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24403

查看

104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广陵散

13#
发表于 2011-9-28 09:47:00 | 只看该作者
李祥霆先生演奏版本:


使用道具 TOP

14#
发表于 2011-9-28 09:49:22 | 只看该作者
赵家珍女士版本:


使用道具 TOP

15#
发表于 2011-9-28 09:57: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广陵散 于 2011-9-28 10:00 编辑

龚一先生版本:




使用道具 TOP

16#
发表于 2011-9-28 10:10:46 | 只看该作者
广陵散兄好贴,好好学习一下。

使用道具 TOP

17#
发表于 2011-10-3 22:20: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都是些很好的古琴唱片!  发表于 2011-10-8 09:13

使用道具 TOP

18#
发表于 2011-9-29 23:19: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中独舞 于 2011-9-29 23:30 编辑

刚才看书的时候,仿效广陵兄和robin来了回喝着可乐听古琴,还真有点高山流水遇知音,相见恨晚的感觉。《高山流水》是我喜欢的古琴乐曲之一,更动容于它背后的故事,借广陵兄之宝地与大家分享一下。



中国最著名、最古老的乐曲之一《高山流水》,相传为伯牙所作。《高山》和《流水》原为一曲,最早源于春秋时期伯牙、钟子期知音结友谊的故事。后至唐代被分为两支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之意;后志在乎水,言智者乐水之意。《流水》,据《列子·汤问》中记载: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一次,伯牙弹了一首高山屹立、气势雄伟的乐曲。钟子期赞赏地说:“巍巍乎志在高山。”伯牙又弹了一首惊涛骇浪、汹涌澎湃的曲子。钟子期又说:“洋洋乎志在流水。”钟子期能深刻地领会伯牙所弹奏乐曲《高山流水》的内涵。从此他们俩人结成了知音,传为千古佳话。子期死后,伯牙摔琴终身不再鼓琴。伯牙鼓琴的故事在《吕氏春秋·本味篇》中亦有记载。在古代,因为古琴在古代非常重要,重要到大家把它看成是一种神圣的艺术,或者是一种思想传统的载体,像伯牙弹琴子期知音的故事完全是可以相信它。因为它说的是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着高山也好,流水也好,实际是即兴演奏,因为伯牙有很高的艺术表现能力,又有很好的修养,所以能表现出那种意境。所以钟子期听的是“巍巍乎若高山,洋洋乎若流水”,说的是形象和境界,音乐给他带来这种感觉,这么一解释就不神秘了。古琴曲《流水》表现的是点点清泉汇集到江湖大海的意境,善弹琴的伯牙和樵夫钟子期正是因为这首曲子相识,并使知音一词流传千古。古琴音乐使听者有“绕梁三日”之感,关于古琴的神奇力量古代有很多传说,伯牙弹琴能让水下的沈鱼跳出水面,孔子听琴“三月不知肉味”,最为传奇的是有关东汉书法家蔡邕听琴的故事。《流水》一曲如泻玉涌珠,似狂草泼墨。淙淙的山泉,潺潺的溪水,滔滔的江河,汇成滚滚洪流,一泻千里。管平湖大师所录音的《流水》古曲,曾被录入美国“航天者”号太空船上携带的一张镀金唱片上,于1977年8月22日发射到太空,向宇宙星球的高级生物传播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明信息。乐曲充分运用“泛音、滚、拂、绰、注、上、下”等指法,描绘了流水的各种动态。第一段:引子部分。旋律在宽广音域内不断跳跃和变换音区,虚微的移指换音与实音相间,旋律时隐时现。犹见高山之巅,云雾缭绕,飘忽无定。第二、三段:清澈的泛音,活泼的节奏,犹如“淙淙铮铮,幽间之寒流;清清冷冷,松根之细流。”息心静听,愉悦之情油然而生。第三段是二段的移高八度重复,它省略了二段的尾部。第四、五段:如歌的旋律,“其韵扬扬悠悠,俨若行云流水。” 第六段:先是跌岩起伏的旋律,大幅度的上、下滑音。接着连续的“猛滚、慢拂” 作流水声,并在其上方又奏出一个递升递降的音调,两者巧妙的结合,真似“极腾沸澎湃之观,具蛟龙怒吼之象。息心静听,宛然坐危舟过巫峡,目眩神移,惊心动魄,几疑此身已在群山奔赴,万壑争流之际矣。”-见清刊本《琴学丛书·流水》后记,1910 年 。第七段:在高音区连珠式的泛音群,先降后升,音势大减,恰如“轻舟已过,势就倘佯,时而余波激石,时而旋洑微沤。”(《琴学丛交·流水》后记)。 第八段:变化再现了前面如歌的旋律,并加入了新音乐材料。稍快而有力的琴声,音乐充满着热情。段末流水之声复起,令人回味。第九段:颂歌般的旋律由低向上引发,富于激情。段末再次出现第四段中的种子材料,最后结束在宫音上。八、九两段属古琴曲结构中的“复起”部分。尾声情越的泛音,使人们沉浸于“洋洋乎,诚古调之希声者乎”之思绪中 。
月色满轩白,琴声亦夜阑;
冷冷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随自爱,今人多不弹;
为君投此曲,所贵知音难。
举首望孤星,低头抚古琴,高山流水吟不尽,空谷觅知音,秋风秋水此登临, 秋月秋霜一寸心,世间只有真情在,除却巫山不是云,为有知己万里行,山水苍茫洗胸襟, 一曲情思随风去,归来化做断弦琴。

高山简介高山,选自《中国音乐大全 古琴卷5》 《列子.汤问》记载: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一次,伯牙弹了一首高山屹立、气势雄伟的乐曲,钟子期赞赏地说:“巍巍乎志在高山。”伯牙又弹了一首惊涛骇浪、汹涌澎湃的曲子,钟子期又说:“洋洋乎志在流水。”钟子期能深刻地领会伯牙所弹奏乐曲《高山流水》的内涵。 据文献记载《高山流水》原为一曲,自唐代以后,《高山》与《流水》分为两个独立的琴曲,曲谱初见于《神奇秘谱》、《天闻阁琴谱》中的《流水》为清代川派琴家冯彤云的传谱,曲调与《神奇秘谱》中的《流水》大致相同,在第六和第八两段中增加了七十二滚拂指法、从而使水势汹涌、奔腾澎湃的效果更加逼真。《高山》题解 《神奇秘谱》: 臞仙曰,高同流水二曲,本只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之音,后志在乎流水,言智者乐水之意。至唐,分为两曲,人分段数。至宋,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按琴史,列子云,“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南在高山,钟子期曰,‘巍巍乎若泰山。’伯牙志在流水,钟子期曰,‘洋洋乎若江海。’伯牙所念,子期心明。伯牙曰,‘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子期既死,伯牙绝弦,终身不复鼓也。”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玉梧琴谱》: 是曲,伯牙所作,言其志在高山,仁者之乐也;言其志在流水,智者之乐也。高山流水本只一曲,至唐,分为两曲不分段;至宋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按“琴史”“列子”云..... 《杨抡伯牙心法》: 山固巍然耳。伯牙何好,子期又何知之。盖因达人襟期,大抵若兹,其所冥契,固有自来;斯伯牙之所以自赏,而子期所以赏音也。当其手挥五弦,目送飞鸿,孤调逸韵,冲入云宵,叠嶂重峦,流音响应,伯牙之得心入手,诚高出君峰上矣,非子期何以神赏而默契之。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其谓是乎。后之听者,吾将有望於斯。《琴苑心传全编》: 按琴史伯牙作,列子云:“伯牙善鼓琴,子期善听,伯牙志在高山。牙期曰:‘巍巍乎若泰山。’伯牙志在流水,钟子期曰,‘洋洋乎若江海。’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后称这绝调”。 《五知斋琴谱》: .....(与神奇秘谱同).....斯调飞扬飘缈,息心静听,严然有层峦叠巘,琼崖瑶岛之思。无惑乎知者希也。 《治心斋琴学练要》: 伯牙移情,巉岩而感及洞涌,此高山流水之所以千古也,人谓其学琴成连,如病如痴,宜乎知我者希耳。《以六正五之斋琴谱》: 高山操,古伯牙所作也,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曰,“美哉!巍巍乎,志在高山”,再鼓之,又曰,“美哉!洋洋乎,志在流水,后子期没,伯牙终身不复鼓琴,以知音之难也。斯调飞扬缥缈,息心表听,严然有层峦叠巘,琼崖瑶岛之思,无惑乎知者希也。” 《双琴书屋琴谱集成》: 高山操,俞伯牙所作也。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曰,“美哉!巍巍乎,志在高山”。再鼓之,又曰,“美哉!洋洋乎,志在流水。后子期没,伯牙终身不复鼓琴,以知音之难也。此调飞扬缥缈,息心表听,严然有层峦叠巘,琼崖瑶岛之思,无惑乎知者希也。”
高山流水
  春秋时期,俞伯牙擅长于弹奏琴弦,钟子期擅长于听音辨意。有次,伯牙来到泰山(今武汉市汉阳龟山)北面游览时,突然遇到了暴雨,只好滞留在岩石之下,心里寂寞忧伤,便拿出随身带的古琴弹了起来。刚开始,他弹奏了反映连绵大雨的琴曲;接着,他又演奏了山崩似的乐音。恰在此时,樵夫钟子期忍不住在临近的一丛野菊后叫道:“好曲!真是好曲!”原来,在山上砍柴的钟子期也正在附近躲雨,听到伯牙弹琴,不觉心旷神怡,在一旁早已聆听多时了,听到高潮时便情不自禁地发出了由衷的赞赏。

  俞伯牙听到赞语,赶紧起身和钟子期打过招呼,便又继续弹了起来。伯牙凝神于高山,赋意在曲调之中,钟子期在一旁听后频频点头:“好啊,巍巍峨峨,真像是一座高峻无比的山啊!”伯牙又沉思于流水,隐情在旋律之外,钟子期听后,又在一旁击掌称绝:“妙啊,浩浩荡荡,就如同江河奔流一样呀!”伯牙每奏一支琴曲,钟子期就能完全听出它的意旨和情趣,这使得伯牙惊喜异常。他放下了琴,叹息着说:“好呵!好呵!您的听音、辨向、明义的功夫实在是太高明了,您所说的跟我心里想的真是完全一样,我的琴声怎能逃过您的耳朵呢?


  二人于是结为知音,并约好第二年再相会论琴。可是第二年伯牙来会钟子期时,得知钟子期不久前已经因病去世。俞伯牙痛惜伤感,难以用语言表达,于是就摔破了自己从不离身的古琴,从此不再抚弦弹奏,以谢平生难得的知音。

  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使用道具 TOP

19#
发表于 2011-9-30 11:44:39 | 只看该作者
雨中MM很厉害啊,写了一大篇。
尤其最后一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真是画龙点睛。

使用道具 TOP

20#
发表于 2011-9-30 11:46:43 | 只看该作者
刚才看书的时候,仿效广陵兄和robin来了回喝着可乐听古琴,还真有点高山流水遇知音,相见恨晚的感觉。《高山 ...
雨中独舞 发表于 2011-9-29 23:19

高山流水少知音,还好在论坛有这么多热爱音乐的同道知音,谢雨姐分享

使用道具 TOP

21#
发表于 2011-9-30 11:53:26 | 只看该作者
以上引用《广陵散》演奏版本有些可以在已发行的唱片中找到,如管平湖、吴景略的版本在龙音、中唱发行的CD中有收录,请参考
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 ... &extra=page%3D3
中2#和8#
徐立孙的收录在雨果的“梅庵琴韵”中,见
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 ... page%3D3&page=3 中的35#

使用道具 TOP

22#
发表于 2011-9-30 11:56:34 | 只看该作者
王华德先生的版本收录在雨果的“蜀中琴韵”系列中: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23#
发表于 2011-9-30 12:04: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广陵散 于 2011-9-30 12:31 编辑

李祥霆先生演奏的《广陵散》在龙音的“幽居”中有收录,是录音室版本,和上传的现场版本不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24#
发表于 2011-9-30 12:10:13 | 只看该作者
赵家珍的情况也类似,在瑞鸣出的名琴荟粹的《琴》中也有此曲,但却是古琴尺八合奏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8 06:04, Processed in 0.103297 second(s), 18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