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4115

查看

74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alma

25#
发表于 2011-11-14 15:52:4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桂猪 的帖子

豆瓣上有网友发布了一个更专业的风衣录音:
http://www.douban.com/note/184331275/
   

使用道具 TOP

26#
发表于 2011-11-14 17:56:30 | 只看该作者
听了北京的一场马九:

开始了五分钟,就领略到BPO 的功夫果然不同凡响,第一主题由第二小提琴组奏出,竖琴在低音弦的四个音符伴着,是黑夜裡钟声,还是警世之音?圆号跟着进来独奏,都是精妙无比。这一乐章印象最深刻是Horn 的演出,开始,中段和大提琴的对答的一段,乐章最后的和竖琴,小号的表演,和曲终的和弦乐组轮流把开始的几个音符重複,音符慢慢地消失的一段都是光芒四射,令人折服。

第二乐章则是弦乐组和木管组的大展身手,Rattle 採取不同的速度和节奏来处理三个舞曲,第一部分的乡村舞曲,小提琴组的琴声有一份乡土味道,有土风舞,有bagpipe,第二部分的Drunken Waltz 则是以飞快的速度,每一次出现速度加快,和乡村舞曲交替,第三种是慢舞曲,三者交替,不同节奏的对比,但都是用相同的两音符(descending note) 作为开始。耳朵听到是精准的弦乐,趁着木管,偶然的铜管,眼睛看着Rattle 有点神经质的指挥,更是过瘾。

如果说第一乐章是稍作热身,第二乐章是渐入佳境,第三乐章是锋芒毕露。乐队全力以赴,在Rattle 带领下,把马勒第九最重要的一个乐章 Rondo: Burleske演出得精彩。Rattle 充分掌握乐队的节奏,把聆听者牢牢的吸引住,部分乐章踏入疯狂,但耳朵听到的是音乐,不是杂乱的音符。这是 Orchestral Music 的精华,难怪这一乐章结束之际,居然楼上有一女声尖叫。

第四乐章,更是无话可说,我们被包围在一片弦乐之中。这Adiago 是基于二十三个重复,一个跟一个的变化,一个一个的延长,这里BPO的小提琴组让我们听到管弦乐团应有的音色,这是发烧友梦寐以求的声音。Rattle 的处理,不是凄厉的生死之别,而是轻轻的告别。弦乐齐奏是绵绵不绝,揉音时候,丝丝的琴音在大剧院的音乐厅中飘淼。最后段落,只是弦乐组,小提琴都Mute 了来演奏,正是气若柔丝,晶洁无瑕,这裡没有害怕,已经远离死亡的恐惧,在这宁静的空间裡听着都简单的音符,让我们回到生活中的最基本,最纯洁的境界。在这一刻,在场听众都是沉住气,享受之一刻。刚才尖叫的女士也安静下来,平常大喊Bravo之人,也没有出现,Rattle 在停顿了三十秒后,才转身接受大家的欢呼和掌声。马勒第九演奏,照例没有Encore,Rattle 也只是出场三次接受掌声,和乐团诸位首席一一握手致谢后,这一场音乐会就曲终人散了。

Rattle 的指挥,和Abbado 的天人合一,Haitink 的严厉长者,Karajan 的盲侠闭起眼睛都不一样。 动作上,是大动作派,左右手兼用,指挥棒指向乐团某组,左手则控制弦乐的音量和揉音知多少。风格上,他应该是一位严谨谨慎之人,以他开场时候和乐队不出声的交战,后来的一一和首席握手,是充分掌握张弛之道,和Karajan 的霸王,Abbado 的随和也是不同。

他的演绎,十分精细,用心的凋琢每一段落,应强则强,应柔则柔,节奏控制的对比,要求甚高,甚至有点诡异。他的马勒自从接管BPO以后,都是朝要求清楚看到树叶而不着重树林的手法。BPO 这对乐队,果然是Top Orchestra,几位首席,都是身手不凡,特别喜欢圆号首席,这一位二十九岁就成为首席的乐手,技术一流,有圆润的声音,乐曲许多 Stopped Horn 段落,应付自如。令Horn 有幽怨的一面,也有灵活的一面。更要一提是低音大提琴组,声音真是深,厚,柔韧。

也许期望太高的缘故,这一次音乐会,没有升华的感觉,没有特别的感动,回家路上也没有哼着乐曲的调子,只是安安静静的回家。也许听完马九是应该安静的。。。

使用道具 TOP

27#
发表于 2011-11-14 18:15:48 | 只看该作者
newbjman 兄好文!谢谢兄台的给予。

使用道具 TOP

28#
发表于 2011-11-14 18:33:20 | 只看该作者
完全同意alma的评论,这场上海的柏林布九,表现强的还是乐团,对于西蒙拉特尔,我的感觉很复杂,佩服他的伯明翰马二,但又不习惯时常表现出的神经质,让人不敢看他在指挥台上表演,昨晚依然如此!
昨晚最好的是开场的拉威尔的小丑的晨歌,这乐团的素质叫人赞叹啊。我觉得风衣录音都不会差,音色太漂亮了!

使用道具 TOP

29#
发表于 2011-11-14 19:30:16 | 只看该作者
听了北京的一场马九:

开始了五分钟,就领略到BPO 的功夫果然不同凡响,第一主题由第二小提琴组奏出,竖 ...
newbjman 发表于 2011-11-14 17:56
谢谢兄台美文。


使用道具 TOP

30#
发表于 2011-11-15 08:59: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桂猪 于 2011-11-15 09:01 编辑

趁早上安静,把拉特这次的布九第一乐章听了,个人觉得已经相当不错,不过既然是柏爱就应该还要做得更好。
印象比较深的有两处,一处是1:45到1:48突出倍大提琴的不同,很独特。还有一出是13:26到13:30,好像加入了定音鼓,显得独树一帜。
但是也有两点我觉得美中不足,一处是11:40的圆号,另一处是22:25到22:28的内声部全部被掩盖了。后面这一处,是大硬伤。

使用道具 TOP

31#
发表于 2011-11-15 09:03:26 | 只看该作者
风衣录音不足考量,录音设备、位置会导致很多其他的问题。

大剧院对每场演出都有内部录音,据说所用录音设备大到一个房间塞满,音质想必很好,也有私刻盘流出,有几位大名鼎鼎的大师也都有收,只不过不愿意和网友们分享罢了。

使用道具 TOP

32#
发表于 2011-11-15 09:34:2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豆瓣上有网友发布了一个更专业的风衣录音:
haskil 发表于 2011-11-14 15:52


开头“硬”了一下,之后就没法听了,不是录音的问题,是演绎的问题。
这种版本如果转到唱片,肯定要被我出掉了。


使用道具 TOP

33#
发表于 2011-11-15 09:35:28 | 只看该作者
我实在受不了,在16分30秒左右关掉了。

使用道具 TOP

34#
发表于 2011-11-15 09:58:28 | 只看该作者
听现场不求演绎,只求音色。

我觉得BPO的现场是值得的。尤其是第一乐章后半段开始到结束,那些音色细微的变化及整体的动态变化真是令人神往。

事实就是,我在现场没听到过几次管乐组和弦乐组是如此的平衡,哪怕是在最咆哮的乐段中,都能清晰的分别出管乐组和弦乐组的层次。光这一点就足以证明BPO无愧是世界超一流的乐团。

使用道具 TOP

35#
发表于 2011-11-15 10:10:4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bluesky 的帖子


    对蓝天兄来说,这种经历就是值得的

使用道具 TOP

36#
发表于 2011-11-15 10:15: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lma 于 2011-11-15 10:17 编辑
回复

豆瓣上有网友发布了一个更专业的风衣录音:
haskil 发表于 2011-11-14 15:52


韦伯猫同志的这个录音,录于大剧院三楼第一排左侧走道左边第二个位置。
他这套录音设备蛮好,价格不菲。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 11:18, Processed in 0.047052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