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41662

查看

281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gzfs

211#
发表于 2014-9-6 11:38:59 | 只看该作者
所以我说愚昧的人是占人口绝对数量的,就如那位认为拉屎不会导致体重减低的那位流鼻涕大哥哥一样。

对音响器材的设计和制造得靠所谓的外行看指标,内行听感觉这类毫无根据的言论是经不起实际推敲的,在科学手段面前是一击即溃的,。

音响器材的设计和制造,和其他工业设计领域的产品本质上没啥区别,就是为功能而服务的产品而已。如果硬要往艺术内涵方面靠,顶多就是外观设计这一块而已。

楼上有一位网友问得好:为什么许多指标优秀的音响器材,凑一块会声音不好听了呢?!

其实道理非常简单,然而这么简单的道理却要讨论了几乎200贴,这么些老烧友还是完全不得要领,非要把这么简单的电子产品往艺术成分上靠。呜呼哀哉!

使用道具 TOP

210#
发表于 2014-9-6 13:18:46 | 只看该作者
3.楼主是个幽默的人,用这样一个人民日报头版式的标题来吓我们,不过怎么看,都对应不上那俩顶的大帽子。小声说一句:可一不可二,别再让我们发笑了,白白坠了您的名头。

能让明白人发笑不难,

让你们发笑就难了。

难道要用不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不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你们才会不发笑?那就真的笑死人了。

反正我没见过艺术成分高过米奇老湿的电路设计,要不您给大家讲讲4寸铍振膜的艺术成分有多高好不?

使用道具 TOP

209#
发表于 2014-9-6 04:29: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nd06 于 2014-9-6 06:05 编辑

      相比更赞钻究技术指标的,虽然暂时不理解大道理,但还没混淆技术和艺术。电声音响本质是技术产品,除外观设计,电声方面靠技术支撑。所谓艺术调声均是非HIFI的,结果是靠某类失真蒙蔽讨好耳朵。不玩技术的烧友在现有产品中选择顺耳的也在情理中,如果能了解些真相更好吧。详见:http://www.jd-bbs.com/thread-5013971-1-1.html
      毋庸置疑,HIFI的基本电路单元必须要够一定高指标,但并非需要极其超高,音频范围有限,各项参数足够即可,玩到射频还嫌不够就过了,浪费之外还可能有其他问题。
       低指标加染色的调声当然更烂。

点评

低指标加染色的调声当然更烂忽悠不了老烧友,仅高指标加精美的金工一样忽悠不了老烧友!音响器材不是单纯的电子硬件,除了基本的电气指标外它发出的文化艺术内涵感受是更高层次的指标!所谓,外行看指标,内行听感觉   发表于 2014-9-6 10:48

使用道具 TOP

208#
发表于 2014-9-5 22:11:02 | 只看该作者
打这么多口水战,不如在广州音响展时搭配2套顶级器材请论坛上的各位大侠听听,与大家公认的顶级前级做一下对比试听或盲听。是骡子是马拿出来溜溜!

使用道具 TOP

tyr

207#
发表于 2014-9-5 18:44: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tyr 于 2014-9-5 20:12 编辑


哈,现社会进步的体现就是分工细化,该经营的经营,该研究的研究,该消费的消费,又想这又想哪的确难。

使用道具 TOP

206#
发表于 2014-9-5 15:03:00 | 只看该作者
续179楼:对这个话题小结一下:1、音响行业不同于电子/仪器等领域,是少数不唯指标脸色行事的行业,有点类同于艺术行业。无法用绝对的量化数据来判断好和不好,你能用仪器数据测量伦勃朗和莫奈的画哪个更好?邓丽君和蔡琴?天鹅湖和葛佩丽亚?如果一定要量化,那是自寻烦恼。2.好的声音必须要指标过关的器材来产生,但指标高的器材不一定发出好声音,更不要说指标有时越高、钻了牛角尖,声音反而一塌糊涂。指标先行、“指标高必定声音好”是别有用心的论断:这个用心可能是推销(在商言商没有错),可能是误导(经验),可能是愤青式思维(偏执型)。3.楼主是个幽默的人,用这样一个人民日报头版式的标题来吓我们,不过怎么看,都对应不上那俩顶的大帽子。小声说一句:可一不可二,别再让我们发笑了,白白坠了您的名头。

点评

说得好  发表于 2014-9-5 18:44
赞同  发表于 2014-9-5 16:37
赞一把!  发表于 2014-9-5 15:30
精彩  发表于 2014-9-5 15:08

使用道具 TOP

205#
发表于 2014-9-5 14:43:06 | 只看该作者
rock  发表于 1 小时前
其实关键点不是讨论数据是否重要, 数据是基本,当然重要...但音响或发烧友是否需要那些极端的数据呢 ? 我们是应该去追求更好的听感还是去追求极端的数据呢?



虽然数据不是万能,但是没有数据万万不能。
究竞是追求“极端”的数据还是追求“更好”的听感?毋庸置疑,肯定是追求更好的听感!

点评

认同!  发表于 2014-9-6 09:26
客观、真话!  发表于 2014-9-6 01:17

使用道具 TOP

204#
发表于 2014-9-5 14:40:56 | 只看该作者
“放大器设计,80dB 是一个坎,100dB是一个坎,120dB是一个坎,分别对应的失真是0.01% 0.001%和0.0001% "   ...
rock 发表于 2014-9-5 13:14

接我上面说的,数据越极端,结果越中性.理论是理论实际是实际,太完美反而是不完美.所以hiend只是设一个数据区域,各家有各家的设计思路,在这个区域范围内各自发展.所以数据就是一个level,对器材的素质和价格有个量化的定位.R板不需要纠结,对于同等级的器材听感就显得很重要.

使用道具 TOP

203#
发表于 2014-9-5 14:17:17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使用道具 TOP

202#
发表于 2014-9-5 13:14:00 | 只看该作者
“放大器设计,80dB 是一个坎,100dB是一个坎,120dB是一个坎,分别对应的失真是0.01% 0.001%和0.0001% "  --这是本帖子的开头....

100dB是什么概念,120dB 什么概念...110dB 是什么概念? 那德国之声是多少dB, ML 32 是多少dB ? krell 是多少dB ? 0.001%和0.0001%  的失真度在听感上有什么差异?  

使用道具 TOP

201#
发表于 2014-9-5 12:51:53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没有人想想,假如器材的数据指标“真的”都很好,但听感却不好,这是什么原因呢?
yes! 发表于 2014-9-4 15:28

在我理解,数据好能证明只能是综合素质.对于音响设备好数据能带来的是低失真,极致的还原及中性的表现.这也是hifi,hiend的宗旨.但是听感和理论却有时是矛盾的,因为在某点或某面的失真反而会更讨好人的听感. 但为什么明知数据好的不一定听感好还需要追求数据呢?因为数据好说明它最中庸. 相对论中当你突出一个事物好的一面的时候,其实也在突出他坏的一面.反而中间的最安全.所以对于设计师来说一个成功的设计在于你能在突出好的一面的同时尽可能的不让坏的一面不展现或不明显,这很难

点评

其实关键点不是讨论数据是否重要, 数据是基本,当然重要...但音响或发烧友是否需要那些极端的数据呢 ? 我们是应该去追求更好的听感还是去追求极端的数据呢?  发表于 2014-9-5 13:09

使用道具 TOP

200#
发表于 2014-9-5 12:50:4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morefeel 的帖子
低品愤青哪可能看出门道,开骂即显俗痞嘴脸,不配极品。

   

点评

你这样的确实堪称“极品”!  发表于 2014-9-7 15:52
请两位不要争吵了..  发表于 2014-9-5 13:05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9 15:00, Processed in 0.051799 second(s), 2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