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45034

查看

196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如水

102#
发表于 2011-7-4 09:53:44 | 只看该作者
挺清兵兄!

使用道具 TOP

101#
发表于 2011-7-4 09:30:25 | 只看该作者
这些理论看得让人头大,无论谈理论,还是谈实际,最好直接点干脆点,否则没什么讨论的意义。

使用道具 TOP

100#
发表于 2011-7-4 11:16:37 | 只看该作者
音响厂商挣属于比较高雅类人的钱,就象卖奢侈品,卖一样就吃一年.
xiechen 发表于 2011-7-4 10:26

有道理,音响确实已经成为奢侈品。。。消耗时间、金钱。。。可这就是生活啊,哈哈哈

使用道具 TOP

99#
发表于 2011-7-4 12:23:50 | 只看该作者
到北京可来陋室。大箱出到外阜,只能听到静电箱和静电耳机。
znd06 发表于 2011-7-4 01:56

这位老兄,记得你以前是搞电分的,现在产品似乎挺多的,进步好大啊,支持你。
但在这里讲理论,是不太适宜的,因为来这里交流的多是一些比较有钱准备买或买了寻求心理满足或是寻求最佳搭配的人,他们并不需要弄太懂理论上的东西,但你若说你的某些产品超越一些当红名器,在这里是很难有说服力的,文明一点是懒得骂你罢了。
继续努力吧,争取创一个可与世界名器匹敌的民族品牌出来。

使用道具 TOP

98#
发表于 2011-7-5 15:33:09 | 只看该作者
洋枪中的前级其实更难模仿,经典马兰士7线路一早就公开啦,又有谁模仿得到?
做一个好前级的难度远远高于好后级。

使用道具 TOP

97#
发表于 2011-7-5 15:30:26 | 只看该作者
无源前级算不算衰减器?主动式音箱有不少是用电分,我AV系统的M&K MSP2510P主动式音箱就是用180W 两路电分。细节的确比用高质量200W功放去推他的被动版MSP 2510要好,但是声音是非常之直白,未必人人喜欢。

点评

论音响性绝对是 主动比被动强 在線路架構上,PD-1毫無疑問是Hi End級設計,它內建極度精確的主時鐘,採用非同步傳輸技術,不論是從SPDIF或USB傳來的數位訊號,都會改由內建的主時鐘統一發送時鐘訊號,從而大幅降低   发表于 2011-7-5 15:39

评分

1

查看评分记录

使用道具 TOP

96#
发表于 2011-7-4 01:11: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nd06 于 2011-7-4 01:46 编辑

      原以为这疙瘩的大师明白些,其实哪儿都一样。多年前在别的坛子曾详细谈过该原理,反应如是。有质疑者道:“外国开法拉利的设计师都想不到,凭什么让你想到。”俺语塞。
      回88#:功放、喇叭要相互适配。但不能是拿着音箱找功放,而是作对应设计调整,使之最佳结合。喇叭本身有其技术指标,在设计音箱时需统筹考虑。我是不会用那些有特别染色的所谓好喇叭。

         音源方面;LP、CD其实也没什么可争的,不同人的选择而已。两者都能搞得不错。未来主流应是PC-HIFI(包括同类技术的专用播放器),实践证明其确实可以HIFI。认准CD机是最好数字音源者请继续,没人拦着。。

使用道具 TOP

95#
发表于 2011-7-3 21:24: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尘客 于 2011-7-3 21:35 编辑
音源(前级)——功放——音箱(喇叭)      
      中间扭曲了,要靠两边找齐(虽 ...
znd06 发表于 2011-7-3 20:09

音源并非所指的那一头,开始的声—电环节说的是拾音...

(含音源的)“两边已经能够做得很好”,乃是孤陋第一次听闻,印象中,现今的单元才始终是无奈之举、潜力之在,而LP与CD之争,正说明音源选择的顾此失彼...

另一个“颠覆”,是一直以来都认为应该是放大器来配喇叭,而不是相反...

使用道具 TOP

94#
发表于 2011-7-2 20:35:06 | 只看该作者
任何HIFI都有一定会或多或少这个通病,毕竟都是电声器材

您提到的这两家顶级产品都听过,前不久还与FM总设计老头对过话。首先肯定他们认真执着的态度。但不可否认 ...
znd06 发表于 2011-7-2 05:55



使用道具 TOP

93#
发表于 2011-7-3 16:45:54 | 只看该作者
或多或少,这样那样,应属小毛病或小缺憾。通病是共有的,普遍存在的,是原理误区。只是现在还不被 ...
znd06 发表于 2011-7-3 16:40

您说的那种“。。”我等苦苦寻觅,咋没发现那?

使用道具 TOP

92#
发表于 2011-7-3 17:34: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尘客 于 2011-7-3 17:44 编辑

[quote...通病是共有的,普遍存在的,是原理误区。只是现在还不被理解。前面已明确指出,根源在功放。...
znd06 发表于 2011-7-3 16:40
[/quote]

看来是要动摇俺们多年来建立的如下观念了:
声音再现,理论上的关键环节是两头,声—电和电—声转换,实际上由于器材投入限制经常表现为最后的一环。即使在这时,最终的瓶颈也不在于放大器等电子器材、而在于受制于物理天限的喇叭或单元。

这个似乎很容易理解,不管单元们如何形形又色色,仍然难以逃脱仅凭区区几个或圆或方的三维几何震膜,就企图模拟世间以如此奇妙多端方式发出的如此千变万化声音的宿命!

而如果您的结论成立,那如何解菜鸟的如下新惑——所谓电声通病,存在的根源反而不在手段与选择极其有限的喇叭单元,而是在元件、线路、模式、理论、材料...等等有长足发展并且已经有如此丰富选择余地的电子器材呢?


通病的根源,如果真的仅仅是认识的误区或者“集体的无意识”,那应算作福音...

使用道具 TOP

91#
发表于 2011-7-2 14:21:59 | 只看该作者
这台普丽声CD机据说还带前级功能,有那位在用或认真听过,本人有意想上,那天在经销商处听不够几分钟,因有客人买下赶托运,经销商到现在还没上到货。想听下那位用家高见,谢。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8 23:37, Processed in 0.038480 second(s), 17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