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20152

查看

152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中庸无为

85#
发表于 2012-3-19 16:22:58 | 只看该作者
莱纳昨晚听来,豪情,但也不失细腻呀。

使用道具 TOP

86#
发表于 2012-3-19 16:33:00 | 只看该作者
莱纳指挥理查特别强调他自己一贯的豪情,偶尔可能有过火儿的嫌疑,但是效果实在是惊人,不得不佩服.... ...
bodyheat 发表于 2012-3-19 13:25


说的是啊。偶听惯了莱纳的豪迈和强大的戏剧张力,回头听kempe等人的理查,就感觉他们咋就那么“温柔”捏。。。

使用道具 TOP

87#
发表于 2012-3-19 23:08:23 | 只看该作者
手上有一张2002年9月小泽征尔指挥日本斋藤纪念乐团演绎的贝九。

使用道具 TOP

88#
发表于 2012-3-19 23:21:57 | 只看该作者
手上有一张2002年9月小泽征尔指挥日本斋藤纪念乐团演绎的贝九。
easylee 发表于 2012-3-19 23:08

小泽宣布因为身体原因暂停一年演出。

使用道具 TOP

89#
发表于 2012-3-19 23:51:23 | 只看该作者
小泽宣布因为身体原因暂停一年演出。
中庸无为 发表于 2012-3-19 23:21

刚上网查了一下,说“小泽征尔2009年体检时发现罹患早期食道癌,2010年接受手术。2012年1月被诊断患上肺炎,健康状况恶化,3月7日表示将取消国外演出,疗养一年。”  闻此,深感遗憾,愿大师早日康复重返乐坛!

使用道具 TOP

90#
发表于 2012-3-20 11:58:00 | 只看该作者
小泽指挥的身体语言很丰富。

使用道具 TOP

91#
发表于 2012-3-20 13:10:24 | 只看该作者
说的是啊。偶听惯了莱纳的豪迈和强大的戏剧张力,回头听kempe等人的理查,就感觉他们咋就那么“温柔”捏 ...
reiner 发表于 2012-3-19 16:33


Reiner是继Stoki后又一大“秀将”,特别懂得如何讨普罗大众的欢心,到他那位高徒伯恩斯坦时候则更是变本加厉。欧洲人到美国以后吃得开的很多是这路子,比如波士顿的明希、底特律的帕利、旧金山的蒙都...... 马第农对于芝加哥甚至美国文化氛围来说终究显得太低调了,玩不转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而瓦尔特和塞尔大部分时候还是保持着较为文雅的维也纳传统风格,显得格外清新。

理论上讲,除了传奇戏剧性之外,理查作品中一直兼具着柏林的厚重与维也纳的文雅,后者可能还更多些。塞尔和肯佩的诠释风格戏剧性张力表达得比较含蓄,没那么直白,从这个角度上讲,可能路子更正一些;卡拉扬晚年利用理察天才的管弦乐编配,力图重塑出堪与Stoki的那种华美同等艺术高度的管弦乐整体型态,同时又不失条顿人的深沉与厚重,这是一难度系数极高的挑战,应该说总体上他的努力还是比较成功的,这也是俺个人对卡爷最为钦佩的一点。

使用道具 TOP

92#
发表于 2012-3-20 13:47:03 | 只看该作者
Reiner是继Stoki后又一大“秀将”,特别懂得如何讨普罗大众的欢心,到他那位高徒伯恩斯坦时候则更是变本 ...
bodyheat 发表于 2012-3-20 13:10


b老师分析的在理。卡爷的理查也是我的至爱之一。俺觉得卡爷对管弦乐队效果的挖掘上升到一个非常高的高度。虽然有时不比斯托的绚烂华美,但卡爷的肃整和内省让他的乐队整体表现上有更广的适应面和思想价值。
您觉得理查的密友伯母和克劳斯的录音如何?

使用道具 TOP

93#
发表于 2012-3-20 14:05:22 | 只看该作者
卡拉扬不是想学斯托科夫斯基,而是这位
汉斯·里希特(德语:Hans Richter,1843年4月4日-1916年12月15日),奥地利指挥家。生于匈牙利,在维也纳学习,1876年指挥了瓦格纳的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首演。1897-1911年第一位伦敦交响乐团的常任指挥。他首演了当时的许多杰出作品,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指挥家之一。

卡拉扬没有听过汉斯·里希特的现场,成为终身遗憾。斯托科夫斯基很小的时候曾经听过很多场现场,对他后期指挥影响深远。

使用道具 TOP

94#
发表于 2012-3-20 15:15: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reiner 于 2012-3-20 15:17 编辑

LS误会了。我只是横向比较,并非说他们有学习或者师承关系。

使用道具 TOP

95#
发表于 2012-3-20 17:46:05 | 只看该作者
b老师分析的在理。卡爷的理查也是我的至爱之一。俺觉得卡爷对管弦乐队效果的挖掘上升到一个非常高的高度 ...
reiner 发表于 2012-3-20 13:47


伯母的理查交响诗各个方面都太折中了,张力上终究不如上面提到的几位,内声部似乎也没Szell那样细致的表现力,色彩上大部分是单声道录音咱就更没法儿说了。你甚至可以拿《最后四首歌》比较,明显Szell更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伯母始终就是一维也纳“小清新”,这甚至从他挑选合作的卡萨的演唱风格也能体现出来。

突然想起来,MGM就曾经拿伯母版《如是说》前奏放进最早一版的《2001太空漫游》原声带中顶包,结果大家抱怨远没有电影中实际使用的版本(卡拉扬/维爱1959)听上去解恨。

克劳斯的理查俺没领教过,只有听讲的份咯~~~

使用道具 TOP

96#
发表于 2012-3-20 18:15:23 | 只看该作者
都怪我,这帖子又转到理查施特劳斯上面去了。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8 19:33, Processed in 0.028579 second(s), 15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