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63939

查看

542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阿杰

445#
发表于 2013-11-8 20:07:01 | 只看该作者
再向各位讨教一下外行问题,不管唱机循迹的机构原理怎样,只要和刻录设备的机构原理一样,是否在理论上就最佳还原了?

点评

唱片重播时使用的唱臂,目前,大至分为两种:一种是 “ 圆弧循迹唱臂 ”,一种是 “ 正切唱臂 ”(PS:正切唱臂的机械工作原理与黑胶唱片刻录设备的机械工作原理几乎相同)。  发表于 2013-11-8 20:59
刻制黑胶唱片母盘的刻录设备的机械原理基本是相同。  发表于 2013-11-8 20:56

使用道具 TOP

446#
发表于 2013-11-8 21:28:10 | 只看该作者
对于密纹唱片来说,由于同一音槽的半径相差非常小,所W兄所说的螺旋线的问题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
为了方便讨论,我在前面已经说过把他等效为同心圆了。
从理论上说,和刻录设备越接近,信息的还原能力就越强。
刻片机是采用正切方式刻录的,刻录头是采用主动形式作横向直线移动
在刻录每一张公盘时,都会因应唱片的内容设置横向移动的速度。
而播放设备无法按每张唱片来设置移动速度来控制唱头,所以大多数唱臂都是采用被动方式来完成寻迹过程,如果都采用正切方式的话,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会出现无法操控,所以支点臂就应运而生了。

使用道具 TOP

447#
发表于 2013-11-8 22:45:36 | 只看该作者
原来你是凭这个原因呀?
哈哈,谁告诉你负距有侧滑就等于超距没有侧滑的?
又是你那个专家?
阿杰 发表于 2013-11-7 20:29

你这逻辑也够混乱的。故受过正统训练的人和沒受过的就不一样。

超距有侧滑是没有异议的,不用讲的。而你的推论是零距没侧滑;负距是向外侧滑。故你说超距导致侧滑。

现在我证明了

零距上有侧滑,
负距上有侧滑,


超距不导致侧滑。

想清楚了没有?

点评

j 版好像没看懂阿杰所表达的意思。  发表于 2013-11-8 23:54

使用道具 TOP

448#
发表于 2013-11-8 23:01:52 | 只看该作者
实验时唱臂停在中间是什么距?

使用道具 TOP

449#
发表于 2013-11-8 23:04:20 | 只看该作者
我说得是在唱片寻迹范围内,超距导致向心侧滑,你有没有看清我的帖子呀???!!!

使用道具 TOP

450#
发表于 2013-11-8 23:14:42 | 只看该作者
唱针落在旋转的唱片上,唱片会带动针尖向切线方向移动。
由于唱臂为了减少循迹角度变化的误差,被迫使用了超距设计,从而使其在唱片有效范围内的弧线轨迹的切线都偏向圆心,加上唱臂支点的反作用力,就形成了向心的侧滑力。
阿杰 发表于 2013-11-4 18:15


请铮大你的眼睛看清楚了!!!!


使用道具 TOP

451#
发表于 2013-11-8 23:20:50 | 只看该作者
实验时唱臂停在中间是什么距?
阿杰 发表于 2013-11-8 23:01


我会发张图来回答你,同时我在很前面就对SRX兄的讲法表达赞同,但没人反应。我的图也会反映出他的观点。

使用道具 TOP

452#
发表于 2013-11-8 23:57:38 | 只看该作者
“……侧滑力”我不清楚。只是质点要延螺旋线运动的话,法向的向心力和径向(切线)的力都不可少,没有径向力的话,只能做圆周运动。……”
此说法不准确!
物体本体受外力后,本体主动做螺旋、圆周运动时,才谈得上向心力。
唱针不是主动方式的螺旋或圆周运动!是唱片螺旋槽纹运动,槽纹夹裹着唱针以被动方式由外圈向内圈运动,唱针的运动轨迹是一条弧线,不能等同于螺旋或圆周运动来讨论。

点评

时光兄,我假设唱片静止,具体看法我已贴出,请指教。  发表于 2013-11-9 19:22
SRX
同意  发表于 2013-11-9 01:02
正切臂的唱针也走弧线?  发表于 2013-11-9 00:16

使用道具 TOP

453#
发表于 2013-11-9 00:43:30 | 只看该作者
富胜老板!我的直线臂唱针运动轨迹是直线。你觉得唱针运动轨迹为孤线是什么臂?

使用道具 TOP

454#
发表于 2013-11-9 00:55: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时光车间 于 2013-11-9 00:57 编辑

张兄!
唱臂连体唱头的运动是近似摆锤运动的一段,把唱片立起来唱头唱臂就是以臂支点为中心的近似钟摆。
唱针落进槽纹且有针压存在时,只要唱片在转,唱头唱臂钟摆就一直受到槽纹的外力作用。当物体一直在受外力作用,物体运动就产生加速度,即运动速度越来越快。
此时须有反方向力来制衡钟摆,使唱头唱臂近似匀速方式由外至内稳定移动。
谁来充当制衡作用?称为抗侧滑的这个力。

点评

建议时光兄还是先弄明白侧滑力的主要成因后,才讨论抗侧滑力的作用了。您现所说的事情留待讨论线速对侧滑力大小的影响时就起作用了。  发表于 2013-11-9 01:12
真的会越来越快吗?音槽只有一侧?  发表于 2013-11-9 01:05
含不含惯性力?  发表于 2013-11-9 01:03

使用道具 TOP

455#
发表于 2013-11-9 00:57: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gzfs 于 2013-11-9 01:42 编辑

你应该这样说:我的直线臂的唱头是跟随着地球的自传和围绕着太阳公转的轨迹运动着,理所当然地在宇宙中走着弧线喇。
你活在4维空间当然是喇,我这里只有长宽高哦

使用道具 TOP

456#
发表于 2013-11-9 03:55: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到今天为止才有人谈到唱针的运动轨迹问题,这是进步;实际上,唱针的运动轨迹是阿基米德螺旋线。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6 19:21, Processed in 0.050728 second(s), 2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