感。想必是前端器材的限制或者匹配不理想造成(音乐之旅1UP+ARC REF1)。但是已经可以确认10000q可以驯服八爪鱼!

本着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的原则,我决定排除万难出动全部破烂再战八爪鱼。于是在一个晴转大雨倾盆的神经病周六带上了DA2\STUDER 962\10000Q再次出征。此次,仅用1UP做转盘,后面则基本全套母带棚配置。但是这次由于偷懒,没有带上我的4芯喇叭线双推,所以只用了10000q的两个通道驱动PMC。刚一开声,n兄有点坐不住,说怎么像老汉推车一样吃力,看来还是必须bi-amp模式啊。我说n兄你且淡定,我这些破烂都是慢热型,需要给它们点时间热身,每声道2300瓦搞定八爪鱼应该不是问题(其实我心理也打鼓,后悔没带喇叭线)。于是我们耐下性子一曲接一曲的试。

大概二十来分钟过去了,声音开始明显变得饱满有力起来。小提琴的松香味开始四溢,林子祥的口水开始往我们脸上喷,钢琴变得通透而有力。于是我们按捺不住,开始尝试‘发烧’片。作为低频爱好者,当然是先来一曲《鼓诗》。n兄放入碟片按下play键的瞬间,正在开小差的我被吓了一大跳,这还是我听过的大鼓吗?这是雷神之锤啊!!!这一槌子下去,我的小心肝扑通扑通乱跳啊!接下来几分钟我和n兄做了一次从脚趾甲到头发尖的彻底性全身按摩。这鼓声饱满而沉稳,凝聚而霸道,弹跳十足而层次清晰。每一槌下去,犹如一颗深水炸弹由暗涌到波涛翻滚,空气像海浪一样排山倒海而来,身后的沙发在颤抖,皮肤像触电一样有些微痳,但是又没有丝毫的压迫感。高潮处,整个空间都在一起咆哮爆发,但一切声音却又层次分明文斯不乱,连鼓皮的细微颤动都能清晰听见。曲末一声嘶吼,我们肝胆具裂久久不能回过神来。本人见识浅薄孤陋寡闻,实在无法想象20几年来最震撼的鼓乐竟然是在一个只有16平米层高2.4米的空间里体验到了。对于一个低频爱好者,以后听不到这样的低频怎么办啊!!!

在随后的两个多小时里,我们又尝试了各种人声、独奏、重奏、管乐、弦乐、交响等。每一种音乐形式都被这套系统恰到好处的表现了出来,安静时细腻而柔韧,热烈时凶猛而刚劲。连一些以容易薄亮而著称的录音也播的有模有样,绝无半分刺耳。ATC大馒头终于发出了肉感而磁性的声音,曾经以为中频饱满的M3此时怕是也要汗颜了。全频段的质感、饱满、厚重、力度、规模感都十分出色。当然,不足也不是没有,比如说高频还不够水灵厚润,声音还略显紧张而不够松弛,舞台感还没有足够的深度,但是这些应该是可以通过咸菜和摆位来进行调整改善的(目前是全套鸡线,摆位也只是随意摆了下)。MB1的不凡素质已经被充分的挖掘出来,八爪鱼已被彻底征服,在小小的空间里焕发出崭新的生命,一条腿迈进了hi-end的门槛。

点评

出m3a换pmc!  发表于 2014-5-4 23:20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9 08:30, Processed in 0.095419 second(s), 15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